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断簪记 > 断簪记 第82节

断簪记 第82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断簪记!

小柳皱眉使劲想:“对呀……”

夏贵妃掩口笑起来:“你这孩子……”

小柳想起了什么,忙说:“娘娘!该是皇后恨您!哦,也恨勇王殿下!”

夏贵妃温柔地点头:“小柳变聪明了呀!”

小柳说:“谢谢娘娘!”

夏贵妃又笑,换了只手,抬了下巴看手指,说道:“太子是皇后娘娘的独子,这些年,皇后娘娘可没少因为我而生气,气得呀,病得越来越厉害了,床都起不来。你说太子怎么能不趁着这么个好时机来表表孝心呢?”

小柳忙问:“他要怎么表孝心?”

夏贵妃诱导地说:“太子说了,提前通知了禁军,他会通知什么人呢?是会去叫陛下的人,还是郑氏的人呀?……”

小柳惊了:“哎呀!娘娘!若是太子叫的人,肯定是皇后那边的呀!您可不能跟着出去呀!”

夏贵妃撅了下嘴:“正好我还不想走呢!我最不喜欢折腾了!城里现在乱糟糟的,我那儿媳刚生了孩子,我跟着陛下走,却不带上她?我连孙子都不要了?我呀,最恨乘马车了!又是大冬天,颠来颠去的,土那么大!还不如在皇宫里待着,多舒服呀。我跟你说呀,当年我进宫的时候,一个月的路,我可走了四个多月呢。每天只走两个时辰,我还腰疼呢。哪天不得让人按摩推拿?路上脏,我天天要沐浴。哎呀,我的头发呀,洗得都分叉了,进宫后用茉莉精油养了一个月的头,才把头发又弄黑亮了,不然那时我怎么没马上就去见皇上?这女子呀,要随时注意仪容,可不能马虎呀!你看,我今天在指甲上画的这些个小花……”

小柳要哭了:“可是娘娘!您也不能留下来呀!人家说,戎兵有火炮呀!能打进城墙,把百姓的屋宅都炸了!”

夏贵妃柔弱地说:“喂呀,戎人就是野蛮啊!可是我呐,真看不起这种粗鲁呢!我还是喜欢温文尔雅的孩子……哦,你去给我弄那个膏露呀,我也不知道该叫膏还是叫露呢,要软塌塌的,可别弄成水儿。别让她们多放山楂弄得太酸了,蜜也别放太多,我年纪怕是大了,牙受不了……但这话也就是对你说说!你可不能对别人说我觉得自己老了,我觉得呀,我进宫是十六岁,现在也就十七八……十八九岁吧……”

小柳不想听夏贵妃扯这闲篇儿:“娘娘!您得想法出去呀!陛下怎么能与娘娘分开呢?他一定知道太子的意思了是不是?想保护娘娘才不让娘娘跟着?但是陛下可以等等娘娘呀,多带上陛下的禁军呀!陛下是娘娘的夫君哪!”

夏贵妃脆弱地叹气:“陛下是一国之君,可不是平常的夫君,这个时候,真不能出事呀!他若是能逃的话,就该及早逃走。我可不敢让他多等,万一耽误了时间,陛下出了什么事,那我可真成了大罪人了!万死莫恕呀……”

小柳皱眉为难地说:“娘娘!您如果不进宫就好了!”

夏贵妃将一双玉手都放在面前,很自赏地样子,“说起进宫,还有一段故事呢,今天,我可以给你讲讲……”

小柳着急:“娘娘!我不想听故事,我这心里好乱!那陛下跟着太子走了,会不会有危险呢?”

