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小饭馆蒸蒸日上 > 第12章 第12章

第12章 第12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小饭馆蒸蒸日上!

这样明着要报答的可谓是不要脸面了,但有人开了头,有些人便跟着叨叨几句。

宁锦欣也不急,当她们都嚷嚷完了,扬起了甜甜的笑容,说:“自然是要报答大家的。”

何婶儿本来还想再说什么,听到这话差点儿咬到了自个儿的舌头,那些起哄的人半信半疑地问道:“真要告诉我们?”

“许三叔还病着呢,今日回来也晚,本来打算明日跟大家说的。”宁锦欣指了指许三叔。

一夜没睡也奔波了一天的许三叔,加上风寒的缘故,此时脸色实在是难看,许村长正把火把靠向他,那火光影在他脸上,简直就寒碜。

大伙儿当中不少跟着起哄过的,此时也觉得有些过分了,立刻向许三叔表示歉意,同时也真信了宁锦欣的话。

宁锦欣转身看向许村长,道:“但是这事儿也需要村长伯伯帮忙做个见证。”

许村长见宁锦欣愿意把这赚钱的道儿说出来,心里头也是高兴的,村里人富裕了,他这个村长也有面子,当即点头说道:“没问题,宁家五姐儿需要我做什么见证?”

“首先,这粮食一天一个价格,这山药肯定也是,镇上的铺子用什么价钱来收我不清楚,若是你们去镇上卖时亏了钱,可不能怨我。”宁锦欣竖起一只手指说道。

许村长也点头说:“这是自然,买卖的价钱都是自个儿谈来的,是赚是亏怨不得人。”

“第二,大家借了钱给我们宁家,我们姐弟也是靠着大家给一口吃的熬到现在,我们很是感恩,况且我们宁家是大河村的人,自然希望大河村家家户户都发财。”宁锦欣看了眼许村长,见许村长满意地点点头,才继续说道,“可这个恩情大伙儿想我们宁家怎么报答呢,比如说这家大娘之前借给我宁家三十文钱,那家婶儿借我宁家两文钱,那我做同样的报答,借得钱多的那位大娘,是否会觉得不公平?”

借了两文钱的那位正是何婶儿,村里头的人有知道的,也有不知道的,这时候听了这个,当即有不少人表示这话有理。

那些个当初借出来钱多的人,自然举手表示道:“这是当然了,恩情也分大小,自然是要紧着大恩情来报答。”

何婶儿听罢立刻不乐意了,反驳道:“两文钱也是钱,帮着了便是恩,哪儿还能分大小?”

“哎哟,你这话可不能这样说,大伙儿都种地,人家出力气多的收获多,你随便扒拉几下还想要和人家一样的收获么。”

“现在说的是恩情,不是种地。”

“不都一样嘛……”

这里头有人当初借得多,也有人借得少,十文二十文的不少,三十五十的也是有的,一下子分歧就出来了。

宁锦欣不说话,由着这些人吵。

其实她心里头是认同何婶儿说的话,不论是一文也好,一百文也罢,只要出手帮了就是恩情,她认为同样都是要好好报答的。只是真正有心要帮助的人,不会口口声声要挟着要回报,而这些本就是为了回报而出手相帮的人,必然就会站在利益的角度去思考。

受了恩,她必定会报答,但也会区分真心和假意之人。

待她真心的,她也真心以待,哪怕对方帮助的只是一文钱。

待她假意的,她便只做回报,哪怕对方帮助的是一百文钱。

“够了,别再吵了,天都黑了还吵吵闹闹,待会儿官兵来了有得你们受的。”

许村长再次发话,围着的人们听见官兵二字,立刻就噤了声。

“许家五姐儿,那你觉得怎么样才妥当?”许村长问。

宁锦欣答道:“我有个想法,村长伯伯帮忙参详一下吧,各家当初借宁家的钱,宁家都双倍归还,大家都是双倍,这样也算是一视同仁了,当初借得多的,得到的自然也多,这样也很合理对不?总不能你借得少,还想比人家拿得多吧?”

这回儿大伙儿都没话说了,都是两倍归还,要是还有意见,那就说不过去了,而且还会让其他人的口水给喷死。

何婶子是想着自己只能得四文钱,憋屈得不行,却又不敢反驳,咬了咬牙,说:“那你这树根的事儿是怎么样?刚才说要告诉我们的。”

“山药的事我自然是要告诉大家的,大恩小恩都是恩情,这是报答村里人这些日子以来对宁家人的照顾。”宁锦欣从容地说道。

大恩小恩都是恩情,也就一同报答,大恩小恩要分大小,在同样双倍的情况下,大的得益多些,也很公平。

许村长对这个结果很是满意,这些讨要报答的人也很是满意。

何婶儿这个挑拨闹事的,事到如今想闹也闹不起来,只能把心思都放在山药上,催促她赶快说。

许村长见状,便一锤定音道:“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宁锦欣当即回屋里头取出一根还带着蔓藤的山药出来,交给了村长,说道:“这个就是山药,跟野菜一样,能不能找到就看运气了,这个就放您屋里,大伙儿瞧准了模样再去挖。我家二姐还病着,事情多着呢,就不跟大伙儿一同进林子里了。”

