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渡长安 > 渡长安 第33节

渡长安 第33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渡长安!

若说他为了秀秀一事心如死水了,引商是不信的。哪怕是再难抚平的伤痕,以卫三的冷静沉稳来说,也不至于一时冲动做出这样荒谬的决定来。他既然能说出口,便足以说明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甚至可以说,绝对不会再改变想法。

“为什么?”她不得不问上这样一句。哪怕是他们这个道观高攀了卫瑕,她也想知道他真正的理由。

“虚度了二十余年,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想做点不一样的事情。”他实言相告,神情中却没有对自己阳寿所剩不多的恐惧,更多是对将来的期待。而在这间奇怪的道观里生活,就是曾经的他所能想到的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引商生平所见过的人虽然称不上多,但是形形□□都见过不少。有些生来就一帆风顺的人,半生却都是在循规蹈矩的生活着,每每就是这样的人,总想着离经叛道,她曾经对这样的人嗤之以鼻,暗叹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可是结识了卫瑕之后,却又发现世事远不如所见那般简单,哪怕亲眼所见也一定为真,没有人能对他人的选择妄自非议。

衡量了一下卫瑕的本事和他能为道观带来的声名,引商爽快的点点头。

卫瑕倒像是早就料到她会答应,并未感到意外的道了声谢之后,便将目光投向了这空荡荡的小院,好奇道,“华鸢和天灵去了哪里?”

“还不是因为那位大将军。天灵也不知是冲撞了什么,三番两次的得罪他。”一提这个,引商连气都不打一处来。李瑾自上次误伤了天灵之后,再也没有来过道观,直到今早才因带兵出城经过这里,那时卫瑕刚好与府里派来的仆从出门了,李瑾没有寻到想见的人,便干脆使唤天灵到城里送信。

天灵呆呆傻傻的,又怕得罪这个高官,只能冒着风雪跑到城里去送信去卫府,直到现在还未回来。

“至于华鸢……”说起这个名字,引商才忽然反应过来,“咦?华鸢去哪儿了?”

卫瑕刚刚回来不久,自然不知道华鸢的下落,可是正当他想开口问下去的时候,却见道观之外有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徘徊着。

“进来!”轻声的一句命令,却带着不可违抗的力量。

门上的那道门画也意外的没有阻拦他的这道命令,任由道观外的那个身影不由自主的飞进了观内,最后跌在院内动弹不得。

引商本是不在意的睃了一眼,结果这一看却吓了一跳,“你怎么在这儿?”

那个身影竟然是本该在考场上的季初!

她尚且没反应过来,卫瑕却已经心下了然。当她用困惑的目光看过来时,他点点头确认了她的猜测,“我这点本事,只能命令鬼怪妖魔,于凡人无用。”

在出发去考场之前,花渡又借着水里的倒影看了眼自己的模样。

同行的书生去看不惯他这个动作,还在那里嚷道,“季二,快些走吧,有什么可看的。”

季初在家中是排行第二的。

多说多错,花渡并未多言,便跟着同伴们出了门。路上,其他人虽然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复试而紧张,但是同样也在议论着一桩怪事。

这怪事便是萧生。

“听说向主考官的举荐他的人可是圣人面前的宠臣啊!”一个举子忍不住连连咂嘴,似是不敢相信这件事。

明明经了上次的事之后,被他们教训了一顿的萧生应该没脸去考场了,可是对方非但大摇大摆的去了,还被宫里头那个出身东瀛的权贵源伊澄极力举荐给了主考官。

怎么能说不是一件怪事?

他们议论的热火朝天的,在一旁沉默不语的花渡也听进去了几句话,但还未等他想通这怪事是怎么回事,几人都看到了站在考场门口的那个人。

萧生一改往日畏缩又自以为是的姿态,正站在那边整理衣冠,可是脸上的神情却似有些不耐烦,摆弄了一下皱起的衣襟便懒得动手去扯平了。

其他举子在他身边经过时对他的冷嘲热讽,他也全然像是没听见一般,只是悠闲的站在前方,像是在等什么人。

而花渡眼见着对方的目光始终落在这边,实在是不难看出他到底在等谁。

两人擦肩而过的时候,萧生终于露出了一个笑容,这笑与他这个人看起来极不相配,张扬且桀骜,那与生俱来的傲气不是流露于神情中,而是刻在了骨子里。

花渡想扭过头看向对方的时候,对方已经转身向着考场走去,他只瞥见了那个男人右眼角下突然多出来的一颗红痣。

今年考试的“策问”一门,又是以政事为题,让考生们写下自己的见解,比起死板的“墨义”、“帖经”来说,更有难度也更有意义。

就在其余举子还在苦思冥想之时,花渡已经落下了笔。相较起那些刻板的学问来,他自己也在诧异自己能不假思索的飞快写下纸上这些字来,可是有些见解就像是刻在他脑子里一般,无需多想便能落笔成章。