夏贵妃微翻了下眼睛:“太子那人,其实呀,软得很哪。要让他弑父,他不见得能下手。现在北朝才一万骑兵到了京城外,他就吓成那样了,真的现在让他登基抗敌,他可不敢呢。他就是想借机杀了我儿。”

小柳眼睛瞪得更圆了:“哎呀!他带了那么多的兵,会不会……”

夏贵妃露出一缕骄傲的笑容:“我儿,可不是一般的孩子。太子要是动了手,他以为自己得了个机会,其实这何尝不是我儿的一个机会?只要我不在那里碍事,我儿行事就更方便。陛下也看清楚了,可他一向不愿见手足相残,一定会有安排。”夏贵妃叹气,“陛下那人哪!就是心好!舍不得这舍不得那的。当然,我也不是在抱怨啦,他对我是最好的呀……”夏贵妃小心地把手放在椅子把手上。

小柳想了想,放了心,问道:“那娘娘讲故事吧。”

夏贵妃嗔腻地白了她一眼:“你不是不想听吗?”

小柳使劲点头:“想听想听!我想听!娘娘讲呀!”

夏贵妃被小柳逗笑了,慢慢地说:“我小的时候呀,有个好姐妹,是我爹好朋友的女儿,我们两家就隔了两条街,我们经常见面,是一起长大的……”

小柳脱口问:“就像勇王殿下和贺侍郎?”

夏贵妃笑得如梦般恍惚:“是呀,我看那两个孩子,就想起我小时候呢。我叫她姐姐,她比我大一年,长得比我高一头呢。她特喜欢我,总叫我小仙女儿什么的。她懂得可多了,教我怎么配衣服颜色,怎么配首饰,怎么涂指甲,她在上面画的花呀,细得有七个花瓣呢!”夏贵妃又抬起一只手来,伸向小柳,“我今天画了七个瓣儿,你看得出来吗?……”

小柳匆忙看了一眼,忍不住地问:“额,很好看!她是谁呀?嫁人了吗?这么多年娘娘怎么没提起她?”

夏贵妃放下了手,“你呀!都没细看!”她微叹:“她及笄后的一年,就定亲了,选了江南那边的一个大丝绸商人。她喜欢绸缎呀,因为她讲究穿衣呀。她给我做了好多套衣服,姹紫嫣红的,我穿上,她就说仙女下凡了。还给我画了好多图样子,都是年画上飞天的样式。她的衣服呀,也是她自己画的图样,镶边的料子颜色,绣的花纹,衣服的式样图案……哎呀,她能给我讲半天呢……”

小柳点头:“那夫家若是做绸缎的,她一定能做好多衣服呀!”

夏贵妃笑了一下,点头说:“就是呀!我那时也是这么对她说呀……姐姐,你嫁过去了,每天的衣服都会是新的呀!天天可以逛绸店了!她呀,最喜欢去绸店。我说时,她还害羞呢……”夏贵妃眼睛里似乎闪烁着光亮。

小柳等了半天,问道:“后来呢?”

夏贵妃回过神来,笑了笑:“后来呀,她有一次出门来我家,中间拐弯去了绸店。前一日,她说要给我再做身衣服,把我打扮得像宫里的娘娘……其实她也没进过宫,哪里知道宫里娘娘是什么样子……可是,怎么也该算是为我去的绸店……”她又好久没说话。

小柳看夏贵妃的脸色,笑容淡了,有一层伤感,忙问:“娘娘,您怎么了?”

夏贵妃闭了下眼睛:“她下车进店时,有一队军士路过,她虽然带着面纱,可是衣服华美漂亮,有人瞥见了,就让兵士们一把拉了她带走了……”

小柳惊了:“怎么能这样?!”

夏贵妃点头:“就是这样,两个时辰后,那些人把她扔回了绸店旁,她的衣服……人们把她送回了家,她也没怎么哭,趁着人不备就用剪子刺了自己的喉咙。那剪子她磨得特别亮,因为她要裁衣呀,她裁了那么多漂亮衣服……她的血,流了一身一地……”

小柳失声道:“这是谁?!不能放过他们!”

