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孤独的九零后 > 第四章 洋洋洒洒时光纵美,相聚甚短无奈启…

第四章 洋洋洒洒时光纵美,相聚甚短无奈启…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孤独的九零后!

李林亮是个急性子,早上根本睡不住。大约七点的时候便“噼里啪啦”起身了。

他拿起炉上的火柱挑开火盖子,醒了醒下边的炉灰。烧过了的煤块表皮在轻微的晃动下脱落,露出通红的煤芯。

他又在煤匣里,捡了几快稍微小点的,盖在发红的煤芯上面,做引火用,把火烧旺了。

接下来便是休闲娱乐的时间了。他懒洋洋的坐在一把黄漆的椅子上,拿起桌子上的“红兰州”,抽出一支来,“吧嗒吧嗒”便点上了。

右手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吸了一大口,又吐了出来,一股烟气向着正前方喷薄而出,熟稔的动作一气呵成。活生生一副老烟民的样子。

就这样,李林亮能在那坐上一个小时,直到天大亮。将烟头放在烟灰缸里捻一捻。此时,烟灰缸里已经三四个烟头。

他端起烟灰缸,倒进了火炉的煤灰匣子里,端着煤灰匣子出去了。

炉子上的火着得很旺,发出“呼呼”的响声。待他打开尘封一晚的大门,倒完了炉灰回来。

灌了满满一壶水,揭开炉盖,搭在火炉上。便出门照顾他那“贵气”的小羊去了。

每次回家后的李彦霖都是疲惫不堪的样子,积攒了十天半月的瞌睡,终于在周末得到了释放。

李彦霖从土炕上爬起,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周末的时光是如此的美妙,但美好的东西总是一闪而过。

转眼又是周末,晚上就要回学校上晚自习,简直如噩梦一般。

但这一觉是睡得真舒服,从昨晚十一点躺下后,不声不响就睡着了。整整一个夜晚不曾翻身,起夜。睡到午夜正酣时,还打起了响亮的鼻鼾声。

李林亮进进出出忙碌着,待儿子起来的时候,他从屋外喂完小羊回来,在小院里拍打着身上的尘土。

进门后,看见趴在炕沿上的李彦霖,问他昨晚睡得如何。李彦霖应承着“还好”。

炉子上的水壶烧的滚烫,正“咕噜咕噜”地冒着泡泡,吹着口哨。

王兴梅洗漱完毕后,正在忙碌着,准备着晨午饭。暂且给予这样的称谓吧,因为没有人知道这是早饭,还是午饭。只是在河西的农忙时节,这样的饭食数不胜数。

此时的李彦霖经过两天的休整,已是元气满满。在爸爸“噼里啪啦”的“起床哨”中,迅速地翻身穿衣,折被褥,洗脸,刷牙。

随着“刺啦”一声水滴进油锅的声音,妈妈王兴梅的饭熟了近一半。今天的饭菜是猪肉炖粉条。

切片的猪肉在油渍的浸润下,发出“滋滋”的响声。放点花椒、大香、辣椒粉,王兴梅拿着锅铲翻炒着。

“他爸,你去捞点酸菜!”王兴梅对刚刷完牙的李林亮说道。

“我还没洗脸呢,你让你儿子去么。”李林亮拿着毛巾擦着脸。水还没干呢,就火急火燎地打开了电视机,《重案六组》是他每日必看的节目。

“彦霖,你捞点酸菜去,在厨房屋的大缸里。”她说着从碗柜里拿出来一个瓷碗。

“把这个碗捞满,缸里有筷子。”

