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农女福妻当自强 > 农女福妻当自强 第362节

农女福妻当自强 第362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女福妻当自强!

他说这话可是十分理直气壮。他喝醉酒了,可是崔新月没有啊,她一个黄花大闺女,却来到他房间,还同他发生关系,这绝对是真爱。想到自己被这样一个漂亮娇滴滴的女孩子仰慕着,王军自觉身材都不自觉伟岸了几分,挺直了胸,护着崔新月。

崔新月看着王军,羞愤欲死,她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有爬错床的一天,清白就这样给了王军这么一个没钱没势的人。

李南看着王军已经彻底被美色冲昏头脑了,有些无语,不过他多少也能够理解王军的心情。王军的妻子都已经去了一年多了,现在遇到崔新月可谓是久旱逢甘霖。加上崔新月轮模样的话,还真的很不错,足够勾起大多数男人心底的怜惜了。

他拍了拍王军的肩膀,“王老弟,等你成亲的时候,一定要请我们喝喜酒啊。”

王军欣喜道:“一定一定。”虽然他衣服因为刚刚太着急而穿的有些不齐整,但脸上满是志满意得。

其他几个人也纷纷上前恭贺,表示要喝喜酒,王军自然是一一应下了,好一会儿,才想起,人家姑娘还没穿衣服呢,连忙拉着大家出屋子,一副未来女婿的自来熟样子。

崔父依旧咬牙切齿地盯着崔新月,若不是王军他们拉着,恐怕就要进去将女儿给打一顿了。

李南则是在一旁看热闹,他一点都不同情这对父女,若不是他机敏,若不是他外甥女聪明伶俐,运筹在握,恐怕今天被算计的人就是他了。

他心中对这崔家更是鄙夷万分。

呸!居然还想着让他将青青给休了,娶了这崔新月。就崔新月这种为了富贵能自荐枕席的人,他看得上才怪呢,连他家青青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

因此他更是鼓吹起了两人的亲事。

大家都是眼睁睁看着这两人发生关系的,崔父和崔新月就算不认也得认,最后不得不捏着鼻子,同王军定下了亲事。王军约定好在一个月内准备好聘礼上崔家来下聘。

崔父看样子对崔新月这个以前捧在手心的女儿嫌恶到了极点,王军看在眼里,心中也有点不爽:崔父这表现不是明摆着看不上他这个未来女婿吗?

但是看在崔新月的份上,终究没说什么,但最后还是在心中留下了芥蒂。

在匆匆忙忙谈好亲事后,李南他们便坐马车回去了,王军倒是还想留下安慰一下崔新月。只可惜无论崔新月还是崔父,都不想看到他,最后他也只能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坐在马车上,王军仍然不住地傻笑着,其他人念在他即将当新郎官的份上,也不同他计较。

……

李南回到家后,第一时间便来寻安宁,将这件事告诉安宁。

安宁眼皮跳了跳,她该说舅舅什么好呢?正常情况下的长辈,都不会拿这种事情还污染未出嫁的女孩子的耳朵吧。

殊不知,李南从来就没把她当小孩子看待,他这外甥女从小到大,哪件事像是小孩子能够做得出来的。

李南吐出了一口的郁气,“你没看那对父女的表情啊……比染缸还好看呢!也就是王军那傻子,欢喜过头了,都没看出崔新月根本就心不甘情不愿的。”

不过他并不认为崔新月在王军家里能掀起什么风浪,这年头讲究的还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王军又有着一身的蛮力,再怎么样也吃亏不到他头上。

安宁笑眯眯说道:“舅舅今天很高兴啊,我还以为失去了这么一个漂亮的小妾,你多少会遗憾的。”

李南摇摇头,“这种爱慕虚荣的女人,我可不敢要。”他对现在生活很满意,不希望有什么波折。

安宁笑了笑,“那就给舅舅说件好事吧,今天舅母诊出有两个多月的身孕啦。”

张青青的怀相很不错,不太累,也不会吃啥吐啥,所以张青青这个怀孕过的人才会没什么感觉,还是她和周李氏聊天的时候,晕了一下,周李氏让卫先生诊断,这才诊断出来的。

李南乍一听到这个消息,直接呆在了原地。

他又要做父亲了?

