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红楼]娇女迎春 > [红楼]娇女迎春 第60节

[红楼]娇女迎春 第60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红楼]娇女迎春!

第94章

对于皇帝来说,贾琰就是一个作女。一般来说, 对于这些作女, 皇帝心情好的时候呢就配合两下, 心情不好的时候呢就丢一边。

作, 有的时候也不过是男女之间的情趣而已。只不过, 对于皇帝来说, 有资格在他面前作的女人就那么几个,没资格作的女人偏偏还很作,那就只有一个下场, 那就是失宠、打入冷宫。

而贾琰偏偏占据了对皇帝有用的作。

哪怕她的态度说不上好,或者说,假如皇帝是刘备,贾琰是诸葛亮, 那绝对没有问题。

偏偏贾琰是个女人, 而且还是皇帝的妃子!

因此,在别人眼里,无论是贾琰的亲爹贾赦, 还是那些女官内侍们, 都觉得贾琰太作了, 要求太多。

不过, 这种作, 不同的人的标准是不同的。

贾琰对皇帝有用, 在钦天监没有通知皇帝之前, 她就已经做好了抵御蝗灾的准备?

那就没有问题。

说不定在皇帝的心眼儿里, 有本事就是有那么一点小怪癖的,一句话就带过了。

更重要的是,那天皇帝来贾家本来是想告诉贾琰,宣徽府造办处的玻璃制作出来了。

要不是贾琰给了皇帝一个蝗灾预警,皇帝说不定就把玻璃上的第一期收益当着贾赦的面收给贾琰了。

不过,目前来说,也不差。

皇帝驾临贾家这种事情肯定是瞒不过人的,别说薛宝钗这种一心想要讨好贾琰的,就是贾母都与有荣焉。

虽然不知道皇帝跟贾琰到底说了些什么,但是在贾母的眼里,皇帝会专门来看贾琰,本身就是一种荣耀。

因此,经过贾母这么一炫耀,很快,贾家上上下下,从贾敬贾政到后街上的族人乃至是薛姨妈薛宝钗母女,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本来薛姨妈和薛宝钗还膈应香菱,不想让香菱做了薛蟠的正妻的,可是想到贾琰的荣宠,又想到这可是贾琰帮她们出的主意,因此改变的态度,对香菱也不那么冷漠,甚至之前还默许家里的仆妇作贱香菱的话,那么现在她们开始维护香菱了。

贾家就这么大,更别说薛家的那个院子门口人来人往的,并不是什么安静的所在,因此很快大家都知道了。

这不,这日众姐妹都在贾琰跟前的时候,尤三姐就第一个说起了这件事儿:

“宝妹妹,听说你哥哥要办喜事儿了?”

尤三姐之前为着尤二姐的事儿不曾留心,如今她姐姐生了一个闺女,她也空闲了下来,因此倒是有心关心其他来了。

如果说史湘云是因为贾宝玉的缘故看薛宝钗不顺眼的话,那么尤三姐就是旧年跟薛宝钗不对付因此看薛宝钗不顺眼了。

她其实已经听说了薛蟠要迎娶香菱的事儿,只不过她跟薛宝钗不对付,因此故作不知,只是好奇地道:“我姐姐这个月刚刚生产,我都不曾留心。薛大哥哥说的是哪家闺秀啊?家住何方?家里都有什么人呀?”

史湘云就道:“啊呀!原来尤三姐姐不知道!不是别人,正是香菱。”

“香菱?可是旧年薛大哥哥为了她犯下案子的那个?”

“可不是她!”史湘云道:“跟我们这样的人家,从来就没有以婢为妻的。也不知道薛姨妈和宝姐姐是怎么想的?即便是这个香菱眼色好,摆两桌酒,给薛大哥哥做了妾也就是了。怎么就给薛大哥哥做了正房呢?”

薛宝钗这才开口道:“不瞒大家,我哥哥原来有个指腹为婚的未婚妻,原是苏州人,三四岁上被拐子拐了去。她父母就她这么一个女儿,哪里不爱如珍宝?为了这个,她父亲疯魔了,她娘也无心打理家事,家里这才渐渐败落了下去。我哥哥当初就是因为看到香菱眉间那米粒一般的胭脂痣,这才认出了她……”

史湘云道:“那岂不是说,她本来就是薛大哥哥的未婚妻?那宝姐姐和姨妈还把她当丫头使唤?”

薛宝钗心中暗怒。

明明上次她来求贾琰的时候,史湘云和探春惜春都在,只有尤三姐不在而已。这条路子也是贾琰指点她的。

可是史湘云偏偏在这里提起,还是在尤三姐面前提起。

想到这个,薛宝钗的心就跟油煎一样。

她在谁面前丢脸都可以,唯有这个尤三姐面前不行!

