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农女福妻当自强 > 农女福妻当自强 第27节

农女福妻当自强 第27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女福妻当自强!

有了王翠翠母亲做对比,再加上前世那有跟没有没什么差别的父母,安宁对周李氏更为依恋,还被后者取笑说都要成大姑娘了还这么爱撒娇。

嘴里这么说,周李氏对于女儿的依恋还是很享受的。

除夕夜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大餐。

红烧肉、烤鸭、虾饺、姜母鸭、白灼虾……一道道美味的佳肴将圆圆的桌子摆的满满当当的,当从菜色就可以看出周家这一年来的变化。

安宁早就换上了新做好的衣服,头上还带着一个鎏金的蝴蝶钗。

周李氏说她们也到了打扮的年纪,给她和周慧都送了一盒子的首饰,虽然都是鎏金的,比不过纯金的价格,但首饰精致,也是花了她三四两银子买的。

安宁深深觉得,她娘肯定是怕她们小姑娘爱俏,把金簪往头上戴然后心疼吧。

其实……安宁更偏爱玉石和银钗一类的。

周李氏看见打扮得整整齐齐俏丽漂亮的女儿和孙女,心中别提有多得意了,整个村也找不出比她家两个姑娘更好看的女孩子了。

李南以前新年给的压岁钱,基本都是一两文钱,今年他得意洋洋地每个人包了一两银子,聪哥儿也是如此,只是看周何氏的表情,聪哥儿的银子很快就要充公了。用的借口也是古今通用的,“娘先帮你收着,等你长大了给你。”

一般来说,听到这句话,就别再想长大以后的事情了。

李南已经堪称是大手笔了,村里最有钱的人家给小孩子的压岁钱最多也就是几十文钱罢了。

只是周李氏一出手,大家便吓尿了。

她给聪哥儿包的是五十亩的地契,给安宁和周慧都是二十亩。周李氏终究还是将女儿的话给听了进去,家里赚了这么银钱,周何氏也是跟着操劳的,如果这钱她一点都拿不到,性格再好的人都会感到委屈。只是让周李氏给周何氏的话,她又担心被她心软拿去贴补了娘家,索性换成地契,还写上聪哥儿的名字。她就不信周何氏会把儿子的财产拱手相让。

周李氏嘴里还道:“安宁和慧姐儿能够自己挣钱了,所以我就少给了点。”选择性失忆了女儿不是会挣钱,而是很会挣钱这一点。

周何氏接过的时候,又是欣喜又是羞愧。

烛光中,她想起她娘对她说过:“你娘那么宠爱你小姑,不会到时候都把财产给你小姑出嫁时候带走吧?毕竟孙子隔了一层的肚皮,她连亲儿子都可以舍弃的。”

虽然她那时候信誓旦旦地对娘保证说不会,但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点的动摇,周李氏今日这一份礼物让她想起那时候的动摇,心中越发的羞愧。

原本可能会产生的芥蒂就这样消影无踪。

在过年期间,周家可谓是小孩子们最爱来的地方。

安宁他们准备了不少的糖果和水果干,有小孩子上门也不吝啬抓一把给他们。他们村里大多数人家都还算朴实,做不出让孩子天天上门讨要糖果的举动。也就是小孩子嘴馋了后会上门来。

对于玉山村的小孩子来说,周家的糖也比别家的好吃,甚至还有那种如雪一般的霜糖,用手指沾上一点,放入嘴里,那甜味仿佛可以蔓延到心中一样。

事实上,这个年玉山村的大多数人因为酱油的缘故都过得很不错。靠近年关时,村长李富贵甚至还给这些人家给了双倍的钱,大多数都能拿到一二两银子,就连安宁都收到了五两的银子,平时的月份都是二两银子的。

手中有了闲钱,自然新年就好过了。有的人家翻新了屋子,有的则是扯了新买的布料做衣裳,有的桌上多了一碗的肥肉。

正月十五的时候,村长甚至还请了一个戏台子到村里来唱戏,家家户户都可以过去听戏。

古代的娱乐节目那是相当的少,听戏也就成了许多人的爱好。但请戏班子也是需要钱的,因此很多人一辈子可能也就听过不到十场的戏,比过的年还少。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当李富贵说了这事时,全村都轰动了,家家户户都无不感恩戴德。难得有听戏的机会,到时候基本全村的人都会出动,人多了,显摆也就成了常事。因此每一户的人家都换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家境稍微好点的头发上还带上银钗。

周何氏也爱听戏,只是她上一次最近的一次听戏也是在五年之前,但就算是这样鲜少的听戏经验,也够她在女儿孙子面前显摆了。

“你们没听过,那位孙大家啊,嗓音那叫一个好,唱起戏来,悠扬动听,还有城里的文化人说,那戏听了,让人吃三个月都没滋味。”

“不过我觉得这话也太夸张了,那说话的人纯粹是因为没钱吃肉吧,真吃了肉,怎么可能会没滋味呢?”