李彦霖伸手结果妈妈手中的碗,不一会儿便捞了满满一碗酸菜回来。

王兴梅将盆里泡了一晚上的粉条捞了出来,放在案板上,捋顺了,切成长段。

她先将粉条倒进锅里翻炒了几下,把满满一碗酸菜的一大半放进锅里,拿铲子抄抄底。

等肉熟的差不多了。从蒸锅里拿出几个白花花的馒头,沿着锅边,整整齐齐地摆了一圈,盖上锅盖。等馒头闷热了,就可以开吃了。

饭还没出锅,菜的香味已经出来了。按例,酸菜粉条炒肉一人一份。三个人每人大半碗,加两三个馒头,不争不吵。

待三碗菜齐刷刷端上桌的时候,差别是显而易见的。摆在李彦霖面前的碗基本已经盛满,而王兴梅的碗里仅仅是半碗的样子。

“你看你妈,给儿子的碗垒的高高的!”李林亮看着肉眼可见的不公,开玩笑说。

“哪个多了?”王兴梅说着:“我吃不上,就给儿子多拨了点。”

“嗯嗯,就是!你妈吃的少。”李林亮陪笑着说道。

“赶紧吃吧!电视一开,就不知道姓啥了!”王兴梅看着眼睛直勾勾盯着电视机,不吃饭的李林亮,气不打一处来,瞪了他一眼。

“这画质也差的,看不清楚。”李彦霖看着电视机上人物似是而非的面容。本来这部剧就是十来年前的老剧,如今还要再看一遍。

“就这么个人么,你爸就爱看这种。”王兴梅跟儿子聊着。多少年了还不知道他的脾性,就喜欢这种老掉牙的电视剧。

李林亮呵呵笑着,陪着母子两边吃边聊。嘱咐儿子吃完饭了将衣服什么的洗一洗,下午会还要去学校,上学的事情马虎不得。

李彦霖一手拿筷子,一手拿馒头,一副欲罢不能的样子,满桌子都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待中午十二点一过,他就要准备去学校了。周五回来的时候,总是恨不得飞一般赶回来,要回去了便懒懒散散的,周而复始,这是不变的铁律。

他将换下的衣服一股脑全塞进洗衣机里,打了两桶水,刚能没着衣服,又抠了两勺洗衣粉洒在上面。

接下来,便是洗衣机的事了。趁着心情郁闷,正好看会电视,放纵一下。

“彦霖,那个枣给你装上些,你学校去了吃。”王兴梅将餐具洗漱完毕,想着菜园里枣树上结下的一点枣。

枣子不大,但味道还是不错的,甜甜脆脆的。

“嗯,装上些么。”李彦霖看着眼前的电视机,头也不回地说着,思绪还还沉浸在感人肺腑的电视情节中。

“哦,你待会看着装上,枣在耳房的簸箕里晾着。早些看着装去。”王兴梅催促着儿子,让他早点去收拾东西。

“嗯,知道了!这集电视看完我去装。”