薛宝钗咬咬牙,决定照着贾琰吩咐地去做。

她在赌。

赌史湘云不会完全戳穿这件事情。

如果史湘云完全捅开了这件事情,只会让人觉得她可恶,从此远了她。而对于她薛宝钗来说,不过是丢一次脸而已。

横竖她不过是商家女,丢脸就丢脸。重要的是,她要让贾琰知道,她是真的把她的话记在心底并且老老实实地照做:她已经接受了甄英莲,也就是香菱做她的嫂子,她们薛家也会好好地待甄英莲。

薛宝钗道:“这桩婚事原本是我父亲当年定下的,我跟我妈都不曾见过她们母女,因此不认得。反而是我哥哥,一见到她便说是她。我妈无法,只好把她带在身边。”

虽然说这话的时候,薛宝钗的表情的确有几分僵硬,但是,尤三姐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史湘云道:“那么现在可是确定了?”

薛宝钗道:“京兆府已经帮忙找到了她母亲。因为她母亲,我们这才知道我哥哥没有认错了人。”

这里头,还有一番缘故。

当时京兆府问及香菱,也就是甄英莲的姻缘的时候,封氏原本想说实话说并没有这件事情的时候,却从那小吏口中得知薛家要迎娶她的女儿为正妻,又细细地探听了薛家的事儿,封氏立刻改了口,说她丈夫的确为女儿结了一门亲事只不过不知道是不是这家,依稀记得是金陵人,因为甄士隐这一房乃是金陵甄家的庶支,对方又是商户人家。都说这商人是重利轻别离的,她们家又败了,害怕对方如今看不上她们母女,因此不敢提。

封氏虽然不是那等聪明的女子,但是,在娘家吃了这么多苦楚的她,哪怕当年不够聪明,但是,被娘家磋磨至今,她也被磋磨出了一点精明。

她知道,跟她女儿这样,被拐卖过的女孩儿,很少能够嫁到跟她们家当年差不多的人家家里,更别说,她们甄家已经败了,只剩下她们母女了。

可以说,薛家是她们母女能够攀上的最好的一门亲。

嫁到薛家,甄英莲可以不愁吃不愁穿,还能够接济她。

离开了薛家,她女儿甄英莲又是一副好模样,说不定才出了京城的城门,女儿就被不知道哪里的恶霸给抢了。

当然,如果这薛家只想要她的女儿作妾,封氏绝对是不肯的,可既然这薛家都说了,甄英莲是他们家儿子的未婚妻,要以正妻之礼迎娶甄英莲,那封氏没有不同意的理由。

薛家这里也怕封氏不同意,所以薛姨妈亲自跑去见了封氏一面,跟封氏说了实话,又许诺了许多条件,答应连甄英莲的嫁妆一起准备,这才定下这桩婚事。

真要说起来,薛蟠才是薛家接受这件事情最快的人。

薛蟠很清楚,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的母亲走了多少弯路,这件事情又是家里花费了多少银钱才换来的。

薛蟠只是没有教导他的呆,并不意味着他是蠢货。尤其是伴随着王夫人倒霉之后,他也被贾家人背地里讥讽了好几次,因此也开始成熟起来。

薛蟠就这样说过:“……有道是娶妻娶贤,讨老婆回来,就是要孝敬妈、照顾妹妹的,若是讨了个凤姐姐那样的,又有什么趣儿?我是馋香菱,之前还跟妈闹了快一年,不过,那不是我中意她吗?再说了,她的性子也软和些,我也不怕她跟凤姐姐那样不孝敬吗、给妹妹甩脸子。等她进门了,养一个孩子,妈若是不放心,可以亲自带着,让她伺候我就是了……”

薛姨妈见儿子都这样说了,因此才张罗起来。

因为香菱的年纪还小,因此倒是不忙着现在就结婚,只是两家还是去了京兆府补了婚书。

而京兆府重新定了薛蟠的罪责,只是说因为夺妻之恨,虽然薛蟠存在重大过失,但是夺妻之恨其情可悯,加上薛蟠只是打死了那个人贩子,那个冯渊并不是被当场打死,可见薛蟠是手下留情了,只是这个冯渊以前胡闹坏了身子,受伤之后又没有及时延请良医,所以,冯渊之死,薛蟠需要负责任但不是负全责。

最后京兆府只是判处了流放三百里。

薛姨妈又花费了三五万银子,替儿子赎了罪就完了。

虽然钱花了不少,但是从那一天起,薛蟠就是律法上的良民了,只不过有污点,却在情有可原范围之内,但是不妨碍薛蟠娶妻生子。

对于薛姨妈和薛宝钗来说,也是了了一桩心事。

第95章

薛家跟甄家结亲的详细经过,贾家人, 包括在贾家作客的史湘云尤三姐等几个女孩子肯定是不知道的, 但是贾琰猜得到。实际上, 不止贾琰猜到了, 在座的女孩子里面, 只要到了年纪, 或者对这些事情上心一点儿又熟悉薛家和薛宝钗的素日为人的,肯定能够猜到一点的。

实在是,实在是薛宝钗攀龙附凤的心太过强烈, 已经是半公开的秘密了。

比方说,史湘云就略带惊诧地道:“所以,即便这个甄家已经败了,香……不, 我是说, 甄家小姐的父亲都不在了,你哥哥还是要娶她为妻?”

