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纨绔贵公子之景砚河清 > 第二章:百年一遇大洪水(二)

第二章:百年一遇大洪水(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纨绔贵公子之景砚河清!

半个月前,江南永州县七里镇夏家村

“文娘,你快起来看看,这风刮得点不太对劲。”张秀才摇醒正熟睡的妻子,一边去拿蓑衣准备出门一边说,“你把两个孩子叫起来,整理一下细软,我怕这雨下的得这样邪乎会出事。”

“你去哪里?”秀娘睡眼惺忪地从床上起来,把手里的蒲扇放在床边,看了一眼两个孩子,轻声地说道。

“我去夏叔家,找他们一起去看看潮水,这么大的风就怕大潮,你把孩子叫醒,我一会儿就回来。”张秀才说完,急急忙忙地开了自家的门,往村子东头的里正家里去了。

张秀才所在的夏家村,是江浙地区永州县下面的一个靠海的普通小村子。

这雨已经下了一个月了,到现在也丝毫不见有转晴的样子。而今天,这雨下着下着,越下越大,天上像被捅了个大窟窿,好似有一江的水直接从这窟窿里倾倒下来,径直地砸在江南地界上。

快入夜的时候,随着暴雨的降临,突然刮起了大风。大风包裹着暴雨,把这两间平房的瓦片刮地猎猎直响。张秀才和文娘在这夏家村住了十多年,知道这是要刮飓风的前兆。

文娘没有犹豫,叫醒了正在熟睡的两个孩子。大女儿张清刚满十二,小儿子张旭五岁,半夜被娘亲叫醒,两个娃还都是全然蒙圈的状态。

“娘,发生什么事了,爹呢?”张清早慧,瞧着自己亲娘半夜叫醒自己和弟弟,一边穿鞋下床一边不解地问。

“你爹说今天晚上的风雨不太对劲,刚刚去了里正夏爷爷家。”文娘绞了块帕子递给张清,拿了另外一块给小儿子擦了把脸。

“清儿,你去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捡些重要的收拾,娘把你们的衣服……”文娘这边话音未落,只听外面传来锣鼓声,紧接着是一阵脚步声,由远到近,夹杂着许多男人的声音。

”大家都出来,去后山祠堂里,张秀才说今晚是有大飓风,潮水很满,怕发大水,东西别带了,赶紧去后山祠堂。”守村人夏老仙敲着跟他人差不多大的一张铜锣,快步走过张秀才家门口。

他每到一家门口,又将刚才的话重复一番,整个村子回荡着风雨的呼啸声,咣咣的铜锣声,还夹杂着夏老仙独特的小孩般的轻快的嗓音。

“文娘,文娘,快收拾,这风越来越邪乎了。”张秀才几乎是小跑着推开家门。

见文娘在帮张清穿蓑衣,张秀才拿起更小的那件蓑衣,抱过仍然还有几分迷糊的儿子,胡乱地套在他身上。

“爹,这次的飓风跟往日的不同么?怎么还要去后山的祠堂。”张清把一块蓝色的印染布铺在床上,正往上面放书。

“清儿,书别带了,赶紧走吧,今年的飓风比往年来的都邪乎,而且今天是十五,又是大潮,我怕再晚点要发大水。”张秀才见三人都穿好了蓑衣,抱起儿子,招呼文娘母女二人赶紧出门。

张清胡乱抱起一摞被蓝染布包着的书,把它们紧紧抱在怀里,跟着爹娘往家门外走去。

风雨声像野兽的咆哮,越发地振聋发聩。

“文娘,盒子拿了吗?”张秀才的声音被飓风的咆哮声吞没。

“什么?”

