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鸡飞狗跳日子长 > 鸡飞狗跳日子长 第76节

鸡飞狗跳日子长 第76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鸡飞狗跳日子长!

“那便是他的问题了。这事容不得你插手,你若是对他越关心,到越惹得他放不开。再说,他打小从苦里过来的,最知道如何让自己开心,说不得等你成亲的时候,他就能解开心结了。”

莲藕点点头,心里果然轻松了,又拉着她娘说着开铺子的事情,还想要出去看看做什么能赚银子。

石榴没好气地道:“别想着到处疯了,看你公公着急的样子,只怕拖不到明年年底就要成亲了,你好生呆在家里绣嫁妆才是正经。”

莲藕嘟着嘴道:“我才不呢,嫁妆去铺子里卖便是了。”

这自然是不行的,陈大娘专门从家里过来守着孙女绣嫁衣呢。

☆、第130章 天阳公主的新嫁衣

陈大娘自豪一手刺绣的好手艺,即便年纪大了针线动得少,可是指点一下总是可以的。她想着石榴针线学了许多年,也没什么长进,莲藕又在针线上没下功夫,她可得好好看着,若不然可得丢陈家的脸。

看着陈大娘专门跑过来当监工监视女儿绣嫁衣,石榴默默给女儿点蜡,然后借口买东西跑出去躲灾了。莲藕很小的时候也跟着陈大娘一起系统学过针法,在乡下的时候,每天都要绣上一会儿,只是三房举家搬到县里后,她便将针线彻底扔到一边,如今的水平,只怕比她娘还次,平日逢年过年孝敬老人家的针线都是从针线铺子里买的差的绣品蒙混过关的。

陈大娘一直没见过莲藕刺绣,但是见过“她”的绣品,所以只当莲藕懒,心里头还是觉得她有点儿功底的。等莲藕笨拙地在她面前走针时,陈大娘气得手抖,对外大叫道:“石榴,石榴,你过来,瞧瞧你闺女的手艺。”

莲藕丧气道:“奶,你别喊了,我娘出去买东西了。”

“她跑得倒快。”陈大娘气道,还想骂上石榴两句,只是想到上回她骂了这儿媳妇,孙女儿和儿子都不肯,只得将骂石榴的话吞了,改训气莲藕了,“你看看你,你这孩子,怎么就知道骗人呢?不会针线就不会吧,为啥子还从绣铺里买了绣品来糊弄我,这不是糟蹋银子吗?”

“这事我爹娘都不知道,奶别跟他们说。”莲藕双手合十,拜托道。

陈大娘没好气道:“这是什么好事呢,还让我帮你瞒着。你说你这孩子,心眼怎么这么多?”

莲藕讨饶道:“我这不是怕您知道我连针都不会拿嘛。”

陈大娘指着莲藕气道,“我,我要知道你连针都不会拿,我,我……”

看陈大娘不知道说啥,莲藕连忙接道:“您肯定不会轻饶了我,肯定天天过来看着我做针线,所以您别怪我耍心眼,这不是为了十几年的轻快嘛。”

看莲藕还嬉皮笑脸的,陈大娘更气了,“你这十几年倒是轻快了,以后嫁人了怎么办?你别看现在卫家一家子都把你捧在手心里呢,可是慢慢等他们发现你就是个草包,看他们还能瞧得上你不?”

莲藕垂了脸道:“奶,您说这话我可就伤心了,不会针线就是草包了?我会做好吃的,会写字,会算账,还会做生意呢,怎么就是草包?”

陈大娘也知道话说重了,连忙软了口气,“这人和人的情分是处出来的,没有人会一辈子愿意冷脸贴热屁股呢,别看你卫大叔现在对你好着的,若是你过年都不给他做双鞋,一年也不缝一身衣裳,他心里能得劲?他可不会体谅你不会针线,他只当你不孝顺呢,对你掏心掏肺的,都白费了。”

“您说的在理,只是孝顺也不光是针线上的事,我给他整顿好吃的,给他端杯茶倒杯水,不都是我的孝心?会针线自然是好,只是我都这么大了,只怕再学也学不会,不如您就让我去买件嫁衣吧,别为难我了。”莲藕可怜巴巴对陈大娘撒娇。

陈大娘能如何,只能叹气同意了,“本来想帮着你一起做好嫁衣,让你风风光光出嫁,现在没得法子,只能买了。幸亏来的时候带了些银两,要不然可真是要打饥荒了。”

不想这么快说动了陈大娘,莲藕笑嘻嘻地道:“不用奶掏银子,我娘给我钱了。”

陈大娘瞪了莲藕一眼,“我出门的时候可是在你爷那里拍了胸脯,要帮你做一件好嫁衣,这银子我不出谁出?”

