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完美皇太后 > 完美皇太后 第34节

完美皇太后 第34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完美皇太后!

倒是奇怪了,闹成这样,八福晋就一点儿声音没听见?都这会儿了也不见出来。

正想着,就见八贝勒大踏步过来,厉声吩咐道:“将人带下去!”话音刚落,就又见小丫鬟急匆匆的赶过来,声音着急的喊道:“贝勒爷,福晋晕过去了!”

☆、第 46 章

这闹闹腾腾的, 洗三宴也就草草收场了。大福晋原本想留下来的, 用大福晋的话说就是这贝勒府里小的小病的病的, 没个人打理,着实不像话。但八贝勒没同意, 当然, 也不是就那么直接拒绝了。而是说直郡王府上还等着她回去主持中馈呢,他这里就不耽误大福晋的时间了。

八阿哥为人处世,那真是八面玲珑, 虽然大福晋没能成功留下来,但也让八贝勒劝说的眉开眼笑, 半点儿不高兴也没有的起身离去了。

静怡跟着四福晋出了院子,就见胤禛背着手在门口等着。

五阿哥从旁边经过, 笑着打趣:“四哥和四嫂真是恩爱, 这么几步路,也要先送了四嫂回家。”

“又不费功夫。”胤禛面无表情的说道,侧头看四福晋:“我扶你上车?”静怡当然是没这个待遇的,她只能扶着丫鬟的手上去。

五阿哥也没等五福晋,冲胤禛拱拳算是行礼了, 然后自己直接骑马走人了。五福晋出来也不在意, 还拉着七福晋叮嘱过两天一定要去拜访。

再随后, 九福晋和十福晋也是单独离开的。十四阿哥拽着十三阿哥说要去酒楼,于是,十三福晋和十四福晋也是单独离开的。这么一看的话,四福晋好像还真是挺特殊的。

不过, 四福晋那脸色,也并不像是多么受宠若惊。

进了自家贝勒府的大门,胤禛和福晋也没顾忌后面的静怡,就着八阿哥府上的事情就讨论了两句。

“八弟也是太心急了些,既然八福晋不愿意,何必勉强呢?”福晋叹气说道:“闹到这一步,孩子日后肯定是不能养在八福晋膝下了,自然也就担不起嫡子的名头了。”

“本来就不是嫡子。”胤禛转着手掌的扳指说道:“即便是八福晋不愿意,若是没有八弟养大了张氏的心思,张氏自己敢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吗?”

“嫡妻安抚不住,娇妾镇压不下啊,八弟这内宅,也就这样了。”胤禛嗤笑了一声,眼看着老爷子这两年对太子是越来越不满意,八弟就想蹦跶着出头了。可没个子嗣,始终不像话,这才着急了些,只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眼看到了石榴院门口,这两口子还这样旁骛若人的说话,静怡有些尴尬,自己是悄悄的溜走呢,还是打个招呼再走人呢?

想了一会儿,还是出声打断了前面两位的谈话:“爷,福晋,奴婢就先告退了?”

福晋笑着点头,又说道:“估计你今儿也没吃饱,等会儿我让厨房给你送些汤水过去,你多少喝一些。”

“是,多谢福晋。”静怡忙笑着行礼,乖乖的告退走人。

回道自己那院子,还得研究种地的事儿。葡萄听她要种子,有些无语:“庶福晋,这才正月,您就是想种庄稼,也得等开春了啊,这会儿种什么都不行,蔬菜也不行。”

静怡其实是有点儿搞不清楚种地的具体时间的,她只知道个大致,比如说,小麦分春冬两种的,玉米要等小麦收了才能种,花生好像是秋天收来着,但什么时候种呢?

“那你先去给我买一套书来吧。”静怡想了半天,到屋子里找银子:“外面铺子里应该卖有种地的书吧,叫什么来着?《齐民要术》!对,就这个。”

葡萄嘴角抽了抽,应了下来。

胤禛和胤禩的府上就隔着一堵墙,所以胤禩府上的事情,还是很好打听的。过了两三天,静怡就知道洗三礼上的事儿的后续了,那小阿哥既没有养在八福晋身边,也没有养在张氏身边。

而是养在了庶福晋身边。别看只是个庶福晋,生了孩子的张氏还只是个侍妾呢。

庶福晋虽然也是妾,但是能上玉牒,像是静怡这种的,属于官方认证。说句不好听的,哪怕将来哪天胤禛没了,静怡能因为这个官方身份,安然无恙的继续留在贝勒府,由继承者给养老。

而张氏这样的侍妾,若是生了孩子,孩子上玉牒的时候会给生母留个姓氏。可若是孩子没活到上玉牒的时候,那这侍妾就还是隐形人。若是胤禩哪天没了,继承者若是心好,还能养活她几天,若是不愿意养,也是没人会说什么的。

当然,静怡吃惊的不是孩子为什么养在庶福晋身边了,而是镇静,她怎么就从没听说过胤禩有庶福晋呢?

