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民国创业手札 > 民国创业手札 第13节

民国创业手札 第13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民国创业手札!

然而,昨日的比试,顾氏工厂当着众人的面,粉碎了他们一直以来根深蒂固的概念。他们不仅明白了顾氏工厂在政府、在秦老心中的分量,也看清楚了顾氏工厂真正的实力。他们更加清楚,作为工业圈中的人,与顾氏工厂打好关系,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

在顾氏工厂还没有确定其固定合作伙伴的时候,谁能抢先与顾氏工厂建交,谁就能取得先机!

骤然崛起的顾氏工厂就像一阵飓风一般,在B市工业圈引起了一阵巨浪。

作为顾氏工厂的东家,以及此次比试总揽全局的人,顾舒晗见了报。柏总理、秦老等人发了话,赞扬顾舒晗是“优秀的民族实业家”,报纸上也对顾舒晗评价甚高,称其为“华国工业的希望”。

还有一个人,出现在了与顾舒晗相同的版面,那便是在顾氏工厂与洋工厂之争中为洋工厂出力颇多的顾政鸿。不同于顾舒晗如今的众**赞,顾政鸿如今可谓声名狼藉。

他不顾实情,让名下的报社发表言论攻讦自己的女儿,为洋工厂造势,让众人鄙夷。

B市影响力最大的报纸称他“不仅没有敬业之心,也毫无慈父之心,更不是一个合格的华人”,将他钉在了惟利是图、崇洋媚外的耻辱柱上。一时之间,顾政鸿就如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一些激-进的爱国分子甚至堵到了顾府门口。

没办法,谁让顾先生也是个社交名人呢,想要找到顾府,真是再容易不过了。

听说许俪平这两天连门也不敢出,就怕被砸臭鸡蛋。至于顾政鸿,最近已是忙得焦头烂额,无暇顾忌这些“小事”了。因为他的个人名声最近太臭,很多已经与他签订了协议的合作伙伴纷纷要求解除合约。供货商不愿意再向顾政鸿供货,人们也不愿意再到“洋人的狗腿子”的店里买东西,反正又不是只有他家才有这些东西卖,去别家也是一样的。

看着自家店铺的生意每况愈下,顾政鸿简直愁白了头发。眼看着店铺就快要开不下去了,顾政鸿咬了咬牙,最终决定降价。他这一举措,倒是挽回了一些客户,毕竟百姓虽然爱国,也是要过日子的,能省一些,自然最好不过。不过,顾政鸿因此而得罪了行业内的大多数人,那些原本还隔岸观火的同行们毫不客气地开始对顾政鸿落井下石,最终,顾政鸿失去了他的大半资产。

因为受到的打击过大,顾政鸿一夜白头。

顾舒晗曾经考虑过,是否要在这个时候发表断绝父女关系的声明,但是她仔细思考了一阵,最终还是作罢。

顾政鸿已经这么惨了,这个时候,她若是发表这么一个声明,难免会让一些人对顾政鸿产生同情。当今社会,即便群众明白顾政鸿是过错方,但倘若她这个女儿要主动与顾政鸿断绝关系,也一定会受到诘难。

顾舒晗不是怕这些流言蜚语,而是她觉得,没有必要为了这么一个人,而污了自己的名声。

静观其变,才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顾政鸿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跌落谷底,日后他若是还想算计她,不用再特意进行舆论引导,民众就会自动把他定为过错方。

她与他是否有名义上的父女关系,实在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是略略思考了一阵,顾舒晗就将顾政鸿的事扔到了一边,目前,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看着桌上的应聘资料,顾舒晗扬起了眉:“这些,都是留洋回来的理工生?他们想要加入我顾氏?”

“是的。”负责管理人员调动的人对顾舒晗说道:“这些可都是真正的人才,不仅留学期间成绩优秀,回国后也做出了不少贡献。他们不是毫无经验的愣头青,只要他们到了厂子里,很多工作马上就可以上手。而且,他们或许能为我们带来一些宝贵的经验。”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这些人的应聘信息,恐怕他都不敢相信,这些人居然会想来顾氏!

不过,思及最近自家工厂的盛况,他又渐渐淡定了。

自家工厂发展得这么好,每天都有大把大把的订单,可谓前途无量,能够吸引一些人才自愿送上门效力,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况且,这些人就算再怎么优秀,难道能够优秀得过顾小姐?

