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小饭馆蒸蒸日上 > 第77章 第77章

第77章 第77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小饭馆蒸蒸日上!

罗安家早就分出来了,向来跟家里的亲戚也不好,这回除了哥嫂和妹妹妹夫,也就只有族里交好的几个族兄前来帮忙,把孩子都带着凑上也算是热闹了。

乐队和轿夫们在外头等候,嫂子跟妹妹怕孩子闹事牵到一旁,进铺子里头的就剩下几个人,看着就有些单薄。

那些前来祝贺的学子们见状,主动请缨要加入催妆的队伍。

他们先在墙上的宣纸上,洋洋洒洒地提笔,赋诗词表示祝贺。

一诗完成,卫老爷便在旁边朗读一遍,离伤站在门边上,给外头看热闹的人又朗读了一遍,外头一声叠一声的叫好。

县学前十学子来祝贺一事,那可是整个县学都知道的,这回跟着来看热闹的学子们可不少,他们听着周围的叫好声,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卫老爷高兴呀,这么多读书人前来祝贺,他这面子堪比县学的学官了。

卫夫人也高兴,这么多的墨宝,若是日后这些人都当了官……

哎哟,那可真得多多益善呀。

她郑重地向前十学子表示感谢之后,让儿子们把纸拆下来,仔细收好表示尊重,然后重新贴上宣纸。

这一回两边墙都贴上,让外头那些学子们也进来,自行寻位置,即场挥毫。

在场还有一个特别高兴的,那就是媒婆了。

这位媒婆不是官媒,本来罗家自己抬出轿子来她就吃惊了一番,现在瞧着这么多读书人都来祝贺,真是比主人家还要高兴。

这场面,比起城里头的嫁娶,都差不了。

只要好好做成了这事,她这身价立刻就会水涨船高,成为私媒当中的翘楚。

媒婆最是擅长气氛的调节了,在她卖力的推进下,外头的声音一波又一波的响起,似乎参与的人越发多了。

宁四郎听着这声音,额头开始渗出了冷汗:“县学的学子都要帮忙催妆,我一个人肯定是应付不来的,谢谢你,子熙哥。”

“自家人,不必客气。”宋子熙低声说道。

外头又是一阵声浪,把宋子熙的话给掩盖过去了,听着是某学子创作出了一首好诗,宁四郎刚要说自己没听清楚他说的什么,一身大红喜服的罗安便快步走来过来。

媒婆笑着跟上来道:“新郎官催妆来了,新娘子可准备好了?”

宁四郎立刻打起精神,按照先前准备好的说词,正色道:“这得看看新郎官催妆的本事了。”

学子们说要参与催妆就被官媒叮嘱过了,这时候自然是卖力吹捧新郎官:“本事自然是有的,咱们新郎官可是有一双巧手,外头的花轿可是新郎官亲手制作的,新娘子可得赶紧出来瞧瞧呀。”

“哎呀,那可真是巧,我们新娘子也有一双巧手,新嫁衣上的花样儿都是自个儿一针一线绣的,新郎官若想看,还得再使劲催一催才行。”宁四郎也大声炫耀自己的姐姐。

“这可怎么办呢,就让在下作一首诗,替新郎官催一催吧。”

“行呀,在下正跟外祖父学作诗,正好能取取经……”

门板的另一边,把外头话语听得清楚的宁锦华羞涩的微笑着。

宁锦欣给她画着花钿,笑着说道:“可惜外头守门这事不能让女子来,不然我厨房拿几样食材来,保准他们这些学子没几个认识的。”

“君子远庖厨,不认识有什么奇怪的,男子便是要一心向学,为家里谋前程的才好。”宁锦华嗔了她一眼。

宁锦欣打趣着回道:“二姐都还没出门呢,就帮着姐夫说话了。”

“你这张嘴儿,我还真说不过你。”

“哎呀,二姐你这脸红得,胭脂都不用上了,真节省,正好让四哥给你添个美名。”

“你小声点,外头听到呢……”

宁锦绣看着姐妹两人小声地打闹着,有点儿愣神。

说实话,她是真的羡慕。

羡慕屋里头几抬满满的嫁妆,羡慕二姐一身大红嫁衣,羡慕外头热热闹闹的状况。

这些,都曾是她所希望拥有,却又不敢奢望的。

若她当年没有做出那样的选择,想必她也有能风风光光出嫁的一天吧。

只是,后悔已经无用了,正如外祖母说的,选择什么样的路,便只能看什么样的风景。

“二姐,你能嫁个好人家,我真的感到很高兴。”宁锦绣由衷地说道。

宁锦华看向她,心中微微一痛,牵起她的手,说:“你好好养胎,过去的事情不要再想了,日后我们多联系,要是受了委屈,也要告诉我们,我们替你讨公道。”

这些天以来,大伙儿吃完饭,宁锦绣立刻就动手收拾碗筷,早上起得比谁都早,张罗了早膳又开始洗衣。大伙儿都让她不要操劳这些,外祖母更是明令禁止她不要再做家务事了,她答应下来之后,家务事没沾手,却又做起了倒茶递水的事儿来。

