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唯有岁月不回头 > 第一章:双生姐妹

第一章:双生姐妹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唯有岁月不回头!

窗外阳光亮得发白,沈依乔抬起头,不禁防御性地闭上眼睛,伸手合上两片藕粉色窗帘,屋内才有了荫凉些许。

“这几天你是怎么啦?”沈依乔背后传来沈若乔的疑问,“下课望着窗外发呆,到了家就像这样对着物理书出神。”沈若乔斜靠在房门边,手里掐着一个大苹果,边啃边说。

“我……也没什么……上一次月考不太好,有些压力。”依乔仍低头看着膝盖。

沈依乔和沈若乔是一对孪生姐妹。

十六年前,宜田市的大雨从暮春开始便哗啦啦地下个不停。眼看着母亲河就要决堤,原本稻肥水美的鱼米之乡即将变成灾区,沈爸爸——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公务员,作为人民的好干部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没日没夜地搬沙袋,刚刚转正为住院医师的沈妈妈在自己任职的医院里,在大雨和内涝的包围下顺利地诞下一双清秀的女孩。电报拍到百公里外的小镇,三天后沈家外婆和小姨穿着救生衣、坐着救生艇急匆匆地赶到了宜田市区。巧的很,两姐妹出生后不久,没日没夜地滂沱大雨渐渐小了,又渐渐停了,宜田一天天晴朗起来。据外婆回忆,大雨停后,水退得很快,天空蓝得晃眼睛。

沈家两姐妹样貌一模一样,小时候连爸爸妈妈都难以分清。但不知是从娘胎里就开始分化还是成长中有了什么偶然的、不足以为外人道的经历,二人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性格差异。姐姐恬静,妹妹好动;姐姐乖巧,妹妹调皮;姐姐温软,妹妹利落;姐姐小时候喜欢洋娃娃,妹妹则跟着一群男孩子钻树洞、捉鱼虾。

沈爸爸沈妈妈凭借着聪明的头脑和实在的努力,小小年纪便从山边小镇考学到了宜田市,升学、工作,每一步都踏实稳健。两姐妹天资聪颖,虽性格迥异,在学习上倒是步调统一,十分争气。宜田是个人口众多的小城市,对于大多数宜田孩子来说,学习、考试是出人头地唯一的路径。宜田市的风气,从初中开始,分数与名次的竞争异常激烈。两姐妹从幼儿园到初中,一直身在宜田最好的学校,两年前,姐妹俩分别以全市第三十一、第二十一的成绩考进了省内著名的“高考航母”——宜田七中,还被分在同一个班,成了七中人人皆知的优秀姐妹花。

这对姐妹是亲人、同学以及室友。在三室两厅的家里,南边卧室的窗口对着小区里的景观湖,视野开阔,阳光充足,冬暖夏凉。姐妹俩各自有一张深咖色美式水漆橡木小床置于室内,中间一墩同色的矮柜。南边窗台下是依乔的书桌,上面有各类试卷胡乱摊放着;若乔的书桌在西边靠墙,桌上一本紫色的数学习题集,上面红红蓝蓝地注满了标记。房间的其余位置满满当当地置着书架、衣柜。依乔双手环抱着自己,若有所思地在狭小的屋内来回踱步。

“吃饭!”若乔在客厅喊道。依乔回过神来,走向客厅,只见若乔一边端上饭菜,一边道:“妈妈说今天菜市场上的蘑菇质量不好,没买,让你不要挑食,一定要吃洋葱,对肠道有好处。你可别挑啊!”

沈妈妈是宜田市立医院的医生,常常中午上班无法照顾两姐妹吃饭,只得利用早晨和上午匆匆备好饭菜,再通过电话嘱咐叮咛两姐妹。

土豆烧肉、肉末洋葱、紫菜蛋花汤——桌上的菜朴素简单,每一道都是若乔爱吃的,尤其是紫菜蛋花汤,用它泡饭,若乔能连吃两大碗。往常这个季节的餐桌上还有一道双菇烩肉片,那是依乔最爱吃的。

沈爸爸又出差了,今天沈家的六人餐桌上只坐了姐妹两人。若乔吃的正香,却见依乔端着碗筷,半天没动静,抬手在依乔面前挥了一挥,问:“喂!这次没考好,也不至于茶饭不思吧?”

高二学生的午饭时间很紧张。依乔放下碗筷,可抬头看了一眼时钟,已经十二点了——她和若乔下午一点半就要开始上课。她想了想,决定还是忍一忍,于是摇摇头说:“没什么,一是没考好,二是睡得太晚了,有点困。”说完对若乔甜甜地笑了。

沈若乔不再追问。在撒谎与掩饰方面,两姐妹一样笨拙。而在两人之间,她们看对方就像看自己。若乔的直觉是她自以为的特长之一,她隐约看得见依乔的心事,应该是那些曾经在她自己的心头盘桓过的为难与动摇。

十六岁,成长拉开了序幕。依乔与若乔的童年很长很简单,无忧无虑是生活底色,诚实真挚是性格基础。对待学习,她们坦然面对优势与不足,从不作弊,从不自欺欺人;对待朋友,她们坦诚友善,从不虚荣也从不艳羡,人缘相当好。然而,十六岁,成长的一开始,她们发现自己需要面对的不再单纯是学习和朋友——选择——开始在她们的人生中出现,随之而来的,是她们要面对自己——在夜晚经常提问的自己——我这样做对吗?我该怎么选?我到底喜欢什么?

选择造成了少女的心事,心事来源于思考,思考中包含着权衡,而权衡,往往离不开直面内心深处的脆弱与恐惧。对心事的掩藏,姐妹俩都是新手。依乔欲盖弥彰,若乔干脆主动暴露真我;而如何化解心事,才是她们真正要去面对和解决的实际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