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今天必须得高调了 >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今天必须得高调了!

宋家人多,  屋子一向是紧凑的,宋嘉然出嫁后,她的屋子便留给了小侄女思彤住。思彤是大哥的女儿,  今年已经五岁了,  大嫂张氏五年前生了思彤后,  一年前又生了儿子兰泽。

因着他们要回来,张氏便让思彤搬回了他们房里,又将这间屋子收拾了出来。

让人一家四口挤在一处,宋嘉然也怪不好意思的。

“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这女儿家一旦嫁了人,娘家便再没她的位置。可是宋家人待我极好,  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不是这家里的人。”吃完了饭,  洗漱完,  宋嘉然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

郑立晏靠在床头,手里还拿着那份分家文书,听了她的话便笑道,“他们对咱们好,  咱们也对他们好就是了。”

他将文书交给宋嘉然保存好,“至少你这边还有娘家,  咱们总归还是有亲人的。”

在这个世道上,有亲人相助,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

“是啊。”宋嘉然窝在他怀里。“不过,我还是想着,  不能太依靠他们了。这儿的人们都信奉亲人邻里互相帮助,  可咱们俩,上一世虽然也有几个知己好友,可遇到事儿了还是习惯自己解决。同一个小区里,  住了几年都不知道邻居姓甚叫谁,可在这儿,谁家里有点事,周围都知道了。这么多人住一起,我不太习惯。”

之前是没办法,只得住在国公府里,每天和一大家子人打交道。

但现在,既然分出来了,那就可以自己住了。甚至,她连宋家都不想挨的太近。

“我想,有一个只属于我们的家。”她发自肺腑,又补充道,“还有皎皎。”

郑立晏笑了,“以我们手里的积蓄,在都城买一套房子也是尽够的。你想要住在都城吗?”

这是个好问题,都城的确繁荣,但这里权贵太多。即便他们摆脱了罪民身份,可脱离了国公府,他们就只是普通百姓了,除非,郑立晏还能再回到皇林卫。

但以前的皇林卫是旧皇的近卫,新皇肯定不会再用,郑鹏也不会再帮他,他们哪有门路再进去呢。

找宋父?还是算了,宋父作为太医令,谁对他都不会有坏脸色,但除了求他看过病的,大多还没有实际的交情,总不好让宋父欠人情吧?

便是宋父不介意,郑立晏也拉不下这个脸。

老子帮儿子,挑不出毛病,总归是自家荣誉;岳父帮女婿,还得看看其他孩子的脸色呢。宋家本就人多,人家心底善良没错,但不代表你能为所欲为啊!

因此,去皇林卫这个事,基本是不可能了。

那郑立晏能做什么呢?

肯定是要想个营生的,虽然凭着何氏的嫁妆和宋嘉然的嫁妆,两人也能舒舒服服过一辈子。可郑立晏并非一个乐意吃软饭的人。

他也说不上有大男子主义的吧,就是觉得,男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若是这个事业能做得好一点大一点,那就再好不过了。他更想的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让宋嘉然过上好日子,过上让人尊敬的日子。

他与勋贵无缘了,那就只能走士农工商的路子。

农,两人都不会种地。而且,这时农民的地位虽然看着很高,但生活水平却真的算不上好。不过郑立晏倒是的确可以花点银子买上几百亩地,当个土地主。但是银子从哪来,不还是得从嫁妆里出?那他不还是吃软饭的吗?

工,大夏的工种挺多的,但无论哪一种,不都得学个大几年甚至上十年才能独立挣钱?尤其是现在还信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观念,许多真正有技术的人,那都是快临终前,才将绝活教给徒弟的。难不成郑立晏得先学个十几年的基本功?

他也的确有捷径可以走,毕竟他有着一身无人能比的大力气,去码头搬货就挺适合他的,但搬货才挣几个钱?他又不是家里缺钱何必要出去风吹雨淋呢?

哦,他也挺适合当屠夫的,可是,他晕血啊……别猪没杀成反倒被猪拱了。

那就只适合“士”和“商”了。

士,那就得走科举的路子,原身不是爱读书的性子,或者说,原身的脑子,它不适合读书。所以,郑立晏脑海里关于大夏的科举之道、圣贤书并无什么深刻的理解,也就是说,如果走科举路,那他就相当于要从头开始读,从头理解。别人寒窗苦读数十年才能金榜题名,他却得短则明年,长则七年内就得有点成绩——若是七年都考不上童生秀才,到时已经二十九岁“高龄”的他只怕会遭到无数嘲笑。

如此艰巨的任务,哪怕在原本的世界算得上是高材生的郑立晏也不敢保证能完成。

最重要的是,上辈子读了二十年书,这辈子还要读而且还要读得更刻苦,他真的……

商,从现实条件来看,从商是最简单的路子了,他们有本钱,两人有脑子有想法甚至有经验,想要在大夏成为一个富商并不难,只是,商人低贱却也是真的。

官商不通婚、商人后辈科举难这些都是现实问题。如果他们决定要经商,这些问题都要考虑在内。

将这些话给宋嘉然一一分析了,宋嘉然也无奈,“好难啊!”

