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80后父亲与10后女儿们的对话 > 闲聊生活琐事

闲聊生活琐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80后父亲与10后女儿们的对话!

孩子们逐渐长大,会读书,学习,旅游,交朋友,也慢慢的学会和生活相处了。这里,把生活的一些经验,教训分享给你们,仅供参考。生活还是自己过,才有滋味。

1.闲聊读书事

上个月大学同学群里聊天,大家畅谈当前生活,爸爸发了一首小诗:

《日常》

日渐门谢客,不羡觥筹知。

何以渡平常,专是读书事。

当然,诗是写的一般的,但是表达了爸爸在35岁后的思想状态,爸爸越发的觉得读书是最有价值的一件事了。

看到了喜欢的书,就是碰到前世的人,书里书外,都是一场久别重逢。看到有益处的书,就像遇到了贵人一般,他能帮你分析很多问题,解决很多困惑,提供很多建议与参考。

读书,不是读死书,或者必须有特定目地的去读书,或者只是为了考上大学。有很多人的读书就是为了考上大学,大学后,工作后把书本抛在一旁,这样读书就没意思,太功利了,这样的书是给别人读的,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与青春,多可惜。这样的不是读书,是“考书”。没有真正的喜欢读书。

读书是一辈子都应该喜欢上的事情,曾经读过这样一句美好的话“今生的智慧是前生读来的,来世的祥福是今世读书而去的”。爸爸并不是主张什么今生来世的宿命论,但是想说的是,读书应是一种习惯,一种需求,一种时间的摸索,更是探寻与吸收世间智慧的有效路径。读书不是一定要在一个时期取得一个什么结果的,不用着急,你们会发现读着读着,就会懂,就会认知。

书是不限的,开卷有益嘛,时代变迁,从结绳记事,钟鼎铭文,勒石碑刻,到竹简造纸,这是承载书法的工具发生了变化,电子书,视频书皆可……

很多认为读书就是学习,把学习等同于读书。这个观点,爸爸是不认同的,爸爸认为读书是读书,学习是学习,学习是为了获得,读书可以不是为了获得,而只是想喜欢书,且去读他,如此而已,仅此而已。后面我会再详细的说说两者的关系,在此按下不表了。

少年读书可以从插画故事、话本小说、武侠名著、人物传记、到专业研究…………书刚开始读的时候要广,广泛是第一的,别着急陷入专业书。我经常会可惜只读专业书的人,个人认为那不是读书人,因为书外有书,楼外有楼,世间有太多已经固定的事情与道理是一个领域或者一部分书与知识解释不了,回答不了。

回答不了,怎么办呢?触类旁通,触动的多了,旁的书读多了,也就会通的意思。一类型的书,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多对比一下,不要先带入“是非观”,无论对错,先看看,再读,再比比。很多事情实际书上都曾发生过。这个社会上大多数人的道理,人的烦恼,人遇到的问题,书上都有记载,也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当然书上记载的都是别人的生活,只是参考,生活还是自己过的才有味道。

一天贝贝说《哈利波特》已经看了三遍了,现在要看《射雕英雄传》了,爸爸很是开心的啊,爸爸在家最欢喜的事情之一就是看门看到孩子们在读书,贝贝读大一点的书,棒棒读小一点的书。很感慨的,我儿如我,读书杂,读杂书,不错的。道理在书上,做人在书外,孩子们多读一点书,方方面面的道理都懂一点,真是不错的。

我知道这些道理,你们不喜欢听,或者很多事情,你们会认为大人们也没有做到有什么资格说道理呢。

我小时候也是这么想的,我曾经把爷爷对考上的大学的期望,当成了对我的要求,严格的要求,也是有过反感的;甚至在考上大学后,认为爷爷没上过大学有什么资格对大学生的生活,大学之后的生活指手画脚。我也看到很多书籍与当前的事情,感觉很多优秀的人自己也没做到,而心存不屑,认为言行不一,或者有种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或者责任强加给后代的感受。随着年龄的增加,现在越发的觉得不是这样的,我这样的认知很好,说明我在进步。

有这样一句话,男子之好,再好为人师;女子之好,在好为人妈。哪里有这么多正确的,或者说优秀的“人师”,“人妈”呢,抛开他们的建议正确与否不谈,好为者,何尝不是带着一种期待美好的事物来沟通的。

这里,期待美好,不好吗?

没做到的道理,就没有道理吗?就不是好的道理吗?

人生路途,如说人生行走一步步,必须如写字读书般的,必须一笔一划,一字一句,认认真真,这样就会从容淡定。关键在于用心,行走,脚步快慢如文字工拙,于人品,家事无关,只要用心,笨人多读书,聪明的人多用笨方法,多问多听多思考,问问比你优秀的人,听一听不同的意见,然后想想,看看,走走,再看看…徐徐见功,自然有天地新气象。

还有啊,读书不能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想法,这句话,是古代时候的“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同样犯了“读书等于学习”的错误的。读书是平常的,不是什么高雅的,也不是低俗的,不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不要比这些外在。读书是自己的事情,是对自己来说的一种认识自我与世界,寻求自己内心安静的一件长期的事情。所以读书不是别人的事情,是自己的事情,既然是自己的事情,就自己去做吧。

切记,读书的人不能看不起,看不上不读书的人,这样就是读了假书,走上了歪门邪道了。

读书的人应该具备平常心,包容心,因为你能容下各种书籍,各种故事,各色人等,繁杂人生的……

读书的人应该具备进取心,争取读更多的书,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纸质的电子的,甚至宇宙星空的书籍……

读书的人应该有开拓心,因为生活是一本书,世界是一本书,有的书上有,有的需要你们自己把他们写进书里,给自己读,给后人读,给全世界读,所以只有读的多了,走的路多了,才能理解书。我们国家历来是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放在一起的,是有道理的。读书出知识,实践出真知。路,就是实践的意思。也有说“纸上读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的意思是,只有读到了,且去做了,这样事情的真实情况就清晰了,就有了真知。

由此,读书人的同道之人,不该只是读书人。

日子要自己过才有味道,书要自己读才能感受,不去读书与经历,只是看,好像懂了,那是假懂,是不懂装懂的。没有自己感受的书,没有自己经历的生活,就像被人嚼过的饭菜,自己再捡起来吃,是没有味道的。

书要自己读,生活要自己过。

孩子们,

时间不过是寻常,

最是美好在读书。

人生第一要务是读书。

希望你们能喜欢上书本,能喜欢读书,能在书里找到自己的快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