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名动天下 > 59.第 59 章

59.第 59 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名动天下!

这是系.统随机防盗章节, 当读者订阅比例不足时会显示

“没有。”傅氏起身走到花架旁, 拨弄着绿萝垂下来的叶子, “我也有些拿不准要不要先把这主意告诉侯爷。”回头一笑,对邓氏道:“所以还想着要不要去找嫂嫂商量呢。可巧你就来了, 正好先和你说说看。”

很显然,傅氏有自己的顾忌。不然的话,直接把话和侯爷挑明便罢。邓氏知道傅氏顾忌什么, 犹豫着说:“侯府那么多……”

话没说完,外头响起了红霜的声音:“夫人, 茶沏好了。”

姑嫂两个默契地静了下来没再提及这个话题。

帘子掀开, 进来的并非去泡茶的红月, 而是傅清言。红月随后而入,捧着红漆梅花纹托盘进到屋里,将茶盏依次放在了邓氏和傅氏跟前。

傅氏问傅清言:“玲珑呢?”

“她啊。”傅清言的眸中现出暖意, “被三小姐叫去了。好像是三小姐和三少爷有什么冲突,到了大太太跟前争执不下,喊了玲珑去作证。”

傅氏忍俊不禁, 侧对着邓氏说:“家里那两个活宝, 一刻也不得闲。平时少宁不在家就罢了。一在家待久,俩人准得闹起来。”

“现在不怕了。”邓氏笑道:“有玲珑呢。”

“这倒是。”傅氏说:“兄妹俩都喜欢玲珑, 她一说和, 两人就不闹了。”

说着话的功夫, 邓氏和傅氏端起茶盏来饮。

掀开茶盖, 茶香四溢。

傅氏“咦”了声, 试着抿一口。

邓氏面带疑惑着慢慢饮着。

半晌后傅氏先开了口问:“这茶是怎么回事?”

红月还没开口,傅清言已经反问:“姑母看是怎么回事?”

傅氏笑道:“若是可以看得出我就不必问了。”

邓氏尝着手里这个茶有点苦有点甜,好喝,是绿茶的味道却又不完全是绿茶的味道,就唤了红月,也问:“这是什么茶?”

红月嗫喏着答不上来。

傅清言含笑道:“母亲问她,她是说不出来的。因为玲珑泡这茶的时候,让丫鬟去准备东西了,只我在旁边一直看着。”

“玲珑泡的?”傅氏和邓氏都大为惊讶。

“是。”提到刚才的情形,傅清言的语气不禁柔和了下来,道:“母亲的那一杯,她加了甜杏仁和蜂蜜到绿茶中。说是看到母亲刚才咳声不止,这样泡茶止咳润肺,对身体好。还特意告诉我做法,让我回去后给您也这样泡着喝。至于姑母的,她是用白术和甘草煮了水,再用这水泡绿茶。姑母最近脸色不太好,这茶能够益气生血。”

邓氏赞道:“这孩子真懂事。”

“是懂事。”傅氏把声音放轻,“她家人是做茶生意的,想来知道这些比较多。”

推己及人。想到自己失去女儿的痛苦,再提到玲珑的遭遇,傅氏的心里也不好过。

半晌后,傅氏叹道:“这孩子也是有心了。”

邓氏有心想要打趣她让她心情好些,刚才看她是头回喝这茶,就道,“你可是沾了我的光了。我不来,玲珑也没这么折腾着给你弄。”

“话可不是这么说。”傅氏袒护玲珑,“平日里我不让她去厨房和茶水间。如今你来了我少看了几眼,她才跟着钻了过去。”

她这话是实话。

高门大户的女儿们,有哪一个会往那些地方去?