夏贵妃接着说:“她的大哥前往衙门告状喊冤,被打了一顿板子,回家的路上,被一帮人打死在了街上。她的二哥……”夏贵妃淡淡地笑:“她悄悄地对我说过,她这个二哥人好,会武艺,能护着我这个小美人什么的,那意思……其实怎么可能呀!我父亲总说已经给我定了娃娃亲了。可是我好奇呀,被她强拉着到了窗边,就看了他一眼……十六七岁的小郎君,哎呀,真英俊呢!”夏贵妃将用两支手指轻触面颊,低声道:“……他去闯了军营,当然没得了好……被乱箭射死了……”

小柳瞪大眼睛,夏贵妃叹道:“那边还查出了门户,说她一家是匪徒,兵士们就来抄了她的家。她家只是富裕的商人,无权无势,她的母亲上吊身亡,他的父亲远走,想越衙告状,可是后来,被杀死在了州衙门前……”

小柳愤怒:“是什么人?!什么人这么猖狂?!”

夏贵妃笑着摇头:“是郑家的一个子弟,还不是直系,只是一个远房。”

小柳看夏贵妃,“这就是娘娘为何,为何进宫吗?”

夏贵妃又笑了,柔美地点头说道:“后来,听说宫里招宫女,我就想着,宫里的皇后是郑皇后,喂呀,不知道长成什么样哪!穿的是什么衣服呢?有我姐姐做的好吗?我得去看看呀!何况,我那位姐姐,要把我打扮成宫里的娘娘呢……”

小柳哭了:“娘娘!……娘娘!……”

夏贵妃却笑了:“你哭什么呀!我来了以后,可失望呢!郑皇后……”她抬袖掩口,笑道:“就知道穿那些红的金的颜色,俗得很!我的姐姐见了,也会看不上吧?她可计较穿衣的品味呢!我见皇上那天,穿的宫衣就是按照她教的改过了,后来陛下说,他看过了多少宫女,只有我,穿了一样的衣服,却像神仙下凡一样……哎呀,陛下也会说好话呀!跟她说的一样……”

小柳擦去眼泪,对夏贵妃行礼:“娘娘!”

夏贵妃笑着一摆手:“你行什么礼呀,你去给我弄那个膏吧。”

见小柳还看着她,夏贵妃出了口气,笑着说:“那个郑家的人?后来,贺相督管了那个案子,抓了他,判了流放。”

小柳不满:“只是流放?这么多条人命呢!”

夏贵妃点头:“他是郑家的人,要判斩刑,谈何容易呀……流放已经不错了。何况,她的父亲,是我父的好朋友啊,我父那时无法救他,一直耿耿于怀,不然也不会放我入宫,他本来想让我嫁给他盐商朋友的长子呢……”

小柳想了想,恍然道:“哦!那一定……”

夏贵妃笑笑:“那我可就不知道了……现在郑皇后病成那样,还得大冬天里在马车上颠簸,那叫受罪呀!你说,我进宫来,得了陛下这么多年的宠爱,有了我儿那么个好孩子,可是值不值呀?”

小柳使劲点头:“值了!”

夏贵妃被小柳的憨样子逗笑了:“我就喜欢你这孩子样!你去给我弄那个膏呀,记着,不能太酸也不能太甜,过去呀,是越酸越好呢,那两个孩子都喜欢吃,这次也多做些吧……”

小柳恭敬地说:“好的,娘娘。”退了下去。

太子将皇帝扶上了一辆马车,又去看了下在另一辆马车中躺着的郑皇后。郑皇后脸色青黑,在层叠的锦被中还是蜷缩成了一团。太子钻入车中,向郑皇后低声说:“母后,我们就要出京了。”

郑皇后无力地点头,示意太子靠近,太子凑到她面前,郑皇后低声说:“你跟那些人说了吗?……路上遇到勇王,一定要先下手……”

皇后这些年一直这么唠叨,太子点头,悄声说:“母后放心,孤带了郑氏在禁军里所有的人,还让人去召了马亮,他该感激孤带着他走……若是碰上,我们的人数十倍勇王所带的人马。”

郑皇后疲惫地闭眼,太子出了马车,忙上了自己的车驾,车队马上起行了。

贺云鸿刚回到衙门,就被太监来叫,让他去南城门送行并领命,他才知道皇帝和太子竟然一天都等不得,看来朝会一结束,就直接上车出宫,往城门去了。

贺云鸿急忙到了南城门,只见禁军林立,中间围着几辆毫无标志的马车,一队队的兵士们正成列出城,一个太监让贺云鸿随他到了一辆车驾旁边,贺云鸿向车中行礼,里面皇帝说道:“贺卿平身吧,朕封你为枢密副使,命你协调京畿诸卿,坚守京师。”

贺云鸿跪下:“臣领旨谢恩!”

