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欧也妮葛朗台小姐 > 欧也妮葛朗台小姐 第31节

欧也妮葛朗台小姐 第31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欧也妮葛朗台小姐!

三天之后,欧也妮回复给詹姆斯自己对于新公司投资项目的意见,请他确定投资资金后告知自己,然后,到了预定的时间点,她和克罗旭先生以及娜农,一起出现在了卢浮宫画廊的拍卖室。在此之前,她已经交了1000法郎的保证金。

这一行带了浓重乡土气息的拍卖参与人进入到画廊拍卖室,就引起了旁人的侧目。那位戴了帽子的年轻小姐,除了衣饰朴素之外,倒也挑不出别的什么不好。但她身边跟随着的那位过于拘谨的先生和另个四处张望的大块头女人,可就完全与画廊的气氛格格不入了。

和根本就不理睬旁人注目所以完全陶醉其间的娜农不同,庭长先生从踏进这个地方的第一步起,就感觉浑身有如针扎,从头到脚都不自在,立刻后悔起自己先前为什么非坚持要跟过来的举动了。他只知道刻板的法律条文,习惯在法庭上凭着对方到底称呼自己为“克罗旭先生”还是“德·蓬丰庭长”来决定原告和被告的命运,对于绘画或者艺术的鉴赏水平,仅止步于悬挂在他家中堂前的那几幅蒙上了灰尘的画着他祖父祖母的老画像。现在,当他来到这里,觉察到自己原本最得意的这身穿着打扮与在场男士相比之下,显得是这么寒酸老气后,立刻深深感觉到了一种被羞辱般的惭愧。但他绝对不会表露出自惭形秽的神态,相反,他用昂首挺胸的方式跟着葛朗台小姐昂首阔步地进入拍卖场,坐到了位置上。

拍卖开始。这个一看就来自乡下的奇怪组合很快就引起了在场之人的注目。不仅仅因为这位打扮朴素的葛朗台小姐最后以10万法郎的高价击败一位原本势在必得的收藏家,拍下当晚竞价最高的大卫的一副作品,更让大家感到奇怪的是,她似乎对几幅冷门画作更感兴趣。最后,她在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花了不到一万法郎,就把原先看中的华托、伦勃朗和安格尔的几幅画作收入囊中。

“小姐!刚才可真够带劲!一下一下举着那个什么牌子,我还没举够了,可惜就完了。”

在周围无数目光的注视之下,今晚收获颇丰的欧也妮一行人离开了拍卖场。娜农对刚才的举牌游戏十分投入,虽然散场了,但还在兴致勃勃地回味。

到了明天,来自安茹省的葛朗台小姐的名字就会在巴黎的艺术沙龙里传播开来,而接下来的任何一场类似拍卖或者画廊展出,她都将会收到来自举办方的诚挚邀请。

“葛朗台小姐,我实在不明白,您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去买这些画?”

离开拍卖场,终于觉得找回了点自信的庭长终于忍不住发问。就在刚才,当他看到女继承人花费10万法郎,就只为了竞拍一副绘画时,后背都快被汗水给湿透了。

“以后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次购买。”

欧也妮这样回答他。

庭长觉得非常心疼,并且,稍稍有点不快——仿佛就在花他的钱一样。当然,这种微妙的心理,他是绝对不敢显露出来半分的。

“明白了。不管您做什么,我都一定是您最忠实的支持者。”

他立刻说道,显得诚心诚意。

欧也妮笑了笑。

————

停留了大概一周,处理完与詹姆斯的事,欧也妮原本打算再带着娜农去逛逛的时候,传来了一个消息。

那个被囚禁在圣赫勒拿岛的拿破仑皇帝,竟然再一次逃脱囚笼,从位于法国西南的鲁瓦扬登陆。在那里,已经集结了一批大约一千人的队伍。他们之中,有忠心于他的老近卫军,有闻风而来的当地居民,也有倒戈投向他的当地驻军。这支复辟的队伍聪明地避开了波旁势力强大的叙热尔和尼奥尔等地,绕道从当年革命风暴强劲的昂古莱姆、利摩日方向朝巴黎进军。皇帝发布檄文,亲自现身对着支持他的公众做极具煽动性的语气指控依赖外国势力而生存的波旁王朝在复辟后的种种倒行逆施和对人民的无耻背叛,宣布自己决定重新振兴法兰西还人民以权利的主张。当沿途居民又听到英国佬竟然企图用虐待甚至是暗地投毒的方式想要杀害他们曾经的帝国皇帝时,激愤之情不可遏制地蔓延开来,到处都在传播绘有皇帝苍白却满是坚毅庄严神情肖像的册子,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纷纷加入到皇帝队伍,人数仿佛滚雪球般地越来越多,而沿途的波旁军队,几乎是不战而溃。