安宁见他完全傻了,忍不住抿嘴乐,推了推李南,“舅舅还是快回去看舅母吧。”

李南回过神,嘿嘿地傻笑了起来,笑得安宁都快看不下去了。

在知道了这个消息后,他根本就坐不住,什么崔新月什么王军全都被他丢到脑后去了,忙不迭跑回家去看妻子和未来孩子了。

安宁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很为张青青高兴,她知道张青青一直觉得单单李天一个孩子还是太少了,一直想着再多生几个,只是孩子这东西,又不是你想生就随时可以生出来的,如今可算是如愿了。

周李氏高兴的情绪没比这两夫妻少多少。这年头本来就讲究多子多福来着,张青青嫁过来五六年,膝下只有李天这个儿子,周李氏不敢给两人压力,但心里还是希望他们李家的孩子能够更多一些,反正又不是养不起。如今好不容易张青青有了,她喜得从自己的首饰盒中扒了好些首饰,还从库房中拿了几匹的彩缎送去给张青青。

在有了李天这个儿子,张青青这一胎半点心理压力都没有,若是男的,永远不嫌少。若是能生一个女儿,凑个好子,那也十分不错。

安宁没忘记可没忘记李天这个表弟,还同张青青说了一些如何不给小孩子一种他不受到重视的感觉。毕竟李天之前一直都是家里的独苗,可谓是受尽宠爱,如今多了一个同他分享的人,若是没好好开导的话,保不齐小孩子就要不开心了。

所以得从小培养他作为哥哥的自豪感来激励他。

张青青深以为然,虽然肚子才两个多月,依旧平坦,更不可能有所谓的胎动,但她还是一脸慈爱地拉着李天同未来的弟弟妹妹沟通。这一招还真有点效果,至少李天现在已经很期待当哥哥了。

……

这段时间,全家中最忙的便是周李氏。她一边得照看怀孕的张青青,一边得照顾两个考生。

沈以行这个考过举人的,更是给他们开启了小灶。安宁回来后才知道,今年要下场的还有沈以南。沈以南在读书这方面的天赋甚至比沈以行还好,称得上是天才一个,若不出意外的话,秀才是十拿九稳,甚至秋天的乡试,举人也是有希望的。

安宁没忘记沈以南之前送给她解毒丹的恩情,听闻他也要下场,便准备了一方的好砚送过去给她。她现在手头的东西真不少,大部分都是上面赏赐下来,普通人难得一见的好东西。

等安宁的精神力已经锻炼到看少数几个仪式不再头疼的时候,童试也开始了。大周的童试一共分为三部分,县试、府试和院试,通过县试和府试后便成为了童生,然后通过院士后便是秀才了。在三月份进行县试和府试,四月初的时候则是进行院试。正因为时间安排得颇为紧凑的缘故,所以科举还是颇为考验人的身体素质的。

身体不好的人,恐怕撑不下那么多场便倒下了,不过安宁并不觉得她家聪哥儿和金宝会有问题。家里的护卫那么多,安宁平时每天都会让他们至少锻炼一个时辰的身体。

等三月初一的时候,周家可谓是全家所有人都送两个孩子进考场,就连贝贝都来了,贝贝被桂圆抱在怀里,眨巴着大眼睛,奶声奶气说道:“哥哥加油。”

说话的时候,能将人的心都给萌化了。

李南也抱着自己的儿子李天过来送行,李天现在也就三岁多,也不知道是不是李南特地教过的。只见他被红白相间的衣服包裹着,笑脸圆嘟嘟的,此时正一脸严肃地说道:“聪外甥、金宝外甥,考试加油。”

