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工成名就 > 第43章 合同之谜

第43章 合同之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工成名就!

谢成海和邦玉公司签订的原版合同,都存放在公司档案室。袁非作为项目经理,手里也只有复印件。

如果按这份复印件的内容,上面的责任条款和违约金写得很清楚。谢成海应该是不敢这么甩包袱的。

在袁非的坚持下,档案管理人员不敢做主,只能去请示崔董。

看得出来,这份合同原件,一定有着崔董不便让袁非知道的内容。

见档案室负责人迟迟没有回音,袁非感觉,不能再等了。

这个项目,代表着临北市整个的城市形象,而且也未来商业经济的中心,如果谢成海消极怠工的事情传到甲方那里,对公司的信誉损害,将是不可估量的。

想到这里,袁非不再犹豫,敲开了崔董办公室的门。

看到袁非的崔董,显得有些尴尬,没有了平日一贯自信从容的气势。

“小袁,先坐下。”

接着,崔董示意档案室负责人,暂时先回避一下,只留在袁非和他,单独在偌大的办公室里。

“小袁,我知道你年轻有为,敢想敢做,也很想给你机会。不过作为掌舵人,我只能为公司的整体利益考虑,有时候必须考虑风险,并且把风险最小化。希望你能理解。”

崔董这么委婉的说话,顾左右而言他,好像做了对不起人的事的样子。袁非还是第一次见到。

“崔董,事情紧急,可能比我在电话里汇报的情况还要严重。我觉得这个时候,当务之急还是先去面对谢成海不履约的事,其它的任何担忧,都比不上把项目顺利进行下去重要。所以有什么话,您尽管直说。我也希望看到公司与谢成海签的合同原件,不为别的,您要是信任我,看过之后,至少能多我一个人知情,想一想应对之策。您说呢?”

听到袁非这样坦诚,而且形势到了这一步,别无选择,崔董也就不再躲闪,让档案室的人把合同送了过来。

看到合同后,袁非才明白,刚才崔董为什么极力回避,不愿让他看到原件。

合同原件上,邦玉分包给谢成海的单价,比袁非知道的还要高。

他手里所谓的复印件,条款和原件相同,而单价表里的数字,则是修改过的。

当初袁非报的分包价,给公司留了丰厚的利润。而崔董,因为不敢确认袁非是否有能力完成,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宁愿选择高价给了谢成海。

不用崔董解释,袁非明白,这是怕他看到价格,心内极不平衡,影响他工作的积极性。

“崔董,照你这么个价格,咱们公司明显赔了呀。”

袁非看起来没有任何抱怨的意思。

他甚至有些庆幸,唯利是图的谢成海,轻易就放弃了这个项目。

因为当时创业早,赚钱容易,多年的粗放式管理,丝毫没影响他发家致富。谢成海一直很迷恋自己总结的哲学。那就是:见利就上,不择手段,至于什么技术、管理,在他看来,都是书呆子才干的事。

这对袁非来说,又是一件幸运的事。

正是谢成海的轻视,苏小羽关于袁非准备采用的报道,他丝毫没有注意。

这样以来,就算他坚持毁约,后续的工程,袁非靠着独有的新工艺,仍然可以重新接手,并保证进度和自己的利润。

这一点袁非了解谢成海,只是想不通为什么合同对他没有约束,以至于谢成海敢于公然撂挑子,拒绝履约。

崔董出于稳定考虑,暂时还是想要谢成海继续履约,

是以并不想闹僵。因为就算追究对方违约,赢得了补偿,工期耽误下来,最后输的还是邦玉公司。

更奇怪的是,袁非仔细研究了合同原件之后,除了单价不同,其它条款是一样的,还是没发现有漏洞,谢成海有什么方法能躲避违约责任。

“我们当时考虑,谢成海实力是有的,就算公司赔点钱,补贴给他,能完成这个重要的项目就好。”

崔董终于说出了自己当时与袁非悔约的原因。

“没想到,有实力履约的人,一旦耍起赖,也是一点不含糊啊。”

崔董看来有点明白,一个人的信誉及担当,有实力保障自然重要,做人的原则和眼界抱负,也是同样不可或缺。

“合同确实没问题啊,谢成海就算有恃无恐,可公司真要追究起违约责任,他也不可能一点不担心。”

琢磨不出头绪,袁非不禁自言自语起来。

“不可能,没人会不顾忌违约赔偿造成的巨额损失。”

崔董忽然想起,之前有个项目,跟谢成海也是这样签的合同,其中有一项工作不赚钱,因为合同写得一样清楚,谢成海并不敢甩掉,最后也认真做完了事。

想到这,他让人把那份合同,也找了过来。

既然拿了过来,袁非也就把这两份合同,认真作了下对比。

无意之间,袁非看到,分包人的盖章,竟然不是一家公司。

虽然两家公司,同是一个法人代表,也就是谢成海。

现在用来签订“临北阳光走廊工程”分包协议的,谢成海用的是一家新成立的劳务公司,注册资本只有几十万,与他以前多年经营的公司,仅有一字之差,不对比还真不容易发现。

所谓注册资本,也就是股东谢成海,对这个新公司认缴的股本金。

注册资本这么少,也就是说,如果这个新公司,因为违约被邦玉追究责任,罚得资不抵债而倒闭,谢成敏承担的,也只不过是注册认缴的那几十万而已。

“我明白了,崔董!”

袁非恍然大悟。

“谢成海,从一开始就是在绕一个圈套。”

“可是,我看他确实是诚心诚意,所以就不忍心让他贴钱,还给了他一个综合单价。”

崔董不想面对这么残酷的现实。多年的合作伙伴,为了占点便宜,就这么轻易毁了自己的信誉?那谢成海以后,还想不想在邦玉后面混了?

“崔董,您还是没理解他的路数,我现在也只是判断,等我给您解释一下,您再看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