不过,邓氏也有此看出傅氏是真喜欢那小姑娘,就笑着没多说什么。

傅清言知道母亲和姑母有话要说。他本也是想把玲珑花费的心思告诉给长辈们听,既然说完了,他也不再停留,出屋去习武场寻穆承辂去。

傅氏之子穆承辂走武路,打算考武举上战场,功夫很不错,每日都在习武场苦练。这个时候去那里,一准能寻得到人。

等到傅清言的身影消失后,邓氏方才重新提起刚才的话题,“其实,我是不太赞同你把她养在你名下的。侯爷已经有好几个孩子了,再多一个姑娘,怕是不太好。”

她这话说得含蓄,不过傅氏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

侯府不光她自己的孩子。还有先侯夫人的几个孩子。

其实这也是傅氏自己担忧的。

“可我是真想养着这个孩子。”傅氏平素性子温和,倔劲儿上来后也是十头牛也拉不回的,“他们若是容不得她,大不了我买个宅子,带着她另过。总之不会让她受委屈。”

邓氏被小姑子这赌气的话逗笑了。

即便是已经出嫁为人母了,可在邓氏的眼里,眼前这个还是那脾气倔强,说不肯嫁就不肯嫁的少女一般。

“我就是说在记在你名下不合适而已。”邓氏握了傅氏的手道:“又没说没办法养着她。”

傅氏一听急了,“不养在我名下,难不成就让她做个无依无靠的孤女?我既是要养着她,总得保她往后的日子顺顺和和的。断然不能让人随意欺负了她!”

“看你这急的。”邓氏拿起傅氏跟前的茶盏,塞到她手里,“你可多喝喝茶吧。改天让玲珑给你泡个凝神静气的。”

傅氏听后,忍俊不禁,笑着抿了口茶。

自从嫂嫂入了门后,多年来一直和她关系非常好。

如今母亲过世多年。也就在这个嫂嫂跟前,她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

把茶盏搁下后,傅氏道:“你若是不同意,总得帮我想个章程出来。如果说一点辙都没有,我可不依。”

“办法有是有。不过,总得看看父亲和茂山的意思,再问问侯爷,最后还等请示七爷。”

傅氏没料到邓氏居然有法子解决,忍不住问:“什么办法?”又道:“只要这法子好,我自然去劝父亲和兄长。也……尽力说服七爷。”

邓氏说道:“这法子倒也不难。”

她略顿了顿,才慢慢开口:“我想着,不如把玲珑的名字记在傅家。”

“傅家!”傅氏讶然。

“对。记在我和茂山名下,由你养着。这孩子乖巧懂事,我喜欢得紧。”邓氏说道:“家里的情况你是知道的,最简单不过。往后就说玲珑是傅家远亲的孩子,来投靠我们,把玲珑记在我名下。你既是她的姑母,再由你来养着她,旁人半点都不能多说什么。”

生怕傅氏多想,邓氏又道:“这事儿和父亲说一声,一准能成。你又不是不知道,父亲最疼你。老爷子大老远赶过来,一直和我们说,玲珑是傅家的大恩人,千万要善待这个小姑娘。还说往后玲珑一切的花用都由他来出,以后她出嫁,老爷子也要给她准备一份体面嫁妆。这些可都是刚才来的路上,一遍遍唠叨给我们听的。”

傅氏听后,泪盈于睫。

这些日子她在病中神志不清,害得老父亲为她担忧,短短两年就苍老了许多。

傅氏握着邓氏的手,说不出话。

邓氏笑道:“就这么说好了。走,咱们去找他们去。跟你说,我刚才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也吓了一跳。现在想想,却是怎么都比养在你名下合适。”