这话一出,大家全都笑了,周聪和周金宝则是一脸的郁闷。

虽然李天年纪的确是小,但是从辈分上来看,确确实实是他们两个的舅舅。比自己还要小得多的舅舅……这种心酸不提也罢。

不过笑过一场以后,两人的确不那么紧张了。

周青梅站在姚父子旁边,姚父子手里牵着姚素素。她一脸欣慰地看着儿子,想说点什么,又怕给儿子压力了,最后也只化作一句,“等你出来,娘给你做猪脚面线。”

聪哥儿调皮笑了笑,“还有金宝呢。”

周青梅笑道:“两个都有。”

两个已经称得上是少年的人相视一笑,握拳同对方轻轻碰了碰,这是他们两人之间的打气方式。聪哥儿和金宝带着包袱,便去排队了。在进考场之前,都是得检查包袱里面的东西,包括馒头、蜡烛等东西,都得检查里面是否有藏着东西,棉袄也是如此。大家基本都会带上一两件棉袄,毕竟三月份的春天夜晚时候还是挺冷的。

聪哥儿他们自然是不可能夹带东西,所以在检查好了后,便顺顺利利进去了,进去之前还对安宁他们挥挥手。

周李氏看着他们的身影走了进去,叹气道:“这几天,他们在里面都只能吃热水,配馒头,这可怎么熬啊,而且一熬便是三天。”

安宁嘴角抽了抽,说道:“娘,每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再说了,你忘记了?咱们家里小时候还没白面馒头可以吃呢。”

周李氏想想也是如此,“说得对,他们两个也都是吃过苦的。”

一群人站在门口呆呆地看着,仿佛能将这门给盯出花一样。这么做的不仅仅是他们这群人,有不少亲自送孩子来考试的长辈都是如此,也有的只是让家里的管事来送。

站了好一会儿后,安宁他们才坐上马车,准备回去。

她心道:恐怕在这考试结束以前,她娘他们是别想安息了。

正如同安宁所预料的那般,这几天,周李氏基本待在她那摆着三清祖师的小屋子内不出来了,每次安宁经过的时候,都听到她在那边不断循环地念经中。有一次被周李氏看到,差点要将她拉下经书的海洋中,吓得安宁再也不敢经过那里了。

反正她娘现在正处于焦躁的状态中,给她娘找点事情做也是好的。

今年的春天似乎比以往要冷上一些,导致考场中有几个考生还因此生病,被抬了出来。安宁特地下令,不许人将这些消息传给她娘知道,省的她娘又会胡思乱想。

周李氏念经,安宁也只能将管家活给挑起,幸好周家人不多,所以这份工作挺轻松的,她每天花个不到半个时辰就搞定了。

这几日许多人家家里都有考生,所以也没有谁会不长眼地在这时候上门拜访。

等三天时间过去,依旧是全家总动员去迎接两位考生。

安宁作为县主,她的马车规格还是挺高大上的,在一堆马车中,一眼就能让人认出。

周李氏眼都不眨地盯着出口,生怕漏看了自己的两个孙子。在考场里面窝了三天,大多数人看上去都十分疲倦,有的更是刚走出,同家人汇合后就直接晕了过去。

而且这事例还不止一起,周李氏和周青梅两人更担心了。

聪哥儿和金宝在考场的时候,房间是隔得远远的,只是两人约好了在门口碰头再一起出来。

他们两个一出来,便一眼看见了他们家的马车,顿时仰着笑脸,小跑着过来。

安宁上下仔仔细细扫了一圈,发现两个虽然累了点,但气色还可以,顿时放下悬在心中的石头。别看她刚刚一直安慰着周李氏和周青梅,其实也就是故作镇定罢了。

卫先生更是上前给两人把了脉,把过以后,对他们说道:“身体没什么问题,回去好好睡一觉就好了。”

这话一出,安宁顿时听到了好几声的吐气声。

聪哥儿得意地哼了哼,“我能有什么问题,这次考试比想象中要简单啊。”

安宁白了他,“看把你能的,县试本来就是最简单的。”

