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之你病我娇 > 重生之你病我娇 第36节

重生之你病我娇 第36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之你病我娇!

“外面冷,咱们上马车说话。”朱庆元堆着笑脸,搀扶着妙冠真人坐上了马车。上了马车就暖多了,他搓着手说道:“父亲病重,已经卧病不起半月有余了,一心就念着想见见伯公您啊!”

妙冠真人嘴上不说,心里却跟明镜儿似的,他离家入了道教这么几十年,以前也不见这些亲戚死活要见一见他,如今得了皇帝宠信,这亲情反而浓厚了起来。

不过清楚归清楚,他也不愿去戳破这层纸。活了百来岁,如今心里只有自己一手创立的浩贞教,若能借皇帝之势将浩贞教发扬光大,他此生也就圆满了。

马车驶得飞快,差点将他这架老骨头抖散架,好不容易晃晃悠悠地到了朱府,跨过了垂花门,进了厢房,还没见着卧病在床的朱安和,朱庆元倒是冷不丁地跪了下来。

极胖的身子跪下去十分吃力,将地板砸出了一声闷响,惊得妙冠真人猛弹开一步,“你做什么?”

“伯公救救我们呀!”朱庆元作势要哭,五官就都挤在了一起,看起来喜感又别扭,“伯公您一定要救救我们呀!”

看朱庆元这副模样,妙冠真人心里便知一定没好事,肯定是他心里的担忧真的出现了,他犹豫了许久,决定还是先听听看究竟是什么事,“你且说说,出了什么事?”

这时候,“卧病在床”的朱安和也披着一件狐皮袄子颤颤巍巍地走出来了,“叔父,您一定得帮帮我们呀!”

这父子俩一个劲儿地求着,却也不说是什么事,让妙冠真人也有些恼了,“究竟是什么事你们倒是说呀!”

朱庆元见妙冠真人连胡子都在抖动,便知道他一定是生气,一时竟不敢开口了,反而是他的父亲开口说道:“因着平州陈作俞的案子,赃银找不到,灾民受苦受难,所以景隆公主向皇上进言,除了陈作俞一案,还要大力清查大梁其他州郡的官商勾结之事,便先从这京都开始!”

妙冠真人点点头,说道:“公主干得好啊。”

“这可不好啊!”朱安和急了,说道,“京都的官员若是被查到官商勾结,公主定会杀鸡儆猴,做给其他州郡的人看看的!”

妙冠真人抚着胡须,重重点头,“公主确实做了一件好事啊。”

“叔父!”朱安和不知妙冠真人是真傻还是装傻,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他还不懂吗?朱安和若不是常年风湿膝盖疼,他此时也恨不得跪下来求妙冠真人,“求您去太子殿下那里走动走动,替侄儿侄孙想想办法吧!万一被查出来,我们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到老家啊!”

这下妙冠真人不能打太极了,他问道:“你的意思是,你们也与盐商做了见不得人的勾当?”

朱安和低着头,喏喏地说道:“不过是、是在盐引上做了点手脚,原本户部这一块儿已经松泛得很了,多年来做到这个位置上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在盐引上做点手脚,咱们也不是第一例,谁知公主今年突然就要洗了这官商直接的来往,我、我这不也是想多赚点钱发扬我们朱家么?”

朱安和声情并茂地说了这么多,抬头一看,妙冠真人的表情却平静无异,没有担忧,也没有气氛,好像是在听他聊一些不痛不痒的家常事一般。

“自打我十六岁离家那一年,我与朱家便已全然断绝了关系,此次你们上京都,我在太子殿下面前提了提,让你们挤进了皇商之列,这本就已经超出了我这些年修道之本了,你们明白吗?”他双手负在背后,也不看朱家父子殷切的眼神,说道,“再后来,你们花钱捐了官儿,此事与我已经无关了,要贪要廉,都是你们的事,与我又有何关?”

听这意思,朱安和知道妙冠真人是不打算帮他们了,于是再也不顾膝盖的刺痛,“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说道:“叔父,您就救救我们吧!如今您在皇上面前如此说得上话,只要您动动嘴巴,太子就一定能帮忙遮掩遮掩的,到时候我们一定清廉为官,再也不犯这样的事了!”

