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江河不及你情深 > 027天赋型选手

027天赋型选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江河不及你情深!

迟疑间,盛以河已经伸出那双骨节分明的大手去夹菜,把宋原碗里的炸货全部夹走了,只剩下几片孤零零的青菜叶子留下。

等他夹完菜,又依照之前说好的,把自己碗里的菜全部夹进宋原碗里,这才开始吃饭。

宋原:加菜了,幸福来得太突然……

江意嘴角抽了两下,语气中的嫌弃不加掩饰,用自己的手肘推了推盛以河的手肘,“哥,你就不嫌弃啊?”

宋原“啧”了一声,光速反驳,“嫌弃什么?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有公主病,又作又娇气啊!”

只有少年人的身形僵了一瞬,很快恢复正常,继续埋头吃饭。

他以前连陌生人的剩饭剩菜都吃过,还是冷饭冷菜。

这种程度,根本算不上什么。

江意看他吃的很香,偷偷拿出手机发了个消息,内容是让家里的保姆在家里做点炸鸡翅炸小排这样的炸货屯着。

宋原也没有多想,男生之间分着吃东西或者喝水很常见,只是暗自记下下次也给他分一点就是了。

三个人默默吃着饭。

“一一,你学文学理啊?”这次是宋原提起了这个话题。

宋原的嘴里赛的鼓鼓囊囊的,像一只正在进食的仓鼠,“我家里人说男孩子就是要学理科。但我更喜欢历史和文学,感觉有点纠结。”

江意已经吃完了饭,嘴里“咔哧咔哧”的嚼着一块苹果,“你问我?我觉得我会学理吧,毕竟我懒,学文科要背和写的东西太多了。”

在学习这件事上,江意绝对是“天赋型”选手。

只要她愿意,她就能学好。

不论是学文还是理,她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做选择。

而且江景桐对她几乎是百依百顺,只要不是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他都会百分百支持她。

宋原投来羡慕的眼光:“你真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

他又问盛以河:“你呢,你和一一一样,也是选理科吗?”

盛以河从转学过来,就一直和江意走的很近,两个人几乎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

简直可以用“唯命是从”去形容他与她的关系。

果然,盛以河点了点头,回答说:“我也学理科。”

“学理科的就业面更广,在大学填志愿的空间也更大。”

江意在旁边发表看法,“因为理科生能够选择文科的专业,但是文科生却不能选择理科的专业。”

她对宋原说:“我看你理科成绩排名也挺靠前的,你不如先学理科考个好大学,然后上大学再选专业呗?”

“我去!”宋原惊讶的瞪大了双眼,“你是和我家里人串通好了来劝我学理的吧?你们怎么连说辞都一模一样!”

江意:“……”

她发誓,她真的没有劝人学理科的打算,只是从客观条件帮他分析利弊而已。

盛以河在旁边接话道:“一一说的没错,以你的成绩,其实学理科的优势更大。你说你喜欢那些科目,怎么没见你考高分呢?”

宋原:扎心了老哥……

宋原还想挣扎一下,辩解说:“谁说考的分数不高就不代表我喜欢?我对文科的感情是不掺杂一点成绩和排名在里面的,这代表我最纯洁和至高无上的爱!”

江意&盛以河:“……”

“那随便你吧,如果从客观条件看,你是应该学理科的。但你要是喜欢,我也没办法咯。”

宋家的条件虽说不如江家,但在江城也是排的上号的大家族,左右不会饿死他这个嫡长孙就是了。

江意放弃了和宋原的文理之争,转过头问盛以河:“你说你学理,那你有没想过,上大学之后要学什么专业?”

她没有问少年人的理想大学。

因为以他们目前的成绩和排名,国内的顶尖大学随便他们挑,他们只需要挑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就行。

盛以河想也没想就回答说:“计算机科学。”

他说:“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而计算机科学将人类和科技联系在一起,人工智能,智慧生活……我相信,在未来,这个专业一定有非常好的前景,能够为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推动力。”

少年人发表完自己的见解,宋原和江意都被震惊在原地。

良久,宋原缓缓鼓了鼓掌,赞叹道:“……牛批啊,少年!国家未来的发展重任就肩负在你的肩膀上了,你真是我辈楷模,少年模范!”

江意有些好奇的问他:“那你以后打算进研究院咯?”

这样伟大而高远的理想,简直就是研究人员的标配啊!

而且盛以河长得长身玉立,穿着白大褂做实验的样子,一定也很好看吧……

没想到盛以河摇了摇头,说:“我要自己创业。”

江意“咦”了一声,有些不解:“你说创业,那你就是要开公司啦?可你不是想做研究吗?开公司很累的,会占用你做研究的时间。”

开公司有多辛苦,江意是深有体会。

江景桐忙起来的时候,经常是十天半个月的见不到人,连饭都没时间吃。

所以他一说创业,江意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像她爸爸一样做生意。

她被江景桐保护的太好,知道的都是如何“继承家业”,对“创业”这种事没有任何概念。

宋原和她一样,都是家里娇养的小少爷,接触的直接是公司上层管理的事情,“白手起家”这种剧情发展,并不在他们的人生规划之中。

宋原问他:“你要是想创业,准备做什么啊?”

盛以河没有说自己的创业计划,而是说起了自己想创业的原因:“做科研是很好的,接触的都是高精尖的科技,认识的也都会是学界的领军人物。可那些成果离老百姓太远了,从研发到落地到千家万户,这中间需要有人去构建桥梁。”

他解释说:“打个比方,现在科学院研究出一种能够帮助残障人士正常交流的工具。但是这种工具没有人生产推广,没有人去落实,那这个研究成果就永远住在云端。”

“我想做的,就是去搭建这中间生产推广的桥梁,让这些云端上的东西,踏踏实实的落到地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