侯府里,侯爷子女好几人,且不都是傅氏所生,还有先侯夫人留下的子嗣。

如果傅氏做主收下玲珑,侯府嫡出的孩子多了一个。万一先侯夫人留下的孩子们闹起来,岂不是伤了和气。

毕竟玲珑对于傅家人来说是大恩人,对他们那些人来说却不是。

而傅家就不同了。

傅家满门清贵,家风甚好,除非四十无子,不然绝不纳妾。

傅茂山无通房无妾室,和邓氏只有嫡出的二子一女,家庭简单。只要决定下来,基本上没什么阻力。

其实邓氏愿意把玲珑记在自己名下,也有自己的考量。

天底下想和郜七爷攀上关系的人多了去了。可有哪一个能成功的?即便定国公府和怀宁侯府关系好,对于穆家的人,七爷也不是各个都搭理。

可是有玲珑在,傅家就和七爷有了关系。

傅家书香传家,桃李满天下,曾有二十余人入翰林,出过三位阁老。在士林中极有名望。

只是这等名望在七爷面前怕是不够看的。七爷肯不肯给傅家这个机会还难说。

·

她们遣了人去寻穆家老太爷和大老爷的时候,傅老太爷和穆霖也正谈论玲珑的事情。

傅老太爷原本想着,女儿那般病症原本是治不好了,一天天的失望堆积下来,让人渐渐地没了希望。

谁知玲珑一来却有了转机。

这样的情形说是救命之恩也不为过。

为此,老人家考虑着,往后玲珑的一切开支都由傅家提供。直到她出嫁,再给她一份体体面面的嫁妆。

谁知侯爷却说,七爷已经把这事儿给揽下来了。

这可愁坏了傅老太爷。原本随身带来的银票都没了用处。

可巧这个时候有小厮来禀,说是夫人和傅大太太有事寻傅家老太爷和大老爷商量。

傅老太爷和傅茂山就去了秋棠院寻傅氏和邓氏。

邓氏的提议刚刚说出来,傅老太爷一改郁色当即拍板。

“就记在老大家的名下!”老人家高兴得哈哈大笑,“往后我可就多了个小孙女!以后她出嫁,你们不用管,嫁妆全都我来处!”

傅茂山从邓氏的话语里多少猜出了点她的私心,忍不住瞪了她一眼,却也觉得这个法子好,“这样处理最为妥当。”又怕妻子的私心被北镇抚使大人看出来,犹豫着道:“这事儿得七爷准了才可以。不若我遣了人去寻七爷,问问他的意见。”

傅老太爷颔道:“是得和他说声。”

不过,老人家怕那个冷面阎王一样的男人不肯答应,遂道:“茂山和茂英都别让人去问。我亲自去问。”

只希望对方看在他的面子上,能松一松口答应下来。

·

北镇抚使带一队飞翎卫出了京。除了皇上外,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办事。根本寻不到人。

傅老太爷只能先回了冀州静等。

等到十月末,眼看着就要进冬月了,傅老太爷方才收到消息,郜七爷刚刚入了京。

傅老太爷赶忙动身去了京城,拜见定国公和郜七爷。

郜世修刚从卫所回到府里就听说傅阁老已经等了他四个时辰,顿感意外至极。

“傅大学士?”他把手中马鞭随意一抛,等侍卫接过去了,又问:“他来做什么。”

“小的不知。”

“不见。有父亲在招待他就够了。”

“……好像是和玲珑小姐有关系。”

郜世修脚步微顿,回头看过来,清冷的视线落在了侍卫身上。

侍卫脊背冒出一层冷汗,急忙解释:“小的并非不想告诉您。而是不太确定到底是不是和她有关系,所以刚开始没有说。”

郜世修负手而立,静静望着墙角边的一树绿梅。许久后,略一颔,“我去看看。”

国公府待客的茶厅,傅老太爷并不是第一次来。可他是头回在这儿和郜七爷相见。

在傅老太爷的印象里,定国公的孩子中,唯有这个孩子最出众。天资聪颖,文武双全。但凡先生们问话,就没他答不出的问题。

可这个孩子也有个缺点,不近人情,待人凉薄。与谁都有些合不来。非常孤傲。

偏偏他又有孤傲的资本。无论家世才貌都是一顶一的好。让人想讥讽他几句都做不到。

如今看着已然高大挺拔的男子,傅老太爷不由叹了句:“唉,真是老了。看看你,都长那么大了。”小时候虽然冷冰冰的,可是又漂亮又聪明,瞧着也很玉雪可爱。谁曾想日后竟是行事如此狠辣的一个。

