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小饭馆蒸蒸日上 > 第61章 第61章

第61章 第61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小饭馆蒸蒸日上!

这趟一起到镇上的还有罗安,铺子里头的桌椅就全交给罗安来做了。

宁锦欣早想好了,把铺子靠里面的地方用屏风隔开来,就放两张大圆桌,方便人多的客人。而前面的部分是四人的桌子,人多的时候拼起来也没问题,;靠墙边的位置,则是贴墙装上长长的板子,摆放一行圆凳子,留作单人座位。

按照宁锦欣的想法,她这个小店铺,既没有厢房,又没有雅致的装饰,路过的达官贵人并不会进来吃饭。所以出售的菜品只能是价廉物美的,但比起集市上光能填饱肚子的,又得有些优势才能有赚头,在这当中亦要做一两样菜品,能让带在路上吃的就最好了。

“我们就是做出美味佳肴来,也很难跟镇上的华悦楼竞争,因为环境和座位都比不上,所以我打算把客户的定位放在做工的人身上。镇上许多人都是做工的,比如那些店小二、掌柜、绣娘又或者是那些工匠们,他们手上有些银钱,舍不得上酒楼,却又嫌弃集市上的摊食。”宁锦欣把家人召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卫夫人立刻就摇头道:“这些人要么是长工要么是短工,就是他们愿意花钱,恐怕只有一月一日的休沐日才能够出来下馆子,还是按照酒楼的做法吧,镇上的人都舍得花钱的,我们多做几样菜式,不比酒楼生意差。”

“镇上住着的自然要做,但我刚才所说的那些人,未必就做不了。他们之所以休沐日才到酒楼,是因为酒楼茶水都是要钱的,一份炒菜再点一碗饭,一个人根本吃不完,只能约上好友一同去。若是配好了一个人的分量,想必他们很乐意花这个钱。”宁锦欣胸有成竹地说道。

“一个人的分量?”卫夫人思考了一下:“这样的话可是要忙碌许多呢。”

“不会呀,这样的工作餐,一天一款菜式,每天不同,我们只需要把一锅菜做出来,按分量分就成了,其实比起炒菜还轻松一些呢。”宁锦欣说道:“当然,菜谱也是要定下的,要是有想要吃其他的人,也可以点菜。”

卫夫人细想了一下,觉得这个主意当真不错:“工作餐,听着挺贴切的。”

大方向敲定下来,宁锦欣便把另外的想法说出:“之后就由大舅母来掌厨,我负责其他的。”

她详细地跟卫夫人说了一遍,两人叫上袁氏,把一周的菜单定下,然后就让宁四郎来写菜谱。

一个月后。

宁家食铺正式开业。

这一天,县令徐大人送了一副牌匾来,还是他亲自提的字,让衙役敲锣打鼓地宣扬了一番,才命人交到宁锦欣手中。

说实话,宁锦欣不是很想要。

徐大人的字,实在比宋子熙写的差,要风骨没风骨的,看着是真一般。

只是他这一波造势,宣传效果实在是好。

住在镇上的耆老们知道县令大人过来,都纷纷过来拜见,徐大人立刻就给那些人推荐了起来,然后铺子里就满座了。

宁锦欣心里头挣扎了一下,默默地让离伤把上面挂着的那副还盖着红布的牌匾取下,换上徐大人送来的这一副。

耆老们和镇上的富户,加上徐大人和鲁霄云,刚好坐满屏风后头的两张圆桌,他们带来的人坐在那些四人座和单人座,坐不下的就自觉到外头找别的吃去。

卫老爷拿出早准备好的菜谱派发下去,大圆桌三份,四人桌两份,单人座不用派,墙上就贴着了,抬头就能看到。

一般酒楼和饭馆都是没有菜谱的,除了招牌菜外,都是店小二按照当天厨房的材料来报,又或者是客人提出想要吃什么,厨房再做出来。

所以当众人瞧着手中的菜谱时,感觉很有新鲜感。

入目之时,最上方的一行尤为显眼。

“本日例餐,肉沫豆腐盖饭加例汤,一人份?”

“这是招牌菜?”

卫老爷笑道:“这一个人分量的工作餐,里头包含了菜和饭,还有一份例汤。”

“例汤是什么汤?”当即有人好奇地问道。

卫老爷解释道:“例汤每日都不同,看厨房做了什么就是什么,没得挑选。”

听着没得挑选这话,坐大圆桌的这些人点了点头,有些不太乐意。

来饭馆吃饭还不让挑选,这跟家里的仆人有什么区别?