不怪史湘云如此惊讶,实在是, 实在是这跟薛宝钗一惯的为人和表现不符, 也跟死命巴着贾家的薛家往日的行事也大相径庭。

史湘云完全想象不出来薛宝钗竟然会要这样卑微的一个嫂子!也想象不到薛姨妈会要这样的一个儿媳妇!

尤三姐撇撇嘴巴, 漫不经心地道:“去年娘娘刚得了册封、林姑娘还在南面的时候, 我姐姐怀着身子, 要身边的婆子说话解闷, 也说起过宝姑娘家里的事儿。听说是因为这个, 哦, 现在要叫甄小姐了。听说这个甄小姐的模样极好,宝姑娘的哥哥一直缠着姨太太,要收了她。要不是连着娘娘受了礼聘、这府里要修园子,你们薛家也要换院子,事情一桩接着一桩,怕是姨太太早就摆酒请客了吧?”

薛宝钗的眼睛一下子变得极为锐利。

就跟尤三姐说的,如果不是因为年底一堆的事情,她妈说不定就真的把那个香菱给了薛蟠做妾。

老实说,她薛宝钗青云梦断,就是从香菱,不,应该说就是从这个甄英莲身上起的。薛宝钗会对甄英莲有好感才怪!甄英莲给薛蟠做妾,薛宝钗无所谓,但是薛蟠要正式迎娶甄英莲为妻,薛宝钗心里就难受了。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她就是再出色,再能干,她也只是一个要出嫁的女孩儿,哪里比得上薛蟠来得重要?

薛宝钗很清楚,在她|妈薛姨妈的眼里,就是十个她加起来都比不上她哥哥的一根手指头。事关薛蟠,加上薛蟠已经接受了跟甄英莲的婚约,薛宝钗才把一切都压在心底!

这是她心头血淋淋的一道疤,而且还新鲜着!正滴着血!

而此刻,她心中的隐痛被史湘云和尤三姐两个扒了出来,薛宝钗的心底不是通,而是恨!

不过,薛宝钗终究是薛宝钗,只见她依旧一副端庄模样,横着手里的檀香折扇示意上头坐着的贾琰,道:“尤三姐姐,这样的话,可不适合在娘娘跟前说吧?”

尤三姐这才发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离座请罪:“是民女造次了。还请娘娘恕罪。”

贾琰道:“恕你无罪。”

尤三姐这才起来。

贾琰又道:“我们姐妹几个难得跟今儿个一样坐在一起说话,竟然都有些生分了呢。对了,三妹妹,过两日就是你的生日,老太太可说了什么吗?”

探春的生日是三月初三,也是贾母、邢夫人、尤氏、王熙凤、李纨、秦可卿等人给贾琰磕头的日子。贾琰不喜欢看到贾母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邢夫人这个叫了好几年的母亲给自己磕头,因此初三和十八两个日子,她从来就不会让很多人过来,而且大家也不过略略站了站就散了。真有什么事儿,她完全可以私底下把邢夫人请来,母女俩私底下说。

而探春说是跟惜春住在一起,可是她到底是贾政那边的,加上邢夫人不大喜欢她,觉得她有些过于上进了,因此并没有准备给她过生日。

探春不知道这里头的缘故,却本能地发现了邢夫人对她的不喜,更是满腹委屈。

她不明白,为什么邢夫人这么难讨好。堂姐贾琰不也是一个极精明的女孩子吗?邢夫人照样把贾琰捧在了手心儿上,而自己……

探春自认自己并不比贾琰差,可是她就是不明白,一样的作派,一样的行事,为什么邢夫人就是不喜欢她,甚至还有意无意地避开她。如果没有邢夫人,如果邢夫人不接受她,那么,将来她的婚事可怎么办?谁帮她相看?

听说贾琰问及她的生日,探春的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如果堂姐能够跟大太太说一声就好了。

万般思绪电转间,探春依旧在第一时间答道:“回娘娘的话,如今两府全部的心思都在行宫上,再者我们如今还在林姑爹的九月大功里头,不过是一次生日,横竖今年没了,还有来年。”

贾琰笑道:“话虽如此,好歹也是三妹妹搬过来的第一个生日。虽然不好大办宴席,好歹姐妹们聚一聚,吃顿面也是好的。罢了,回头我让人跟王妈妈说一声便是。”

贾琰口中的王妈妈,自然就是王善保家的。

虽然注定了不可能大办,但是,好歹贾琰有个态度。

探春喜出望外,连忙道谢。

尤三姐这才抓住机会,道:“娘娘,听说严家要进京了呢。”

史湘云非常惊讶:“严家?他们不是岭南人吗?为什么要进京?是跟宝姐姐家里一样,来巡视京里的铺子、商号的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