郑立晏倒不气馁,“难,趟过去就是了。先等郑家的事解决了,去官府正式备了案,与郑家分了家,我们也恢复了良民身份,再下决定也不迟。到时,无论你想住在都城,还是住在其他地方,我都依你。”

也只能如此了。

累了一天,又说了这些话,两人早已困得不行,吹灭了蜡烛,两人依偎着沉沉睡了过去。

第二天醒来时,天已大亮。

宋父今日特地告了假在家,两人洗漱完就赶着去拜见。

见两人一切都好,宋父也终于放下了内心一直悬着的心。

他是典型的古代男性家长,不会说什么关心的话,见两人无恙,便说起了正事。

“……你父亲的法子,也不是不可能奏效,只是老夫不大看好。这些日子,老夫也时常进入宫中,给新皇以及其妻眷还有老王妃请平安脉,对新皇的脾性也算是有了几分了解。依老夫观察,新皇固然礼贤下士、善于纳谏,但行事作风自有一套准则,不是会讨好权贵之人。”

“你父亲想着,新皇立了威给了所有权贵一棒子,接下来必得赏个甜枣,而郑家便是缓和的信号。但老夫瞧着,新皇却是巴不得权贵闹起来,好再撸一批人下来。”宋父缓缓说道。

旁人或许还不知道那位的手段,他在宫里却见到了那青年有多惊艳绝伦,甚至内心感叹,大夏在他手上,只怕能再昌盛几十年!

“如岳父所说,这事还真不一定能成了。”郑立晏眉头微皱,那事情就不大好办了。

宋父却宽慰道,“也不必太过担忧,我说的只是你父亲复国公之位之事罢了。新皇公正,你郑家串通细作的冤屈洗刷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那样也不错。

郑立晏再次正式的给宋父行礼道谢,“多亏有岳父为此事操心,小婿感激不胜。”

“何需如此,快起来。”宋父眼含欣慰,他本意自然是为了女儿,但郑立晏这个女婿一直以来表现也不错,他对郑立晏的观感还是很好的。

说完了这些,他又仔细替两人把了脉,“你这小子,老夫从医几十年,都没见过像你这般康健的人。”他像是看奇物一般看郑立晏。

不过,在给宋嘉然把脉时又皱起了眉头,斟酌半天,才写下了一道方子,“照着这个方子,每日吃上两回,吃上三个月,就差不多了。”

“是,女儿一定按时吃。”看出来他眼里的心疼,宋嘉然立刻保证道。

在宋家的日子一天天过去,郑家分家的消息也被有心人送进了宫里。

乾元宫,如今已经换了主人,新训练出来的宫婢业务上还不太熟练,但态度却是一等一的好,整个乾元宫里,无论是太监还是宫婢,行走动作间没有丝毫声响,生怕惊扰到正殿里的人。

正殿中,整体布局并没有大的改变,但细微之处,却更加符合当今主人的审美。

宽大的桌案后,身着玄色衣裳的男子挺直着背坐着,即使对面站着的是他的亲信,他也没有丝毫放松的意识。

“……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了。”禀告郑家之事的人叫做沈禄安,是源州沈家的公子。沈家一直依附明王,沈禄安与新皇也算是从小相识。

明明天气还不热,可这沈禄安却手持羽扇,时不时扇几下风,若只看此人相貌仪态,倒别有一番缥缈君子风味。

“这郑家的心思倒也浅薄得很。”他微微笑道。

他身边,程巨鼎翻了个白眼,他最瞧不惯沈禄安这样弱不禁风的白斩鸡了,可惜他偏偏得新皇重用。

“先前在云州时,我与那郑家父子也有一面之缘,那郑鹏胆小怕事,怂如臭鼠,偏偏自视甚高,连我老程都能瞧出他的心思。这样的人,当了国公也是浪费朝廷俸禄!”

程巨鼎嘴上骂着郑鹏,脑子里却又想起了他那个力大无穷却拒绝了他邀请的儿子,“不过,他那第三子,倒还不错。”他将那日所见所闻说了,“可见那郑鹏还有眼无珠,就这一个好儿子,还把人撵出去了!”

“哦?这世上还有力气比你这莽夫还大的人?”沈禄安来了丝兴趣。

虽然被人比下去有些尴尬,但内心的爱才之心还是超过了尴尬,“哼,我老程虽然莽,但也不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便是有比我力气又有什么奇怪的!”

他说着,便挤眉弄眼地对夏重敛道:“王上,我看这小子不错,您要不要将他召进宫里当个侍卫,或者等您正式登基了,下道指令,命他到我营下来!”他到现在还是没有放弃把郑立晏搞到身边的想法。

夏重敛仍低着头没说话。

“你这人,人家当初既然拒绝了你,必定是有缘由的,你却想让王上用圣旨压他!”沈禄安摇头。

“嘿,我说你这人,我那是惜才!”

两人争执半天,却不见夏重敛有任何回应,不禁有些疑惑。

“王上?”

“嗯……”一直低着头的夏重敛终于抬起了头,精致的眉眼里露出了一丝困惑。

“这几日,王妃总是闷闷不乐,你们说,这是为何?”

沈禄安、程巨鼎:“……”感情您根本没听我俩说话!

https://www.lvsewx.com/books/31475/31475674/239703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