安宁被她娘的解释给打败了,连忙道:“娘,那是三月不知肉味,形容这戏太过美妙,让人痴迷到了极点。”

周李氏不理她,继续说着当初那折戏的剧情,亏得她记性好,五年前听过的戏,细节还记得一清二楚的。

她越说越是激动,时间就这样哗啦啦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

安宁再次打断:“娘,我们再不走,就要迟到了。”

周李氏倒打一耙,“就算你们想听我说完,也要提醒我时间呀,真是的,等回来后,我再继续给你们说吧。”

还扶了扶自己头顶的金钗,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

安宁被她娘彻底打败了!

------题外话------

冬天果然是长肥肉的季节QAQ往体重秤一站,心碎!

☆、第四十七章 炫耀啊炫耀

戏台位于大榕树下一片空地上。、

最前方有三张大圆桌,桌上摆着一些瓜子花生,还有烧的热热的开水,这三桌明显都是给村里一些有声望的人坐着的。至于其他人,就只能坐在长椅上了。安宁和周李氏因为酱油的贡献也混到了两个圆桌上的位置。三个圆桌,也就只有五个位置是留给女的,另外三个皆是五十岁以上的,无一不是德高望重受人敬仰之人,其中一位苏大娘还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媒人,一生中牵成的好姻缘有上百件,她同其他媒人不同,不会为了那点做媒的钱就口绽舌花,把黑的说成白的,而是仔仔细细将双方的优点和缺点都展示开来。

周安乐作为周家的族长,自然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大家虽然私下皆在嘲笑周家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为了几亩地,把会生金蛋的母鸡生生往外赶。但面上对于他还是做到了基本的礼数,要知道全村一百多户人家,周家就有二十多户了。

想到这里,大家便迫不及待等着看周家遇到周李氏他们家后会有什么反应。周李氏被逐出后反而大富大贵了起来,这绝对是打脸!

周安乐到了后,对着大家点点头,便坐在位置上,对大家的目光熟若无睹,镇定自若的样子。

他内心也的确是很镇定……倘若他们的谋划成功的话,周安宁他们家迟早是要从云端上摔下来的,到时候怎么搓圆捏扁就可以随他们的心意了。他们一族的人被嘲笑了许多,心中都早就憋着一口气在。

他这样淡定的表现落在别人眼中,反而让人高看了少许。

“周贺那老匹夫的儿子倒是比他有出息。”

“你看他身上穿的那衣服布料,周家大房还真是有钱啊。”

“谁知道是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呢。”

正说话着,周安宁因为周李氏沉浸在过往记忆中不可自拔而还没到来,周家其他的人都陆陆续续来了,除了周安乐以外,其他人都坐在一块。

出乎大家的意料,周家这六房当中,除了大房,竟然是三房过得最好。

之间周胡氏身着一银红色的衣衫,布料是一匹五两银子的三菱罗,她头上还带着一个芙蓉花的银钗,在村里大多数都是穿着棉布麻布的妇人当中,深深压了其他人一头。

她扫过那些只是带着绢花或者镀银钗子的妇人,脸上显出几分的得意。

就算是周胡氏这样的极品人,也是有个别交好的。

一位王姓的妇人道:“你头上这钗子之前没见你带过,是镀银但还是?”

周胡氏扬了扬嘴角,“镀银的哪敢带出来,没得跌了分,这是我相公送我的,城里老字号的银饰店打造的,一只就要一两多的银子呢。”

其他只带镀银钗子的妇人就这样躺着中枪了,一个个在心中暗骂:忤逆不孝的人,还敢在这边大放厥词。

其中一位却突然眼睛一亮,声音也放大了几分,“咦,老姐姐,你来了?看你这通身的气派,这衣服,这簪子真是好看!”

众人循着她的声音望去,便看见周李氏一行人走了过来,差点被闪瞎了眼睛。

站在最前方的周李氏一身云母纹花样的云锦,头上戴着牡丹的金钗,耳朵也是金耳环,眼尖的还看到了手指上的金戒指,金光闪闪的,简直要晃花了大家的眼睛。

周胡氏那银钗瞬间就被比到地上去了。

她右侧则是桃红裙子的周安宁,这个花色衬得小姑娘越发娇俏,周安宁头上只是简单地带了一个银钗,但耳边那玫瑰花样的玉石坠子一看就价格不菲。

周慧一身碧色,更是显出了几分温柔的气度,即将十二的她已经显出了几分少女的风韵,发上的朱钗轻轻晃动着,让人忍不住猜测这钗子究竟价值多少啊。

周何氏是四人之中最为低调的,但这个低调也是同三人做对比,她头上的银钗,手环上的纯金手镯都告诉了大家,人家也是有钱的。

至于聪哥儿,他刚刚早就跑去找他的小伙伴去了。

之前被周胡氏说跌分子的人轻蔑地扫了周胡氏一眼,随即笑盈盈地迎了上去。

周胡氏被这一眼气得拿手不住抚胸口,看向四人组的眼神满是羡慕嫉妒恨,对于丈夫当初的主意也有了一些质疑:拿到三百两又如何?看看人家!没一个人戴的首饰比她差的,就连她最瞧不起的周何氏都有了新的金手镯,这让自认为聪明人的周胡氏情何以堪。

“老姐姐,你怎么突然买了这些首饰来带了?”