这样一想,原本面对这些天之骄子时的忐忑心理,立时就去了七八成。

自比试事件过后,厂里的人对顾舒晗都崇拜有加,深信不疑,对于工厂,也越发有信心。这种心态,不知不觉间影响了工厂里的人。

从前,面对那为数不多的客户都感到忐忑,生怕自家厂子里生产出来的产品被他们嫌弃,如今,只有他们挑剔别人,没有别人挑剔他们的份儿了。

在工厂扬名及扩建的过程中,顾氏工厂里许许多多的元老级员工,也完成了心态上的蜕变。

“那就把他们招进来吧,只要是有真本事的,我顾氏工厂都不会亏待他们。”

无论什么时候,人才总不会嫌多。况且顾舒晗名下的三家工厂如今都处于扩建阶段,正是需要招收大量人员的时候,顾舒晗自然不会拒绝他们。

等那人离开后,顾舒晗瞥了一眼桌上的那一叠简历,最上方的那一份,赫然映着崔泓莘的名字。

作者有话要说:我家基友缩要有读者群,于是暗搓搓地建了一个。

欢迎筒子们进来交流以及催更(后一项最好不要有←_←),群号348542916。

最后,还是祝大家新年快乐~

PS:继续征集汽车名,灰机名,不要把起名这种难题丢给起名废的作者菌啊啊啊!

☆、第25章 加入

在崔泓莘和他的朋友蒋智斌、许晋文加入顾氏钢铁厂时,顾氏钢铁厂正为完成订单而忙忙碌碌。每一个人都在卖力干活,厂内呈现出一种勃勃生气。

厂子效益好,厂内的工人们每月拿的工资比别的工厂多上不少,在其他工厂工作的兄弟,不知有多羡慕他们能在顾氏工厂工作。更别提,刚刚顾氏工厂刚刚才在B市扬了名,当了回“英雄”,如今厂内不少员工与有荣焉,看上去底气十足。

崔泓莘等人进了顾氏钢铁厂后,先是为厂内工人们的干劲,而后,又被周围的设备吸引了注意力。

此时,厂子刚进行过扩建,厂内的设备已焕然一新。

崔泓莘等人发现,顾氏钢铁厂所用的冶炼工具,有些他们甚至没有见过,即便是让他们觉得眼熟的工具,在性能上与他们所熟知的那些也不大相同。无论从功能、质量还是造价上看,顾氏工厂所使用的工具都比他们在实验室中见过的那些高上一筹。

可是,这怎么可能?他们所见过的那些,可是国外最先进的器械啊。难道说,顾氏工厂锻造器械的能力,已经超过了国际水准吗?

崔泓莘等人心中直觉就想否定这个答案,然而,一想到顾氏工厂在击败洋工厂时生产的钢材所测出的数据,崔泓莘等人又有些不确定了。只要牵扯上顾氏工厂,似乎什么不可能的事都能变为可能。

厂里的工人们早已对一切习以为常,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做着各自的工作,自成一种氛围,唯有崔泓莘三人格格不入,似乎被排斥在外,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好。

若他们是厂里普通的实习生,上头会派个师父来带带他们,让他们尽快上手。可他们都是有实践能力的高才生,厂子里准备委以重任的,并不准备让他们干流水线上的活计,因此,让他们熟悉厂里工作流程的任务就交给了副厂长张文。

张文似乎注意到了他们无措的模样,笑了笑道:“我先带你们在厂子里四处看看吧。”

“这是存放焦炭和铁矿石的地方,因为原材料的品质相当重要,因此,我们每天都安排人进行养护,并向负责高炉熔融的人输送原材料……”

“这里是我们的高炉。”

“厂子里的高炉,与外界通用的似乎有些不太一样,别说是在华国工厂了,就是当初在德国,我也没见过。我可以走近了仔细看看吗?我保证不会打扰工人们的正常工作。”许晋文推了推眼镜,双目放光地看着眼前的高炉。他本就是个机械迷,如今见到眼前的高炉,连一步也走不动了,恨不得两只眼睛全黏在那上面。此时,在面对张文时,也不由放低了姿态。

“当然可以。”张文微微一笑,朝许晋文做了个请的姿势。

蒋智斌和崔泓莘也不由向前靠拢几步,啧啧称奇地打量着这高炉的构造。只是,他们的专长到底在别处,不似许晋文一般专精于机械设备,因此,颇有些看新奇的意味,并不似许晋文一般沉迷其中。

“罢了,我只知道这高炉与以往我们所见过的那些不同,究竟是怎么个不同法,我却是看不出来了。”蒋智斌笑着与崔泓莘道:“在这方面,我俩还得听晋文的说法。”

