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河朔儿女 > 第十七章 侦办

第十七章 侦办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河朔儿女!

金宣宗驾崩后,给金国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政权。蒙古主帅木华黎率领大军继续攻打金国,相继攻占了山西太原以及部分恒山地区。金国政权所掌控的领土,只剩下河南、山东、陕西以及山西一部分地区。

金哀宗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泗州军州事王若虚耗费精力数载,终于完成了《宣宗实录》。他在撰写期间,常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详尽地记载金宣宗年间所发生的历史大事,诠释执政者的良苦用心,以及宏图大展进行中的艰难历程。

大功告成后,金哀宗对于王若虚的卓然成绩以及惠政给予了肯定与褒奖,并迁升王公为平凉府(治所甘肃省平凉市)判官。王若虚不辱使命,再次以较好的口碑,赢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王若虚施政期间,躬身听取老百姓的建议。王公身体力行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亲赴劳动现场,体验农民生活的艰难与困苦。他办案一丝不苟经常从蛛丝马迹中侦破案件。

那日,有一老妪告到县衙,说自己的儿子好几天都没有见到了,她疑窦丛生。有人说,你儿子是不是出去揽活了?他儿子绰号吐着,会做木匠活,出去不是没有可能;有人说,莫不是有人暗害吧?!还有人说,你儿子是不是找个相好的逃跑了呢?也是,以前儿子经常给村里一个寡妇干活,可人家是当家子,碍于儿子的木讷,是不会干出伤风败俗的事情来。作为老母,他知道儿子的真性情,是一个善良本分的人。

老妪与家里人也是胡乱猜测,莫衷一是。最让人上心的还是慈母,她这段日子观察儿媳妇表情,丝毫表现不出悲悯的神态,你问她几句,她答几句,总是一句相同话:那谁知道你儿子干嘛去了。

后来,老妪一再追问儿媳,儿媳见婆婆逼急了,就大呼二喊嚎叫着:你家儿子有野心了,他不要俺们了。

家人们见状,只能四处寻找,亲戚朋友一一跑遍,也弄不出个子丑寅卯。其中一个叫撇叉的光棍汉,经常出入吐嗻家,撇叉模样不起个样角子,俗语其貌不扬之意,可人家能说会道,不仅如此,盖房把事、木匠活、使牲口(干活)等他样样会,干起活来,那个麻溜劲让人啧啧叫好。吐嗻家人问他时,他说这几天他也在帮着找吐嗻呢!老妪问孙子孙女,孩子们也是不愣着脑袋瓜子,哭着说不知道。

一天,老妪有心事睡不着,特意起了一个大早,发现从儿媳妇屋里走出了一个人,因天色不甚明朗,再加上老人珠黄眼花,没有看清是谁。可老妪猜测:看齐爪儿(俗语块头),觉摸(俚语推测)是撇叉。

老妪把一肚子心里话向王判官倒了出来。王若虚看着老妪凌乱花白头发,一脸的褶皱纹,两眼红肿着。便上前请起老妪,并安慰道:你老请放心,有本官在,一定把这个案件弄个水落石出。

老妪头脚走,王若虚便派官差去吐嗻家侦探。

同天晚上,两位官差就已埋伏好,眼睛直盯着吐嗻家。正当两个官差眼发酸,正要打盹时,只见一个黑孤影,一个鹞子翻身越过低矮的墙垣。

“现在这么紧,你还来,要是露馅了怎么办?”屋内吐嗻媳妇压低嗓门道。

“没事,我早巴获好了,没有人。”这个黑股影说道。巴获是当地俚语,就是观察之意。

一番唇舌,吐嗻媳妇开了屋子门,黑孤影一跻身,幽灵般飘进了屋里。

“吱吱呀呀”一番骚动,让两个官差听了个饱。

“妈的!老子这么大了还没有尝过女人味。”这个官差说着,喉结不停地上下动着。

“这是正是,嫑说点子不要脸的话。”另一个官差说道。

两位官差根据大人王若虚叮嘱:一旦发现异常,一定要把可疑人员缉拿归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