宁锦华看得出来,这并非宁锦绣内疚想要弥补什么,而是她无意识当中就习惯性地去做这些事情,可见她在夫家里头,这是忙碌是一种常态。

相见的时候,宁锦华表现出来是原谅这个妹妹了,但是心中的怨气并没有完全的消失。

后来,宁锦欣来劝的时候曾说过,宁锦绣没日没夜的操劳,除了想要在夫家站稳脚跟,也有可能是她对自己的一种惩罚。再加上这些日子的相处,渐渐地,她是真的放下了。

如今家里一切都好,不论以往是怎么样,大家到底还是亲姐妹,宁锦华还是希望宁锦绣也过得好的。

“我知道了,谢谢二姐。”宁锦绣声音有点颤抖,眼眶微红。

宁锦欣见她们这模样,生怕两人说着说着情绪就要激动起来,忙打断道:“好了好了,别再说这些了,要是外头进来看见你们抱头痛哭的话,恐怕要吓坏了的。我替二姐姐盖上红盖头吧,我听着她们诗念完了,对子也对完了,四哥把泥巴也拿出来说,估计也差不多了。”

宁锦华噗嗤一笑:“真是的,泥巴有什么好说的,也不怕别人笑话。”

宁锦绣这日是真释怀了,微微笑着说:“他从小就爱玩泥巴,洗他的衣服最是烦人,起初五妹妹说他勤奋念书,我还不信呢。”

见两人都在嫌,宁锦欣想说,泥巴玩得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家一件杰出的雕塑作品就能卖出天价,哪怕是一件小小的陶瓷,只要是精品也能名动天下。不过在这里,陶土是重要物资,得官窑才能拥有,平民百姓能捣弄的,就是那街上小摊售卖的泥人,用棍子戳着,放上几天就会干裂碎掉的那种。

“我看也没有好不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爱好的事情嘛。”宁锦欣拿了红盖头来,“宋子熙把学子们说得没话可回,估计他们也该敲门了,四姐快坐好,我替你盖上。”

宁锦华点了点头。

屋里头准备好后片刻,房门就被敲响,罗安的声音在外头响起:“新娘子可已妆成?”

他话音刚落,学子们便起哄:“新郎官等不及啦。”

宁锦绣笑着把门打开,领着宁锦欣讨要了封包,然后让开了位置。

罗安进来看见一身红嫁衣的宁锦华,傻傻的站着,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还是媒婆提点他把宁锦华牵着慢慢走了出去。

铺子里头已经摆放好桌椅。

正位的桌子上摆放的是宁老爷和宁夫人的牌位,卫老爷和卫夫人坐在侧边,在两人拜别了父母之后,含泪叮嘱了几句。

最后,宁四郎将宁锦华给背出门去,送进了花轿。

新嫁娘出阁,热闹非凡。

宁锦欣笑容看着迎亲队伍远去后,回身正好和宋子熙对上眼。

“辛苦了。”

“辛苦了。”

两人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宁锦欣道:“我姐成亲,你跟我说什么辛苦,倒是你,帮忙拉了县学的学子来撑场面不说,自个儿还得替我们家撑场面,谢谢你了。”

“我们之间说什么谢。”语毕,他微怔了一下,觉得自己说得有些唐突,忙转了话题转回原处:“我就是觉得,能看到今日这样的场面,这些日子一来,你为了这个家,的确辛苦。”

宁锦欣看向他,嘴唇微微动了下,却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她明白他说的辛苦,指的并不是今天,而是她一直以来的努力。

这段日子以来她并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满脑子就是想着如何赚钱,如何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她从没觉得自己有多辛苦。

可如今被人肯定,被人安慰,这心里头就有一种很满很满的感觉。

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

真好。

宁锦欣灿烂地笑着,眼睛都要眯起来了,她拍了拍宋子熙的肩膀:“好兄弟,走,该吃宴席了。”

按照这里的习俗,新娘子被家中兄弟背进花轿,新郎官便带着迎亲的队伍离去,到男家那边举行拜堂的仪式。这个时候,女家这边的亲人是不会跟着去的,因为女方在这边也会举办宴席。

普通人家的话,男女双方家境也不太好,把酒席都包揽了的话可承受不起,干脆就分开摆酒席,各家收各家的礼。到了那些大户人家,钱可不算什么,双方都想包揽这酒席,可双方都是要面子的,也就只能是各摆各的。有甚者,各摆各的还得比较一番,美名其曰给自家孩子底气,实则也是对外显示家中实力。

宁家这边亲戚都不知道在哪儿,族人就更不知道了,眼下就只有卫老爷一家子是至亲,再把宁锦绣的夫家请来,又叫上许二叔他们,人就算是齐了。因为也知道罗家的底子并不富裕,所以宁锦欣特地让宁四郎将学子们都留了下来,省得罗家那边临时还得添碗筷。

她亲自下厨,袁氏她们几个帮着打下手,一顿宴席下来,学子们又开始写诗题词了。

这回,写的全是美食。

十两银子一道私房菜,他们今日居然能吃上宴席!

哎哟喂,此时此刻,简直思如泉涌。

宁锦欣看着满墙的诗词,对微醺的卫老爷说:“外祖父,我觉得我们的是日私房菜可以涨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