然后赶紧让两人上马车。

安宁他们出门之前,便已经炖好了汤,用安宁所设计的保温杯装着的,外面还用好几层的棉布包着,所以打开被子的时候,热气便冒了出来。

两个少年一个手捧着一个杯子,慢慢地喝着汤。

等回到家里以后,聪哥儿和金宝又好好洗漱了一番——他们可是三天都不曾洗脸洗澡。洗漱后,再用一顿热热的美食,两人便心满意足地休息去了。

这一睡,便睡了一整天。

周李氏知道这是正常情况,还吩咐下人不许吵到他们。

等十天以后,县试的成绩便出来了。

第一名的却是沈以南,聪哥儿和金宝两人一个第四,一个第八。成绩出来后,周李氏乐得想要去放炮,还是安宁阻止了她,说:“等中了秀才后再来不是更好吗?”

周李氏想想也是如此,又缩回自己的屋子开始给三清祖师点香,还命令去观里添加香油钱,嘴里直说:“果然还是云水道人道行高。”

安宁实在无语,拜三清的人那么多,中了的人也就这些。

不过她也没想到沈以南的成绩那么好,直接在县试拿了头名,当年沈以行似乎是十二名的样子,真是青出于蓝。

沈家和周家一样同样陷入欢乐的海洋之中,沈夫人这个平时情绪不怎么大起大落的人更是直接掉了眼泪。对她来说,以南从小就命运多舛,如今可谓是否极泰来了。

只是沈家终究是低调的人家,在另外两场考完之前,恐怕同周家一样,都不会特地去庆祝。

等到十五号的时候,府试开始了。这回府试两人都得去州府考试,不过周家在州府本身就买了宅子,所以不必像许多考生一样,特地还得住客栈之中。周家照例是全家一起去州府送他们进考场。

在考试的三天内,安宁和周李氏在州府直接逛了起来。说起来,她也有两年没来州府了,州府的变化不算大。只是原来的孟知府似乎因为什么缘故,职位被贬,换到了另一个偏远的地区当着知县,至于那个曾经打他主意的孟川仪在一年之前便因为与人争风吃醋,被对方恨恨打了一顿,回到家里后就一命呜呼了。当时的孟知府也曾想要找到凶手为儿子报仇,只是对方的踪迹却就这样消失在人海之中,再也找寻不到,加上后来孟知府被贬,就更没找到凶手的机会了。

安宁想起了那毒品,严重怀疑孟川仪其实是被上头处理掉的,甚至孟知府被贬也是受了儿子的牵连。

不过这一切终究都与安宁无关,她同自己的亲人在州府闲逛。在京城中住了几年,导致周李氏的眼界都开阔了不少,许多以前在她眼中十分好的东西都不算什么了,一家人玩了三天,买的东西并不算多。

安宁有些可惜这时候没有新鲜的桂花糕,若是八九月份来的话,那就可以继续品尝让他们恋恋不舍的桂花糕了。

等考完试后,他们照例将两孩子接回家。

府试成绩出来后,沈以南仍然是独占鳌头,聪哥儿则是第六名,金宝第七。他们两人能以这个年纪考取这样的名次,已经称得上是少年英才了。只是两人的风头都被沈以南给盖过。县试和府试都是鳌头,只要接下来的院士依旧是鳌头,那么沈以南便是货真价实的小三元了。整个宣州的人都将目光集中在沈以南身上,更是有不少人打听起了沈以南,在得知他尚未婚配后,一个个想着自己家中适龄的女孩子,都跃跃欲试。

虽然两个孙子的风头被夺,但周李氏一点都不生气,沈家也是他们周家的姻亲,加上沈以南小时候的遭遇,她在知道沈以南有这成绩后,还上沈家道贺了一番。

安宁则是安慰被忽略了的聪哥儿和金宝,说道:“反正你们三个都是童生了。”

聪哥儿倒是一点都不在意,“以南本来就比我们有天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