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淡定为妃 > 淡定为妃 第33节

淡定为妃 第33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淡定为妃!

发怒时都不忘夸奖自个,真是够自恋的。

俞馥仪正想开口挤兑他呢,他又冲自个挑了挑眉,问道:“你怎地不替她求情?”

她抿了抿,哼笑道:“她先前到臣妾跟前表衷心,说要替臣妾服侍您,臣妾当时就拒了她,若她就此罢手或者去踩别人的头上位的话,看在她曾给臣妾做过一条裙子的份儿上,臣妾兴许还会替她说几句好话,偏她觉得臣妾性子软绵好欺负,一而再再而三的跑来挑衅,既然这么上赶着作死,那就由她去好了。”

横竖她不曾害人,不过是见死不救罢了,也没什么可愧疚的。

“代替你服侍朕?凭她也配!”司马睿“呸”一声,随即凑到她耳边,苦笑道:“这些日子可憋坏朕了,待小闺女出来后,你可得好生补偿朕。”

俞馥仪瞪了他一眼,哼道:“自找的,谁让您想要小闺女来着。”

司马睿深吸了一口气,豪迈道:“罢了,为了朕的宝贝小闺女,朕忍!”

☆、第 65 章

因王皇后免了俞馥仪的请安,故而颜宝林被打入冷宫这事儿,众妃嫔是个什么反应,俞馥仪不知道,不过倒是赵才人来说了一件事儿,让她枯燥的养胎日子立时增色不少。

赵才人笑眯-眯的问道:“娘娘可还记得郑贵妃的妹妹瑞敏郡主?就是小名叫虫娘的内个,大年初一那日跟着她母亲福宁大长公主进宫来过的。”

俞馥仪点头道:“记得,初一那日在慈宁宫见过,生的不如郑贵妃出色,不过因是福宁大长公主老来女的缘故,极得福宁大长公主的疼爱。”

“就是因为太疼爱了,宠的无法无天了,要天上的月亮也得给摘下来,这不,就闹出了乱子来。”赵才人撇了撇嘴,见俞馥仪眼睛睁大了几分,一副颇有兴趣的模样,也不卖关子了,直接道:“打去年去开始,福宁大长公主就时常办赏花宴,将京里达官贵人家的公子哥请去相看,好替瑞敏郡主挑选夫婿,这其中就有保宁候赵振。保宁候赵振想来娘娘是知道的,盛德之乱时为了抵抗匈奴的入侵,赵家满门男子死的只剩一个襁褓中的赵振,他六个月稚龄便得封保宁候,古今上下五百年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来。这赵振去赴赏花宴,没瞧上瑞敏郡主,反倒瞧上瑞敏郡主的庶姐。因这庶姐生母原是福宁大长公主身边的宫女,福宁大长公主有了春秋在房-事上力不从心了,这才打发她去服侍驸马,故而福宁大长公主对这庶姐倒还好,见赵振来求娶,便也应了,去岁六月交换了庚帖,定了今年二月初八下聘,三月二十八迎娶。本应是桩佳话,偏巧赵振二月初八去福宁大长公主府下聘时,被瑞敏郡主给瞧见了,她呀,当时就三魂去了两魂,哭着喊着要嫁给他,福宁大长公主被她闹的不行,又想着拿自个嫡出的郡主换一个生母因大周驸马不许纳妾至今还是个通房的庶女,保宁候府算是占了大便宜,故而招呼也没打一声,就直接李代桃僵了。”

俞馥仪笑问道:“赵振不想占这大便宜?”

