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名动天下 > 84.第 84 章

84.第 84 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名动天下!

这是系.统随机防盗章节,当读者订阅比例不足时会显示

穆少宜性子活泼, 想到什么就是什么。一听说祖父回来了, 她顾不上柳筐了, 拉着玲珑就往外跑。

“慢点儿。小姐慢点儿。”丫鬟婆子在后面急得呼喊, “别再摔倒磕着了。”

穆少宜拉着玲珑的手,气鼓鼓地小声嘀咕:“我就三岁时候跑得太快摔破膝盖, 留了血。她们倒好, 记到现在都不算完。你说她们怎么就那么烦呢。”

说着话的功夫,就见另一行人从不远处也朝着木樨院的地方去。

为的是两个九岁的女孩子,比玲珑稍大, 比穆少宜又略小。最奇特的是, 她们俩的相貌一样, 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玲珑奇道:“双生子?”她原先只听说过, 还是头回见到。

“别理她们。”穆少宜的手紧了紧, “这俩人是我二叔家的,可烦人得很。”顿了顿,“比丫鬟婆子们还烦。”

玲珑喜欢穆少宜, 决定听穆少宜的警告,不去搭理。

谁知她们不理睬对方, 对方反而要凑到她们的跟前来。

两人悄悄地打量着玲珑。小姑娘漂亮白净,却只扎了两个麻花辫子,朴素得浑身上下找不到一点点的装饰。一点都不像高门大户的小姐们那样, 绾着漂亮的丫髻, 戴着精美的饰, 有的还会轻点胭脂略施薄粉。

看来,美则美矣,可惜是个身份低下的。

两人毫无忌惮地议论起来。

“哎呀,四姐姐,这就是那个没人要的小姑娘吗?啧啧,真是可怜。”

“可不是。看那模样儿,家里应当也是吃不上饭的灾民。算她运气好,能踏进侯府的大门。别的遭灾人家的孩子,连顿饱饭都吃不上,怕是要卖去做奴做婢呢。”

“呀。你说,咱们给她一口饭吃,把她要来伺候咱们,你看怎么样?”

俩人一唱一和地说着,脸上的笑容却看着十分的甜美可人。

穆少宜是真不喜欢这俩双胞胎。

明面上看,俩人漂亮体面的很。可私底下没人的时候,说起难听的话来一套套的,那叫一个尖酸刻薄,根本不像是大家女儿的做派。

只是孩子们间的拌嘴,大人们是不太理睬的。觉得都是小孩子,哪有什么真生气真矛盾的。而且,穆少宜毕竟是世子嫡女,这俩姐妹也不太敢明目张胆欺负她。

不过,穆少宜很喜欢这个新来的小姑娘。她们如今欺负了玲珑,穆少宜也是忍不得的。

俩人越说越起劲,穆少宜气得小脸通红,正要怒爆喝了,旁边跟着的梅枝走上前来,挡在穆少宜和玲珑跟前,拦住了前行的穆少如和穆少娟。

梅枝原本是蒋氏身边的人。后来蒋氏看穆少宜大了,行事又没个章法,就让梅枝跟在了女儿身边。

就算穆少如和穆少娟是府中小姐,对待世子夫人身边的人,也不能不收敛些。俩人只能停住脚步,不再近前。

“四姑娘,五姑娘。”梅枝福了福身道:“侯爷刚才特意遣了人和婢子们说,玲珑小姐是七爷托付给侯府照顾的。您二位若是对玲珑小姐不敬,七爷怕是要怪罪下来。”

穆少如眼神闪烁,“哪个七爷。”

梅枝笑问:“您说是哪个。”

“姐姐,不用理会她。”穆少娟推了推穆少如手臂,“这恐怕是糊弄咱们呢。七爷眼高于顶的,连父亲等闲都见不到他一面。怎么可能为了个有人生没人养的臭丫头说项。”

玲珑性子温顺,却不是没脾气。这话激怒了她,气道:“不准你这么说我爹爹娘亲!”他们不是不管她,只是顾不得而已。

玲珑声音软软糯糯的,起火来,也带了几分娇滴滴的意味。

穆少娟嬉笑道:“怎么了?我就非要说你爹娘不要你。他们人真好的话,怎么不继续养着你,反倒是丢到我们府里来了。”

玲珑气得眼圈红,冲上前就要和她们争执。被穆少宜从旁拦住,这才止住脚步。

“你和她们置气做什么。非要拿了旁人的痛苦来说项,算什么本事。”穆少宜挽了袖口说:“你别动,我来!”