这支队伍,一寸寸朝着巴黎逼近,一如当年皇帝从戛纳登陆时情景重现。

巴黎被这个消息给彻底震翻了。剧场和歌剧院关门,大街小巷无人不在议论此事,波旁皇室和贵族们夜夜举办的舞会也停止。当忧心忡忡的国王在杜勒丽宫中忙着召集国民自卫队和皇家卫队以保护巴黎不至于沦陷的时候,许多贵族们都已经暗地悄悄收拾行装,随时准备逃亡。

欧也妮的行程计划自然也被这个消息给打乱了。

在婉拒詹姆斯提出的亲自送她回索缪的建议后,她和庭长以及娜农匆匆登上了回程的驿车——回程不过两天时间,而拿破仑的军队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在两天的时间内推进到巴黎附近的省份。

虽然她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等这一天真的到来,还是有点觉得不可思议。

倘若去年,老葛朗台没有临时起意地带她一起去弗洛瓦丰,而她也没有散步到葡萄园的河边,最后帮了那个野心家一把的话,今天的这一切,还有可能发生吗?

☆、第30章 宫廷来使

驿车离开巴黎没多久,车厢里就坐满了沿途上车的人,全都是和欧也妮一行差不多赶着要回乡下的外省人。到最后,已经发展到后上的人不得不挤坐在地板和行李堆上的地步,弄得大家全都怨声载道,赶车的却浑然不顾,还是一个劲地往上塞人,直到克罗旭先生拿出自己在地方法庭里的威风,道明自己的身份,并厉声呵斥车夫的无耻行径时,车夫畏惧于这位法官的威仪,这才不得不放弃继续揽客的念头,咕咕哝哝地继续回到了前头自己的座位,载着这严重超载的一车人摇摇晃晃地重新启程。

或许是大革命以来的短短几十年里,法兰西人经历过太多次的政局变幻和动荡,与那些每因为一次政局动荡就面临命运改变一次的新旧贵族阶层们不同,普通民众对此似乎已经习以为常。路上的气氛并不十分压抑或恐惧,当接受了这趟超员严重的旅程后,大家就一直在议论时下的这个消息,到最后,车里的人分成了三派:保王党,保皇党,以及中立派。到了最后,保王党和保皇党为最后到底是路易十八守住杜伊勒里宫还是拿破仑再次称帝而争吵起来。法国人天性里的狂野不羁在这种时候就显露了出来。倘若不是中立派的克罗旭法官出声阻止,这个狭窄的车厢里一定会上演一场大打出手的战争。最后,占了人数优势的拿破仑党取得胜利。在兴奋的“皇帝万岁”欢呼声中,中午了,马车终于停在下一个补给站,车夫粗声粗气地表示自己要换马匹,轰乘客下来吃饭撒尿,于是,一车人象从牢里放出来的囚徒一样,呼啦啦地开始放风。

欧也妮一行也下了车,坐到驿站里的那家破旧小餐馆里吃着又贵又难吃的午饭。当娜农听到连那盘烤得已经焦糊了的土豆也要收自己15个苏的时候,心疼得咂舌咧嘴,看到欧也妮吃了两口就放下,她赶紧把盘子端到自己面前,吃完之后,还用勺子用力刮着粘在盘底的土豆泥。

“一口就是一个苏!圣母啊!要是老爷知道了……”

她不住嘟囔着,把刮了一层土豆泥的勺子送进自己的嘴巴。

“克罗旭先生,您是希望国王把科西嘉人赶走,还是科西嘉人再次赶跑国王再次登上帝位?“

等着庭长吃完他盘子里的东西时,欧也妮喝了口水,百无聊赖地随口问。

庭长对女继承人主动向自己问话感到十分荣幸。虽然对她一直用原姓氏称呼自己感到有点失望,但依旧放下勺子,谨慎地说道:“严格来说,我并没有明确的立场。因为无论他们当中的谁当政,对我的现状都不会造成损害。”

