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所谓旁观者清 > 第九章 1

第九章 1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所谓旁观者清!

基地会时不时从母星调些新人来继续研究工作,拉玛是d4今年刚从母星调来的人。拉玛的业务能力很强,很快就成为骨干,有了自己的团队。

d3带回来的电脑是这里几十年前就被淘汰的型号,用着极不习惯。电脑放明面上的都是很普通的软件,所谓加密文件也都很好破解,打开整理发给d0检查就完了。

真是,组里随便拉一个人都能做的任务,何必还让他来。一个电话就把他从睡梦中拉起来,又冒着大雨赶到单位做资料交接。等d0回复的时候他靠在椅子上疯狂打哈欠,快睡着的时候又被消息提醒惊醒。

情报价值有待商榷,望继续努力。

日了狗了,拉玛在心里骂,搓搓脸又坐起来,深入又小心地捣鼓这台高寿的电脑。

还别说,真就又找到两个隐藏文件,文件名就是简简单单的1和2。文件1的加密方式虽然复杂,解开也只是时间问题。文件2就很暴力,只有本人才知道怎么打开,答对问题就行。描述问题的语言他不认识,翻译器也无法识别,同时问题只给了两次机会回答,不对文件就自动销毁。

天快亮了,拉玛把解密完毕的文件1的内容发过去,没想到审阅还是认为没有什么价值。既然两个文件夹并列关系,要解开文件2他恐怕得先阅览1的内容。

拉玛提交了申请,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决定先睡一觉,让一会儿来上班的组员们帮他看文件1的内容。

文件1里放着几张照片,从一个面带忧愁的小女孩开始,到青春靓丽的时刻戛然而止。还有一些随笔和论文。

把照片放入数据库中比对,得到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小时候的照片牵涉到的人物档案要么中途断档,要么就是需要最高权限,青年时的照片则显示她是当时的一个低调的天文学家。

文件里的论文有几篇在信息库并不存在,内容则和她发表在外的论调截然相反——她认为宇宙充满危险,如果有天外来客,两方不可能和谐共存。

文件2的问题拉玛最后在一本被封禁的小说里找到了相应的文字,“没有历史会不会有未来?”

刚好两次机会,看来走到这一步主人就默认文件可以被打开。

有,提示错误。

没有,提示正确。

一天的工作又结束了,女朋友瑞秋打电话抱怨他们好几天都没见面。既然文件已经破解,剩下的工作明天再做也不迟,拉玛也就安抚女友说一会儿就去找她。

两个人的约会向来偷偷摸摸,因为上级明令禁止他们和萨米尔星人有情感交集,玩玩也就罢了,但凡被发现有越界行为,他们基本就丧失了回母星的权利。他说自己的工作有点保密性质,瑞秋虽然有过怀疑最后还是选择了相信。

拉玛去了一家宾馆,找到房间号,轻轻敲响房门,门一开就被捧住脸亲了一大口。两个人关了门推

(本章未完,请翻页)

搡着就滚倒在床上,拉玛搂过她温暖的身体,把脸埋进她还散发着洗发液清香的乌黑长发。

瑞秋是市立医院骨科的一名护士,跟他说市里要向前线送一队医护人员,自愿报名,大家报名都很积极,名额有限很不好抢。

拉玛没想到他才关门干了两天活这仗就突然打起来了。打仗多危险的事,去什么去,老老实实在后方呆着,哪有上赶着送死的。

可是听说前线打得很激烈,有不少民众来不及撤走被误伤了,医院人手不够。瑞秋捏着拉玛的鼻子撒娇。

拉玛出不了气一个翻身把人压在底下,把她抱在怀里亲。不准去啊,乖。

心里惦记着事,拉玛一早醒的时候才早上五点,但他也睡不着了,给瑞秋掖了被子就去了单位。办公大楼里空无一人,他只开了自己座位上的灯。

文件2只有两个文档,一个是《平静(出版)》,另一个是《平静(完本)》。

“平静”,不就是那本禁书的名字吗。

直觉告诉他这至关重要,他应该立刻上报,但他第一次有了好奇心,觉得自己必须打开看看。d0发消息来催,他犹豫许久,最终回复还需要时间。

组员们不知道他们的组长在看什么看得入迷,除了喝水上厕所,饭也顾不上吃。

等拉玛走出单位大门时已是午夜,外面气温跌破零度,有水的地方都结了冰,但他浑然不觉,直接打了车去市立医院。

瑞秋正是夜班,趴着打盹的时候被人叫醒,看见是男朋友又惊又喜。

拉玛眼圈青黑,眼球里布着血丝,脸色发白。他拉着瑞秋去了僻静的应急楼道,“你不是想去前线么,是不是明天出发?你一定要跟着去!”