丫鬟拦不住穆少宜。她正要往前跑,忽地旁边传出一声怒喝:“你们在做什么!”

这呵斥声中气十足,带了隐怒在其中,让人不敢小觑。

穆少宜停住脚步。

双生子也低下了头。

一名身穿苍青色宝相花刻丝锦袍的青年朝着这边醒来,五官英挺,身材魁梧。虽是仅仅十八岁的年纪,却沉稳如松。

穆家的三位小姐一起上前,行礼,“见过三叔父。”

玲珑有些茫然。穆少宁并未和她提过家中的琐事,所以她还搞不清这是个什么状况。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位是世子爷的三弟。于是福身,“见过穆三爷。”

穆承辂朝三位小姐略点了下头,望向玲珑:“你就是郜家七爷带来的人?”

他话语中带上“郜家”二字,显然是听见了刚才小姐们的争执,特意点明给她们听。

双生姐妹俩悄悄对视一眼,又齐齐垂下了眼眸。

玲珑道:“是。”

穆承辂沉默地看着她。半晌后,方道:“父亲听说你到家了,特意遣了我来寻你。若是有什么紧缺的,可以和我说。”上打量着玲珑瘦弱的小身板,他叮嘱穆少宜,“照顾好她。”

穆少宜没了之前的大大咧咧,十分规矩地应下:“是。”

等穆少宜走远,穆少宜得意洋洋地用眼角余光去瞥双生姐妹,“怎么着?还想欺负我们玲珑?告诉你们,没那个门儿!”

知道玲珑真是七爷的人,那俩姐妹不敢造次,冷哼一声转身走了。

看着她们气呼呼的背影,穆少宜开心极了,趴在玲珑耳朵边说:“我三叔厉害着呢,揍人一顶一的狠。我们都怕他。而且,祖父也最疼他。”

家中三位爷里,世子爷和二老爷身材相貌都偏像已故的生母。只有三爷穆承辂,肖似父亲怀宁侯。

侯爷也最宠爱这个小儿子。

穆少宜一看玲珑这茫然懵懂的样子,就知道自家哥哥没和玲珑说清楚府里状况,遂道:“继祖母一共两个孩子。原本我还有个三姑母,她和三叔父是龙凤胎。后来三姑母去世,只剩下了三叔父。继祖母和三叔父都很想念这位姑母。平时他很好说话的,就是注意点,别在他跟前提三姑母就行了。”

听到这话,玲珑不知怎的,就想到了那凄婉的歌声。不过这念头只冒出来一瞬,还没能多问几句,她就被穆少宜拖着跑远,来不及细想。

木樨院的厅堂中已经坐了许多人。

还没进屋,玲珑就被旁边的芳杏给叫住了。“玲珑小姐。”芳杏站在廊檐下朝她招手,“请您过来一趟。”

穆少宜和她一同过去,“有什么事儿吗?”

芳杏道:“侯爷回来了,正在书房,让婢子请了玲珑小姐过去一叙。”

木樨院是会客之处,同时,侯爷在内院的小书房也设在这儿。绕过会客的第一进院子,去到里面第二进,行到最深处便是了。

其实侯爷的小书房原本在侯夫人的秋棠院。只是侯夫人自打女儿过世后就一直身体不好,因此把书房搬到了这里。

听了芳杏的话后,玲珑颔应下。

穆少宜放心不下她,拉着她的手不松开,“我陪你一起过去。”

“怕是不行。”芳杏轻轻拦了一下,“侯爷只说让玲珑小姐过去。”

话到这个份上,穆少宜也不敢违抗,用力捏捏玲珑的手,悄声说:“你别怕。有什么事儿让人过来找我,我跑去帮你。再不行,我就叫了哥哥或者请了三叔叔去帮忙。除了三叔叔外,祖父最疼的就是我和哥哥。”

玲珑心里涌起暖意,回握了穆少宜的手,恳切道谢。

穆少宜忧心忡忡地看着她进了木樨院的书房。

·

蒋氏没料到侯爷那么快就从傅家回来了。她倒不惧别的,忧心的是那傅家公子一起跟着来了侯府。

傅公子到了这儿,定然要给姑母侯夫人请安。偏偏今天那么凑巧,又是玲珑进府的日子。这孩子不可能藏起来不见人。

侯夫人病了那么久不见好,万一看到了玲珑,还指不定会怎么样。

蒋氏心烦意乱地往木樨院赶着。

走到半途,春芽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神色焦急脚步凌乱。

“慌慌张张像什么样子。”蒋氏心里本就窝着火,见状叱道:“有话好好说。今天有客来,一个两个的都这么没规矩,损了侯府颜面。”