武氏看她一脸傻呆呆,忍不住继续唠叨道:“原先大家都说,这庶福晋进了八贝勒府,那就是没活路了,没想到,峰回路转啊,几十年了居然天上掉馅饼了!”

“这庶福晋,什么时候进府的?”静怡忍耐不住,小声的问道,武氏白她一眼:“你傻啊,必须是八贝勒成亲之前进府的啊,这是规矩,嫡福晋进门之前,阿哥身边得有个侧福晋或者庶福晋伺候着,像是咱们府上,当年就是李侧福晋先伺候着贝勒爷的。”

说着,又拐到八贝勒府上了:“八福晋那性子,比较独,她进门之后八贝勒就再不许迎新人进门了,这庶福晋自然也是她眼中钉,不过到底是第一个有名分的,八贝勒估计也是不忍心,这才活下来了。”

然后,人家就平白得了个白胖儿子。武氏一脸的羡慕,她怎么就没这好运气呢?

“那张氏呢?八贝勒是怎么处置的?”静怡可没管别人运气好不好,只管问她最关心的八卦,武氏撇撇嘴:“自然是不能死了的,好歹是生了八贝勒唯一的儿子了,若是死了,岂不是说八贝勒狠心无情?”

静怡眨眨眼,这还真是……不好说。对八福晋来说,这事儿太扎心,对张氏来说,反正也不怎么舒心。

“外面都说八贝勒痴心呢,八贝勒府上,可还有个怀孕的侍妾呢。”武氏又说道,这个静怡也不知道,有些吃惊的看武氏:“你怎么知道的?”

“又不是什么秘密,一个孕妇,还能藏着掖着?一个姓毛的侍妾,听说怀了五个月了,八福晋前些年把的多严实,可这该生的不还是要生吗?”武氏叹口气,也不知道是在叹八福晋还是在叹别人。

静怡也不说话了,这世上,哪儿真有那么绝对的爱情?连写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纳兰,该续弦照样续弦,该纳妾照样纳妾,该有红粉知己也照旧有红粉知己。

更何况,胤禩也绝非是只想着夫妻双双把家还的那种美好爱情,他想的更多的,应当是权势吧?权势迷人眼,就是没张氏毛氏,也照旧有刘氏李氏。

想得多了自己心里也不舒坦,心里很是唾弃了自己一下,一把年纪了,还想什么纯真的爱情呢,男人能有几个好东西?

“该用午膳了,武姐姐在我这儿用一些?”静怡抬头看看太阳,笑着问道,武氏摇头:“不了,我回去用就是了,你真打算在院子里种地了?到时候我可不来找你聊天了。”

武氏很是嫌弃:“你最好也别弄那些臭烘烘的东西进来。”

静怡故意往她身边凑:“哎呀,我早上刚摸了泥土呢,你看,指甲缝里还有泥……”

没说完,武氏就慌慌张张的起身往旁边躲了一下:“站住站住,可不许过来,我回去用饭了,得空了再来找你聊天啊,你也赶紧的去洗手吧。”

看她那落荒而逃的样子,静怡忍不住哈哈的笑,冲着太阳伸手仔细看,哪儿有什么泥土啊,她洗的可仔细了。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气温总算是没那么冷了。葡萄买回来的齐民要术,静怡翻看了一遍儿,觉得现在自己是信心满满一出手就能收获一个粮仓了。于是,再次给了葡萄银子,让买种子回来。

趁着二月天气回暖,她认真的将小麦种子给筛选一遍儿。她就记得当年上学的时候书上说的是小麦套种花生或者西瓜,具体怎么套,她还真不知道,只能一点点儿的试了。

对了,黄豆和什么套来着?仰着脖子想半天,玉米?玉米是秋收的吧?嗯,黄豆好像也是秋收的。

“要不要我让人你给弄点儿草木灰什么的?”胤禛也任由她折腾 ,不过还是会过问一两句。静怡摇头:“不用,我先试试,能种活就行。”