莲藕现在总算她娘说的她奶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事了。她搂着老太太,亲热地道:“上次土豆生日您来县里,我带着你东逛西逛,到最后你给爹和土豆买了两身好衣裳,却只给我买了一根银簪,我当时心里可气得厉害。不过现在,我心里可一点儿不气了。我知道,您心里也疼我呢。”

陈大娘昂着头傲气道:“你便是眼气也没用,你奶我啊,天生就重男轻女,待会儿啊,我还得给土豆买些绸布衣裳。你爹说土豆明年就要去书院里读书了,我得让我乖孙在书院里头穿得体体面面,好光宗耀祖呢。”

看老太太,莲藕便觉得别扭地可爱,她笑道:“您爱买就买,我帮您一起挑。”

这时候还早,陈大娘又是个腿脚利索的,当下便拉了莲藕去成衣铺子里,仍然去的李记,也就是石榴当初买嫁衣的地方。掌柜的一见莲藕,眼睛一亮,亲热道:“这可是个标致的姑娘。姑娘,不知道要买什么衣裳呢?”

陈大娘怕莲藕说不出口,替她说道,“她好日子将近,过来看看嫁衣。本来我是想着自己家里做的,只是她娘说铺子里的样式新,便让我们来铺子里选选。”

掌柜的听了心里暗笑,这老太太可逗趣,只怕是孙女儿针线不好呢,她偏要解释这一通。不过开门做生意的,自然只会捡了好听的话说,“恭喜姑娘了,只怕要嫁个如意郎君了。我这铺子里,有好些别致的嫁衣,您瞧瞧,若是瞧得中,也免了自己一针一线费工夫。若是瞧不大中,买件合身的回去改改,也更便利不是?”

陈大娘又道:“可要好料子的,虽说嫁衣只穿一次,可是也得体体面面光光鲜鲜的不是?”

“一看您就是疼爱孙女儿的,放心吧,我给您挑最好的。”掌柜的说这,领了陈大娘和石榴到一处角落,拿出一件大红的绣衣出来,笑道:“这可是妆花锻,宫里贵人才能用得上的贡品呢,这一匹两匹的流了出来,都被人高价抢走了。你摸摸这质地多柔软,再看看这颜色多艳丽,可比寻常的料子要华丽多了。天阳公主听说了吧,她出嫁的时候便穿的这种料子,这嫁衣的款式便是照了她的嫁衣样子做的。您别看这衣摆宽宽大大,可是搭配着金银丝线,金彩交辉,穿着不知多雍容华贵,便是皇后娘娘也做得呢。”

这掌柜舌灿莲花地说着,陈大娘却听得胆战心惊的,只觉得掌柜的真是胆大包天,公主皇后的,也敢挂在嘴边。虽然被吓住了,可是她倒是真喜欢这嫁衣,大大方方的,又富贵非凡,而且料子也厚实,正适合十月的时候。卫财主恨不得立刻就要娶儿媳妇,很早就开始商议婚期,最后两家商议,莲藕及笄之后便出嫁。

陈大娘瞧着喜欢,也不做声,转头问莲藕可瞧得中。

莲藕答道:“看着简简单单,倒也还算好看。不知是什么价钱?”

“这可是好料子好样式,可不便宜呢。”掌柜的并不说价,而是卖了官司。

看这卖东西的耍花腔,陈大娘板着脸道:“多少你说个数,若是买得起就买,买不起再说。”

掌柜的伸出两只手,“这个数,十两。”

陈大娘一听,立刻吼道:“十两?你怎么不去抢呢?”

掌柜的连忙道:“老太太别动气,这可是好东西,我看您是富贵人,才领了您过来瞧,一般人我连拿都不拿出来呢。”

陈大娘还想说说价钱,莲藕却拉了她走,“太贵了,奶,我们再去别家看看吧。”

这衣服已经在铺子里积压了好些时候,掌柜的也不指望只有人出10两买下来,她笑道:“姑娘若是真心喜欢,我倒是五两银子买给你,只是还要劳烦你穿着我们铺子里的衣服到外面转几圈。”

莲藕有些心动,陈大娘却一把把她拉走,“不成,不成,这抛头露面的活,可不适合你这小姑娘。”

莲藕没得法子,只好又去跟着陈大娘走了。她们又去了几家,只是那10两的衣服太华丽,把别的都比下去了,陈大娘和莲藕对别的衣裳都不太满意,只能回了家。

石榴从陈大娘口里听到李记成衣铺、天阳公主以及衣模等字眼,立刻涌起满满的回忆,想当初,她就是在那里买的嫁衣啊,还当了衣模。不过,这天阳公主的嫁衣这事就蹊跷了,当初她成亲的时候,天阳公主不就出嫁了,怎么又出嫁了一回?