“大、大太太。”春芽磕磕巴巴地说:“刚刚定国公府来了人,是七爷身边的侍卫。他说、说……”

一听和七爷有关系,蒋氏瞬间忘记了之前担忧的事情,立刻问道:“他说了什么你倒是快讲啊。”

春芽跑得气喘吁吁,略停了片刻才接上话。

“他说,那位新来的玲珑小姐,是七爷的人。”想到对玲珑的诸多怠慢,春芽紧张得手都颤,“现下他奉了七爷的命令,特意送了玲珑小姐的花用过来。足足五千两银子,还只是现在暂用的。往后会再陆续添置。”

姑嫂两个默契地静了下来没再提及这个话题。

帘子掀开,进来的并非去泡茶的红月,而是傅清言。红月随后而入,捧着红漆梅花纹托盘进到屋里,将茶盏依次放在了邓氏和傅氏跟前。

傅氏问傅清言:“玲珑呢?”

“她啊。”傅清言的眸中现出暖意,“被三小姐叫去了。好像是三小姐和三少爷有什么冲突,到了大太太跟前争执不下,喊了玲珑去作证。”

傅氏忍俊不禁,侧对着邓氏说:“家里那两个活宝,一刻也不得闲。平时少宁不在家就罢了。一在家待久,俩人准得闹起来。”

“现在不怕了。”邓氏笑道:“有玲珑呢。”

“这倒是。”傅氏说:“兄妹俩都喜欢玲珑,她一说和,两人就不闹了。”

说着话的功夫,邓氏和傅氏端起茶盏来饮。

掀开茶盖,茶香四溢。

傅氏“咦”了声,试着抿一口。

邓氏面带疑惑着慢慢饮着。

半晌后傅氏先开了口问:“这茶是怎么回事?”

红月还没开口,傅清言已经反问:“姑母看是怎么回事?”

傅氏笑道:“若是可以看得出我就不必问了。”

邓氏尝着手里这个茶有点苦有点甜,好喝,是绿茶的味道却又不完全是绿茶的味道,就唤了红月,也问:“这是什么茶?”

红月嗫喏着答不上来。

傅清言含笑道:“母亲问她,她是说不出来的。因为玲珑泡这茶的时候,让丫鬟去准备东西了,只我在旁边一直看着。”

“玲珑泡的?”傅氏和邓氏都大为惊讶。

“是。”提到刚才的情形,傅清言的语气不禁柔和了下来,道:“母亲的那一杯,她加了甜杏仁和蜂蜜到绿茶中。说是看到母亲刚才咳声不止,这样泡茶止咳润肺,对身体好。还特意告诉我做法,让我回去后给您也这样泡着喝。至于姑母的,她是用白术和甘草煮了水,再用这水泡绿茶。姑母最近脸色不太好,这茶能够益气生血。”

邓氏赞道:“这孩子真懂事。”

“是懂事。”傅氏把声音放轻,“她家人是做茶生意的,想来知道这些比较多。”

推己及人。想到自己失去女儿的痛苦,再提到玲珑的遭遇,傅氏的心里也不好过。

半晌后,傅氏叹道:“这孩子也是有心了。”

邓氏有心想要打趣她让她心情好些,刚才看她是头回喝这茶,就道,“你可是沾了我的光了。我不来,玲珑也没这么折腾着给你弄。”

“话可不是这么说。”傅氏袒护玲珑,“平日里我不让她去厨房和茶水间。如今你来了我少看了几眼,她才跟着钻了过去。”

她这话是实话。

高门大户的女儿们,有哪一个会往那些地方去?

不过,邓氏也有此看出傅氏是真喜欢那小姑娘,就笑着没多说什么。

傅清言知道母亲和姑母有话要说。他本也是想把玲珑花费的心思告诉给长辈们听,既然说完了,他也不再停留,出屋去习武场寻穆承辂去。

傅氏之子穆承辂走武路,打算考武举上战场,功夫很不错,每日都在习武场苦练。这个时候去那里,一准能寻得到人。

等到傅清言的身影消失后,邓氏方才重新提起刚才的话题,“其实,我是不太赞同你把她养在你名下的。侯爷已经有好几个孩子了,再多一个姑娘,怕是不太好。”

她这话说得含蓄,不过傅氏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

侯府不光她自己的孩子。还有先侯夫人的几个孩子。

其实这也是傅氏自己担忧的。

“可我是真想养着这个孩子。”傅氏平素性子温和,倔劲儿上来后也是十头牛也拉不回的,“他们若是容不得她,大不了我买个宅子,带着她另过。总之不会让她受委屈。”

邓氏被小姑子这赌气的话逗笑了。

即便是已经出嫁为人母了,可在邓氏的眼里,眼前这个还是那脾气倔强,说不肯嫁就不肯嫁的少女一般。

“我就是说在记在你名下不合适而已。”邓氏握了傅氏的手道:“又没说没办法养着她。”

傅氏一听急了,“不养在我名下,难不成就让她做个无依无靠的孤女?我既是要养着她,总得保她往后的日子顺顺和和的。断然不能让人随意欺负了她!”