胤禛微微皱眉,却也没多说什么。反正自家又不少那么点儿种子,就随意她折腾吧。

静怡虽然不用肥料,但其他方面可都是上心的很,浇水拔草,还特意给自己买了个草帽带。当然,带的次数没几回,太密实了那帽子,顶着太阳闷的很。

到了五月,隔壁八贝勒的侍妾毛氏生了个格格。因为是八贝勒的第一个闺女,所以还是很稀罕的,八贝勒府上又摆了满月宴,这次静怡还是跟着去了。

八福晋居然还露面了,和上次那小阿哥的时候完全不是一个表情。这会儿八福晋那脸色,可是好的很,那笑意也带着几分真诚,抱着小格格几乎是不撒手。

十四福晋凑过来和四福晋说话:“这毛氏,瞧着倒是个聪明人。”

要不然,八福晋也不能给她这个脸面啊。

“说不定是膈应张氏和那庶福晋呢。”十三福晋笑着说了一句,这内宅里面,总有一头高一头低的。那庶福晋养着八贝勒府唯一的子嗣,就还会和以前一样事事忍气吞声吗?

那张氏在八福晋这儿吃了亏,还会去得罪那庶福晋呢?说不定这两边,已经是联手了。

静怡倒是有些可惜,为八福晋,原先她何曾低头看过这些侍妾庶福晋一样?现在却是不得不丢下自己的高傲,竟然要和一个侍妾联手了。或者说,竟然是要抬举一个侍妾,去给一个庶福晋脸色看了。

有时候,并非是将人踩在脚底里就算是赢了的,视对方如尘埃才是真正的赢家。可现在,八福晋已经从后一种境地,掉到了前面那一种境地上。

她将自己的地位,往下拉了。从俯视庶福晋,变成了平视了。

“太子妃今儿怎么有空过来?”四福晋不想掺和别人家内宅的事情,就岔开了话题。十四福晋略有些同情:“不出来又如何?那毓庆宫,现在都快是李佳氏当家了。”

“不能够吧?太子宠妾灭妻?”十三福晋有些吃惊,十四福晋撇撇嘴,没敢说太子的坏话,但那神色,却是带着些不屑。十三福晋隐晦的看了一眼四福晋,四福晋就当是没看见,又岔开了话题:“大嫂今儿看着很高兴啊。”

时不时的就拽着太子妃说两句话,问了太子的大阿哥又问二阿哥,偏偏这都不是太子妃亲生的,太子妃一颗心都快泡在黄连里了。

三福晋实在是听不下去,就笑着问道:“说起来,弘昱今年也有十二岁了吧?该是大人了,这婚事,是不是也该准备起来了?大嫂心里可有什么成算?”

谁不知道直郡王胤褆对原配夫人感情深厚,当年先大福晋连生四女都没让庶福晋或者侧福晋先产子。先大福晋过世之后,直郡王就将先大福晋留下的长子弘昱当成了手心宝,吃穿用度什么的,全都是直郡王亲自安排。

大福晋进门这么些年,和弘昱相关的事儿,从来都没沾过手。

“你们府上弘曦,也有六岁了吧?是不是该念书?可请了先生了?”大福晋憋了一会儿才问道,三福晋笑着晃了晃团扇:“这孩子念书的事儿,都是爷儿们操心的事儿,我可不管这些,难不成弘韦日后念书的事儿还得你自己操心?”

弘韦是大福晋的亲生子,今年才两岁,不过三岁也该启蒙了。

大福晋说不过三福晋,脸色通红,转眼看见四福晋,就有些口不择言了:“四弟妹府上,弘时也该念书了吧?”

四福晋瞟她一眼,点头:“是啊,弘昀当年读书的时候请有先生,现下弘时跟着念书就行了,我们府上的孩子,是不用我操心的,我也不爱操心别人府上的孩子。”

十四福晋噗嗤一声就笑出来了,大福晋更是气恼,五福晋忙出来打圆场:“看八嫂抱着那小格格,长的挺好看的,日后定是个美人呢。”

“美人有什么用?还是不要抚蒙?”七福晋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忽然就接了这么一句,众人立马都默了。

回了贝勒府,胤禛问起今儿的事情,福晋就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儿,最后提到重点:“咱们府上大格格,也十三岁了,爷可是打算好了?”