朱安和说得倒是诚恳,但却丝毫不能打动妙冠真人,他只摇摇头,抬脚就要往外走,这时朱庆元却急了,他猛地站起来说道:“伯公,不管您帮不帮我们,只要我们被查出来了,您的名声也会受到牵连,到时候您的浩贞教名声也会受牵连,帮一帮我们,也是帮您一手创立的浩贞教啊!”

妙冠真人的背影僵了一下,立在了远处,久久不再动弹。他突然觉得,自己当初就不该帮衬这父子俩往皇商里挤,只因当初那一点点善念,如今却好似被绑上了一条贼船!

朱家父子是他的亲戚人人皆知,因为他们父子俩一直打着这个旗号得了不少好处,虽然自己没有为他们做过什么实际的事情,但一旦他们出事,舆论便会指向他,到时候就变成了有他撑腰,朱家父子才敢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做这样的勾当。他的名声受点诋毁不算什么,可他是浩贞教的祖师爷,若因这点小事而连累了整个浩贞教的名声,那可才真的是得不偿失!当初他下山,千里迢迢来了京都侍奉皇帝左右,不就是为了让浩贞教得到朝廷扶持,能传扬天下吗!

想到这儿,妙冠真人更有些不安了,他可不能拿自己一生的心血冒险!

朱家父子见妙冠真人回头瞪了他们一眼,心里却高兴了起来,就算是生气,也总比无动于衷好多了不是么?

出了朱府,连妙冠真人的小徒弟也忍不住嘀咕了起来:“真没想到他们竟然给咱们浩贞教惹上了这么一桩事儿。那位景隆公主也是,都要嫁人了,还要在朝廷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做什么。”

“公主也是你能议论的?”妙冠脚步不停,声音冷冰冰地,吓得小徒弟赶紧闭了嘴。

冬日天总是黑得比较早,回去路上,车夫已经将马车驶得很慢了,加之雨雪天气,再不小心行驶,总容易打滑。妙冠真人坐在马车上,单手撑在耳边,闭着双眼一幅昏昏欲睡的样子,可常年跟着他的小徒弟却知道,他并没有睡着。

妙冠真人心里愁着呢,在道观里活了几十年,棺材土都埋到眉毛上了,却偏偏惹上这些事儿。他若是开口去求了太子殿下,那他就是实打实地包庇自己的亲戚,这良心实在过不去。若是不求吧,到时候若真是被查了出来,那景隆公主可不会给他面子,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到时候他的名声也要被朱家父子牵连,还拖了自己的浩贞教下水,更是得不偿失。

一番利益衡量之下,妙冠真人决定还是去东宫找一找太子。

可是没想到的是,今日东宫的来客不知他一个,还有季翊。不过妙冠真人到时,季翊已经准备告辞了,与他寒暄几句,便目送他出了大殿。

季翊不急不缓地走出东宫,回头看了看这气势恢宏的建筑,轻叹了一声,踏上了马车。

马车内烧着碳火,比外面暖多了,可季翊一上马车,却脸色一白,弓腰吐出了一口鲜血。暗红的鲜血低落在他洁白的衣衫上,像是在雪地里绽放的梅花一样,让郁差觉得触目惊心。

“殿下!”郁差扶住他,问道,“您怎么样了?”

季翊摇摇头,用手背擦掉嘴角的鲜血,然后看着自己的手背,噙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郁差心里发憷,说道:“殿下,您何苦呢……”

☆、50|第 50 章

这大雪天,车夫马车行得慢,这大雪天的一个不小心便打滑,这些日子不少出现人仰马翻的事故了,但郁差骑着马一个劲儿地催,车夫也不得不加快行驶速度,不一会儿便回到了季翊的府邸。

府邸外有下人候着,郁差也不让别人来,小心翼翼地搀扶季翊下马车。这架势,还真把季翊当做病危之人一般。

“你不用管我了,今天丞相应该来信了,你去瞧瞧。”

