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小饭馆蒸蒸日上 > 第52章 第52章

第52章 第52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小饭馆蒸蒸日上!

“老大,你把你爹叫回来。”卫夫人吩咐完,转头对石氏说道:“老三媳妇,这回是我们错怪你了,是我们的错。”

石氏轻轻应了一声,卫老爷就回来了,卫夫人跟丈夫说了这个事,卫老爷挑了挑眉,然后看向石氏,“老三媳妇,委屈你了。”

“哎呀,就说那么一句,哪儿就委屈了。”卫老三赶紧说道,石氏也点了点头,说不碍事。

“吃饭吧。”卫老爷夹了一块鸡蛋。

卫夫人夹了一块鸡给石氏,说:“多吃些。”

“哎,谢谢娘。”石氏应了,低头乖乖吃饭。

袁氏随便找些什么说了,气氛逐渐转好,一顿饭下来,大家仿佛忘记了刚才那事了。

但宁锦欣可是记着了。

不论是昨天还是今天,卫家人除了石氏,其他人吃的肉也不多,几乎都要给他们姐弟三人的碗里夹。尤其是外祖父,她留意过,外祖父几乎是用酱就着饭吃的,肉就只吃过那么一两块。

她原本以为他牙不好,但后来发现他把鸡骨头吮了又吮,最后饭都吃完了,才依依不舍地把骨头从碗里夹出来,这才知道他是舍不得吃。

自己舍不得吃,却舍得他们这些孩子多吃一些。

还有卫家两老给儿媳妇道歉一事。

在这朝代里,那些大家大族是怎么样的规矩宁锦欣是没见过,但就是隔壁许家,许二婶和许三婶就是错怪了媳妇,也是简单一句带过就没事儿了,更别说何婶儿婆母那样打媳妇的。

她觉得卫家可以说是很开明的人家了。

也许不用等到调查结果出来,她已经能够肯定,外租家的这些亲戚,就算是有所图,也是真心待他们的。

忽然,一个念头出现在她的脑海当中。

饭后,宁锦欣立刻找宁四郎商量了一下,得到宁四郎的认同后,宁锦欣立刻就去堂屋那边找卫夫人。

这会儿卫老大和卫老三夫妇,都被卫夫人叫去村口那边帮忙了,屋里就卫老爷坐在一旁闭目养神,而卫夫人则帮着宁锦华纳鞋底。

“外祖父,外祖母。”宁锦欣眨着闪亮亮的眼睛走进屋里,向卫夫人问道:“外祖母,能问你个事吗?”

看着这两天都不算亲近的外孙女,忽然就对她亲近起来,卫夫人高兴得合不拢嘴,拉着她的手就说道:“可以可以,你想知道什么,外祖母都告诉你。”

“你吃过豆腐吗?”宁锦欣问。

卫夫人微笑道:“吃过,镇上就有卖的,蒸好了拌些毛酱,可香了。怎么,你想吃豆腐?我让你大舅舅到镇上买。”

“不用不用,我是想问,你们那边卖多少钱?”宁锦欣拉着想要出门喊儿子的卫夫人。

卫夫人又坐了下来,说:“我们那边巴掌这么大的一块,一般就十八文到二十五文左右,这东西跟着豆子的价呢,豆子贵它就贵。”

“挺贵的。”宁锦欣说。

她们这边卖得还要贵一些,前些天回来的时候她看过,县城里卖二十五文,镇上卖二十文。这豆腐一斤豆子就能做出不少来,那些人是真的赚,比她卖腊肉饭还赚。

卫夫人觉得她就是想吃了,朝卫老爷打眼色,让他出去叫儿子买,就是这眼色太明显,宁锦欣发觉了,立刻拉着卫老爷,哭笑不得道:“我真不是想吃,我就是想知道为什么会卖得这么贵。”

“还能为什么呀,这都是人家的手艺,个个都知道这豆腐就是豆子做出来的,可你拿着豆子在手,你做得出来么?”卫夫人笑道:“就跟华姐儿将来那夫家,谁都晓得打磨了木头就能做出那些凳子柜子来,可做出来光滑不光滑,匀称不匀称,这就是手艺了。”

卫老爷也有心显示一下自己秀才郎的见识,这时也出声道:“这手艺都是家传的,就跟那做醋做酱做酒的一样,有做得好的人家,还给皇上封了官呢。”

这个是宁锦欣早在宋子熙那听过了,不过此时也很捧场地哇了一声。

卫老爷虚荣心满足了,把宁锦欣从卫夫人身边拉到了自己身边,说:“外祖父跟你说,这手艺最难的,就说得说做酒了。你看着天下做酒的多少人家啊,可这酒味道如何,就很讲究了,除了这泉水要好,这手艺也要了得。有那用一样的泉水一样的粮食,可酿出来的就味道就是不同,京城每三年就举办两个比赛,其中一个就是酒。”

明明是说着豆腐的,不知道怎么突然就变成酒了,但是宁锦欣并不介意,宋子熙给他讲的多是那些世家大族家里的事,外祖父现在讲的是外面的事,她同样很感兴趣:“另一个是什么?”