年初刚接任北镇抚使,头次办案,便是两广贪墨。大理寺有了确切证据,却有三名官员叛逃在外没能即刻捉住。

皇上把此事交给七爷去办。七爷亲带飞翎卫去两广寻人,把犯了案的两广总督连一名知府一名同知直接捉拿。谁知对方居然设了陷阱,公然抵抗。七爷直接手起刀落,亲斩三人。后割下三人头颅回京复命。

皇上大加赞赏,赐予玉佩一枚以示嘉奖。

自此以后,天下人无不知晓七爷是皇上的亲信重臣。在他跟前,谁也不敢放肆。

傅老太爷知道七爷不喜欢绕圈子,就直接了当地道:“有件事老夫想要和七爷商议。只是不知可不可行。”

对待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郜世修心存敬意,简短说道:“请讲。”

“您救过一个孩子,叫玲珑的,应当还记得吧?我打算把她记在犬子名下。”

听到这个消息,郜世修倒是真的有些意外,“傅家?”

他刚回京,还没来得及让人查探玲珑身边的事情。只听说傅家人曾去探望她,细节还不知晓。

傅老太爷斟酌着说道:“我家女儿想抚养她。只是侯府里关系较为复杂,孩子记在她的名下不太合适,所以打算记在犬子名下,由他妹妹来抚养。往后,这孩子既是傅家的,也是穆家的,两边都看顾着她。您看如何?”

郜世修沉吟不语。

那么,小丫头往后就是唤作傅玲珑了吧。

这名字倒也算得上勉强顺耳。

至于和傅家有牵连,郜世修不喜欢别人借他的势,所以从不和文武官员深交。但是,如果能让小丫头往后过得更顺遂,偶尔为之他也并不在意。

再一考虑,如果小丫头成了傅阁老的孙女,依着辈分依然是叫他一声“七叔叔”……

北镇抚使大人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对这提议略作点评。

“尚可。”

姐妹俩吓了一跳,赶紧停住。

被撞到的那位小姐当即恼怒地指了她们气道:“你们哪里来的野丫头,这么不懂规矩!”

她年纪比姐妹俩略大一点,容颜清丽,身穿樱草色百蝶穿花遍地金褙子,戴赤金镶红宝石璎珞,下巴微扬,傲气顿显,一看便是出自高门大户。

双胞胎不认识她。但看她身份尊贵,还是不要招惹的好,俩人对视一眼,赶忙齐齐道歉:“对不起。我们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的?”沈芝雪气狠狠地说:“随口就说的一句话而已,值几钱几两啊!你看我衣袖都给你们弄皱了。我不管,你们赔我!”

“雪儿,你怎能跟市井妇人似的这样凶悍。”旁边出来幽幽的一声叹息,声音如空谷而出,甚是美妙,“要我说,合该把她们擒住,质问她们的家中长辈。也不知是什么样粗俗的人家,才能教出这样不成体统的孩子。”

说话的女子身材高挑,约莫十八.九岁,穿青莲色绣银纹对襟衫。相貌十分好看,因不苟言笑神色冷淡,整个人像是脱离于凡世一般不带有烟火气。

沈芝雪猛地反应过来,喊人来捉住姐妹俩。

刚才在外头的时候,六个婆子上来,双胞胎差点就被抓了去。现在经历过一次有了经验,一看情形不对,俩人忽然一起点头,默契地拔腿就跑。

沈芝雪没料到有人在冲撞她后敢逃走,愣了愣后,指了身后的丫鬟说:“把她们给我追回来!”