许晋文观察高炉的时间可不短,蒋智斌和崔泓莘知道他这性格,也不以为奇。倒是一旁的张文,居然也能面带微笑地等在一边,丝毫没有不耐之色,让他们觉得颇为难得。

似乎是察觉到他们的疑惑,张文说道:“我们东家顾小姐说过,我们厂子应该尊重技术,也尊重搞技术的人,任何为技术所花的时间,都不算浪费。”张文指了指在一旁低着头工作的工人:“你们别看他们如今只顾埋头苦干,待干完活的休息时间,他们也会自个儿钻研钻研怎样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如今大家都已习惯这种工作形态了。”

张文说得没错,钻研和思考,在顾氏工厂已成为一种工厂文化。起初这些工人们或许是奔着那高额的创新奖金去的,但是钻研着钻研着,自己也就从中品出趣味来。当真正研究出一样成果时,哪怕那成果再怎么微不足道,心中的满足感也是无可取代的。

如今,工厂里要是有谁只知道一味埋头苦干,不动脑子,倒要被其他人所笑话了。

崔泓莘与蒋智斌听得颇为动容:“本厂如此尊重技术,难怪能够在比试中胜过洋工厂。”

不知不觉中,他们与顾氏工厂之间,似乎又拉近了几分距离。

“能够想到这种法子激励工人,继而让厂内形成钻研的氛围,想必顾小姐也是一位奇人。”

张文挺有人夸顾舒晗,很是与有荣焉,笑容中又多了几分热度:“那是自然,我们顾小姐,那可是没话说的。”他竖起了自己的大拇指:“只有这个!”

过了好一会儿,许晋文终于看够了,兴冲冲地跑回来,他满脸通红,上来就拉住张文的袖子:“那高炉……你们是怎么弄来的?它的设计者,简直就是个天才!”

许晋文的行为举止已经算是颇为失礼了,不过,张文知道,这些研究者多有些痴病,因此,也不与他计较:“这是我们顾小姐设计的,全世界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这实在是太棒了,老实说,它的利用率比我先前看到的高炉,高太多了。”许晋文说道:“顾小姐在使用相同设备的情况下就能打败洋工厂,达到那样的数据。若是当日使用的是厂中的设备,只怕与洋工厂的差距会更大吧!”

原先他还对自己是否该进入顾氏工厂抱有疑惑,如今,他只觉得,幸好他来了。

他在国外留学归来,便自觉掌握了先进的技术,走在了国内的前沿,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正是今日一行,让他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走进顾氏工厂之前,他以为,他会使工厂技术方面的引领者,可如今,他知道,他只能是一个学习者,他还需要从顾氏工厂汲取养分。

能够在这样一家工厂工作,对于他而言,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他不仅能够享受做出成品的成就感,自身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

崔泓莘与蒋智斌哈哈笑道:“连你也这样说,可见是没差了。”

第一天到顾氏工厂报道,他们对厂内的各方面情况都很满意。他们心中对顾氏工厂的评估本已不低,没想到,顾氏工厂最终还是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有才能的人本来最是容易心高气傲,将厂子整个参观下来,崔泓莘、蒋智斌、许晋文心中的那些傲气却硬生生被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对顾舒晗的敬佩,以及对工厂未来发展前途的信心。

如果说厂子里其他的员工是因为顾舒晗带来的一次又一次奇迹般的胜仗而对她心生敬仰,带了那么点儿狂热意味,那么崔、蒋、许三人对顾舒晗的敬佩就完全是技术层面的,理智的思考。虽然过程不同,不过效果却是极为相似的。

“那么,接下来,就请三位和我们一起多多努力了。”张文与崔泓莘、蒋智斌、许晋文依次握手:“我代表厂内所有的员工,欢迎三位的加入。”

如今,一切都在向着好的一面发展,张文相信,顾氏工厂,会越办越好。

作者有话要说:前天留的那群初始设置是不加任何人……我给忘了,居然就直接把群号发上来了,捂脸。

不过估计也没什么人加,所以应该不要紧的对吧对吧。再发一下:348542916

现在应该好了,想催更的想调戏作者的就来找我吧~(咦,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去了)

PS:大家留个爪印嘛,不要玩儿沉默是金了。你们给这么多金子,都快把作者菌压屎了!( ▼-▼ )

☆、第26章 武器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最终崔泓莘留在了钢铁厂,蒋智斌进入新创建的武器制造厂,而许晋文也暂时留在钢铁厂中,成为了机械设备制造队的队长。