“那你早些收拾,我地里去一趟看看。和你爸把田埂收拾一下,准备浇冬水”,王兴梅说完,便戴着个手套,拿着铁锨径直往地里去了。

李彦霖正沉浸在吱吱吵吵的喧闹声中,哪里顾得上屋外洗着的衣服。

等电视机里广告声响起,他急忙跑到屋外去看洗衣机洗着的衣服。

显然,那洗衣机不知在何时停转,估摸着二十来分钟是有了。李彦霖赶紧接来一桶水,将洗衣桶中的衣物一件件捞出来,再放到清水桶淘洗一遍。

“你怎么才洗着?”收拾完田埂的李林亮夫妇刚走进大门,便看见在院子里洗衣服的儿子,一脸的诧异。

他们出门至少四五十分钟了,论理李彦霖早应该把衣服挂在晾衣绳上了。没成想,才从洗衣机里边捞着衣。定是赖在屋子里看电视没顾上。

李林亮虽然有几分不乐意,但是想想儿子平时在学校早起晚睡,日复一日的学习,不忍心多一句嘴。

王兴梅放下手中拿着的铁锨,在洗衣桶里捞点水洗洗手,便帮着儿子一起烘干衣服。

时过正午,李彦霖关掉了心心念念的电视。这时才想起时间不早了,还要坐车去学校。

现在倒显得有几分心急了。提起炉火上温着的茶壶,倒了半盆热水,掺点凉水,搓着洗发露,开始洗头。

李彦霖回来,王兴梅总是异常的繁忙。总想着在周末如何去弥补一下,给儿子做最好吃的饭,让她在这个难得的周末休息好。

这不,看着正在洗头发的李彦霖,桌上的书还扔着一大堆。她也不懂这些东西,只得留给儿子自己收拾。

“我给你装些枣去,你先洗!”王兴梅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塑料袋去了耳房。

一个中号的塑料袋,王兴梅一把一把装着,硬生生将塑料袋装的满满的,刚能扎上口。

李彦霖拿毛巾擦着湿漉漉的头发,看着妈妈推门进来了,满满一大袋的枣,红彤彤的塞满了袋子。

“装这么多?吃不上着。”李彦霖还没等王兴梅说话,就先开口了。

“屋里多着么,你拿上吃去。”王兴梅说着,心想着并不多,儿子两周时间才回来一次,能多拿一点不是更好。

“吃不上么,这么多!”李彦霖看着她提溜这满满一袋枣。

“你去给你的同学们分点,自己剩一点就不多了。”她想着儿子多拿点,还可以给同学们也带点。

“分了也吃不了,放着就坏了。”李彦霖说着,放家里还可以晾干了,不至于腐烂。

“那你看着装,多了就倒掉些。”王兴梅说着,笑呵呵地将袋子放在了桌子上。

“我给你再装上几个果子。”王兴梅说:“前两天街上卖果子的,你爸买了一小袋。拿上几个吃去。”

“嗯,你少些着。”李彦霖说着,提起装枣的袋子,要和妈妈一起装。

“好了!你倒完了!”王兴梅看见儿子一抬手,就把近一半的枣又倒回了簸箕里。

“差不多了。”李彦霖提在手里掂了掂,这才是自己的量,不多不少。

“行吧,这几个果子够不够?”王兴梅装了五六个果子,抬头问着李彦霖。

“够了,多多的!”李彦霖看妈妈还在往袋子里装果子,赶紧说着,伸手将袋子提了过来。

待李彦霖将书本收拾起来,准备装水果,妈妈将外边晾着的衣服收了进来,待会也不必着急忙慌地出门。

眼看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李林亮将自家的摩托车从屋子里推出来,在院子里晒一晒,待会好发车。

“该装的都装上了吧!”看着坐在炕头百无聊赖的李彦霖,李林亮提醒着儿子,不要落下东西。

李彦霖只“嗯”了一声,不再说什么,声音很小,怕是连自己也听不清楚。

等到李彦霖出门的时候,李林亮捎带着儿子,准备送到陀湾村的路口。

王兴梅还是和往常一样,走到大门口,目送着儿子坐上摩托车,直到消失在村口。

一路上,呼啸着的秋风从耳边吹来。

“彦霖,回去了就好好学习。”李林亮一边骑着摩托,一边给坐在身后的儿子安顿着。

“啥,没听清!”他爸爸的声音被湮没在了风声中,李彦霖没有听清楚,又问了一遍。

“孩子,我说好好学!”李林亮偏着头,给坐在身后的儿子说着:“注意休息,别太累了!”

“知道了!”李彦霖应和着。这句话,他也不曾记得爸爸已经重复了多少遍。

父子两快到托湾村石子路路口时,恰好一辆面包车开过来,鸣着喇叭。

司机师傅看见远处风尘仆仆而来的摩托车,便在路口停车等待着。他想多拉一人,便可多挣一份钱。

摩托车停下的时候,李彦霖提起书包快速地朝着面包车走去。幸运的是还剩一个座位,不至于太拥挤。

李彦霖对着走到车前的爸爸说道,让他早点回去,然后转身上了面包车。

很快,车子启动了,面包车逐渐消失在李林亮的视野里。李彦霖头靠着车身,静静地看着车窗外的风景飞快地往后退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