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唯有岁月不回头 > 第四十一章:静待余年(一)

第四十一章:静待余年(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唯有岁月不回头!

有些东西告诉他,有些东西即将结束。肯定不是世界,而是夏天。日后还有别的夏天,但不可能跟这个一样。永远不可能。所以说,最好尽情享受这个夏天。

——尼尔·盖曼、特里·普拉切特《好兆头》

有些东西告诉他,有些东西即将结束。肯定不是世界,而是夏天。日后还有别的夏天,但不可能跟这个一样。永远不可能。所以说,最好尽情享受这个夏天。

——尼尔·盖曼、特里·普拉切特《好兆头》

自在湖归来一周后,同学们回到七中,以班级为单位最后一次完整相聚。大家拿着志愿单和填报指引,在机房里递交了自己对未来的期许。

时光流转到七月末,一片片鲜艳的信封带着少年们的前程随着大暑节气热闹地到来。

沈若乔作为省内最后一名被华东经贸大学金融系录取了,这是她的第一志愿。这所学校不算一流,在上海当地只能算个二类学校,但这几年随着财经专业的火热。分数线一路上扬。录取通知书的背景是经贸大学矮矮胖胖的大门、门边一块高耸入云不太协调的雕塑和被人工调整至蓝到刺眼的天空。

章晓菀的考试成绩相较于她“灭绝师姐”的盛名显得普通了一些——她考了全省第六百名,录取在江河大学遥感工程系;她一路辅导提携、互帮互助的江盛取得了个人最佳成绩——只比章晓菀少十分,位列全省一千两百名左右,被第二志愿上海科学大学录取。此二人考前互动密切,考后反而冷淡了许多,连报考的学校也相距甚远。江盛选择的专业更是让人大跌眼睛——市场营销,他本人的解释倒是很简单:“我想学个日后赚钱容易的专业。”

许楠功底深厚,这回考得比平日还要好,与江盛不相上下。她立志从医,志愿中全是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最终录取在久负盛名的湾区医学院。

付青青女承父业,她和若乔差不多的成绩,填报的多是长三角地带高校的化学专业,最后被金陵师范大学录取。

理(5)班更多的学生留在了省内,比如薛志翔和刘小波录取在省城工业大学,薛志翔学物理,刘小波学工业工程——就是自在湖那位年轻教师向若乔推荐的工业工程。王爱娣和刘伶利分别考上了省立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和药剂学;李群超去省城师范读数学……

若乔掐指一算,理(5)班要去上海的只有她和江盛,学财经的——如果市场营销这个专业也算财经类的话——也只有她和江盛,更多的人学医、学机械、学计算机、学化工,而全国不管是一类、二类、三类还是专科学校都有这些专业。有五个人复读,还有十来个同学主动或被动地将高中作为他们学业之路暂时的终点——比如陈方圆,他要去当兵——入伍前,陈方圆特意发qq问沈若乔,自己去军营之后是不是该读一些政治类的书。

文科方面,今年除了沈依乔为七中文科扬眉吐气,七中文科整体水平仍与往年一样乏善可陈。

在校内排名仅次于依乔的朱立冬考上了首都中心大学法律系;吴小丹录取在粤湾大学政治学系;再往后鲍安琪考上了第一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林栩栩将志愿全部填报在首都,最被录取在京山大学古汉语文学系。

两姐妹成绩公布之后,沈爸沈妈比平日更忙了。一边要应付各类亲朋好友的“关心”,一边真正去关心两姐妹的择校与志愿。好在,依乔早早拿定了主意,卓越的成绩给了她充分的选择自由,且几乎没有风险;若乔接收到的来自爸妈的建议是会计、英语、外交和法律,但她沉默了两个礼拜,最终在递交志愿前两天决定学金融,让沈爸沈妈连琢磨“金融”具体是什么的时间都没有。

金融是个热门专业。若乔的考试成绩,如果选择理工类通用学科或是非热门专业,比如工程类、语言类,则能够进入长三角地区的一类高校,而如果选择金融,还不想去偏远地区的话,她只能退而求其次填报一流城市的二类高校。如此这般,她与华东经贸结下了缘分。

等到姐妹俩的录取通知先后到来,沈家爸妈真正的辛劳才开始——多年来沈家积累了不少“人情资产”,这一回“集中兑付”,尽管沈爸沈妈已尽全力保持低调,两姐妹的升学答谢宴仍在沈家爷爷的强烈要求下、在亲戚朋友的关注与欢呼中,分别在云青镇和宜田市两地热闹地各办了一轮。

当沈若乔在填志愿、收通知书以及她和依乔的升学宴等各类嘈杂场合中解释完自己为何以一个超一类的分数上一个二类学校之后,八月过半,盛夏开始移交权威,傍晚的日光渐渐柔和起来。

这一边,忙完升学宴,沈妈妈每日下班后,除了继续承担日常家务,顾不得休息,一得空便开始给两姐妹准备行李。她特意准备了一个笔记本,买菜、做饭、上班等任何时候想到的任何姐妹俩可能需要的物品、事项都随时记录在本子上,找机会采购,每晚收拾包裹时,对着本子一一打勾确认。到开学时,姐妹俩都各有一个大号行李箱和一个半人高的包裹。

另一边,沈依乔迫切地想抓住这个夏天的尾巴。她感到,这个属于她的夏天,在一切欢乐与荣耀之后,像落日西沉一般,正在以一种加速度隐匿到时间的黑洞中。

依乔所在文(4)班没有人牵头组织毕业聚会,理(5)班的聚餐则是由萧梓舟在高考结束后不久和陈方圆联手发起,主要目的是答谢老师。那场聚会声势浩大。由陈方圆联络,学生们众筹,理(5)班包下了宜田大饭店的宴会大厅,全班学生、全体授课老师坐满了十张桌子。那个时候高考成绩还没有公布,师生之间没有紧张,没有焦虑,没有平日的“对峙”,那样单纯的轻松似乎是所有人在大考之后理所应当享受的。

可依乔没有理由参加,遗憾与不满足自然升起。她看着启程日子一天天临近,无奈之下把qq签名更新为:

“夏天应当由风景、旅行和通行的你组成”。

当晚,依乔的qq终于在她的期盼中响起了清脆的提示音,萧梓舟的头像跳了起来,依乔打开看见一行简短的留言:“想不想去津源水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