季翊要让郁差去做正事,但他却不大愿意,“殿下,属下先给您叫大夫。”

“用不着。”季翊沉声说道,郁差心里虽放不下,却不敢再多言,往书房去了。质子的府邸不如京都其他侯门大宅奢华,只两进的院子,季翊一个人慢悠悠地也踱到了正房,而郁差已经拿着密信候着了。

信纸用蜡封了一层又一层,季翊拆开看了,映在烛光下的脸庞忽明忽暗,眼神平静得很,像是在看话本一般。他看完,递给郁差看。郁差便不像季翊这样淡定了,拿着信纸的手几乎都在颤抖,他深吸了几口气,蹲下将信纸放到火盆里烧掉,再抬头时,眼里的激动几乎要满意出来。

“殿下,咱们……”

季翊一挥手,示意他不用说下去了,反而问道:“昨日安排你做的事情如何了?”

这一句话,像一盆冷水一般泼在了郁差心里,原本的话头被咽了下去,“殿下,如今的情形您也知道了,咱们不能再去做那样的事了!”

郁差向来是个好侍卫,主子的吩咐二话不说便去做,从不多问,这也是他能长久待在季翊身边的原因。可这一次,他实在不明白了,明明一条崭新的、期待已久,并且为之付出了一生心血的光明大道就摆在自家主子面前,可他却要去冒那样一份儿险。若是成了,他们得不到任何好处,不成,几乎是把命给交代在这儿了。

可季翊却不打算回答他的问题,转身去案桌后,拿着自己的剑仔细地擦拭起来。洁白的丝绸在他的手里游走,看起来像是在抚摸自己的孩子一般,丝毫不觉得那手里的是一把可以瞬间夺人性命的利器。

郁差眼里有疑惑,有担忧,也有一丝不甘,可最后都归为沉寂,他低声说道:“都办妥了。”

季翊点点头,便再无话了。郁差张了张嘴,还想再说点什么,可满腔的话全都被这一刻的宁静给压了下去。他的主子决定的事情,向来没有人可以改变,这十几年来一直如此。

走出正房,门外一丫头正在扫着门前的积雪。脸都冻红了,双手更是红肿红肿的,许是生了冻疮,应该是没了知觉,快握不住扫帚了,用两个手掌夹着扫帚在那儿扫雪,身上又穿着臃肿的棉袄,看起来十分滑稽。

若是往常,郁差一定会站在后面默默地看着,然后最近会偷偷勾起笑来,这丫头是宫里的宫女,自他们来了大梁后,宫里便安排了几个宫女太监出来伺候他们,她便是其中一个,但始终做着最低等的差事。

小宫女一回头,见郁差站在门檐下看她,一时窘迫得不行,一心只想着把那双又丑又肿的手王后背藏着。这一来,扫帚就“啪嗒”一声倒在了地上。

郁差看见这场景,便走了过去,小宫女吓得脸都红了,但脸本来就被冻红了此时也看不出来。她立马就弯腰去捡那扫帚,刚触碰到那冷冰冰的木杆子,郁差就把扫帚从她手里抢了过去,走到一旁开始扫雪。

“大人,使不得!”小宫女站在郁差的身旁开始着急得跺脚,“您的手是拿刀拿剑的,怎么能干这种粗活呢?您快放下,要是管事公公看见了,奴婢又该挨骂了。”

郁差手里也不停下,到底是个侍卫,使刀使剑是他的强行,没想到使起扫帚来倒也得心应手,三下五除五便把门前的积雪全扫开了,换做这些个小宫女,恐怕要扫上半天。

“你叫映雪是吧?”郁差将扫帚换给她,拍了拍手,抖掉上面的雪,“让你们宫里的人来这质子府到底是委屈了你们。”

“大人说这话可折煞奴婢了。”映雪心里惊奇,郁差竟然主动跟他说话了,以往自己看他辛苦,时不时想帮他点小忙,他总是冷着脸拒绝,映雪也不觉得有什么,这是人家身份。虽说是质子的侍卫,但好歹在人家自己的国家,也是皇子的侍卫,看不上她们这些做粗活的也是应该的。

