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地产一十年 > 第二部 国企风云 017章 日照风波(1)

第二部 国企风云 017章 日照风波(1)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地产一十年!

这么多年地产生涯下来,要说最害怕哪方面出问题,不是施工图图纸的质量,不是现场施工落地还原的品质,而是方案报规阶段的数据问题、日照问题,一旦这两件事情,如果有哪一件出了一点问题,对整个项目前期的开发进度,是有致命影响的。

后来,在做每一个项目的开始,王尘都会跟服务的方案设计院的人再三的强调,对待数据的准确性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对待日照的准确性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在这里,我们先谈一谈王尘职业生涯中,第一次遇到的日照风波。

根据姑苏市城市规划要求,新建住宅需满足周边已建项目大寒日这天两个小时的日照,这个要求是写在当时土地出让文件里的。

在前文提到的新获取项目北侧,一河之隔,有一个拆迁安置小区,方案征询阶段,政府审批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所以强硬的要求,中食集团姑苏公司在做方案的时候,必须满足大寒日三个小时以上的日照,以避免将来安置小区已住业主所带来的投诉。

我们不得不佩服,政府部门的眼光是远见的,哪怕这一远见的眼光,掺杂着对自己政治前途的考虑。

做设计的人都知道,日照这东西,哪怕多一分钟,对整个的方案影响都是极大的,更不用说,在这里,实实在在的多了一个小时。

王尘及团队为了这一要求,联合设计院做了无数轮的方案修改调整。因为,对外,要满足极高的日照,避免周边业主投诉;对内,高低配的方案,洋房的量不能比原来可研方案的时候要少,否则就会折损货值,无法对集团交代。

两相矛盾的前提背景下,所受摧残最大的,便是设计院以及设计部了。

经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加班通宵,与设计院开了无数次的会,调整了一轮又一轮的文本,在规划局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征询,终于,在最后满足了政府审批端口的要求。

从前面让中食集团新项目为北侧安置房多做一个小时的日照这件事情,我们就能看出来,负责审批这个项目方案的政府审批人员,性格是谨慎的,经验是丰富的,我们暂且称之为刘科,因为一个月后,他的称呼就变成刘局了,晋升速度不可为不快。

在这个项目准备公示的时候,我们之前讲过,一般涉及公示的东西,公示牌的选址,开发商都想着能隐蔽则隐蔽,发现的人能少则少,这样就不会有人投诉,项目也就能更快的推进了。

可是,这个项目而言,却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动作可以做了,因为有一个有经验又谨慎的刘科在。按说,一个项目公示,只需要做一个公示牌,旁边挂一个意见箱即可。这个项目做公示牌之前,刘科大笔一挥,选了三个地方做方案公示,一个在地块旁边,另外两个分别挂在了北侧安置小区的出入口,这个操作,在王尘职业生涯中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在这个里,我们再加一个小插曲。

前面说的,负责拿地的于熊,现在已经精明的投靠在了从外地医院转行到中食集团的陈总麾下了。原因有三,一是于熊没有路子对接到新城市总;二是陈总的后台比新城市总更硬;三是陈总兼着这个项目的项目总。

正式因为如此,于熊这时候,不光负责这投资拿地,还管着项目的开发报建,因为开发报建也是陈总分管的一部分。

那个时候的于熊,是风光的,尽管他喜欢暗地里不停的兴风作浪。

按照于熊的说法,姑苏市面上,没有他搞不定的关系,不止一次的讲过,他曾经到某区委书记母亲灵前磕过头,这个区委书记负责的区,也恰恰是王尘新项目所在的区。

去区委书记母亲灵前磕头?画面感是不是很熟悉!在前几年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有过哭坟壮举,被李达康所歧视。

而于熊所炫耀的,去区委书记母亲灵柩前磕头的壮举,却与当时的祁同伟有异曲同工之妙了。另外,他的事情,发生在人民的名义播出之前好多年,可见,电视也不是虚构,我们生活中,真实的存在形形色色的人,真实的存在祁同伟与于熊这样的人。

那么,后来王尘想,你于熊关系这么硬,都到区委书记母亲灵前磕头了,为什么在项目报批的路上,永远的那么磕磕绊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政府提出了问题,就甩手给设计,一点公关的能力都没有。

甚至是,在项目公示选址的时候,明明是政府不符合常规的严格,别的项目选一处即可,这个项目选了三处,而且还在一公里外人家小区门口,为什么就不去搞一把呢。

这次项目的选址,直接就为后面的日照风波埋下了伏笔。

所以,无论是谁,在你面前说自己有多么多么的牛逼,夸赞自己能力有多么多么的强,关系网有多么多么的硬,你都不能轻易相信,要用时间来对其进行验正,要用你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理解到的去判断。

我们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在房地产这个行业,眼见的都不一定为实,更何况耳听的了。

项目公示时间结束,理所当然的,收到了北侧安置小区业主的大面积投诉。这是必然的,因为,如果没有这些投诉,也就不会有前面说的,以及后面发生的故事了。

投诉的内容是什么呢,日照!

在这块地出让之前,尤其是最前排房子的业主,他们一年到头都能晒到太阳,但是这块地建成之后,他们的日照时间会大大的缩短,所以业主是不满的。有组织性的,在意见箱里写了各种各样的请愿书,理性的有,非理性的有,愤怒的有,装可怜的有……

王尘大概记得,有的人说,项目房子的立面有点偏红,我不喜欢;有的人说,尊敬的政府,我们是一波零几年拆迁搬过来的良民,祖祖辈辈过的如何如何凄惨,前几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行拆迁,现在万恶的开发商要折损我们的日照,请政府为我们做主;更有甚者,在意见箱里,网上平台破口大骂。

世间万物,无奇不有,在利益面前,各种各样的人,丑态百出。

卖惨的人,真的惨么?那些年的姑苏拆迁政策,是好的没话说,都在等着拆迁呢,拆一套房,能拿三四套的都有!

愤怒的人,是为了新建项目愤怒么,不一定,可能就是单纯的想讹政府及开发商一点赔偿,这个我们后面再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