“娘娘还真是聪慧,一猜就中。”赵才人恭维了俞馥仪一句,继续道:“拜完了天地高堂,送入洞房,赵振拿秤杆跳开盖头一看,嗬,不是自个瞧上的人儿,当即就不干了,直接叫人将瑞敏郡主塞到花轿里送回了福宁大长公主府,随后带着一堆家将打上门来,要福宁大长公主府将新娘子交出来,否则便要递状子到顺天府,告福宁大长公主骗婚。福宁大长公主自然不同意呀,自个闺女天地也拜了,高堂也拜了,论理就是赵家人了,这么被退回来,以后还能嫁到好人家?于是,赵振就将福宁大长公主告到了顺天府。”

倘若赵振是冲着福宁大长公主的地位去的,那么李代桃僵倒无所谓,诚如福宁大长公主所想的,公主所出的郡主换通房所出的庶女,保宁候府算是占了大便宜,可赵振原不是冲着福宁大长公主的地位去的,而是自个瞧上了那个庶女,福宁大长公主如此行径,必定令他火冒三丈。这事儿福宁大长公主本就不占理,且是下聘后才起的这个心思,当初交换庚帖时给的却是庶女的生辰八字,若嫡女是个普通姑娘倒也罢了,随便改改还能糊弄过去,但瑞敏公主可是有封号并且上了皇室玉牒的,根本经不起推敲。

赵才人又道:“案子本也简单,只要赵振将庚帖呈上去,顺天府从宗人府借来玉牒一对,孰是孰非便明了了。但打官司的双方身份复杂,一个是皇帝的姑母郑贵妃的母亲福宁大长公主,一个是功臣之后,盛德帝临终时曾留下遗言,只要赵振不造反,就算将天捅个窟窿,后头的皇帝也不许对他兴师问罪,顺天府尹如何敢断?只怕还是要呈到御前,让皇上来拿主意。”

俞馥仪皱眉道:“一边是宗亲,一边是功臣,只怕皇上也为难。”

“谁说不是呢。”赵才人叹了口气,随即幸灾乐祸的掩唇一笑:“出了这样的事儿,郑贵妃哪还有脸见人?已经臊的好日子没来请安了。”

同样母亲跟妹妹是猪队友,郑贵妃比自个还要倒霉些,俞夫人跟俞韫仪虽然坑爹,但两人都是小白花,最多哭一哭,没胆子也没本事捅出大篓子来,福宁大长公主跟瑞敏郡主就不一样了,既有胆子又有本事,可不就捅出了大篓子来?

赵才人猜的倒是准,顺天府尹拖延了几日后,果将其呈到了御前。

司马睿给气了个仰倒,才下早朝就跑到俞馥仪这儿来,摔了两个茶盅砸了三只碟子,气呼呼的骂道:“该死的顺天府尹,随他怎么断,朕定不会过问,偏他是个阴险奸诈的,不肯担这个责任,将球踢到朕这儿来!朕若是偏了福宁大长公主,那就是慢待功臣之后,令朝臣齿冷;若是偏了赵振,那就是打皇室的脸,让皇室颜面无存。怎么做都要落下不是,真真是气煞朕也,朕自打登基以来还没遇到过如此为难的事儿呢。”

两个粉彩麻姑献寿茶盅,三只青玉莲花碟,都是俞馥仪平素喜爱的,疼的她心肝儿直抽抽,却不好在他气头上说什么,只提点道:“不如问问内阁的意思?”

司马睿往炕床-上一躺,摆手道:“问都不用问,他们自然是站在赵振那头的。”

俞馥仪不想出主意,免得以后自己被埋怨,闻言又道:“福宁大长公主是宗亲,不如问问宗人府的意思?”

“问了。”司马睿“嗤”了一声,哼道:“他们叫朕下旨跟瑞敏、赵振赐婚。”

真是一个比一个奸猾,俞馥仪简直无语。

”皇上,太后有请。”突地张有福的声音在外头响起。

“这会子叫朕过去,必定也是说这事儿的。”司马睿无奈的叹了口气,从炕床-上坐起来,横着爬到俞馥仪身边,将头凑过来,耳朵贴到她的肚子,虽然半点声音也没听到,但还是贴在上头好一会,这才从炕床-上下来,说道:“乖闺听话,父皇去去就回。”

俞馥仪好笑道:“这才什么时候呢,哪能听懂您的话?”