“不必了。”那神色冷淡的女子说道:“等会儿午宴时自然能够看到。到时候再计较也不迟。现在瑞王妃在里头,你这样大呼小叫地拿人,反而落了下乘。”

沈芝雪恨恨地跺了跺脚。

这时她看到旁人一人缩手缩脚地站着,看着这边欲言又止,就点了对方,问:“你是谁。在这儿做什么。”

穆少媛迈着小碎步过来,福身说道:“我姓穆,那两个是我家妹妹。若有失礼的地方,还请小姐不要怪罪。”

介绍自己的时候,穆少媛特意把姓氏加重了下。试问和傅家相熟的姓穆的人家能有几个?唯独怀宁侯府了。

果不其然。

听闻她是出自怀宁侯府后,沈芝雪的脸色和缓了点。

“你是侯府的女儿。行几?”沈芝雪问。

穆少媛脸上有点烫,“二。”

沈芝雪没多想,又问:“那你和傅家的……”

她正想问和傅家四小姐熟悉不熟悉,旁边那神色冷淡的女子却开口打断了她的话。

“雪儿,你理她作甚。”那女子说道:“怀宁侯府行二的小姐是老国公爷庶子的庶女。如此低微的一个人,还好意思借了侯府的势来我们面前显摆,当真是可笑至极。就这种卑微的人,和她说一个字都是多费唇舌。无需理会。”

这话字字如刀刃,戳得穆少媛心口疼。她见她们两人明显出自高门,确实是打算借了侯府的势来结交。谁知对方两三句就把她贬低到了尘埃。

穆少媛指尖掐着掌心告诉自己不要哭,硬憋着没说话。

沈芝雪气恼地横了穆少媛一眼,好声好气地挽了女子的手臂,“好吧,我听六姑的。”

等到这姑侄两个走远,穆少媛揉了揉眼,咬着嘴唇落着泪,一脚高一脚低颇为狼狈地离开。

周围静寂下来后,傅清言方才带了玲珑从竹林中走出。

玲珑望着沈家小姐离开的方向,问:“那个高一些的是谁啊?”

她原以为沈芝雪就已经够目中无人了。没想到那个“六姑”更甚。

傅清言道:“沈家六姑娘。”

“六姑娘?”

既是叫做姑娘,那就是还没有出嫁。可她显然年纪不小了,玲珑疑惑这一点,问:“这是怎么回事?”

以沈家的门第,不该如此才对。

傅清言与她走在无人的僻静处,轻声道:“沈家六姑娘是沈二小姐的六姑姑,皇后娘娘的幺妹。如今已经十九岁了,是京中有名的才女。可能因为很有才气的缘故,平常人她不太看得上眼。”

说到这儿,傅清言神色复杂地看着玲珑,觉得这些话不该和一个小孩子讲。

可玲珑求知若渴的眼神让他不好意思不说,好半晌,傅清言才支支吾吾地道:“她年少时就心里有了人,多年来一直坚定着非那人不嫁,谁劝都不行,连她长姐皇后娘娘劝了也不肯听。偏对方根本不搭理她。结果磋磨到了现在亲事都还没定下。气质倒是磨得和那人有些相似,愈清冷起来,不太合群。”

玲珑想到刚才沈家六姑娘对待穆少媛时候鄙夷又刻薄的话语,小大人似的感叹了句:“想不到她居然还是个痴情的。等了那么多年,也不容易。”

一抬眼,却见傅清言神色古怪,忙问:“怎么了?”

傅清言无奈地叹了口气,“你可知她相中的那人是谁?”

“呃,谁。”

“北镇抚使,郜七爷。”

“……”

好吧,玲珑现在忽然觉得,那沈家六姑娘苦等爱情的故事没那么动人了。

这么个刻薄又嘴毒的人,居然妄想嫁给七叔叔?