一旁的太监递过来了一纸聊聊几笔的诏书,前面马车启动,贺云鸿后退,恭送皇帝的马车在禁军的簇拥下出了城门。

贺云鸿拿着诏书,先去吏部存了案,领了印信,然后立即写了一封信,用自己的新印盖了。又以新任枢密副使的身份写了指令,交给了宋源,嘱咐他将指令送往城中领兵之人手中,让兵士出城,把信件送往城外戎兵之处,不必接近,用箭射过去也可以。

宋源走了,贺云鸿心绪不宁,就决定去北城,亲眼看看戎兵的动静。

仿佛只在一个时辰内,京城里就更加混乱了。也许是看见禁军出城了,人们慌乱地跟随。城中心的街道上拥挤着背着包裹箱笼的人们,轿子都过不去,车辆也无法行进。贺云鸿只好带着雨石等几个家丁弃车步行,走出拥挤,又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了北城处,现在敌人就在城外,城防戒备比以往严格了,贺云鸿说出自己的官职,出示印信,守城兵士只让他上城,其他人都留在了城下。

贺云鸿登城北望,凝目间,觉那些隐约的军旗似乎在移动,可是距离尚远,他也无法肯定。

他看了好久,忽然听到身后有人说:“贺侍郎?哦,该是贺副使?”

贺云鸿回头,惊讶得脱口而出:“赵将军?!你怎么在这里?!”

来人正是殿前都检点赵震。赵震二十四五岁,浓眉挑额,上唇留着一撮密密的胡须。赵震站到贺云鸿身边,看着北边说:“原来是我为陛下殿后,可是出城前最后一刻,陛下忽然下了口谕,让我留下,点七万禁军,尽早护卫夏贵妃离京。”

贺云鸿慨然:“陛下荣宠夏贵妃二十余年,看来确是不假。”

赵震点头说:“幸亏陛下想着,我方才回宫询问,才知太子皇后已经将宫中大多车驾马匹都分赐给了宫外家眷,看来是不想让宫人离城。”

贺云鸿一笑:“真是小气!夏贵妃若是想要车驾,勇王府就有。”

赵震也点头:“关键是有没有人护送,陛下让我留下来,就是这个考虑。”

贺云鸿说道:“既然赵将军要护送夏贵妃,那么何不将勇王妃和孩子一起带走?她们婆媳一直相和,我想勇王殿下也会希望将军如此行事。”

赵震忙点头:“对呀!我马上让人去通知勇王妃,准备出城!”他走开去吩咐了人,过了一会儿回来,笑着对贺云鸿说:“人说贺侍郎与勇王殿下吵翻了,现在看来贺侍郎还是念旧之人。”

贺云鸿转移话题问道:“将军留在城中了,那陛下身边的人是谁?”

赵震说:“是我的副手郁洪,可是我听说太子急召了上任殿前都检点马亮随驾出城,该是想让他领掌护驾之军。”

贺云鸿又皱起眉头:“马亮虽然在你之前跟了陛下十几年,可是从来没有经历杀伐,京城安逸,宫里连刺杀都没有过,他不见得合适。”

赵震点头:“所以我留下了郁洪,别的不说,他那时在战场上护着我从敌群中拼死杀出,我知他的脾性,真遇上什么,他不会慌了神。”

贺云鸿望着远方,问道:“禁军一共多少人随行?”