司马睿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然后十分骄傲的说道:“朕的闺女天上地下第一聪明,自然听得懂。”

☆、第 66 章

这事儿原本福宁大长公主府不占理儿,且又有个跟福宁大长公主不对付的太后在后头施压,司马睿最终还是站在了功臣之后赵振这头。

不过为着皇室脸面着想,也不好拿福宁大长公主怎样,只责令她尽快将那庶女送往保宁侯府,对外则宣称新娘子突然病倒,却又不好误了良辰吉日,便求了妹妹代自个拜堂,因事出匆忙来不及通知新郎官,这才闹出了乌龙,如今两家说清楚了,自然恩怨全消了。

这话虽有些四不像,但也并非说不通,代人拜堂的事儿倒也并非罕见,有些新娘子嫁的是兄长,跟自个拜堂的却是弟弟或者是大公鸡,只不过这种事儿都是发生在男子身上,瑞敏郡主这也算是古今上下五百年头一例了。

不过宗室贵女向来彪悍,前朝那些公主郡主县主的,养面首的都有,瑞敏郡主不过是帮自个庶姐拜堂罢了,也是因着姐妹情深的缘故,不知内情的外人听了这个说法,不但没有贬低她,反倒赞不绝口,有不少高门世族爱慕她的人品,辗转透露出求娶之意来。

本来这事儿到这里也算圆满解决了,瑞敏郡主也没再闹腾了,谁知福宁大长公主觉得自个被打了脸,心气儿难平,竟连司马睿的旨意也不顾了,口口声声说那庶女一病没了。

赵振险些没气疯,本想再次递状子到顺天府,告福宁大长公主谋害庶女,但他是真心喜欢那个庶女,怕自个这一闹腾,原本没病死的她,也会被病死,只得先递了折子给司马睿,求司马睿派锦衣卫暗中调查那庶女的生死,待查清真相之后再作其他打算。

司马睿对这个坑死人不偿命的姑母简直不知该什么说好,给锦衣卫下了密令后,跑到慈宁宫去,挖苦太后道:“就这么个没脑子的孬货,也值得您跟她斗上几十年?”

太后近日因福宁大长公主母女办了蠢事儿心情甚好,闻言也不气恼,笑道:“她是小姑子,又受你皇祖父疼爱,有没有脑子并不打紧,我这个当嫂子的,哪怕是太子妃呢,也只有让着她的份儿。后头你皇祖父驾崩,你父皇登基,哀家成了皇后,她又嫁了出去,无人替她撑腰了,她就夹起尾巴来做人了,倒是让哀家得意了几年。”

说到这里瞪了司马睿一眼,没好气的骂道:“再后头,你也不知哪根筋不对了,就爱往她的府上跑,成日里跟她闺女混在一处,被她带的走鸡斗狗打架斗殴,哀家说你也不听,堂堂皇子生生成了个地痞混混,她不知在后头怎么笑哀家呢。偏你不知醒悟,当了太子后就纳她闺女当侧妃,登基为帝后又封为贵妃,宠的跟什么似得,真真是要气死哀家……”

司马睿心虚的挠了挠头,强辩道:“她对朕挺好的,什么事儿都可着朕的意来,不像母后,一见朕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恨不得将朕塞回肚子里去。”

那会子太后的满腔心血都在先太子身上呢,又要催着他上进,又要防着别人对他下毒手,难免就忽略了小儿子,见势头不对时也下狠心管教过几次,但都成效不大,于是也就懒得理会,由着他去了。太后比他还心虚呢,嘴上却骂道:“棍棒底下出孝子,若没有先太傅的严加管教,皇帝能有现在这个样儿?”

提起先太傅,司马睿不免就想到了俞馥仪,昨个儿是初一,他歇在了王皇后宫里,今个儿早朝后又直接来了慈宁宫,也不知她现在好不好,肚子里的小闺女有没有闹腾?这么一琢磨,司马睿便待不下去了,笑嘻嘻道:“是是是,儿臣自然知道母后是为儿臣好,这才严厉一些个。”

笑完忙不迭的告辞道:“朕去瞧瞧德妃,就不陪母后用早膳了。”

司马睿大踏步的走出慈宁宫的大门后,秦贵人从西梢间走出来,望着他的背影,感叹道:“皇上对德妃越来越上心了,便是怀着身孕,一个月里也有二十多天歇在她宫里,连盛宠不衰的郑贵妃,都退了一射之地。”

太后白了她一眼,恨铁不成钢的说道:“横竖你又不能生了,理会这些做什么,只好生管教大皇子便是了,他出息了,自有你的锦绣前程。”

秦贵人叹了口气,略带嫌弃的说道:“姑母说的我并非不懂,只是大皇子实在是块朽木,短短四句诗,人家三皇子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滚瓜烂熟了,可他呢?前头背了后头忘,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的,上书房里先生教,下学后我也教,足足教了半个月,他都没能背下来!”