凭什么哦。

·

傅清言把玲珑送回屋里时,厅中已经没有那么挤了。太太们有的在别的屋子摸牌,有的在园中散步,有的则和姑娘们说着话。只还有七八位和瑞王府相熟人家的当家太太在和瑞王妃说话。

玲珑进去后,朝瑞王妃端正行礼。

老王妃笑着亲自虚扶了她一把,上下打量,赞道:“是个好孩子。”

玲珑不愿和那沈家姑侄两个碰到,做什么都跟在傅氏或者邓氏身后,绝不离开半步。

远远地看着那个漂亮乖巧的小女孩儿,沈静玉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沈芝雪明白,六姑特意过来傅家,就是打算问问那小姑娘为什么可以得了七爷的青睐。偏偏对方不懂事,跟屁虫一样总是在长辈们身后,让人连说句话的机会都没。

侯府二房的几位姑娘虽然没捅出大篓子,可惹出的事儿也不少。到底是被“请”去了那个专门准备的院子。

午宴过后,女眷们重新聚在厅里,准备歇息会儿游园。

瑞王妃拉着玲珑的手,指了她和众人说:“我刚才瞧了这孩子很久。非常懂事乖巧,半点都不让人操心。”又与玲珑道:“前些天郜家老七去王府的时候,和王爷提起过你。老七说你最听话不过,是他见过最好的孩子。果然,他看人很准,就是有眼光。”

瑞王妃一席话,比寻常人百般的赞扬都来得有用。

更何况她话里还提起了郜七爷的意思。

太太们纷纷赞扬玲珑。

玲珑有些受不住这样热情洋溢的场面。可是,她隐约猜出是七叔叔特意为她请来了瑞王妃,所以即便笑得脸颊酸,也开心得硬撑着。

玲珑朝两侧多看了几眼,“金叶女贞?”

“你识得它们?”傅清言微笑望着她。

“是。”玲珑前后多瞄了几眼,“就是种的稀疏了些。倘若多栽种几棵,中间缝隙少点,能够更加好看。”

傅清言半晌没说话。许久后,才慢慢说道:“其实这些灌木中间原本还载有栀子花。还是姑母命人栽种的。姑母心善,喜好花草,喜好琴棋,待人十分和善。只是自打琳表姐过世后,姑母这两年有些认不出人了,栀子花被尽数拔去,这里也不怎么有人过来了。”

玲珑轻声说:“抱歉。我不该提起这个。”

“道歉做什么?”傅清言眉目柔和地看着她,“本就不是你的错。我只是想到了,所以提几句。”抬眼望向不远处的粉墙青瓦,“马上要到了。你在外头稍微等我片刻,我去去就来。”

玲珑笑着说好。

傅清言见她喜欢这石子小径,就道:“这里离秋棠院不远了。不如你在这儿等我。若有事的话,在这里叫我一声就是。”

这提议正合了玲珑的意。两人就在石子路口道别。一人朝旁边的秋棠院去,一人折回去往小路走。

不同于木樨院的热闹和欢乐,这儿太过幽静,以至于进到院门后,还感受不到一丝的人气儿。

走到院中央了,方才有人看到傅清言,惊喜地唤道:“傅少爷!您来了!”

说话的是名身穿绿色偏襟长褙子的妇人。

傅清言问她:“郑妈妈,姑母可在屋里?”

郑妈妈把手里捧着的梅瓶放到一旁院中的石桌上,“没在屋里。刚刚夫人想要到附近走走,红霜陪着去了。少爷进屋等等吧,很快就会回来。”

傅清言回头朝着石子小路的方向望了眼,有些犹豫。郑妈妈一再说很快就回,他这才迟疑地进了屋。

·

石子小路的尽头有个小石凳,不大,仅容一人坐下。到底是赶了许久的路有些疲乏,玲珑在灌木丛旁走了半晌后,回到这石凳上坐下。

这时有脚步声从旁边传来。并非是来自她们之前走的那条小路,而是旁边的一条青石板路。那青石板路从石子路的半途开始,横着通往远处的一个小院子。之前玲珑走石子路的时候现了这青石板路,还顺着远远看了眼,见那小院子里长了些杂草毫无生气,就没再多看。

