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的清朝太不正常了 > 第三十六章 御林军军制

第三十六章 御林军军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的清朝太不正常了!

虽然李东已经确定要打天门寨了,却没有立即行动。

这段时间,通过网络学习,以及谢清盈等人的教导,他认识到打仗并不是没头脑地瞎冲锋。

探子、粮草、路线、民夫等等事宜,都需要事先准备。

这天,李东在训练场完成当日的操练后,让御林军的少年们休息一下。

他也走到另一边的水桶旁,跟少年们一样,拿起碗,喝了一碗水,又用毛巾擦了一下脸上的汗水。

“陛下,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冲锋之时,你还是在后面指挥,由我们四个带队!”

马文才走了过来,轻声说道。

不远处的何寿之三人,也神情紧张地望着这边。

毕竟李东是水晶,是复活基地,绝不可能带着这群少年御林军冲锋作战。

再加上他以前是秀才,最近锻炼一下后,身体略微强壮一点,但跟土匪相比,还差了许多。

一上阵,绝对是第一个被刀的!

因此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马文才他们宁愿自己去死,也不愿意让李东打头阵。

李东笑道:“那就委任你们为伍长吧。”

他和穿越众们,按照明朝的军衔标志,把未来的御林军分为八等军衔。

从最基层的伍开始,五人为伍,伍长军衔标志为海马。

四伍为队,这一级的军官称副尉,军衔标志为犀牛。

五队为都,军官称都尉,军衔标志为彪兽。

五都为营,军官称校尉,军衔标志为熊罴。

五营为团,军官称游击,军衔标志为老虎。

五团为旅,军官称副将,军衔标志为豹子。

三旅为一师,这一级的军官,都是有称号的将军,比如四平、四定之类的,军衔标志为狮子。

三师为一军,这一级的军官,就是未来帝国的核心军事集团了,是有称号的大将军,比如四征、四镇,以及骠骑、车骑、冠军等称号。

李东决定把军事和行政彻底分开,让帝国未来的御林军,成为一支独立于政府体系外的军队。

马文才想了想:“那陛下你得答应末将,绝不可轻易上阵杀敌。”

李东再喝了一碗水,擦了擦嘴,才说道:“老马,朕答应过你们的事,什么时候反悔过?”

他也很看重自己的小命,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涉险!

当着外人的面,李东偶尔还是为以朕自称的。

他现在还处于“我”、“朕”混合自称的阶段,主要是平日里和这群穿越众打交道,没必要装B。

跟谢清盈之类的古代人,他偶尔还是要称朕道寡的。

这种轻微的转变,李东本人并没有太在意,但看在谢清盈的眼中,却非常满意。

她觉得这才是明君之像,在自己的辅佐下,李东必将问鼎中原!

此时她也在旁边观看训练,闻言笑道:“陛下,臣妾一观这御林军的训练,与兵书中略有出入,一伍自成阵营,不利于方阵排列,但进退有据,却又适合分散成一排,冲击敌阵。”

马文才顿时就服了:“娘娘慧眼独具,这正是采自红毛人的火枪阵法,并非我华夏的兵阵之法。”

穿越众从来就没有把冷兵器作为军队的常备武器。

从训练开始,就是以热兵器,尤其是青铜炮和燧发枪为常备武器来进行。

排队枪毙党才是未来一、两百年的王道!

其余的阵型,都是歪理学说。

只不过眼下财政紧张,

造炮造枪之类的,纯粹是奢求,才退而求其次,用了冷兵器。

“看来这红毛人也有可取之处,”谢清盈轻声道,“队列一成,士卒成排前进,胆怯者也不可后退,只能死命往前,若再配以鼓、钟之声,必将更为有利。”

李东和马文才对望一眼,都对谢清盈的军事眼光大为佩服。

鼓、钟。

不就是排队枪毙党用来前进的军鼓和军号吗!

他们打的主意,就是在未来人口数量上来后,直接上燧发枪排队枪毙,军号和军鼓的制度也在设计之中。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眼下这种训练,也有个好处,那就是拿着冷兵器的士卒,也不会靠个人的武力去战斗,而是靠集体的力量。

穿越众们都认为,虽然这是群少年孤儿组成的小军队,但也要比那些乱七八糟的山贼土匪,强了很多!

但至于真正的战斗力如何,那就要靠天门寨来检验一下了。

到了晚上。

为了筹划明天对天门寨的突袭,新唐帝国又召开了一次朝会。

李东坐在木头龙椅上。

左右两侧的文臣武将们,嘻嘻哈哈地互相开着玩笑。

从制度上来说,新唐帝国无疑是个很失败的帝国,没有任何的朝廷威严。

就连最注重仪式感的国丈谢奎,都对这些人无可奈何。

李东倒觉得无所谓。

他是个现代人,就算是当上了这个草台班子的皇帝,心里也没有一点皇帝的自觉。

甚至他还给投降过来,明天准备大用的魏君子,封了个礼部主事的“大官”!

顿时引得魏君子哭喊着跪倒在李东的龙椅前,疯狂表忠心。

马屁跟不要钱似的,不断输出。

德比尧舜禹汤。

功超秦皇汉武。

整得李东都有点脸红了。

新唐帝国的文官不值钱,李东牢记伟人的一句话:“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一个尚书,随便两个小兵就能搞定。

真正值钱的,是军官!

伍长就可以横扫两个尚书!

这就是现实,刀把子,永远强于笔杆子。

因此当谢奎表现出,想把自家子弟送进军队的念头时,被李东果断拒绝,并且让徐志诚这个老江湖,去警告了一下谢奎。

让对方当好国丈,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军队嘛,想都别想!

不然迟早小命堪忧。

吓得谢奎从此对军权绝了念头。

“大伙儿都辛苦了,明天一早,我们就出征天门寨。”

在商量完各种细节问题后,李东站起身,准备结束这场朝会。

不料这个时候,谢奎又站了出来:“陛下,自古御驾出征,都是惊动天地的大事,微臣冒死进谏,望陛下留守金鸡岭,由马尚书等人代为出征。”

李东摇了摇头:“国丈无需担心,朕心意已决!”

这是他两世为人的首战。

不带着这群少年刷经验,对不起他这段时间的努力付出。

而且这次出征的,并不仅仅是二十名少年御林军,就跟三百斯巴达勇士一样。

还有百多名壮丁作为随军仆从。

既可以当炮灰的炮灰,还可以壮声势、担军械,逢河架桥,逢山开路。

好用得很!

不亲自盯着,李东不放心,这可是金鸡岭的精华所在,要是不小心败了,那他的新唐帝国,就会被系统从清朝抹掉了!

等众人散去后,李东回到自己的“寝宫”。

看见谢清盈还没有睡,而是在油灯下等着自己。

“陛下,明日臣妾也想随军襄助......”

李东打断她的话:“谢姑娘,你是个女儿身,战阵之事,就不劳你操心了。”

说完就拿着被子,铺到了外屋的书榻之上。

这些日子以来,他并没有把谢清盈就地正法了,两人每晚都是各睡各的。

他是个现代人,跟古代男人不一样,对女性还是比较尊重的。

干不出来那种禽兽之事。

只能当个禽兽不如。

看着去外屋睡下的李东,谢清盈叹了口气,她默默掂熄油灯。

整个“寝宫”,顿时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