卫老爷自然明白他们的心思,笑着说道:“这是特地准备给那些不爱选择的人家,简简单单一份饭菜,不过是二十文一份,还每天都不一样,但省却了选择的麻烦。各位是讲究人,还请看向下方的菜式,那是本店的招牌菜,可自行挑选,若还有别的想吃,也可告知。”

众人这才缓了脸色,纷纷往下看去。

菜式并不多,八菜一汤一主食:酱烧豆腐、酱烧排骨、酱烧排骨,酱焖大肠,鲜酱青菜,鲜酱炒鸡蛋,鲜酱豆腐,鲜酱猪肉,豆腐鱼汤和腊肉饭。

每道菜式前头都有一个编号。

这时,卫老爷又说道:“各位有想吃的,把编号告知即可。”

耆老们和富户都想讨好徐大人,自然是要把招牌菜都点上一份。

徐老爷上次从宁家回去之后,心心念念都是酱焖大肠和鲜酱青菜,立刻就表示这两样菜式各要两份。

卫老爷应下,然后回到柜台处,将带有标记的木签字放到写着桌子编号的竹筒里,让卫夫人拿到厨房里头。

这个法子是宁锦欣想出来的,因为石氏和袁氏认识的字不多,避免人多混乱,就按编号弄了这么些配件来。

这样大家只要记着编号,看一眼就知道哪张桌子要哪样菜式。

徐大人瞧着他们这样的安排,不由得想起他手下的衙役来,那些都是从农户聘来的,许多都是不识字,若是按照这个法子,日后他安排事情还能事半功倍。

当然,他下意识就认为这是宋子熙想出来的,只佩服侯府的公子就是不一样,完全没想过这是宁锦欣的想法。

“咦,最下方这个是什么?”忽然有人惊呼道。

“日作私房菜?一道菜要十两银子?”

“什么菜要十两银子这么贵?”

卫老爷心想终于有人看到了,目光也变得明亮了起来。

当初定这菜谱的时候,宁锦欣说把这个放在最下方,字还得写得小一些,他就提出过反对,认为这个应该放在菜谱最显眼的位置才行。

然而宁锦欣坚持,最后也正作罢。

他立刻回身过去给众人介绍道:“这个日作私房菜,是由我们东家亲自下厨,菜式亦是由我们东家来决定,一道菜十两银子,但是不满意是不能退款的,若是敢尝试可以一点。”

众人哗然。

十两银子一道菜,若是难吃不就亏大了?

当即有人揶揄道:“难不成你东家还当过御厨不成?”

众人哄笑,说你们东家若是对自己手艺这么有信心,应该去京城参加那厨子大赛去,得了榜首,莫说是十两银子,十两金子一道菜也多的是人抢。

卫老爷听着不太高兴,但他也没说什么,默默把他们手上的菜谱收了回来,心道这些人就是不识货,等他们赚到了去京城的钱,这些人就知道自己错过什么了。

大圆桌这边的菜都点好,其他的也不用纠结,徐大人正好想知道工作餐是怎么样的,大手一挥就给衙役们每人点了一份工作餐,其他人自然有样学样。

卫老爷安排好后特意去安慰宁锦欣,谁知宁锦欣听了后毫不在意,摆了摆手,又跟宋子熙商量酱料作坊的事。

卫老爷心中当即骄傲满满。

心胸宽广,意志坚定,不会因为一次的挫败而失去信心,不愧为他的外孙女!

他不知道的是,宁锦欣听见不用她下厨,还有点小高兴呢。

她喜欢下厨不错,但那是做给自己吃和做给家人吃的,旁人要吃,那得看她心情了。于买卖上,她本来打算定一百两的,可大伙儿都觉得她傻了,非得改成一两银,她好说歹说才升到十两这个价格。

事实上,她随便煮一顿饭来,大家都吃得赞不绝口,若是她用心去做一道菜,一百两银子她觉得还是少的。不过后来想想,大部分人吃一道菜,也只能分出好吃和不好吃来,真正懂得品尝的人并不多,至少在这个小镇子里就算有,也难遇着。

所以,十两银子就十两银子吧,十两银子也有十两银子的做法,就跟上回宴请徐大人一样,随便做做就成。

这回没人点更好,她也懒得下厨,正忙着呢,作坊的事情得立刻开展了。

这个月来个个都在忙着铺子的事情,几个舅舅要把地租出去,回来路途又远,估计短时间是无法回来,得空的就剩下宋子熙和宁四郎,作坊的事就只能交托给他们。

现在作坊已经建好了,就在许二婶他们新搬进的村子。

那个村子比以前的大河村富裕一些,不过也说不上多好,许二婶的娘家在那边挺有地位的,听说宁锦欣要建作坊,立刻就帮忙张罗。

这年头有活计谁不想做,在自己村里头还不用往外跑,村长连材料都不用他们出,直接招呼村里的人把作坊给建好了,还说不收钱。

不收钱?这可不行,想想大河村那日日被提着的恩情,宁锦欣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biqu50.cc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iqu5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