“看你这急的。”邓氏拿起傅氏跟前的茶盏,塞到她手里,“你可多喝喝茶吧。改天让玲珑给你泡个凝神静气的。”

傅氏听后,忍俊不禁,笑着抿了口茶。

自从嫂嫂入了门后,多年来一直和她关系非常好。

如今母亲过世多年。也就在这个嫂嫂跟前,她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

把茶盏搁下后,傅氏道:“你若是不同意,总得帮我想个章程出来。如果说一点辙都没有,我可不依。”

“办法有是有。不过,总得看看父亲和茂山的意思,再问问侯爷,最后还等请示七爷。”

傅氏没料到邓氏居然有法子解决,忍不住问:“什么办法?”又道:“只要这法子好,我自然去劝父亲和兄长。也……尽力说服七爷。”

邓氏说道:“这法子倒也不难。”

她略顿了顿,才慢慢开口:“我想着,不如把玲珑的名字记在傅家。”

“傅家!”傅氏讶然。

“对。记在我和茂山名下,由你养着。这孩子乖巧懂事,我喜欢得紧。”邓氏说道:“家里的情况你是知道的,最简单不过。往后就说玲珑是傅家远亲的孩子,来投靠我们,把玲珑记在我名下。你既是她的姑母,再由你来养着她,旁人半点都不能多说什么。”

生怕傅氏多想,邓氏又道:“这事儿和父亲说一声,一准能成。你又不是不知道,父亲最疼你。老爷子大老远赶过来,一直和我们说,玲珑是傅家的大恩人,千万要善待这个小姑娘。还说往后玲珑一切的花用都由他来出,以后她出嫁,老爷子也要给她准备一份体面嫁妆。这些可都是刚才来的路上,一遍遍唠叨给我们听的。”

傅氏听后,泪盈于睫。

这些日子她在病中神志不清,害得老父亲为她担忧,短短两年就苍老了许多。

傅氏握着邓氏的手,说不出话。

邓氏笑道:“就这么说好了。走,咱们去找他们去。跟你说,我刚才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也吓了一跳。现在想想,却是怎么都比养在你名下合适。”

侯府里,侯爷子女好几人,且不都是傅氏所生,还有先侯夫人留下的子嗣。

如果傅氏做主收下玲珑,侯府嫡出的孩子多了一个。万一先侯夫人留下的孩子们闹起来,岂不是伤了和气。

毕竟玲珑对于傅家人来说是大恩人,对他们那些人来说却不是。

而傅家就不同了。

傅家满门清贵,家风甚好,除非四十无子,不然绝不纳妾。

傅茂山无通房无妾室,和邓氏只有嫡出的二子一女,家庭简单。只要决定下来,基本上没什么阻力。

其实邓氏愿意把玲珑记在自己名下,也有自己的考量。

天底下想和郜七爷攀上关系的人多了去了。可有哪一个能成功的?即便定国公府和怀宁侯府关系好,对于穆家的人,七爷也不是各个都搭理。

可是有玲珑在,傅家就和七爷有了关系。

傅家书香传家,桃李满天下,曾有二十余人入翰林,出过三位阁老。在士林中极有名望。

只是这等名望在七爷面前怕是不够看的。七爷肯不肯给傅家这个机会还难说。

·

她们遣了人去寻穆家老太爷和大老爷的时候,傅老太爷和穆霖也正谈论玲珑的事情。

傅老太爷原本想着,女儿那般病症原本是治不好了,一天天的失望堆积下来,让人渐渐地没了希望。

谁知玲珑一来却有了转机。

这样的情形说是救命之恩也不为过。

为此,老人家考虑着,往后玲珑的一切开支都由傅家提供。直到她出嫁,再给她一份体体面面的嫁妆。

谁知侯爷却说,七爷已经把这事儿给揽下来了。

这可愁坏了傅老太爷。原本随身带来的银票都没了用处。

可巧这个时候有小厮来禀,说是夫人和傅大太太有事寻傅家老太爷和大老爷商量。

傅老太爷和傅茂山就去了秋棠院寻傅氏和邓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