顾氏工厂目前仍然有一厂身兼数职的情况。钢铁厂既负责制造设备,又负责冶炼钢铁。水泥厂也一样,既负责生产水泥,又负责施工。虽说以工厂如今的规模还出不了什么乱子,若是规模进一步扩大,这样的模式弊端就会愈发明显了。

因此,顾舒晗已经为两个工厂做好了规划,准备在之后进行第二轮扩建的时候,把水泥厂的施工队和钢铁厂的设备制造队分出去,许晋文就是她所看好的设备制造厂负责人。蒋智斌精于武器研发,又耐得住性子,将他调入武器制造厂,就是个现成的管事。至于崔泓莘,其所精之处就在于研究各种型号的钢材。顾舒晗把他放在了钢铁厂生产分队队长的位置上,暂时没有进一步让他升迁的打算。

如今在钢铁厂中,郑厂长管着冶炼钢铁,副厂长张文管着人员调动和机械设备制造。许晋文作为设备制造队总队长,直接向张文负责。崔泓莘是生产分队队长,上头还有个总队长,在上头才是郑厂长。

让崔泓莘当分队长,也是要让他先在基层历练历练的意思。目前看来,三人中崔泓莘职位最低,可这并不是说明顾舒晗不重视他,相反,顾舒晗对他的重视程度犹在另两人之上。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钢铁厂的规模如今在几家厂子中是最大的,且钢铁厂也是顾舒晗未来各项事业的基础,自然要格外慎重些。

崔泓莘在国内早已声名在外,也做出了几样研究成果,他的专业素养,顾舒晗是不担心的。顾舒晗决定先观察他一段时间,若他品性可靠,管理能力与他的专业素养一样强,就把他培养成郑厂长的接班人。毕竟,郑厂长年事已高,且身体状况也不大好,作为东家,顾舒晗不得不多考虑一些。

崔泓莘本不是个特别冷静自持的人,还有些青年知识分子特有的冲动,脾气一上头容易动肝火。但也许是来到顾氏工厂的第一天,所见所闻打动了他,即便知道自己没有像友人一样初来乍到便担任要职,他也没有心怀愤懑,而是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事,利用闲暇时间与工厂里的资深工匠和工人讨论技术。

顾氏工厂的氛围着实影响了他,感染了他,也改变了他。与此同时,厂里的工人们以及技术人员也受到了他的影响,眼界变得开阔了不少,补足了缺乏的那些系统知识,思维方式也不再像以往那般单一。郑厂长见崔泓莘干活认真勤恳,从不拿大,与厂里的员工们互相取长补短,对他也颇为满意。

顾舒晗偶尔来顾氏钢铁厂视察时,见崔泓莘在如今的位置上如鱼得水,与周围的人相处得不错,连那急脾气也被磨下去不少,不由暗自点头。

如今,顾氏钢铁厂所接到的订单,已经不是以前那样的小打小闹了,订单上所涉及到的现金数额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大洋,顾氏钢铁厂已有了一定的规格。因为顾氏钢铁厂一直以来坚持走精品路线,又因为其以过硬的质量击败洋工厂的那一幕给人的印象实在过于深刻,工厂已建立了初步的口碑。

钢铁厂的发展一直按部就班,顾舒晗也没什么可不放心的,很快,她就将目光投向了武器制造厂。

在完成了秦老的钢刀订单后,顾氏武器厂紧接着又接了几个大订单,如今,在B市也算是站稳了脚跟。

顾氏武器厂与政-府签订了合同,所生产出的最优质的一批武器将以较为优惠的价格卖给政-府,次一等的由政-府派来的人出面卖给其他势力,所得的净利润政-府得两成,顾氏工厂得八成。

对于要让利给政-府之事,顾舒晗倒并没有什么不满。武器交易要面对的不是二道贩子就是国内外各大军方势-力,卖给前者必然会遭压价,且终究成不了规模,若要卖给后者,顾氏工厂并没有那等人脉,危险性也大大增加。

纵观如今市场,能够游走在各国边缘贩卖武器而不被蚕食倾吞的军火商无一不是背景雄厚者,与这些大鳄相比,顾氏武器厂犹如一个稚嫩的婴孩,不堪一击。有南方政-府做后盾,是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保障,同时,南方政-府的资源和人脉亦能为顾氏工厂所用,与这些能够得到的好处相比,所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

更难得的是,南方政-府所要求的份额并不过分,尚在顾舒晗的预期范围之内。可以说,这完全是一桩互利互惠的交易,顾舒晗想不出有什么拒绝的理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