“估摸是那掌柜的拿了贵人的事哄人吧。我就说呢,那掌柜的张口闭口就是什么公主啊,皇后娘娘的,原来是骗人的呢。”陈大娘气愤道。

陈三却道:“这还真不是哄人。天阳公主十多年前嫁给卫国公的嫡长子,前两年驸马病逝,天阳公主便带着孩子改嫁。为这事,朝廷里还起了争议。”

陈大娘立刻道:“男人死了,便是村里也有妇人改嫁,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公主改嫁,那些个当官的也要管?”

果然书生爱八卦,石榴看着陈三,听他继续说。

陈三开口道:“若是改嫁给别人自没人不管,只是天阳公主要嫁的是她的小叔子。朝中官员觉得这有违人伦。”

陈大娘又问:“这嫂子嫁小叔子确实不太合适。而且,这小叔子没娶妻呢?年岁跟公主差得多吗?”

“年岁该是差不多的,至于娶没娶妻,我也不知。”陈三答道。

这真是好大一盆狗血呢。可惜桥头县这地太偏僻,这狗血没传来,若不然公主跟小叔子不得不说的故事能让人兴奋一个月。不过,不管天阳公主的故事多狗血,她的品味该是不俗的。石榴最后决定,明日去看看那嫁衣,若是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便是10两银子也要买下来。

☆、第131章 又是一年腊月底

嫁衣自然是美的,只是10两银子太贵,石榴便跟掌柜的说价。只是掌柜的觉得这衣服真心好,并不愿贱价卖了,石榴想着这婚期还在明年,这么早买了嫁衣只怕明年颜色便不艳了,便熄了心思。

若是自己绣,准备个一年两年都是寻常,但是买的话,倒不必着急,只要提前一两个月买了,回来改改尺寸便好。石榴便将这事放下了。

只是陈大娘不甘心,她总觉得莲藕刺绣不好是丢了她的脸,绣衣太复杂一时学不会,这帕子、荷包学个一年半载的,总是能会了吧。如今阿宝不在家中,小宝那里有两个姐姐照顾着,她便专心在三房呆着,守着莲藕。

闺女太闹腾,嫁人前拘拘性子也不差,所以石榴无视了莲藕的求救,随陈大娘磋磨她。不过,陈大娘虽下了大决心要守着莲藕,无奈年关将近,她得回去置办年货,只能丢了手。

陈大娘一走,莲藕恨不得放鞭炮,却见她娘唬着脸,“你也别不识好歹,你奶劳心费力为的谁?虽说衣服鞋袜成衣铺子里都有得卖,但是内里的肚兜总要自己动手吧。你这针线活比我还烂,以后如何能过活?”说来也是她纵了孩子,这古代没现在那么方便,不会个针线,还真不便利。

莲藕却昂着脑袋道:“哑巴说了,以后家里请个绣娘。”

看女儿满脸自豪,石榴瞪她一眼,“乡下地方,还要专门请个绣娘,别人的唾沫星子能淹死你。”

“我们不住乡下,住在县里呢。哑巴他爹说乡下人话多,好事也会变坏事,以后我们就住在县里头,逢年过年才回去。”

好了,这丫头有别人罩着了,如今更嚣张了。石榴也不多说了,闺女命好,不会针线就不会针线吧。

石榴这边不管了,莲藕倒是自觉,每日里还都抽出一个时辰练练,过年的时候给土豆和她爹做了个荷包,给陈大娘和石榴绣了方帕子,虽说针线粗鄙,但是可是一点儿没做假。

“这又是怎么想通了?”石榴问道。

莲藕便羞羞答答道:“哑巴家里都是大老爷们,做点针线东西孝敬了,更显心意呢。”

感情给她们的都是练手的呢。这真是女生外向了。

总之家里有待嫁女,一天一个心意的,石榴这个做娘的,也见怪不怪了,也没空搭理她。倒是陈三,因东家要去远地过年,早早歇了课,专门回家陪孩子了。莲藕这又是要出嫁的,一副心思大半放在了她身上,但凡有个什么要求,都应了,土豆那里为书院考试学得昏天暗地的他也没空多教导。莲藕本就是能折腾的,如今有人纵着,更是无法无天了。城隍庙的灯会、龙母庙的庙会、初一十五的集会,甚是连县衙审官司,她都要去凑凑热闹。若不是不好面对黑炭,她甚是还想去云州府逛逛。

到年根下,铺子里生意格外好,石榴每日供货,忙得抽不开身,也管不着陈三怎么哄女儿,她一甩手,便将家中置办年货的事交给了他们爷三。这个活莲藕也是喜欢的,挂灯笼、贴对联年画,当然更重要的是买各色吃食,炒的、炸的、煎的、焖的,酸的、甜的、咸的、辣的,裹了粉的、加了肉的、撒了芝麻的,便是一个尝一口肚子都能饱了。陈三不愿委屈她,凡是想吃的,都痛快掏银子。闺女马上便是别人家的,再不抓紧宠着,以后只怕没机会了。