嫌弃完又幽幽道:“若能将他换成三皇子的话就好了……”

“怎么,你想打三皇子的主意?”太后吃了一惊,猛的抬头看向秦贵人,半晌后突然不屑的“嗤”了一声,冷冷的警告道:“别说现今皇上护着她,又是从锦衣卫调人,又是跟太医院要医女,防备的滴水不漏,就是从前皇上不待见她时,她不照样怀胎生子,没谁能对她下得了手?不是哀家瞧不起你,就你这点子心眼,竟还是别班门弄斧了,仔细黄鼠狼没打到,倒惹一身骚,不但自个栽进去,还连累秦家跟着你没脸。”

被当面贬低,哪怕对方是自个的姑母呢,秦贵人也觉得有些脸热,不甘的咬了咬唇,上前挽住太后的胳膊,撒娇道:“不还有姑母么,有您这么个运筹帷幄的军师在,我定能无往不利。”

这么些年,司马睿是个什么性子,太后也算摸透了,从郑贵妃身上就能看出来,除非他自个腻了,否则她纵使再装病再捧更多的棋子出来打擂台,都无用,俞馥仪自然也是一样的,太后傻了才会再去触他的眉头。故而太后抬手挥掉秦贵人的胳膊,坚定的拒绝道:“你自个作死,别拉上哀家。”

难得寻到机会将话说开,秦贵人不肯就这么放弃,犹不死心的劝说道:“我知道姑母是怕坏了与皇上的母子关系,这才不肯搀和,只是姑母您要明白,三皇子本就聪慧机灵,又有个椒房独宠的母妃,那个位置于他来说不过是探囊取物,可比大皇子容易多了。他上位之后,俞家才是他嫡亲的母舅家,他要兴也是兴俞家,还有咱们秦家什么事儿?要不了三五年,只怕就日暮西山,变成京城里那些三流世家中的一员了。”

“若子孙没本事,变成三流世家才好呢,省得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太后冷笑了一声,随即话锋一转,浅笑道:“俞敏远本是个淡泊名利的,平生只爱闲云弄月,若非先皇三顾茅庐,威逼利诱,他也不会接过教导皇上这个难题,德妃是他亲自教养出来的闺女,性情肖他,向来不屑与人争是非长短,想来对那个位子也是没什么兴趣的。”

秦贵人不赞同的扁了扁嘴:“她没兴趣又如何,若皇上硬要给呢,她还能抗旨不成?”

“若哀家连这点成算都没有,又何必替你将大皇子抢过来?索性让皇后抢了去罢了,任她们斗个你死我活,哀家还能看场好戏呢。”太后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暗骂自个这个终日打雁的竟被雁啄了眼,当初真是看走了眼,本以为她一介庶女能脱颖而出被秦家送进来,定是个心机深沉的,只面上装的天真无邪,不想竟真的天真无邪,未免她坏事儿,只好耐着性子解释道:“你只管好生教导大皇子便是了,后头的事儿不必忧心,他是皇长子,又养在哀家膝下,立他为太子,任谁也说不出不是来。便是不成器些又如何,那些臣子巴不得皇帝不成器呢,如此才有他们的用武之地不是?且看现今便明白了,皇帝成日里优哉游哉的,正经做过什么事儿?大小事务不都是内阁在料理?他能成,大皇子自然也能成。”

见她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太后干脆将计划全说了出来:“你好生教导他一年,明年这个时候,哀家会叫人上折子请立他为太子。”

“真的?”秦贵人惊呼一声,随即重又抱住太后的胳膊,笑嘻嘻道:“姑母放心,我定会尽心尽力,不辜负姑母的一片心意。”

“你知道就好。”太后抿唇笑了一下,然后捻着手上的佛珠,赶人道:“哀家要去诵经了,你且回去罢。”

”是。”秦贵人行了个礼,脚步轻快的走人了。

候她的肩舆离了慈宁宫后,崔嬷嬷这才走上来,边替太后捶肩边担忧的说道:“您别怪奴婢多嘴,奴婢想说句不该说的话。”

太后不以为意的笑道:“你说便是了,哀家还能治你的罪不成?”

