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水浒:开局被扈三娘逼婚 > 第五十章 给祝家挖坑

第五十章 给祝家挖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水浒:开局被扈三娘逼婚!

十月十六,雪花再一次纷纷落下,而且有着愈下愈大的趋势。看样子,今冬的第一场大雪就要彻底来临!

林峰领着赖小宝,车队回到了扈家庄。赖小宝也将前前后后所有的经过讲完了。

在知州大人的命令下,阳谷县知县亲自带领几十个债主,外加一众衙役来到祝家庄。

祝朝丰,祝彪等人当场就懵逼了。只觉得事情太突然了,他们都没得到消息,一大票债主就找上门了。

本来祝家庄还想继续赖账,甚至不惜背地里贿赂知县。可这么多债主中,也有一些身份不低的家族,人家也是早就上下打点好关系,阳谷县知县也不敢乱来。

最后无奈,祝家庄只能还钱。可祝家庄又哭穷,说家里钱粮不多,没办法一下子全部还完所有的欠债。

最终在知县大人的主持下,小债主基本上都还清了。一些大债主,有的还了一半,有的只还了两三成。

扈家是最后一个被还债的,而且祝家只还了两万石粮食,还欠着三万石。

赖小宝说完,再一次给林峰跪下,自责地说道:“姑爷,小的无能,没办法将五万石粮食全部要回来!”

林峰却赶紧上前扶起赖小宝,摆手说道:“赖小宝,你无须自责。你能要回两万石粮食,已经是难能可贵。至于剩下的,再想办法吧。”

赖小宝又说道:“姑爷,待会县尉赵大人要来,还有祝家的管事,你还要立个签收字据才行!”

赖小宝话音刚落下,就有家丁进来禀告,说县尉赵大人到了。

林峰跟扈有德哪敢怠慢,立刻来到大门前,就看到一个穿着绿色官服的朝廷命官,乌纱帽两侧伸着两根长长的翅膀,好像叫什么直脚幞头。

林峰倒是听说过这种长翅帽,好像是赵匡胤发明的,是为了防止大臣们在大殿上交头接耳,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这还是林峰第一次真正见到宋朝的官员,虽然只是个九品县尉,可好歹是个官。宋江在水浒中那么牛,其实也不过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吏。

在这个时代,官那就是统治阶级,不管多大,小老百姓见了都要磕头见礼。

眼前的赵县尉看上去年纪不小,应该有四十多岁的样子,长得挺精瘦,倒不是那种脑满肠肥的贪官样子。

赵县尉身边还站着一个中年人,只是一脸阴沉,望向扈有德跟他的眼神,好像欠了他几千贯钱似的。

林峰可不想对这种官员磕头,他先是看着自己的岳父,就看到扈有德上前给那人抱拳作揖,并没有跪下。这让林峰长舒口气。

看样子自家岳父的身份还是挺高的,至少在这县尉面前,不用磕头见礼。

林峰也学着扈有德的样子,给那人抱拳作揖见礼。

赵大人打量着林峰,笑着对扈有德说道:“这就是太公招的乘龙快婿啊,果然是一表人才。太公好福气啊!”

“只是太公怎地不通知本官,本官好前来祝贺。前些日子听说此事,本官不能前来讨杯喜酒,实为憾事!”

扈有德赶紧解释道:“赵大人赎罪,实在是这婚事十分仓促,来不及通知大人。”

关于扈三娘私定终身,匆匆嫁人的传闻,这赵大人也听说了,他之前只是客套,自然不会真的生气。

扈有德将赵县尉跟那个中年人请到前厅。

赵县尉开门见山,对扈有德说道:“太公,本官此次前来,想必你也知道来意。”

“老夫明白!”说着,扈有德望向林峰。

林峰点了点头,然后掏出了祝彪打给他的欠条。

林峰将欠条递给了赵县尉,赵县尉看了看,又给旁边的中年人看了看。那中年人看着熟悉的字迹,一脸不爽地点了点头。

赵县尉又将欠条递给了林峰,说道:“欠条是真的,祝家的确欠了扈家五万石粮食。”

“今日祝家先行偿还扈家两万石粮食,需要扈家给祝家打一个字据。至于剩下的三万石粮食,祝家会在今后偿还!”

林峰也早就让人准备了笔墨纸砚,扈有德亲自执笔,写下了扈家先行收到了祝家偿还的两万粮食,还剩下三万石粮食。

接着,扈有德,林峰分别签字。赵县尉也填上了自己的大名,当做是见证人。

一切弄完之后,这字据会被祝家的管事带走。

“事情办完了,本官就不多叨扰了。这就回去向知县大人复命!”赵县尉对扈有德说道。

扈有德赶紧挽留道:“赵大人,老夫早已吩咐下人准备了酒席,这眼看雪越下越大,不如吃几杯酒,等雪小了再走!”

赵县尉却解释道:“太公,不是本官不肯留下吃酒,实乃是知县大人还在祝家庄等候,本官岂能让上官多等?下次,下次一定亲自登门,你我二人不就不休!”

“那就一言为定了!”

眼看赵县尉就要走,林峰突然喊道:“赵大人请留步!”

赵县尉不解的望着林峰,询问道:“林公子还有何事?”

林峰之前一直在心里想着一件事,觉得这是个机会。

林峰斟酌了一番,立刻对赵县尉说道:“赵大人,如今我扈家人多地少,每年的收成难以供养全庄吃食。”

“小子与岳父大人一直为此事烦恼。这不前日刚想到一个注意,正巧你在这里,还有祝家的管事在,正好我将此事办了。”

赵县尉纳闷地说道:“什么事情,还需要本官吗?”

那中年人却不爽地盯着林峰,并没有开口说什么。

“这不是祝家还欠着我扈家三万石粮食,按照祝家的说法,他们怕是短时间还不上了。”

“我扈家又要养这么多人。我跟岳父大人前日想了个注意,就是让庄上的老人,妇孺弄一些石头,打造一些石狮子,石磙,石磨,石碑,石臼啥的拿去卖,换一些钱财贴补家用。这就需要大量的石头。”

“这祝家庄不是有一处乱石岗嘛,到时候肯定要从乱石岗采石。”

一听这话,那管事当即大喊道:“这怎么能行?那乱石岗乃是我祝家的,岂能让你们扈家采石?”

果不其然,那些无用的石头,平日里祝家不会放在心上。可要是扈家大规模用,祝家却绝不会同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