“没什么折煞不折煞的。”郁差说着话,呼出的气氲成白色烟雾,在朦胧的灯笼下消散,“等你回了皇宫,也就不用受这累了。”

映雪倒不这么觉得,在皇宫里和在质子府都是当下人,但是至少在质子府不用成天担心伺候不好主子便被摘了脑袋,每晚觉都睡得安稳得多。

她是个自来熟,郁差主动跟她说话,她自然也就打开了话匣子,“宫里有什么好啊,奴婢以前在浣衣局,比这冷的天也要在冷水里洗衣服,双手冻得跟萝卜似的,还总是提醒吊胆的,万一弄坏了哪位主子娘娘的衣衫,那这双手可就得剁了。待在质子府多好,每天不用担心掉脑袋,吃饭也吃得下,觉也睡得香,要是一辈子能待在质子府就好了。”

映雪想着那时候的日子便觉得这质子府简直就是天堂了,但是质子总归是质子,早晚要回人家自己国家的,自个儿想一辈子待在质子府,难不成还要人家周国的三皇子一辈子在大梁做质子不成?映雪觉得自己好笑,郁差肯定也在笑话她吧。但郁差却一直没有出声,她看过去,郁差正在看她的手呢。

这满是冻疮的手简直没法见人!映雪又将双手藏了起来,突然想到一事儿,问道:“大人,你的手好了没啊?奴婢记得您的手被烫了好大一块儿疤呢?如今消了没?没消的话奴婢这儿有一些药膏,您要不嫌弃,一会儿给您送来。”

郁差立马想到上次她伸手来摸自己的伤疤,腾得一下脸又红了,不过背着灯光,也没人看得出来。而且他自小习武,又是做侍卫的,常年打打杀杀,身上不知有多少伤痕,若都去用药膏擦一擦,那他每天岂不是要用药膏泡澡了?男子汉大丈夫,学女人家用药膏擦疤痕不是平白惹人笑话嘛。

“那、那你就送一点儿过来吧。”

近年关了,朝廷上下也忙得脚不沾地,个个儿都想把事情办好了,好好过个年。其他人也就算了,户部、刑部和大理寺还是头疼得很,恐怕今年这年是过不好了。陈作俞的案子没结,这景隆公主又有动作。虽说大梁管理不准当官的经商,但这些年和商人没一点点利益往来的又有多少?若真要洗一洗这底,恐怕整个朝廷都得大换血。所以这问题就来了,要抓肯定是要抓的,但抓几个典型的给公主交差也就得了。但能和当官的有点利益往来的,谁身后又没个撑腰的呢?两难之下,也就抓了些小喽啰上去交差得了。

楼音看了这些名单,轻笑一声,将单子放到一旁,说道:“都察院倒是会做人,抓了这些来给我挠痒痒吗?”

骂的是都察院,但底下坐的却是岳承志。作为刑部尚书,大理寺和都察院执掌的重大案件最后的审查和复核都得由刑部点头,所以岳承志拿了这份名单,便来见楼音了。

“这倒也不能全怪都察院,为官自有为官之道,若真是大洗牌,那朝廷恐怕要乱咯。”

楼音敛了笑,说道:“谁有心思真要去大洗牌,不过是这名单里没有本宫想看到的名字罢了。”

原来是这样,岳承志突然明了,问道:“不知公主想看到的名字是?”

楼音指尖在桌子上有意无意地画着圈儿,说道:“不是有妙冠真人的亲戚不是在户部谋了个职吗?”

“他们呀……”岳承志拖着尾音说道,“公主也知道,他们是妙冠真人的亲戚,谁又不给妙冠真人点薄面呢?况且,前几天太子殿下还给都察院支了声儿,谁还敢动他们呀?”

“那你的意思是,他们手脚确实不干净?”

岳承志也没想过要瞒楼音,说道:“商人出身,本来沾边儿了皇商就顶天了,现在父子俩的官儿又是花钱捐来的,手脚能干净吗?”