“娘,爹说盒子拿了没有。”张清拉住文娘,在她耳边大声地喊道。

“拿了,忘不了,放心吧。”

村里通往后山的黄泥路上,越来越多的村民从村里里出来。夏里正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站在路边,一家一户地数着人数,高声地叫大家加快脚步。

路边稻田里的稻谷眼看着就快成熟了,本来挺拔的金灿灿的稻穗,因为这飓风暴雨,全部拦腰折断一般扑在了地里。

此时的黄泥路,泥泞不堪,更有几棵被飓风刮倒的樟树马尾棕等横亘在路中间。男人们在前面开路,女人们带着孩子,走在后面。夏家村两百来号人,在这狂风暴雨中,缓缓地往后山移动。

“里正,里正,”人群从最后面分开一条道,只见夏老仙小小的个子,从人群中钻出来,“海子家的老爷子还在家里,劝不走。”

“哎呀,这老爷子糊涂啊,海子人呢?”夏里正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

“海子就差跪下求他老子了,老爷子不走没法子啊,海子家的带着小的几个也支支吾吾不出来。”夏老仙操着一口童音,语速很快,他是村里的守村人,吃百家饭长大的,村里要是出什么事情就属他最着急。

“小老仙,走,我跟你去说,海子他爹这是糊涂。”夏里正看着这风雨越来越大,眼看夏老仙都有点站不住了。

“里正,我跟你一起去吧,海子他爹倔,真不行我们扛了他走!”张秀才把怀里的张旭递给文娘,转身和张清说,“清儿,去了祠堂,在外堂生火,帮婶子们给孩子们把衣服烤干,这天气不能生病了。”说完急匆匆地跟着里正往回走。

后山很近,两盏茶的功夫村民们都到了,夏里正媳妇早一步已经把祠堂的门打开,因为是大夏天所以大家脱了蓑衣也就席地而坐了。

张清找了一圈,在祠堂的偏殿看到了一堆的柴火,便叫了平日玩的好的几个伙伴,捡了柴火拿到大殿里空地上升起火来。

男人们没有停下歇息,而是拿着家里带上来的木板木条,对祠堂的门窗进行加固,这都是张秀才出村子时吩咐的。村里就一个正经读书人,在村里子除了夏里正就属张秀才的话最管用。

“张清,你说真的会发大水?”翠兰和村里几十个孩子围坐在火堆边烤衣服。

“张清,你爹说发大水就发大水啊,要是大水没来,笑掉大牙喽。”胖虎拿着小木棍不以为意地说,”我爷爷说了,活了六十多了,也没见夏家村发大水,就你们搬来以后,发飓风就来祠堂,折腾了好几次,也没见大水呀。”

胖虎这样一说,还真有几个小孩都附和说,家里的大人都说夏家村没发过大水,要不是里正让夏老仙敲了祠堂锣,这大半夜的怕是也不会跟着出来。

这几年都来来回回好几次,也没见哪次发大水的,读书人就是瞎操心。这几个孩子的爹娘,这时倒是脸上有点不自然,低声骂几句自家的崽子,眼睛偶尔瞥向抱着张旭的文娘。

张秀才是夏家村唯一有正经秀才功名的读书人,十二年前因北方战乱,和文娘抱着襁褓里的张清落脚这夏家村。村里人听里正说,秀才老爷是到县衙里都不用下跪的。

村里所有的孩子都是从那时候起,有了教书的夫子,有了认字的机会。

而张秀才也很厚道,束修不吝什么,米也好面也罢,村民给什么就收什么。加上文娘会点绣伙补贴家用,在这小村子里竟也将日子过了下去,一晃就是十三年。

张清双眸清亮,皮肤白皙,唇红齿白,几十个孩子围坐在火堆旁,愣是一眼就能看到她。

“胖虎,我爹说永州县志上有记载,百年前因龙王发怒,永州降雨一月有余,后遇飓风,发大水,永州十室九毁。”张清缓缓地说道。

“我爹前两天就在说,我们现下这雨,加上这飓风,与百年前的龙王发怒极像。”

“没有发大水,那是再好不过,我爹也只是丢个面子而已,”她顿了顿,“毕竟咱们田里的稻谷都要熟了。”张清说完,眼神转向大门口,不禁担忧起来,爹和里正爷爷他们还没回来。

大殿里慢慢的安静下来,张旭和其他更小的孩子被各自娘亲抱着已经睡着了。大人们睡不着,也不敢睡,担心真的发大水,田里半年的收成怕是要没了。

------题外话------

大家好,我是安公子乐,新书新年发布连载,希望大家捧场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