胤禛微微皱眉,十三岁确实是该准备起来了,若是再拖两年,说不定就真的抚蒙去了。他就这么一个闺女,实在是舍不得。

“让我想想。”沉默了半天,胤禛叹气:“我回头求求汗阿玛,总不能……”真让孩子去了蒙古。

不是自己亲闺女,福晋也不多问。伺候了胤禛梳洗,夫妻俩就躺下了。

静怡一早起来就蹲在院子里看自己种的小麦,二月份种下去的,这会儿天气渐热,小麦已经长出来到小腿高了。但稀稀疏疏的,看着不像是播种出来的,倒像是野麦子,随意长出来的。

“是不是播种的季节不对?”葡萄凑过来问道,她当时就说,没听说过有什么春小麦,但自家主子非得要种,这可好了,一块地几十根苗,数都能数的过来了。至于那花生,倒是比小麦好一些,可也没好多少。

“那咱们翻翻地,这会儿开始种玉米?”静怡苦苦思索半天,来了主意:“这个肯定能行,到秋天正好能收玉米。”

葡萄已经没反对的力气了,只好点头:“行,那奴婢去给您弄点儿种子过来。”

静怡握着拳头给自己打气,术业有专攻嘛,她头一次钻研这种地的事情,失败个一两次都不是事儿,以后总能成功的,只要成功了,她可就立下大功了!

到时候说不定胤禛手一松,自己赚的就是这花出去的几十倍了。

没几天,康熙又要出巡塞外了,不过这次没有胤禛的份儿,倒是大阿哥,太子,以及十三到十八这几个阿哥都带上了。胤禛也是身担重任——这京城,可都交给他了。

胤禛再次忙的不见人影,两三天不回家是常有的事儿。大约是胤禛太忙了,福晋竟是也没催着静怡孩子的事儿了,又让静怡松了一口气,暂时能再享受一段时间了。

于是,趁着福晋心情好,静怡赶紧的提出自己想要到庄子上玩耍两天的事儿。

福晋也是有些心动,京城越来越热,庄子上还能消消暑。于是,一摆手,大家伙儿都去。连李氏和几个孩子也都带去了,只宋氏推脱身子不舒服,就没去,留下来照看府里的事情。

静怡一到庄子上就撒欢了,她这次可是特意将红糖糕给带出来了。这边让毛丫她们收拾行李,那边就带着葡萄出门骑马了。

福晋那边听着动静,问明白了,没好气的说道:“她倒是精神十足,这才坐马车颠簸半天,竟然也不累。”

赵嬷嬷笑着说道:“这说明钮祜禄庶福晋身子好,身子骨健壮,这是好事儿。”

福晋沉默了一下,笑道:“确实是好事儿。若是能早点儿怀孕,那就更好了。”顿了顿,又说道:“有了八弟妹那事儿,我又有些犹豫了。”

赵嬷嬷唬了一跳:“福晋,您可不能犹豫,这孩子养在您身边,对您来说可是大好事儿,有个孩子在身边,一来贝勒爷也惦记您几分,二来也有个人解闷,三来,这老了,也有人伺候不是吗?”

福晋不做声,赵嬷嬷有些着急:“福晋,您身边有个小阿哥,这李氏,以后可就不能压在您头上了。要不然,日后……”

这府里就是二阿哥的了,李氏可是二阿哥的亲娘。

“再说八福晋那事儿,她犟那一会儿有什么用?最后不还得抱养个格格?”赵嬷嬷说道,福晋面色就变了变。好一会儿才说道:“是啊,还是得养个孩子在身边才行。”

赵嬷嬷面上这才露出笑意:“福晋,您可不能学了八福晋,和爷儿们犟着有什么好处?男人都这样,他心里有你的时候,你什么样都是好的,他心里没你的时候,哪怕你是天仙他也觉得你丑。”

静怡可不知道福晋和赵嬷嬷的这番私房话,红糖糕也是难得出门一趟,放开了跑,那风呼呼的吹在身上,刮在脸上,是有几分不舒服,可心里却是有一种畅快感。

就好像,自己忽然长了翅膀一样,能随心所欲的在这天地间自由飞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