“那奴婢就说了。”崔嬷嬷沉吟了片刻,这才斟酌着说道:“皇上虽不如先皇勤勉,但大面上是没错的,不然哪有现今的太平盛世?俗话说三岁看到老,皇上打小就调皮,但那股子聪明劲儿,大皇子是万万不能及的,又有秦贵人这么个脑袋不清楚的母妃,太后您在时还好,若您不在了呢?有这么对母子在,说句危言耸听的话,这大周的江山社稷都未必能保得住!真要如此的话,您到了内边,怎么跟先皇交代?怎么跟司马家的列祖列宗交代?”

说完之后,一下从太后肩上撤回手,跪到地上请罪道:“奴婢一想到这事儿,就不由得揪心,这才大胆说了出来,若有冒犯的地方,还请太后恕罪。”

太后静默了半晌,这才抬手道:“你起来,哀家说了不会治你的罪,难不成还会反悔?”

待崔嬷嬷站起来后,她又叹气道:“哀家也只是想着在不影响大周江山社稷的前提下替秦家谋些好处罢了,毁掉大周江山社稷的这样的恶名,是如何都不敢担的。且看着吧,若大皇子能立得起来,那便还是扶他上位,若实在不成器……也只能便宜三皇子了。”

崔嬷嬷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来,忙又抿了下唇角,遮盖了起来,嘴里提醒道:“不还有二皇子么?安淑妃也是太后的人儿,倒比油盐不进的德妃强些。”

话音刚落,太后就“呸”了一声:“拉倒吧,就二皇子那身-子骨……”

到底是自个的孙儿,她也不好说出什么恶毒的话来,面上却是一副一言难尽的模样,崔嬷嬷又岂会不懂?见状她用颇为无奈的口气说道:“那也只能便宜三皇子了……好在德妃性子虽刻板些,但也不是不通情理的那种人儿,又极好面子,轻易不肯做落人口舌的事儿,将来三皇子登基了,秦家虽不能再进一步,但想必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太后抬起眼皮子来,睨了崔嬷嬷一眼,似笑非笑的说道:“瞧这句句夸赞德妃的劲儿,若非你在我身边伺候了这么些年,我还以为你被她收买了呢。”

崔嬷嬷眼皮子一跳,面不改色的嗔道:“您是后宫最尊贵的主子,奴婢跟着您多少好处没有,又岂是旁人能收买得了的?”

“这个,哀家自然是知道的。”太后笑了笑,说道:“扶哀家去静室罢,最近乱七-八糟的事儿太多,只怕得好生诵上几卷经,方能静的下心来。”

☆、第 67 章

锦衣卫动作倒是快,不过三五天的功夫,情况便查了个一清二楚。

福宁大长公主为了挽回自个的脸面,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庶女嫁去保宁侯府的,且对外宣称她一病没了,那她就不可能再出现在人前了,留着始终是个祸害,便欲让她“病死”,可她的生母自打入宫就在福宁长公主身边伺候的,哪会不知道福宁大长公主的性情?故而干脆利落的把自个吊死了,留了封血书下来,说哪怕是送去尼姑庵出家为尼呢,也请福宁大长公主留她一命。

那庶女到底是郑家的骨血,福宁大长公主即便想让其“病死”,也得暗中行事,如今被捅破,也不好再动手脚,便如了她生母的愿,将她送往通州慈心庵出家为尼了。

赵振得了锦衣卫的信儿后,当即快马加鞭赶去慈心庵将人接到了自个府上,未免夜长梦多,第二日便拜堂成亲了。

等福宁大长公主知道的时候,早已生米煮成熟饭了,她给气了个仰倒,带着侍卫杀到保宁侯府要人,结果全被保宁侯府的家将给撂倒了,赵振春风得意的走出来,掂着手里的白玉折扇,嘴不留情的说道:“您的庶女明明一病没了,全京城上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倒跑来我的府上要人,莫不是得了失心疯?来人,拿本候的帖子去太医院,请个太医来给大长公主瞧瞧,不然在咱们门口有个好歹,驸马爷来找我要人,那可就说不清了。”