“另一个是厨艺比赛,不过这个没什么意思,已经连续十几年是同一人夺得头筹,菜式来来去去就那么几道,没什么好看的。但贡酒比赛就不一样了,每三年都有一样新酒出现,哎呀,听说那些酒入口甘醇,一试难忘呀!”

卫夫人不由得笑了,把宁锦欣拉了回来,道:“说这些作甚?那些酒你又买不起,来,外祖母跟你说豆腐,这豆腐咱们买得起,今晚我们就吃豆腐好不好?”

宁锦欣对比赛很感兴趣,不过她猜想两老估计知道的也不多,京城的比赛还是问宋子熙更好,于是她打算就此停了话题,点头道:“好呀,今晚吃豆腐,不过吃我做的。”

“好好好,我现在让你大舅舅去买,买回来你来煮。”卫夫人光想着宁锦欣要吃豆腐,没听清她后面的话,笑着要出去。

宁锦欣再次拉着她:“外祖母,我们这儿道镇上去要半天的时间呢,大舅舅现在出去的话到了镇上可天黑了。而且,我的意思不是买豆腐回来煮,而是我把豆腐做出来。”

“什么?你……你会做豆腐?”卫夫人的声音提高了许多。

紧接着哐当一声,卫老爷手边上的茶盏,直接被他失手打翻了。

……

本来宁锦欣真的没打算要做豆腐的,家里头提前泡着的豆子,原本是打算用来做豆瓣酱的,但她现在改变主意了,来找卫夫人除了想知道外面的价格外,还想借人。

做压豆腐的模板也方便得很,罗安就在村口那边里,给他详细说一下,不一会儿就给打造了出几个来。

卫老爷自己亲自去带人回来,两夫妻就守着厨房的门口,谁也不给进,宁锦华知道宁锦欣又在捣鼓新吃食,见怪不怪了,说两老过于紧张。

卫老爷可不听她的,说村里人一天轮着来几个,不守着怎么行。

这是传家的手艺呀,他们老家那有一家做豆腐的,都传了十多年了,一家老少十几口就靠着豆腐给养活了,若是他们家也会了,这日后是怎么样的光景?

以往在老家,他们手上有祖上楼下的田庄,哪怕是四个儿子都蠢笨,光会种田读不成书,日子也是能过得去的。但逃难之后什么都没有了,几乎是所有的积蓄买了几亩好地,想着日子省省,孙辈还至于饿死。

“哎呀,没想到呀。”卫老爷听着厨房里头劈柴烧火的声音,道:“你的嫁妆就剩几支发钗了,到时让老四把中公的钱都拿过来吧,这可是传家的手艺。”

“中公的钱也没多少,要不让老大回去卖掉两亩地吧,他们得了这手艺,往后的日子是不用愁了。我也没想到呀,我还想着要照顾好燕娘的几个孩子,没想到却是他们照顾了我们,这下我们倒真是打秋风来了。”卫夫人叹道。

“我想着,要么就让老大一家留在这吧,让他们好好照顾几个孩子。”卫老爷说道。

两夫妻商量来商量去,老三夫妇也忙完村口的买卖回来了,瞧见他们就坐在厨房门口的地上,赶紧过去扶人。

“别过来。”卫老爷一声猛喝,不止吓住了老三夫妇,就连厨房里头的人都被吓了一跳。

宁锦欣惊吓过后就笑了起来:“外祖父也太紧张了。”

“是该紧张的,这可是传家的手艺,我们日后也会保证,绝对不外传。”卫老大严肃地保证道。

袁氏跟真点头,神情比卫老大还要严肃。

宁锦欣:“……”样样都要传家不外传,难怪这儿什么都缺。

做豆腐最重要的是点豆腐的卤水,第一次做了出来后,就有下次可以用的酸水了,但其实她也是做过几次豆腐而已,而且卤水都是买的制好了的,所以这一次做卤水,她也没有太大的把握,于是就只用了小部分的豆子。

“这样子是豆花,等豆腐凝结了,上面这一层就是酸浆了,这酸浆得找罐子装好,放着变酸了,就能点豆腐了。不过我也不确定我这次做得怎么样,等成品出来了再看看,如果不行,我们还得再重新调一次卤水。”

“这压豆腐的时间短一些就是水豆腐,吃起来嫩滑,但容易碎,如果压的时间长了,那就是老豆腐,口感厚实一些。嫩豆腐蒸煮做汤都可以,老豆腐可塞写肉沫进去煎。”

在压豆腐的时间里,宁锦欣讲了好几个做豆腐的菜式,袁氏做菜也是做习惯的,一听就懂了。

眼看着时间差不多,宁锦欣就让卫老大拆模板,然后用手掰了一点儿放在嘴里尝。

幸好,她的天赋很给力,凭着她在县城买回来的醋和其他调料,把这卤水给制作出来了,而且在这里第一次做的豆腐,出来的效果也很好。

“是豆腐,真的是豆腐!”卫老大大叫了起来。

“臭小子,快闭嘴。”卫老爷喝了一声跑进厨房,看着黄黄白白的一大块豆腐楞了楞神:“真的是豆腐呀,是豆腐!”

卫夫人拍了他一下:“你两父子赶紧闭嘴吧,待会儿把隔壁的都喊过来了。”

卫家父子不约而同地捂着自己的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