没曾想,竟是有人从那小院子出来,顺着青石板路往这边走。而且她们转了个弯儿后,居然正巧往这边走。

当先的女子身穿紫檀色折枝辛夷花刺绣交领长袄,插赤金填碧玉寿字簪,戴牡丹纹翡翠耳坠,容颜清丽,气度雍容华贵,有种看不出年龄的美。身边丫鬟约莫十五六岁年纪,着靓蓝色湖杭素面综裙,小心地扶着前面女子,脚步沉稳。

离得那么近,玲珑不好避开。等人靠近了后,想着华衣之人是盘了的,便起身福礼,“见过太太。”

那位太太没开口,倒是丫鬟说:“不用多礼。起身吧。”

玲珑站直之后,打算等两人走远就重新坐回去。谁知那位太太却停住了脚步,站在她的左侧边,回头看过来。

被人这样盯着看,玲珑有些不自在。正打算离开,却听对方讷讷地了句:“琳姐儿……”

玲珑莫名地开始紧张,加快步子想要走,不料手腕一紧被人拉住。回头一看,正是那位身着华衣的太太。

对方紧紧地从左侧方盯着她,目光有些茫然,有些凄然。

“您还有事吗?”玲珑边问,边抽着手下意识地想要挣脱桎梏。

哪知道她一动,对方倒是把手放开了。

“不对。不是琳姐儿。”那位太太怔愣了好半晌后,眼角泛起了泪花。这样哀戚之下,之前一直淡漠没有表情的面上倒是显现了些生动的表情。

她的声音很好听。

玲珑突然就想到了之前的歌声。和这个声音很像。

正这样思量着,玲珑就见这位太太朝她望了过来,“我夫家姓穆,”她温和的笑着,“你叫我穆夫人好了。”

玲珑抿了抿唇,“穆夫人好。”

穆夫人挽上了她的手臂,柔声问:“你叫什么?来府里做什么?可是来玩的?我以前没见过你。”

玲珑一一答了后,穆夫人面露欣喜,“往后你就住在这儿?这可真是好事。”说着就把玲珑按到了那石凳上,让她坐好,“这里的栀子花不错。我给你采几朵来。”

玲珑如坐针毡。

且不说那栀子花早就没了。即便是有,这个时候也不可能开花。

而且,只凭着称呼她无法断定这位太太是谁。万一是那双胞胎姐妹俩的母亲怎么办?

玲珑有心想要暂时避开,就站了起来,打算道别离去。

可这念头刚一冒出来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穆夫人身边的丫鬟从路旁梅枝上掐了一朵未开的腊梅走过来,塞到了玲珑手里。

“小姐。”丫鬟压低声音,语气恳切,“婢子求您多待会儿。夫人许久不曾和人这样开心地说话聊天了。您能不能多陪陪她?婢子求您了。”

那些推辞的话就堵在了嗓子眼儿说不出来。玲珑又慢慢地坐了回去。

丫鬟欣喜不已。

穆夫人左看右看没有寻到栀子花,失望地走了回来。

丫鬟已经从不远处另搬了个小杌子放到了石凳旁边。

穆夫人在玲珑身边坐下,与她说道:“现在寻不到花没有关系。过段时间我让人多栽一些。”

不等玲珑回答,她忽地偏靠向玲珑身边,嗅了嗅。忽然就有些失控,眼中蓄了泪。

“琳姐儿。琳姐儿。”穆夫人掩面抽泣着说。

丫鬟赶忙去扶她,给她擦去面上的泪痕。

穆夫人一把推开丫鬟,问玲珑:“你喜欢栀子花吗?”

“喜欢。”玲珑被她这突然的动作惊到,声音紧绷着道:“不过我更喜欢茉莉。”

穆夫人愣了下,喃喃,“还是和琳姐儿不一样啊。”

丫鬟耐心地和她轻声说:“自然不一样。因为不是琳小姐。这位小姐刚刚不是和您说了吗?她叫玲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