可那又怎样,就算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手脚不干净,那也没人敢动他们呀,况且户部里头光是管着食盐这档子事儿的人那么多,可以说各个都刮了油水,要是偏偏就把朱家父子俩抓了出来,这不明摆着和太子还有妙冠真人作对嘛。

这霉头可没人愿意去触。

但其实楼音费了这么多周折一开始也不是为了要把朱家父子抓出来,真是单单要揪他们的小辫子,派人去查就是了,只是这次的行动是皇帝与她一同用膳时提到的,叫她去做这件事。

看楼音不说话了,岳承志也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便又说道:“倒也不是太子要去惹这事儿,听说妙冠真人专门去东宫求了太子殿下。”

“哦?”楼音的眼神亮了些,问道,“这么多年没照过面的亲戚,妙冠真人也愿意为他们惹一身骚?”

别人包庇包庇自己亲戚也就罢了,这都是人之常情,可妙冠真人不一样,他可是皇帝眼里的“圣人”,竟也脱离不了这样的行当。

岳承志倒是知道里面的缘由,说道:“到底是一个姓儿的亲戚,当初进京都就托了真人的福,这人一沾染上就摆脱不了,主家父子要是出了事儿,那妙冠真人的名声多少也要受损。”

所以呀,即便是多年修道的“圣人”,也是在乎自己名声的,楼音笑道:“看了妙冠真人道行也不是很高嘛。”

“公主您就有所不知了。”岳承志说道,“这妙冠真人呀,道行是极高,但就有一点,极其重名声,忍不得自己身上有一点污点儿,他的浩真教也是这么个教条,德行上不得有半点亏损的。”

楼音点点头,见刑部的人都开始上灯了,便说道:“今儿本宫在刑部也待够久了,这就回宫了。”

岳承志起身送她,楼音只说了句“岳大人留步”便往外面去了。

马车顶上已经积了一层雪,看起来像是戴了一顶毛茸茸的白帽子一般,枝枝把门沿上的血扫开了这才扶着楼音登上了马车。坐在马车里也听不见外面的响动,这天寒地冻的,青龙大道又是官家所在之地,更是没什么人了。

马车“哒哒哒”地跑着,转入朱雀大道便更是清净了,楼音掀开帘子往外看,刚好就瞧见了正在修葺中的陶然居。

载着砖瓦的马车挺了十来辆在门口,工匠们大冬天的赤着胳膊尽然有序地卸砖瓦,完了往里面搬运,哼哧哼哧地还隐隐流着汗。

“真快,连牌匾都换了。”枝枝感慨道,“悄悄那字儿,行云流水,丰厚雍容,皇上可真是用心,咱们大梁也就殿下独得这恩宠了。”

枝枝说的是陶然居正门上挂着的“景隆公主府”,是皇帝亲笔题字的。这本来算不得什么,历朝历代皇帝亲自题字敕造的府邸也不少,只是到了楼音父皇这一代,他偏就不爱给人题字,所以楼音这恩宠便显得浩荡了。

“再不久就修葺好了,一想到公主出嫁后咱们不住摘月宫了,奴婢还有点舍不得呢。”这公主府一旦修葺好,宫里便要为楼音备嫁了,虽说还得等个大半年,但一晃眼就过了,枝枝似乎已经想到了楼音出嫁后的生活。

“怎么?你还想一辈子待在本宫身边不成?”楼音笑着说道,“女孩子总要嫁人的。”

枝枝唉了一声,说道:“奴婢就不想着自己了,只要公主好好的就成了。不过话说回来,南阳侯真真是咱们大梁最好的了,公主嫁过去,一定过得很滋润,最好三年抱俩,那孩子,不知道得多漂亮。”

听她越说越没边儿,楼音嘴角的笑也渐渐隐下去了。枝枝自然也意识到了自己话多了,用手悄悄拍了两下嘴边,缩着脖子不敢再说话了。

主仆俩人沉默着,不一会儿便也到了宫里。一应儿的红墙上积着雪,显得格外好看,只是楼音却没心思看了,下了马车又上了软轿,一路回了摘月宫。

刚到寝殿内,就看见宽大姑姑坐着在做女工,见楼音回来了,便放下手边的东西给楼音倒上一杯热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