福宁大长公主长这么大还没被人如此冷嘲热讽过呢,当即脸色铁青,咬牙道:“你不承认也无用,将她叫出来给众人一瞧,是与不是当即便明白了。”

赵振“嗤”了一声,鄙夷的撇了撇嘴:“原来福宁大长公主府的姑娘是随便就可以拉到大街上给人瞧的,幸好我没娶成您府上的姑娘,否则头上不得绿的长草了?”

“你少胡说八道!”打又打不过,说又说不过,福宁大长公主只得去搬救兵了,嘴里放狠话道:“你等着,本宫这就进宫,请皇后娘娘给主持公道。”

赵振“哗”的一下展开折扇,有恃无恐的说道:“大长公主的庶女病故是人尽皆知的,我娶的新夫人却是农家出身,有媒有聘有正经的婚书,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儿,别说请皇后娘娘主持公道,就是请皇上支持公道,我也是不怕的。”

俞馥仪孕期满了三个月,也不好再躲懒,便恢复了每日请安的规矩,谁知才刚头一日,就赶上了福宁大长公主进宫哭诉的大戏。

王皇后暗骂晦气,太后跟她不对付,皇上偏着保宁侯,这会子她找上自个,岂不是让她变成夹心肉饼?皇上跟太后,无论哪个,她都不敢对着来的,故而只能和稀泥了,为着避嫌以免稀泥没和好将自己牵扯进去,她打发走了其他妃嫔,独留下郑贵妃、安淑妃、俞馥仪以及林昭仪四个,这才叫人将福宁大长公主给请了进来。

听完她倒打一耙的陈词,王皇后皱眉道:“不是说二表妹一病没了么,怎地又变成保宁侯夫人了?”

这问题直中要害,福宁大长公主尴尬的笑道:“得了时疫,病的厉害,且还过人,便将她挪到了通州慈心庵,本以为必死无疑了,不想竟挺了过来。”

解释完后又恨恨道:“也不知赵振怎么知道了这事儿,跑去慈心庵将人抢了出来,连夜拜堂成了亲,今个儿我去要人,他还不承认,说什么自个夫人是农家出身……还请皇后娘娘下旨将保宁侯夫人召进宫来,是不是我那庶女,一瞧便能明白。”

不等王皇后开口,郑贵妃没好气的说道:“是有如何?二妹可是跟保宁侯有正经婚约的,保宁侯接她去拜堂成亲,何错之有?不是的话,二妹病故,保宁侯另娶他人,也在情理之中,谁还能说他的不是?”

福宁大长公主从鼻翼里哼了一声,不屑道:“便是有正经婚约,她也是福宁长公主府的姑娘,不是什么没名没姓的小户女,要成亲也得按规矩来,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抢进府里,成什么体统?”

俞馥仪听的险些笑出来,拿丝帕掩了嘴这才没破功,相比之下,作为赵振两姨表妹的林昭仪就直白多了,她“切”了一声,哼道:“三书六礼的,我表哥哪样没按规矩来了?倒是长公主府好规矩,庶女病了不能全礼,合该通知保宁侯府一声,保宁侯府又并非不通情理,自然会推迟婚期,竟一味瞒着,到了成亲当日,又搞出嫡妹代庶姐拜堂的事故来……这也罢了,保宁侯府行伍出身,并不会在这些小事儿上计较,只要过后将人送过来便行了,谁知道又闹幺蛾子出来,明明庶女痊愈了,偏对外宣称一病没了……这哪是结亲,分明是结仇吧?我表哥心胸宽广不追究,另结了亲事儿,长公主又打上门来,说我那新表嫂是您的庶女……天底下竟有这等没道理的事儿,竟有这等不讲道理的人儿,我算是开了眼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