赵震看贺云鸿,见他容色俊美,芝兰玉树般迎风而立,只是神情严肃,微皱着眉头。赵震心中一阵愧疚——京城虽然号称八十万禁军,但是冗兵芜杂,里面光吃饭不干事的人何止十万,加上朝中兵士一入伍,若是干到五十五岁,就可正式退甲,年年得朝廷养金,所以军中有许多中老年军士,就是混日子等着退甲,哪里能战?童老将军带走了十万,皇帝太子又带走十万,自己要点的,是军中强兵,最后留在京城的,虽然听着好听还有五十多万兵卒,可真能打仗的,大概还不到一半。京城四墙绵长,几十万人上城,能围成了单兵线就不错了,说要坚守,哪里守得住……他这个武将行将离开,而贺云鸿一个文臣,却领命守城……

他对贺云鸿有了分敬佩,听他问起,就实言相告说:“我建议至少十五万人,可太子说,这么多军队出城,对方一见就会起疑,杀将过来,我军抵抗不了,只带十万就行。等我一发令,才发现近八万禁军已然整装完毕,我匆忙中只拉了两万人,最后交给了郁洪。”

贺云鸿皱着眉,然后冷笑了一下:“他真是打的好主意。”

赵震脸色阴着:“我那时就觉得可疑,本来以为太子就是想着逃,怕临时来不及才提早治兵,现在看来,他是想着去对付勇王……”

贺云鸿慢慢点头,说道:“所以陛下才让你回来,再带了人去,平衡住他的力量,免得他动手。”

赵震咬牙:“大敌当前,他竟然……”接着他哼道:“他动手就能讨了好吗?!就如你所说,那些禁军,没上过战场!抄个家、整治个百姓肯定绰绰有余,但要是碰上了勇王殿下的兵,他们别想占什么便宜!只是怕他会以陛下要挟勇王殿下……”

贺云鸿轻声说:“他生性怯懦猥琐,不识大局,许真做得出来。”

赵震听贺云鸿这么骂太子,竟没觉得有错,点头说:“我尽快带军去追陛下!”

贺云鸿看了看沉下的太阳,说道:“你还是去问问夏贵妃和勇王妃,看她们是否愿意夜里出城。我也不建议你夜里出城,那边是骑兵,黑夜里,我军兵将无法相互配合,又难辨路径,真打起来,定是一片混乱,对方可肆意横行。”

赵震点头说:“我会小心,一定保她们周全,勇王于我有救命之恩,末将自不敢忘。”两个人话说到这个地步,赵震明白了,笑着说:“原来如此!勇王与贺侍郎自小的交情,可不是假的!”他们是假装翻脸呀!

这个时候了,贺云鸿也不反驳了,只说道:“你方才的意思是,太子带的那些自己人战力一般?”

赵震叹气:“何止那些人!童老将军那一战,把许多人的胆子都吓破了。一提起戎兵,腿都转筋。禁军中,我赵家军的余部也许能坚持一时,其他的,真遇上了北朝,别说十万,就是二十万,都怕不支!在北方,我朝二十八万人,不就是被这区区一万铁骑冲垮了吗?”

贺云鸿严肃地看赵震:“赵将军要明令各方保密,不可将皇上出城之事泄露。”

赵震忙说:“正是!我已在禁军中下了封口令,其他大臣们并不知道陛下和太子都已经离城。其实陛下和太子的确行动迅速,朝会后一个时辰就出城了。后宫只有皇后随行,太子都没有告诉康王端王和安王,东宫只带了太子的嫡长子,皇家马车不过四辆。”

贺云鸿转头,又一次眯眼看向远方,思忖着说:“若是敌军还只是一万,倒该无事。这些天,城中出去了许多人,还没有人被截杀过……”

赵震说:“是啊,去南方的路上全是车马行人,就是他们突然发作,包抄京城,一万人能拦住多少人?只要那后续的三万铁骑这几天不要过来就好……”

贺云鸿突然扭脸看了赵震一眼,他眸光犀利明锐,赵震经历过沙场,可还是被刺得一愣,然后干笑了一下:“嘿嘿,我是粗人,说话不讲究。”他对贺云鸿一行礼:“我这就去宫中见夏贵妃,看能不能马上出城!”

贺云鸿再次看向北方,渐深的暮色中,北朝的兵营显得格外阴暗。贺云鸿胸中一阵无法遏制的战栗,他暗暗深呼吸了一下,然后语气平静地说道:“我现在回府准备一下,如果有什么敌情,赶快让人告诉我。我明天就在这北城下找个地方住了,也好与各方联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