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唯有岁月不回头 > 第八章:原生集体(二)

第八章:原生集体(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唯有岁月不回头!

在沈依乔心里,高一(10)班的时光是值得用一辈子怀念的。那时候学业相对轻松,同学们经常一起参加学校举办的运动会、艺术节、春节联欢——七中的这些活动仅对高一学生开放——获奖后拿着柏常青奖励的、不多的经费一起逛街、吃火锅。高一学生还有各类拓展课程,大家一起看电影、一起做团体游戏、一起郊游。周末,男生们约在一起打篮球、打乒乓,女生们相约逛书店、买发卡、喝奶茶。

十五六岁的少年,每个人都有自己度过青春的方式。比如,陈方圆不爱学习,是个短跑健将、篮球好手,因抢篮板技术极佳,人称“板王”。他常说自己一摸到书就犯困,可以马上入睡;但一摸到球就会立刻兴奋,在球场上奔袭多久他都不觉得累。他中考分数不高,是他那担任教育局副局长的舅舅帮他申请到了学籍,塞到七中来的;陈舅舅送佛到西,还特意托校长帮陈方圆安排了一个好座位,和班里最爱学习的孩子同桌。可陈方圆不以为然,他和柏常青说自己个子高、视力好,前排的座位应该留给更需要的人,自请调至班级最后一排。柏常青知道,陈方圆是希望自己上课睡觉的时候无人打扰,便把他安排在教室中后排,数学课代表刘小波、物理课代表薛志翔中间。这两位课代表没什么别的爱好,就是喜欢上课举手发言、下课跨座位讨论习题,陈方圆从此再无睡意。

“板王”也是个热心肠。高一下学期的时候,沈若乔听歌下楼梯,一脚踩空伤了脚踝,被同学们搀扶到座位上,陈方圆见状,当时便从书包里拿出一个花里胡哨的玻璃瓶子,递给若乔,说:“快用这个,你带回家用,哪儿肿往哪儿抹,一天三次,包你三天内健步如飞!”

若乔半信半疑拿着瓶子,只见瓶身花花绿绿的包装纸上繁体字写着“南洋跌打损伤油”,陈方圆见她迟疑,着急地说:“我不会害你的!我打球经常伤脚,都是用这个。你这脚得赶快用!”

球友张楠跑过来,惊叹:“哇!沈若乔,你可真是面子大!这个是“板王”他爸从新加坡带回来的,我上次打球撞了膝盖,找他要这个抹一抹他还舍不得呢!”

陈方圆没有撒谎。这瓶“南洋神药”用了三天,若乔果真恢复如常,能跳能跑了。若乔也从此与陈方圆结下了“兄弟情谊”,她的诗词摘抄、英语笔记和数学纠错本经常被陈方圆“借鉴”,而陈方圆的英语成绩,在高一一年的时间里,竟实现了从四五十分到八九十分的跨越。

沈家两姐妹在好人缘方面几乎一样,和谁都玩得来、聊得开。王爱娣是从宜田下属农村考进七中的姑娘,内向害羞,不善言辞,上课发言总是脸红到耳根,但她却很喜欢和依乔在一起。她教会依乔用五彩的细绳编手镯、穿铃铛,用树叶吹哨子,依乔则经常教她英语题,下课和她一起听mp3——高一结束的时候,王爱娣的英语成绩提高了很多,而且大家都说她变得开朗了、爱笑了。

高一(10)班的同学就这样相处了一年,可天下无不散的宴席。高一期末的分科班会也是最后一次班会,一向不动声色的柏老师站在讲台上不无感慨地说:

“我必须承认,这个集体是我执教这么多年来最好的一个。你们来自全市不同的初中,来自不同的家庭,你们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并不是每个人都热爱学习,我们这个班的平均分也不是最好,但是你们每个人都充满了纯真与个性,在你们身上,我感受到了真实的美好,也找回了成年后逐渐迷失的本真。我首先感谢你们!文理分科是一个岔路口,我很遗憾一部分同学将要离开这个集体,但我希望你们无论被分在哪个班级,都能继续保持真实和乐观,更要积极去影响你身边的同学,就如同你们在这个集体所展现的一样。我很庆幸七中能有你们这样一批学生。高中时光还有更加紧张的两年在等着你们,我对你们充满了希望,你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柏老师说完这番话,教室里极其安静,片刻便有星星点点的掌声,紧接着掌声愈来愈大,愈来愈整齐,柏常青也不由地鼓起掌来。依乔感到在这掌声里,在这空气中,有一股力量在涌动,她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只觉热泪盈眶。她后来想,正是这股力量裹挟着她、激励着她,让她产生了留在这个班级,勉为其难也要拼尽全力地去学理科的想法。

依依不舍地送走了学文科的同学,又迎来了其他班级转学理科的同学——高二理科(5)班就这样诞生了。随着学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同学们的课外活动少了很多,体育课、音乐课老师经常莫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笑而不语的数理化老师。

七中的理科教研组闻名全省,全省学科带头人、竞赛金牌老师比比皆是。这个群体以中年男子为主,外貌总体呈现圆眼睛、圆脑门、圆鼻头、圆肚皮的特征。其中有几位教学经验深厚、授课方式灵活、为人亲和幽默,加之宽庭大耳,脑门铮亮,被同学们列作七中理科“巨头”。比如,虽肚皮日渐突出,却依然保持挺拔身姿的数学老师袁广义;带着圆框眼镜、爱说段子的物理老师张文生;比张文生更爱说段子、不多的几缕头发耷拉在大脑门前的生物老师孔维华;还有博士毕业一直公开表态高中化学太简单的大眼睛付忠一,他同时也是付青青的亲爹。理科教研组的这群中年男子或正义满满,或幽默风趣,可严厉,可亲和,他们常常利用不多的习题课时间向同学们灌输不在高考范围内的“科学之美”。比如,物理老师李小棣在神舟七号发射那天,关上教室前后门,拉上窗帘,利用学校新配备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偷偷地带领全班一起看发射直播;张文生从中科大考察归来后,一周内的物理课都在给学生们解释并语言展现高能粒子对撞机的“美妙”……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亦师亦友,应当是师生关系中最好的状态了。七中的理科建设在这群老师和优质生源的共同作用下,生机勃勃地散发着长青的活力,成绩斐然、享誉国内。不过,教数学的刘振彪虽然也有着圆脑袋圆鼻头圆肚子,却不在理科“巨头”之列,更不是同学们喜欢又敬重的对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