只是就在他最终放下笔的时候,却见坐在他斜前方的萧生突然轻哼了一声。两人离得太近,他将那声轻哼听得一清二楚,而且不难听出对方的遗憾之情。

不屑中又带着几分可惜。

就像是在遗憾可造之材不堪重用。

科考结束之后,花渡再走出考场时已经望不见萧生的身影了。放榜是在下个月,还有些日子。

思来想去,傍晚之时,他还是撑着那把自己那把纸伞走进了主考官等人阅卷的房间。

其实本不该这么早就定下榜首,可是当他踏进屋内之后,却见主考官捧着两份卷子对身边之人感叹道,“实在难分高下。”

“难分高下?不尽然。”坐在一旁的卫钰是赴主考官之邀才来到此处,但是在看到今年的考卷时也不由赞叹了一番。

郑周手里捧着的两份考卷,一份上面的名字是季初,一份是萧生。

这两人分别有卫瑕与源伊澄举荐,本就不分上下,只看文采了。可是当郑周说二人文采也不分高下时,卫钰却单单拎出了季初的文章说道,“此人若为官,必成一代名臣。”

这话听起来有些夸大了,但是郑周却心知这是事实。

可是,卫钰紧接着却指着萧生的文章说道,“此人若为帝王,必将成就千古基业。”

孰高孰低,确实分不出上下来,因为为君为臣本就不能相提并论。

☆、第61章

引商听说过“贼喊捉贼”,却还从未听过“鬼喊捉鬼”。

季初畏惧门上那道门画,更害怕面前这两人。风天雪地里,他老老实实的蹲在院子里,等着他们发问。

因为太过惊讶,引商手里捏了道道符往他额上一贴,这才站在他身侧打量起他来。其实这样仔细看去,眼前的“季初”比起前几日见到的那个季初要稍稍年长一些,相貌也不如那个季初清秀,但是他们二人长得无疑很相像。

“难不成那是你弟弟?”与卫氏兄弟相处久了,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兄弟关系。

可是眼前的“季初”却急急忙忙的反驳道,“那明明是我孙子!”

他被贴了道符咒,动也不能动,只能对着面前的人用力的瞪眼睛。引商伸出两个手指头对他比了个戳眼睛的动作,这才接着问道,“既是你的孙子,你还要附他的身,毁他的前程?”

“谁毁他的前程了?我这是帮他!”

“季初”越说越激动,干脆将自己生平际遇统统说了那么一遍。什么寒窗苦读,什么考到六十岁都没中举,到死都不甘心……

人死之后,有神无形,容颜全由心定。同样是寿终正寝而死,死后的容貌却有年少年老之分,正是取决于亡魂对生前的留恋与怨念。

想来眼前这个“季初”身为科场鬼,对生前未中举的自己执念太深,到了死后还是这般模样,心中一直期望年轻的自己能高中,从此春风得意光耀门楣。

而他自己没能实现这个愿望,便将心愿寄托在了孙子身上。可惜孙子实在是不争气,险些连乡试都没过……

说到最后,“季初”深深叹了一口气,“若不是我不甘心苦练了一辈子的行书败在一个少年人手里,哪会牵扯出这么多事情来。”

那日酒肆一别,他在震惊之下不由追着花渡出了城,凭着对方手里撑着的那把红伞和那青狮吐焰图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然而追到道观之时又碍于门上的门画不得其门而入。

偏偏就在这时,华鸢为了让花渡进门,特意撕掉了门上那张门画。

想到这儿,引商总算是捋清了事情的经过,但是紧接着又是一愣,“那……他们两人岂不是……”

是人是鬼,她分辨不出来,华鸢和花渡总分得出来。恐怕这两人早在季初接近道观时就察觉到了他的存在,只是事到如今都没有拆穿罢了。

她忽然就有了一个很荒唐的想法。

“今日科考你未去赴试,难不成有人顶替你孙子去考试了?”她捏着“季初”的脖子狠狠晃了晃。

“季初”忙不迭的点点头,“这……这可是他说,他说他定能高中的!”

比起争一时之气,““季初”更想让孙子金榜题名。

“说实话,我也仅仅是行书写得好罢了,诗赋文章倒还真的比不上其他人……”事到如今,他也不得不缩头缩脑的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引商还是觉得有些不妥,“顶替这一次也便罢了,今后你孙子若是高中为官,不说别的,单是笔迹不同,又该如何解释?”

“嘿!你还别说这个!”不知怎的,“季初”一下子就来了兴致,在那儿啧啧赞叹,“那个阴差还真有两下子,我不过是把我孙子写过的东西给他看了看,他才用了半天时间,就把我孙子的笔法学了九成像!听说这些阴差都是枉死城里出来的,他生前到底是……”

他的话尚未说完,一直默默听到现在的卫瑕终于插了一句嘴,他带着困惑左右看看面前这一人一鬼,然后好奇道,“你们说的阴差是怎么一回事?”