“瞧瞧,人家早准备着要告诉你们的,大晚上的在这儿闹,一个个都几岁的人了,还不比一个孩子懂事。”村长气呼呼地骂了几句,小心翼翼地将山药抱在怀中,也不给旁人瞧,熄了手中的火把转身就走,“都回去歇着吧,火把仔细着用,莫要烧着屋了,明儿再来我屋里认。”

众人恨不得立刻就去认那山药的模样,只是村长抱得紧,哪怕知道村长急着自个儿回去瞧,可谁也不敢去抢,只能乖乖地都回家里去。

“便宜了这些家伙。”许二婶哼了一声,叮嘱宁锦欣早些休息,自个儿先行回了家。

许三叔不像许二婶想得开,他怀了还揣着钱呢,当即心痛地叫住了宁锦欣:“明儿个我们再去挖吧,这钱可不能让他们都赚了去。”

“还挖什么挖。”许大牛今日回来瞧着脸色差得很,许三婶心痛得不行,上前掐了许三叔的腰,拉着人道,“明儿个你得下地去。”

许三叔急得不行,使劲把许三婶拉回来,在她耳边小声说道:“你知不知道我们卖了多少钱?六百多文。”

“什么?”

许三叔忙捂着她的嘴巴:“小声点。”

“哎哎,真卖了这么多?”

“当然了。”说罢他拉着许三婶的手,往他怀兜里头摸了摸。

许三婶顿时手都有些发抖,毫不犹豫地对宁锦欣说道:“五姐儿呀,明儿个再挖一天吧。”

“三婶儿,明个儿你们还是下地吧,林子这么大,还不一定能找到呢,而且,我们今日卖了这么多,药铺子的价格肯定压低了的。”宁锦欣知道许家赚了这些钱,肯定不舍得放弃,便小声在许三婶耳边说道:“我还有些别的买卖想要做,需要准备两日,婶儿你们赶紧把田里的事给做完,到时我再去你们家商量。”

一听说还有别的买卖,许三婶立刻乐呵地应道:“哎,那五姐儿你好好休息,到时过来三婶儿给你做饼子吃。”

……

想要明日还去找山药的可不仅许三叔,宁四郎啃着麦饼,含糊地说:“这些人也太过分了,我们家也没地,就指着这山药赚钱,他们非得逼着我们说出来,不就是要把我们往死里逼吗?二姐也好得差不多了,明儿我也进林里挖。”

刚才耽搁了许久,天都已经黑了,宁家舍不得买豆油点灯,宁锦欣摸索着捧了地瓜粥吃了几口,道:“这山药又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也就我们村里的人不识,外头识的人可多了,这回到镇上问了价,药铺里都是八文九文的,饭馆收的肯定更低,要不是这家刚好缺了货,是卖不出这价钱的。再说我们这回是幸运找这那地儿,别处估计挖不出这么多来,这先机我们赚了,后面的给了他们也无妨,毕竟没他们出借的钱,我们都给别人当奴去了。”

“五妹妹说的也没错,只是……”宁锦华叹了一声,道,“只是这赚钱的道儿没了,欠下的债又多了,过了年又得纳口赋……”

“谁说赚钱的道儿没了?”宁锦欣插话道。

宁四郎差点被饼给咽着了,咳嗽了几声,说:“五妹妹可是又找着别的什么福地了?”

“福地没找到,我找着糯米了。”宁锦欣答。

“糯米是什么?”宁锦华和宁四郎不约而同地问。

宁锦欣这才想起这个朝代可不属于历史书里头的,所以这里有的东西跟原本的叫法也许有些不一样,于是详细地解释了一番。

宁锦华很快就听懂了,说:“你说的这个是粘米,村里头就有人在种,价钱比粳米还高的,都是建房子或者做酒的才要买,要不就是过节是买一点儿做米糕。”

“就是这个。”宁锦欣说道:“我打算买来熬糖。”

“糖?”

宁锦华惊呼一声,宁四郎一脸茫然。

“什么糖?”宁四郎问。

宁锦华呼了一口气,回答他道:“就是跟蜂蜜差不多味道,都是甜的,有红糖黑糖和霜糖,可那黑糖红糖都是城里的人家才吃得起的东西,霜糖更是送宫里头用的。我们这样的身份,有几个枣儿甜甜嘴就很不错了。”

说罢她自个儿反而一愣,问:“这粘米能做成糖?”

听完二姐的话,宁锦欣心中已经有成算了。

难怪在镇上总看见那些包子什么的,就没有看到卖甜糕糖果之类的,她在村里长这么大,也没吃过一口糖,本以为盐已经够贵的了,没想到糖这东西还得城里的人才吃得起。

“粘米不是重点,哎,现在说不清,得买回来试试才知道。”虽然宁锦欣有把握,心中也跃跃欲试,但此时也得装装样子。

宁锦华伸出手去摸了摸刚串好的铜钱,心中有些不舍,犹豫了片刻,道:“钱是你赚来的,你爱试便试吧,让四郎帮着你。我身子已经好了,反正家里也没地,明日我去林里碰碰运气,要是找着那山药,也能帮补一些。”

宁锦欣有些无语。

就赚了那么一回钱,他们需要这么惦记这山药么?

“二姐别去找山药了,我还有一样赚钱的道儿给你去做。”宁锦欣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