欧也哑然失笑。

明白自己是多此一问了。

克罗旭庭长就像那位连续占据了六届政府要职、曾经两度成为拿破仑左臂右膀的著名政客塔列郎。现在他虽然被路易十八罢职赋闲在家,但倘若没有这场拿破仑二次登陆的意外,不久的将来他将再次出山。从路易十六开始,一直到后来的七月王朝,当前一个政权行将垮台时,他就选择倒向后一个政权——他们没有所谓的立场。或者说,唯一的立场就是利益。就像眼前的克罗旭,今天还口颂着“上帝保佑国王”,明天一旦拿破仑拿下巴黎,他立刻就可以换上代表革命的三色帽徽。

这场动荡对克罗旭庭长日后的影响现在确实还看不见,但对眼前造成的影响,却立刻就显露了出来。小餐馆里很吵闹,欧也妮也吃不下东西了,正准备出去到外边等时,听见传进来一阵惊呼:“不好了,马车跑了!”

——确切地说,是刚才那个车夫竟然趁着大家都下车歇脚的功夫,自个儿赶着装有所有人行李的驿车跑路了!

饭馆里的人纷纷跑了出去。男人们愤怒地诅咒着,跑着向前想要追赶上马车好把车夫的脑袋从他的脖子上拧下来。可惜,两条腿的终究跑不过四条腿,追出几十米后,只能喘着粗气眼睁睁看着车夫驾着马车绝尘而去。

驿站里乱成一团。

丢失财产的人捶胸顿足,咒骂趁了乱局蹚浑水的黑心车夫,事不关己者则用幸灾乐祸的表情围观这一出闹剧。娜农也停止了刮盘子底的举动,当弄明白小姐在巴黎买给自己的一条衬裙、一双鞋子(她穿鞋很费,通常几个月就能穿破一双),连同他们所有原来带出去的行李统统都被那个车夫给卷走了的时候,伤心得红了眼睛。

“幸好这个还在。”

欧也妮晃了晃随身携带的钱袋安慰她——也幸好,考虑到保管条件,拍卖得来的名画并未携带回索缪,而是在动身前租了个银行的保管箱存了起来。欧也妮为此深觉庆幸。

一阵无望的跳脚和咒骂之后,在克罗旭庭长的安排下,有人去当地警察局报案,回来时,却垂头丧气地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当地的警察局长已经两天没有出现,整个机构陷入半瘫痪状态,要不是还有个守门人看着,估计连里头的桌椅也要被无良暴民给搬了个空。

受害者无可奈何,只能自认倒霉等在原地期待搭上下一辆的车了。等了一个下午,错过了几辆人员爆满的驿车,最后,在天黑之前,终于靠着多给钱,欧也妮一行人挤上了一辆同方向的驿车,于两天之后,结束了这段波折迭起的回程,回到熟悉的索缪。

消息也已经传到了索缪。

虽然对于索缪来说,除了大革命恐怖时期曾出过一趟乱子,为了筹措革命资金,政府财产被革命党人没收拍卖,剩下的大部分里,远在巴黎的杜伊勒里宫到底由谁占领,对于这里居民来说,最大的变化不过就是市长脸孔的变化和市政府前的改弦易帜而已,但和别的地方一样,大家原本平静如波的生活还是被这个消息给搅出了波纹。比起终日惶惶无人问津的现任市长,每天晚上,本城首富的公馆里倒是高朋满座。在昏暗的烛光里,大家纷纷抒发自己对于这场动荡的看法,预测到底谁能笑到最后。正好这时,葛朗台小姐和庭长从巴黎归来,大家自然忙着向庭长打听他们在巴黎的见闻。

庭长虽然刚从风暴中心巴黎归来,但对这场政,变的了解,绝对不会比索缪人知道得更多。他所能提供的消息,不过也就是葛朗台小姐在巴黎拍卖会上一掷千金的举动以及抱怨自己回程路上所遭遇的不幸,为此,他损失了包括一件才穿了两次的衬衫和一条裤子在内的大约三十法郎的财物。

当庭长也说不清葛朗台小姐此行到巴黎到底干了什么,除了反复提及那场拍卖会和他的不幸遭遇,索缪居民竟然无法从他嘴里了解到更多的秘密——大家的好奇心于是被勾得更厉害。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联系到两周前那位犹太人的到来,对于葛朗台小姐巴黎行目的的猜测竟然压过了拿破仑再次登陆给这个小地方带来的震撼。随便走到哪,都能听到市民津津有味地在议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