半个月之后放榜之日,高中魁首的是初次赴考的举子季初。一时间,这个出身金陵的少年成了长安城最受瞩目的才子。

听说这个消息时,卫瑕正与兄长坐在东市一间酒肆之中。纵使两人坐得偏僻不引人注目,卫钰拿出那张考卷时还是小心的打量了一眼四周。

卫瑕留意到,这张考卷上的名字是“萧生”,而他的兄长却说,“这才本该是今年会试的魁首,可惜了……”

可惜榜上连他的名字都没有。

卫瑕却没有问这其中的缘故。他与自己兄长都心知肚明,这人文采虽好,见解虽高,却不容于朝堂,若不是因为这是个大活人,出身来历都写得清清楚楚,卫钰怕是都要疑心对方上辈子是不是真的当过皇帝。这张考卷上的言论,任谁都不敢让宫里头那位圣人看到。

想到这儿,卫钰突然又忆起了自己念念不忘的那桩事,“上一次你说那人从未见过《快雪时晴帖》又如此了解王右军的书法,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与王右军同为东晋时人,或是干脆师承王右军,而《快雪时晴帖》本是王右军写给友人的书札,他从未看过也是正常的。”

他声音压得很低,却抑不住心中激动,“我现在倒是有些信了。”

“这世上离奇之事本就不少。”看着手里那张考卷上熟悉的笔法,卫瑕不由又想到了道观中那个古怪的年轻人,他微敛了眼眸,唇角已经不自觉的勾起,“二哥,我怕是不会后悔了。”

许久之前初见花渡,他对兄长说出自己的想法时,这想法也就仅仅是一个再荒谬不过的猜测。直到半月前,在那间看似破烂的道观之中,那个扮作少年模样的少女对他透露了真相。他才发觉,自己似乎做了一个不得了的决定。

前半生循规蹈矩,未有一事如意,今后等着的他却也许是这世间最不思议的经历。

卫钰不知道他在这短短的几个月中都经历了些什么,但却从未在他的脸上看到过这样的神采。二十年来,自己浪荡在外,做出了许多离经叛道之事,然而从不知幼弟心中真正想要什么。

“这么久了,兄长能给你的尽非你所求,只愿这一次……你能开心一些。”憋了一肚子的话,千句万句叮嘱,最后脱口而出的只有这最朴素无华的一句。

外面的风雪未停,卫钰却要离开了。

他今日出门自然不是为了再见弟弟一面,就在离这酒肆不远的铺子里,有一个他必须赴的约。

卫瑕独自坐在酒肆中,才等了片刻就见引商他们几人兴冲冲的跑过来接他回道观。

“你哥哥呢?”引商四处张望了一下,不敢相信卫钰竟会抛下弟弟先行离开。

卫瑕指了指不远处的店铺,“兄长他与……”

话音未落,他的眼睛也倏地瞪大,因为这条街上的人都清清楚楚的看到了冒着风雪策马而来的那个人。

李瑾听说卫家二郎将要成亲的消息时,正是在回长安的途中,震惊之下,他甚至撇下了自己的军队,快马加鞭的赶回了长安城。

好端端的突然听了这个消息,他实在是没办法说服自己相信。

赶到东市时,他一眼瞥见了站在路边的卫瑕,不由勒紧了缰绳让马匹停下脚步,可是这一次,质问的话却怎么也问不出口了。

次次归罪于那个人的弟弟,可是就连他自己都很清楚,无论怎样做,他都改变不了那个人的决定。

下了马,他没再看卫瑕和其余几人,而是向着卫家名下的那家铺子走了过去。看门的侍从根本不敢拦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掀了帘子走了进去。

可在迈进门之后,他却没有再举步上前,只是站在门边,远远望着被帷幔半遮半掩的那个房间。

内室,卫钰与一女子相对而坐。哪怕离得很远,也隐约能看出那少女的美貌来,她是贵妃的本家侄女,才德兼备,据说多年来求亲的媒人踏破了杨家的门槛,也没有一个能被她看入眼的,直到贵妃向她提起了卫家的二郎。

卫钰也知道自己在对面前的未婚妻子说出那些话之后,自己可能沦落到何种下场。可是在听他如实讲出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之后,对面的女子却久久的沉默了。她不掩目光中闪过的低落和震惊,可又有几分惊喜。除了此前种种遗憾无法改变,她知道自己今生可能不会有更好的选择了。

李瑾站得很远,几乎听不到他们都说了些什么,但在看到那女子终是伸出手扶起向她微微垂首的卫钰时,他心神一震,险些站不住脚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