“大半夜的你跑来就为了这个?你脸色怎么这么难看啊?”瑞秋伸手碰了碰他的额头,“你发烧了!”就要拉他回值班室量体温。

“不用管我!拿好这个。”拉玛从裤兜里掏出一张半透明的芯片,解开瑞秋的衣服,塞进她的胸衣,“一定装好了,到了那儿你再找电脑打开,看完之后你可以权当什么都没发生,你也可以把它们放在网上。”

“你什么意思?”瑞秋呆呆地看着他。

“去了照顾好自己,不要轻信任何人,见到帅帅的兵哥哥,心可别被人家勾跑了......我争取去找你。”

“不,不不!我不去了,我要跟你在一起!”瑞秋被他捂住嘴,她用力掰开他的手,趴在他胸前呜呜地哭。

“听话,我走了。”拉玛抚摸着她的头发,脸上笑容苦涩。

开战第三天,宜滨站发停列车几乎全部停开,只同各个省会城市留一对车来往,以方便宜滨市民撤离。

经过穿江市开往宜滨的列车滑进了站,旅客排好队上下。

大雨过后气温没有回升,甚至继续往下跌。站台上风不小,麦克斯不由握

(本章未完,请翻页)

紧了插在衣兜里的手。

他的脸色并不好,伤口不知道为什么好的很慢,按理说普通子弹造成的创伤,在这儿三天时间足够恢复的差不多。也不知是不是天冷,手总是凉的,身上也聚不起什么热量,否则他也不会体验到穿大衣围围巾的感觉。

他和约瑟夫找到座位坐好,前排椅背上的显示屏被唤醒。乘务员声音温柔,确认两人的目的地是终点站时明显有些惊讶,她报出抵达时间,送上旅途愉快的祝福。

车厢里暖风开得很足,麦克斯身上有了暖意,看了一会儿窗外就有些昏昏欲睡,却忽然听见约瑟夫说了句话,用的宇宙语,声音很轻。

“我其实很喜欢坐火车,只是这儿的车速度太快,将近400公里每小时,坐车就变得很没意思。”

“认识拉斐尔之前,我只坐过两次火车。一次送情报,另一次就是胜利后带凯瑟琳回我的家乡。战争结束了,车里的人相互庆贺胜利都很开心,我们也是。我们坐在一起,她紧紧抓着我的胳膊,我们两个兴奋地看着窗外的景色,她笑着听我讲对以后的规划......那个笑容,堪比太阳。”

“后来我就离开了那里,去了远离故土的地方生活。等七八十年后,我才又回了故乡。没想到我和她都得到了平反,公墓里有一块碑,他们把我和她的名字刻在了一起。那时候亚欧大陆的铁路贯线刚刚打通,我拉着拉斐尔坐了整整七天的火车,从莫斯科到北京。”

“这么多年,也不知道那趟火车还有没有了,要是还有,估计全程的时间会缩短不少,到时候我请你去坐怎么样?看草原,看贝加尔湖,还有俄罗斯的那些城市。我还想你教我画画呢。”

麦克斯闭着眼听他讲,听到最后嘴边勾起淡淡的笑容,“好。”

越靠近终点站,车上的人越少,最后下车的人也就十多个。同行的人莫不是面色焦虑,工程技术人员多些,到了站就被安排接走了。剩下有来接老人孩子的,不是迫不得已、心有牵挂谁又愿意来呢。

那他们来干什么,约瑟夫出示了相关证件,记者,他们来采访。

车站被轰炸过一波,又被连夜抢修好。1号港口已被a区攻下,a区的人员物资都从1号港口上岸,目前正向滨海区推进。宜滨的防空系统损失不大,可以支持地面部队与a区相抗,但a区登陆部队占据先机且火力强大,致使c区损失惨重。

车站最边缘的股道上停了一列少见的刷绿列车,士兵从车厢里鱼贯而出在站台上列队。不同于陆军的绿色着装,士兵们都是灰白色迷彩,衣服也不像布质,有些塑料质感。装备相比陆军更为精良,所有人戴着头盔,面罩之下看不清脸,所持步枪相比军队通用步枪口径要宽许多,背着也更显沉重。

指战员对着耳麦发出口令,人员迅速列队整齐,从对旅客关闭的地下通道到达地面,搭乘军用卡车开赴前线。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