周李氏扶了扶头上的金钗,嘴角明明上扬了,嘴里还很嫌弃,“都怪我这不省心的女儿,之前她酿了一些果酒,挣了点银子,我本来想说让她自己留着的,谁知道这丫头一个不注意,就给我买了这些。”

“买了也就算了,还非要我戴。不戴她还不乐意呢。”

“这也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你有这样的女儿,可抵得上好几个儿子了。”说这话的人,眼神还往周胡氏身上扫了扫,意思显而易见:有你丈夫那样的儿子,还不如没有呢。

其他人则在心中琢磨,这周安宁卖的是什么果酒啊,这么挣钱?她不会是财神爷投胎转世的吧,怎么挣钱的点子一出接一出的?

周胡氏他们在这件事上心虚,心中再恨,也不敢表露出来。要知道周李氏手中还握着证词呢,她若是不高兴了,往衙门走一圈,周安平就悲剧了。

白大娘点点头,“这话说的是,我那孙女绣姐儿也是这样。今年送她上了学堂,她的绣工有了进步,过年前把她这几个月做的荷包和络子往城里卖,居然卖了二两银子。她同安宁丫头一样,都是存不住钱的,直接把银子拿来给我扯了细棉布,给我做了一身新衣裳。气得我打了她一顿,这么存不住钱,以后怎么持家啊。”

别看白大娘嘴里这样淘汰孙女,心中可得意了,这是明晃晃的炫耀。

其他人心中只是羡慕,就算他们家闺女没有安宁能干,能像白家的绣姐儿这样年纪小小就赚二两银子也够好了。

周李氏和白大娘就这样你一眼我一语地炫耀起了自己的孙女。

其他人的则是在心中想,原来上学堂还能够让女红进步啊?要不要把家里孩子也送过去呢?

这其中有着大大的误会,绣姐儿技艺会进步,一方面是因为她读了书,刺绣时少了几分工匠之气,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安宁给她开小灶。安宁的水平同她相比差得远了,但架不住有一个李艳。绣姐儿刺绣上的问题,安宁都问了李艳,也直接明说是手帕交想知道的,李艳一般都不怎么藏私,绣活这种也是看天赋的,有些技巧即使你知晓,没那个天赋,仍然做不好。绣姐儿的天赋好,但是李艳天赋更好,她根本不怕有人超越她。这也导致绣姐儿的手艺突飞猛进。相对于前者的原因,后者其实更为重要。但白大娘哪里知晓这些,只觉得孙女入了学堂后一日千里,心中还暗暗得意自己将她送学堂的英明举动呢。

周李氏同白大娘炫耀开心了,才拉着安宁的手去前面的桌子旁坐下。

------题外话------

来例假,嗷嗷,难受,打滚

☆、第四十八章 卿本佳人

周李氏同周安乐虽然不是同一张桌子,但是一抬头也可以看到他。

周李氏现在手中有钱,底气十足,见了周安乐,只是冷哼一声,便将他给无视了。

安宁嘴巴很甜地叔叔伯伯爷爷婶婶一通喊了下来,周安乐也有喊,只是排在最后而已,周安乐见到她就心情不好,听到别人不断夸这死丫头有礼貌又能干心头火就起得更旺了。

看到他心情不好,安宁就愉快了,还故意问他,“周家大房和三房就是比别人家能干,穿的绫罗,戴的起银钗,其他几房就只能穿棉布,带绢花了。”

周家的位置距离这桌子不远,安宁这问话一出,其他几房的人都听到了,眼神直接就往大房和三房扫过去。

对啊!同样都是周家的,大房和三房怎么就突然发家了?

安宁家发家是因为臭豆腐和酱油,这个大家都知道,也可以理解,毕竟人家秘方在手嘛。但是周家大房和三房怎么不声不吭就有钱了?明明没见到他们做什么生意啊。

一时之间,大家看向这两房的人眼神都充满了怀疑。

周安乐表情更是僵住了。他能说是因为伙同三房卖了那地分了三百两银子吗?这事若传出去,他们就彻底没名声了。

安宁给自己倒了杯茶,道:“我听闻有的家族族长会偷偷贪污了一些族内用来修缮祠堂、供养子弟上学的钱财。不过安乐叔叔听说最为清廉公正,想必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的。”

周安乐的脸更加黑了。族长贪污掉一部分族内的钱这已经成了潜规则的事情了,只要贪的范围在大家的允许范围之内也就不会有人嚷嚷出来。他们大房当了族长好些年,更是贪了不少,正因为以前有的贪,所以大方已经习惯了奢华的生活,甚至把好几块的祭田列在他们大房名下。日积月累的,族内出息少了,他们能贪的也就少了一些。由奢入俭难,他们得知沈家有意那块地后,便干脆伙同周安平设计了这一遭。为什么周贺宁远自己下台,也要把族长的位置紧握在他们这一房呢?便是因为担心别房上台后,掀开了这延续百年的旧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