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玉尊界 > 第三十二章 旭日

第三十二章 旭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玉尊界!

皇宫大殿内,空气仿佛凝滞了一般,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宁妤霞听完白面具的报告后,将近半刻钟一言不发。

下面一干长老大臣们也不敢开口,纷纷以眼神交流。

“咳咳。”皇帝假装咳嗽了两声:“众爱卿就没有什么想法吗?”

众人沉默。

髯须子和林立生被神秘人带走,关在狱中的二皇子樊赋人也不知所踪,只留下一小块白玉碎片。

长老们讨论了许久,认为这碎片应是从白玉做成的牙齿上掉下来的,而那白玉,很可能是传送玉。

这玉牙的质地与色泽看上去与真牙无异,难怪狱卒检查了口腔也没发现异样。

按说这樊赋人老老实实坐在幕后指挥属下就行了,可他偏偏要混在使者团里跑来金銮国晃悠。虽然他最后逃走了,但这行为还是危险至极。

更令长老们觉得奇怪的是,那些人还想掳走七公主。

七公主即便深得圣女恩宠,但若拿来当筹码明显不够分量。

他们不知,宁妤霞正是因为穆玉曦被人盯上而惶惶不安,而不是因为什么二皇子。

她心里很清楚,定是青苑将穆玉曦的事告诉了樊赋人。

千年前那桩事流云国上下无人不知,樊赋人只要稍加打听就能得知真相,再结合穆玉曦的异样,定然能察觉到什么。

可叹她错信了青苑!

宁妤霞呼出一口浊气,吩咐道:“流云国那些人先扣下,派人去传个信,看那边怎么说。”

两国来往,即便有深仇大恨,面子工作还是要做足的。

至于横插一脚的千娇楼,只是受了好处帮人办事罢了,不值一提。

皇帝遣散了众臣,与宁妤霞相对而坐。

“母亲,玉曦的事……您有何打算?”

“早先我就答应了要告诉她真相。”

宁妤霞轻笑,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

她摇了摇头:“如今看来,想瞒也瞒不得了。”

……

手中悬浮的水球“啵”一声散开,穆玉曦收回灵力,长舒一口气。

经过一天的练习,她已经看出师父让她练习水球术的用意。

控制灵力附着在体表和离开身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附着在体外的灵力能够自如的改变形态,可凝成百炼钢,也能化作绕指柔,末了还能收回体内。

但灵力一旦离开身体就只能以各系元素的形式存在,形成譬如水球术之类的灵术。

抬手又凝出一个水球来,穆玉曦盯着它开始思考。

简单的灵术也能在实战中派上用场,但究竟能如何使用全看个人领悟。

这一点,她早在看话本时就知晓了。

坐在灵泉旁的顾天风放下手里的茶杯,抬头看了眼。

“天色已晚,该出去了。”

穆玉曦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一天没吃东西。

然后,她的肚子很配合地叫了一声。

顾天风神态自若的起身走到灵泉中,不知用了什么法子,脚稳稳地踩在水面上。

他一把抱起羞红了脸捂着肚子的穆玉曦,用灵术帮她弄干衣裙,随后瞬移到了山下的木屋门前。

木屋旁,穆青瑶尝试了一天也没能通过试炼,正愁眉苦脸地挨着小蓝,背靠墙壁。

“该走了,明天继续。”

几人一同离开,回到了琪玉宫前院。

院中,碧琴看到突然出现的一干人等,表情微变后很快又恢复如常。

“殿下,圣女在房内等您。”

穆玉曦小脸严肃起来。

皇祖母那么忙,竟会专程等她,定是有大事。

顾天风将她放下,轻拍她的背:“去吧,为师在外面等你。”

穆玉曦走进房内,反手将门关上。

桌旁,宁妤霞静静坐着,脊背微弯,老态尽显。

听到开门声后,她将手中木杖举起。

一道红光从杖顶发出,将整个房间的墙壁染成晚霞般的红色,片刻后,红光又凝成无数看不懂的字符,绕着房间内壁不断旋转。

她放下木杖,杖底轻轻敲击地面,将失神的穆玉曦唤醒。

穆玉曦将视线从乱七八糟的字符上挪开,走到桌子另一头,坐下。

宁妤霞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少女,看到对方惊讶的神色已经恢复如常,心中有些欣慰。

“曦儿,你可知这是什么?”

穆玉曦正色道:“这是阵法。”

阵法,不同于灵术,是一种施放在特定地点的术法。

“皇祖母方才施放的,是阵法中以文字为媒介的言阵。”

宁妤霞点了点头,脸上笑意渐渐淡了下去。

“这个阵法能够隔绝外界一切窥探。”

她顿了顿,接着说:“我接下来说的事,切不可说与他人听。”

她拄着木杖缓缓站起身来,声音沉重而悠远地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

千年前,霕云境与沨瀛大陆本是一体,那时人族只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名为旭日。

旭日国除了皇帝外,也有天师和圣女两职,分别统领道天府和圣巫院,就像如今的金銮国。

天师和圣女都是皇帝的左膀右臂,难免有因意见相左而争吵的时候。

这二人能够互相容忍,保国中太平,却无法制止手下们为主子出头。

时间一长,道天府与圣巫院渐渐离了心,矛盾一多,麻烦也接踵而至。

就在情况日渐恶化之时,发生了一件改变整个大陆格局的事。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水系和风系的两颗天珠就被供奉在旭日国的神庭里。

这两颗天珠存放在一处,无人敢轻易碰触,几千年来倒也相安无事。

但就在某一日,两颗天珠突然斗起法来,一时间狂风大作,潦原浸天。

神庭化为一片废墟,其中存放的物华天宝尽数毁于一旦。

连京城也被那股余威所扰,狂风暴雨,长久不息。

天师祁卓见此情景挺身而出,只身前往神庭,意欲阻止灾难。

数日后,祁卓成功带回天水珠,却在两颗天珠的争斗中受了重伤,最终不治而亡。

祁卓逝世后,他的大弟子听从师父临终嘱托,自愿护送天水珠至沨瀛地界。

遗憾的是,大弟子在护送途中不幸身亡。此后百年,天水珠的下落一直不为人所知。

道天府群龙无首,祁卓剩下的几名弟子争相抢夺天师之位,其中以二弟子常双义呼声最高。

他也不负众望,最终在这场争夺中胜出。

一切尘埃落定后,闭关占卜国运的圣女终于出关,向皇帝进献了一则预言。

当时的皇帝怎么也想不到,正是这则预言导致了金銮国的诞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