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的清朝太不正常了 > 第五十四章 大兴土木

第五十四章 大兴土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的清朝太不正常了!

宋天鸿带着四千斤桂花糖离开后。

金鸡岭扶江工业区大兴土木,热火朝天。

在宋天鸿拐来的工匠们,以及僮族劳动力的支持下。

除了建在岭上的糖厂。

造纸厂、水泥厂、石灰厂,都相继在工业区建成投产。

尤其是水泥厂和石灰厂的立式筒窑。

采取顶部投料、底部出料的方式工作。

配料、粉磨、投料、出料均由人工完成。

水泥窑的设计产能是日产15吨。

石灰窑的设计产能是日产30吨。

这种产能低、能耗高、污染重的土立窑,深受穿越众的诟病。

不过金鸡岭条件有限。

大家说归说,行动上,还是觉得,这土立窑,尼玛真香!

当然,设计产能归设计产能。

在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没有开山机械、炸药,全靠人工开采,效率极低。

大多数时候,石灰岩的产量,一天只有两、三吨!

于是水泥窑和石灰窑都只能处于产能过剩的状况中,有时开工,有时休息。

幸好有个小煤矿,能源暂时不缺。

但想提高产能,就得看什么时候能把金鸡岭的人口总数,提高到五千以上了。

这天,穿越众们又聚在一起开会。

现在李东也学会了不带土著们玩,尤其是谢奎这个不安定因素。

让谢国丈远离权力中心,过着养老的日子,才是最好的安排。

九个穿越众除了在军事指挥上,能力稍弱外。

在其他方面,还是非常强大的。

尤其是行政方面的徐志诚,以及工业生产方面的齐定国。

简直就是无所不能。

再困难的问题,两人也能找到办法解决。

而且两人还极其看不惯对方,这让李东非常满意。

“水泥窑、石灰窑和砖窑,相继投产,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李东首先给这段时间的工作,定了个性。

“老徐,你先谈谈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都是现代人,大伙儿说话,都没有清朝人那般文皱皱的味道。

“荒地开垦了近七百亩,冬小麦已经播种完成,菜田、杂交实验田等,也在按计划顺利进行。”

徐志诚简单说了一下近期的成果。

开垦荒地是非常消耗劳动力的,占据了金鸡岭大部分壮丁,这也造成扶江工业区缺乏劳动力。

因此他必须把荒地开垦的成果,告诉给伙伴们。

“到明年春天,预计可以开垦两千到三千亩水田、四千到五千亩旱田,这差不多是金鸡岭的开垦极限。”

“有了这些田地,金鸡岭的人口容纳基数,可以呈几何倍数激增!”

“虽然工业区已经建成了,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大伙儿还是要把重点放在农业上。”

“民以食为天,下面的百姓们,吃不饱肚子,是要造反的,咱们九个人,可挡不住几千人的围攻。”

听完徐志诚的汇报,穿越众们都不说话了。

尤其是一直想挑刺儿的马文才。

没有粮食,打个P的仗。

“系统规定,下一批穿越者,要攻下兴安县城后,才会出现,”李东把系统最近的任务说了一遍,“因此这半年内,还得靠咱们这九个人,老马,你说说看御林军的情况。”

御林军一直是李东在亲自抓训练和管理。

但马文才作为助手、副尉,

还是非常清楚情况的。

李东这也是给了马文才一个露脸的机会。

拉拢一下人心。

这一招被徐志诚看在眼里,对李东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金鸡岭接下来的工作重心是农业。

因此穿越众们简单说了几句,就结束了自己的汇报。

比如马文才说了最近的训练情况,兰海初说了一下开支情况,齐定国介绍了各个工厂和作坊的生产情况等等。

“那接下来的这两个月,直到明年开春,咱们的工作重点,是开垦荒地。”

李东总结道,“同时也不能放松工业生产,尤其是拳头产品桂花糖的生产,这是宋天鸿最想要的东西,人力资源的安排,就倾向于这两个方面。”

蒋环突然说道:“我建议在扶江边,修一个码头,还有多修些茅厕、沼气池。”

扶江在桂北山区,算是不错的水道。

水深,流速平缓。

自古以来,就是沟通岭南岭北的重要运输大动脉。

这是蒋环再次重生后,所提的第一个重要建议,穿越众们都深以为然。

觉得老牛,不,是老蒋还是有点本事的。

比整天只知道看女人大腿的谢长龄这个小P孩强。

在徐志诚和齐定国一边吵架、一边商量的协商下,最后李东确定了码头的修建方式。

除了建立简易的锚地、栈桥、仓库和堆场外,还要建一个了望塔。

至于谢长龄提的炮台,直接被大伙儿无视了。

就扶江这个地形,建个炮台,纯粹就是给官军围剿时送人头的。

大伙儿都觉得,要修炮台,也得修在最后一道山门前。

直接控制全部上岭的山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就算来上一万清军,也拿这金鸡岭没有半点办法!

徐志诚手下的施工队,加上三百名僮族人,也扩张到了五百。

在会后,就开始建设码头。

不过仓库最后还是修到了金鸡岭的半山腰,靠近第二道山门,避免被官军围剿时一锅端了。

山道旁,用来运输货物上山和下山的木制滑道,也被改成了水泥滑槽。

用连续的滑轮组,来实现货物的快速上、下山。

半吨重的货物,从原来需要两个时辰才能运上山,到现在只需要两刻钟,就能完成运送。

至于下山,那就更快了。

齐定国看见这些滑轮组,叹了口气:“要是不打仗,稳定种田,该多好啊。”

马文才笑道:“老齐,你怕是想P吃,咱们可是造反起家、立了国号的反贼,清廷不来灭我们,那才是怪事。”

齐定国吐槽道:“我们这新唐帝国的名声,不够响亮啊。”

“那也没办法啊,当初取得仓促,大伙儿用得随意,”马文才低声道,

齐定国扫了他一眼:“老马,别玩得这么过份,小心系统和谐你!”

“开开玩笑嘛,不可以吗?切!”

前退役特种兵不屑地说道。

他瞧不起老齐这种读书人,伟人说过,书生造反,三年不成。

当然,比起他最瞧不起的老官僚徐志诚来。

老齐顶天算是内部矛盾,可以拉拢。

他和徐志诚,才是路线之争!

“听说管理员要在岭上修水泥路?”

齐定国和马文才侃大山的时候,徐志诚也和兰海初、蒋环在闲聊。

蒋环突然开口问道。

眼下穿越众中。

马文才和徐志诚是文武相对,互成死敌。

两人都各自拉了自己的队友。

兰、蒋两人,就是徐志诚的盟友。

尤其是蒋环,重生后,一直在寻找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是硬化路面,就咱们这技术水平,修什么水泥路啊,”徐志诚摇了摇头,“方便收割、运输和播种,岭上是咱们的粮仓、水源,泥土路确实不方便。”

桂北多雨。

一到下雨天,到处都是泥泞一片。

不仅出行不便,连生产和运输,都会大受影响。

因此李东才决定改善一下路面。

提高生产效率。

“那我不干礼部这种虚活了,我要管交通!”

蒋环双目一亮,觉得在工业时代,交通才是最吃香的啊!

关卡一设,黄金万两,比拦路抢劫还挣钱!

“那我试着跟管理员沟通一下,小蒋,你改天做个交通管理计划出来。”

自己的盟友多抢点实权,那马文才他们就会少几分力量。

看到蒋环的上进心,徐志诚是非常高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