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绿水河 > 第9章 该有结果了

第9章 该有结果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绿水河!

几场雨过后,菜园里的黄瓜豆角,已经爬满了架,茄子辣椒也开出黄的绿的小花。大田里的玉米露出喷薄绿色,用不了多久,它们长的就会比人还高。这个时候,地里杂草也表现出顽强生命力,若不及时拔掉,准比庄稼还旺盛。

玉米地里的杂草已基本清理干净,下午,小翠背着箩筐,走进了自家菜园。园子里又长出不少田旋花,这种能开出像牵牛花一样的野草,长的快,也蔓延的快,却是猪最喜欢的美食。开春的时候,她买了两头小猪,如今已长到一百多斤,到了年底,就可以卖了。

她还打算,明年再养上一窝长毛兔,用不了两年,就成养兔专业户。

天气很热,小翠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下来。但拔草,喂猪,除草施肥,照顾大光爹,洗衣服做饭,成了她的日常。

全村的妇女,大概都是这样,她们还三五一群,互相吆喝着,一起到地里拔草。每家都养着猪,为的是过年能扯上两块布,给孩子们做上一身新衣服。拔草也就是喂猪,即便自家地里没有了草,别人家地里还有。

习惯了当下生活的她们,也习惯着东拉西扯,见到的,听来的,有影的,没影的,都能从几张嘴里,汇集到一起,尔后又散播开来。

那个时候基本没啥娱乐项目,村里只有一台十四英寸黑白电视机,还归村集体所有,如宝贝一般,被锁在村委的小屋内。啥时候天气好了,老支书高兴了,才搬出来,让大家瞻仰一番。

乡里的放映队,两个月才来一次。在村里大街上看一场露天电影,村里也就过一次节,大人喊,小孩叫,好不热闹。

剩下的时间,人们要不听广播里刘兰芳先生的评书,要不就在街上散落地聚集在一起,摇着破蒲扇,谈古论今。

自从大光死后,小翠便成了宋王阁焦点,尤其麦收时小翠说了,就是嫁人,也要嫁给像春来那样的人,这几乎成了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

他俩的话题,为村里人们窃窃私语又聚精会神地度过无聊的夜晚,做出了极大贡献。即便春来进城一个多月了,小翠也好像没有了任何想法,只要说起来,人们仍非常津津乐道。

“俺刚出村的时候,碰见春来娘了,说春来一个多月没回家了。”

“这么长时间了?那他俩就没戏了。”

“小翠可就丢人了,开始我还以为他俩能成呢。”

“小翠也真是的,春来长的好看,还有本事——”

“你也看上春来了?”

“看上有啥用,俺可没小翠长的好看,抛个眼,就能把男人迷倒。”

旁边菜地里,隔着道道豆角架,只听得到叽叽喳喳的声音,不见人影。类似的话,小翠也听得多了,还有很多版本。

有的说,俩人早就好上了,春来进城就是挣钱娶她,还有的说,春来压根就不想娶她,所以才进城,就是想躲开她。但不管什么话,小翠听了,心里都不舒服,也很难为情。

小翠不知道春来是否听说了自己想法,但不管怎样,春来不辞而别,让小翠很是失落。因为他什么也没说,很显然,也就没把自己放心上。也许,他只是好人,没有其它想法,小翠也就断了念想。

树欲止,风不停。村里到处都在这么说,小翠心里也很难平静。她想找个机会解释,她要找像春来的那样的男人,就不一定就是春来本人。可她实在张不开嘴,也许就连她自己,也认定是春来。

小翠心乱如麻。

换个地方,拔了实实在在一箩筐草,足有二十斤。背回家里,来到屋东头猪圈旁,两头猪已经饿的嗷嗷乱叫,看到小翠来,两个蹄子,爬到了猪圈的矮墙上。

大光娘看着西边天空的余晖,有些心疼地说:“往后别回来这么晚了。”

“我知道了,娘。”小翠的声音很低,脸上也露着淡淡的哀伤。

整日在一起,大光娘了解小翠心思,小翠想放弃春来,但好像又舍不得。尤其外面的风言风语,不时传进耳朵里,莫说小翠,就连大光娘都等着春来家上门提亲。

大光娘不仅变了,还变得很彻底,把小翠当成了亲闺女。脑子开窍了,正常了,大光也深深自责。

要不是她胡球闹腾,以小翠性格,不会说出招上门女婿的话,村里那些光棍汉们,也不会那么死乞白赖,小翠也就不会着急说出要找也找春来的话,事情也不会到现在这个地步。

都是自己惹得祸,自己更要替小翠解决。大光娘也知道小翠磨不开面,没说话,领着正正,走出家门,进了春来家。

看到大光娘前来,春来爹娘急忙搬凳子倒茶,小心谨慎地看着大光娘。

小翠看上了春来,爹和娘早已听说,有几个好事老娘们,还专门到春来家里,打听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至于这是不是真的,春来爹娘也不知道,想主动提亲,又生怕和大光娘有了隔阂,原来友邻和睦的关系将不复存在,甚至还落个互不往来的地步。远亲不如近邻,老实本分的春来爹娘可不想到看到这个局面。

爹和娘想多了,也不知道就连大光娘也看上了春来。大光娘这次来,就是想试探两人的口风。这么多天了,事情也到了该解决的地步了,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大光娘不便直接想春来爹娘说,怕的是春来爹娘不同意,丢了颜面,也伤了小翠。东扯西之后,又说小翠命苦,若是有春来这样的好小伙,娶了小翠,那将是上天降下的恩德。

人家把话说的如此明白,娘和爹也开始了寻思。春来今年已经二十五岁,这个年龄还没定亲,确实已经晚了。可又有什么办法呢?这个烂包的家,再加上孩子多,负担大,就是有姑娘看上春来,也娶不起啊。

平心而论,小翠虽然结过婚,还生了孩子,但绝对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媳妇,以眼下家里光景,春来能娶上小翠,算是烧了高香。

但大光娘是真是假,还是故意夸奖春来,春来爹娘仍拿捏不准,只是夸赞说,小翠是一顶一的好媳妇,天下难找,要是春来能娶上这么好的媳妇,那可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竟然给小翠戴这么高的帽子!大光娘看出来了,觉得这事有门,领着正正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小翠正坐在猪圈旁,洗衣服,大光娘把去春来家的事说了一遍,然后说:“赶明我就去找老支书,让他再说说。”

小翠含蓄地点点头。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小翠也想知道明确结果,以平息外面的满城风雨。

过了两天,老支书来到家里,当起了媒人:“我听说了,小翠想和大光好,就看你们的意思了。”

老支书同样有些委婉,目的是给两家都留点余地。

看来小翠想嫁给春来,是真的了,爹娘高兴不已。但爹娘很开明,不敢做主,让老二春雷去城里叫春来回来,当面问问他的意思。

春雷刚参加过高考,不用去学校查询成绩,他就已经知道结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如今开始发奋,准备复读。

“早干嘛去了?”爹嘟囔一句,让老三春林去。

春林早就想春来了,立即蹦着高的同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