陈三的慈父心肠最后被石榴一顿通骂,“这些东西,家里头不都有,买这么多,吃又吃不完,不是糟蹋银子?还有,这丫头一个月便胖了十斤了,你再随她,只怕花轿子都塞不下了。你们爷俩也别出门了,好生在家里收拾着,这屋檐上、旮旯角里,平日里没注意的地方,都好好清理干净了。”

石榴一走,父子两对看一眼,都将缩回的脖子伸出来。当家的发了话,父女两个再不出去撒银子了,而是在家里扫尘。从角落里扫出一样东西,都要惊叹好久。

莲藕从角落里扫出一个白胡子老爷爷,拿出来擦了灰,惊喜道:“爹,这个是不是不倒翁啊?”

陈三点头,“正是。这个不倒翁你怕是不记得了,这是在陈家庄的时候,我为了哄你专门买的。你那时只黏着你娘,我每日早出晚归,你陌生得很。我给了你这个不倒翁,你极喜欢,拉了我的衣袖不让我走。”说着,陈三忍不住失神,一转眼都这么多年过去了。

只怕她爹为她要嫁人伤感呢,莲藕连忙安慰道:“爹别伤心,等我嫁人的时候,你也拉着我衣袖不让我走,那我就不走了。”

陈三笑道:“那可不管用,到时候你娘又吼一声,我们两个就都要老实了。”

父女两个扫尘扫出许多回忆,也扫出许多感伤,不过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闹人,一点点情绪也叫这热闹的声音吵没了。等到二十八,石榴放了周掌柜的假,将铺子关了门,又将后院也挂起大锁,一家人赶了驴车回陈家庄过团圆年。

一进院便看到挂满屋檐的腊月腊肉,陈大娘拿了一串红辣椒从屋子里走出来,嗔怪道:“今年咋这么迟呢?我都望了好多天了。”

石榴答道:“准备年货,就迟了些,娘在忙啥呢,我给您帮忙。”

陈大娘摆摆手,“不用不用,快些将东西卸了,准备吃饭。今儿个我蒸了好多大肉包子,保管你们都爱。”

“哟,弟妹都带了些什么回来?”杨花儿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因过年的好时节,便是杨花儿的大嗓门都显得可爱,石榴笑道:“带了些糕点干货回来。二婶不是爱吃香菇,我特意选了两斤肥硕的,晚上就给二嫂煮上。莲藕,快给给小宝准备的吃食拿出来。”

莲藕笑着拿出一大包的糕点递给杨花儿。

杨花儿拿了东西,却还要说几句酸话,“多谢三弟妹了,这找了好女婿,可真是不一样了,往年可没见三弟妹这么大方呢。”

石榴也从陈大娘那里知道杨花儿想将女儿嫁给卫哑巴的事,这事她也不理亏,只是大过年的,没必要闹翻了,石榴便道:“敢情二嫂嫌弃我们往年拿回来的东西少呢?这每年大包小包的瓜子点心,二嫂吃完了又去拿,还提溜着一篮子去娘家,难道都是白瞎了?”

杨花儿便讪笑道:“弟妹可是误会了,我这是恭喜莲藕呢。”

石榴也不为难她,道了一句“那就多谢二嫂了”便让孩子都进屋。

“这二婶可真怪,一张嘴就没发好好说话,非得让人冲她一句,才罢休。”莲藕回屋便抱怨。

石榴瞪她一眼,“没大没小的,快些去和你弟一起把你们那屋收拾了。”

因中秋的时候回来住过,又有陈大娘的除尘,所以屋子状况还好,便是土豆这洁癖少年都没皱眉头。石榴给两间屋子换上新的床单被罩,东西稍微归拢了,便拿出年礼,一家四口分四处将东西分发到各房。她也不会针线,无非就是拿些吃的喝的,不过考虑了个人口味,准备的样数也多,也是很受欢迎的。

石榴自己拿了东西去大房,吴桂香一见她就笑道:“看你客气的,这大包小包,可是要吃到元宵了。”

石榴笑道:“不值当什么,就带些吃食给大嫂甜甜嘴。”

“那我也不推辞了。阿宝爹带回来一些碟碗,我瞧着上面缠枝花的图案还算别致,就给弟妹送去一套,你待会儿自己拿回去,我给桃香也送去一套。”

“多谢大嫂了。”

两人正说着话,阿宝进了屋,见石榴立刻叫了声三婶。

这孩子端午的时候还给土豆玩色子,淘气着呢,不过半年没见,看着就又稳重许多了。石榴拍拍他的肩膀,道:“阿宝长高了不少呢,到明年只怕比三婶都要高了。”

吴桂香在一旁心疼道:“跟他爹出去一趟,又黑又瘦,想必是吃了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