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小镇人家 > 第9章 清炖狮子头

第9章 清炖狮子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小镇人家!

吃了碗热面后叫人昏昏欲睡,外祖母让她去屋子里睡,可阿夏不想没换衣裳去睡床上。

外祖家也有个很大的晒台,她便从她屋里搬了张扶手式躺春椅出来,那下头垫了一层褥子。她躺在上面,霜花还递给她一床小被子,叫她盖着。

晌午后日头是暖和的。阿夏卧在躺春椅上,拿被子蒙住自己的眼。耳朵听远处山林里清脆的鸟鸣声入眠。

不久后起风了,一阵阵的,阿夏被惊醒。醒来后她立起靠背,有点懵懵的感觉,拢着软被,眺望远处。

海蓝的天上是大块大块象牙白的云,翻涌着,奇形怪状。底下耸起一座座高矮不一的山头,深绿浅绿错落。大群的飞鸟倾巢而出,咕哚咕哚的叫声落下来。

阿夏以前住在外祖家时,最喜欢夏日傍晚躺在晒台上看云。那时云不单单是白的,或橙黄,或豆红,或岚灰,或泛着金光。有的云害羞,只占据一小块地方,舒展不开。可有的云豪爽,一铺就是目能所及的天,颜色极其辉煌。

还能靠在木栏杆上听风吹过稻浪沙沙作响,蜻蜓从屋檐底下穿行而过。

她把被子卷起放到椅上,起身低头看下面的稻田,秧苗细短,风过只能摆摆叶子。

生冬正趴在那里看稻田里的小鱼,回头瞅到晒台上的阿夏,急溜溜起身招手,“小表姐,你睡醒了呀。那快些下来,去放纸鸢,我们等你好久啦。”

“我这就下来。”

阿夏喊道,把被子摊好晒在躺椅上,自己着紧跑下楼去,从自己屋里扒拉出一只纸鸢,两只风筝。

小温和生冬蹲在楼梯口等她,脸上都是蠢蠢欲动。她赶紧把自己拿下来的风筝给两人,一只花色斑驳的蝴蝶,一只大头小眼胖锦鲤。

她自己的是最常见的燕形纸鸢,布满繁复又暗沉的花纹。

“去松岭底下放,”阿夏说,“再叫我大哥带着年糕一起去。”

霜花今日不能出门,其余的表哥表姐年纪都大了些。有娃后更是稳重不少,不跟他们一道嬉戏,还变得爱管着他们,就更不能一起了。

方觉虽然岁数也大,不过他已经定亲了。大概明年成婚,定的是书院另一个先生的次女。阿夏顶喜欢这个嫂子。

如是想着,靠在那里和大表哥正说话的方觉被她拍了下,“大哥,你跟我们一起去放纸鸢。”

大表哥笑她,“我看我们阿夏是一点都没长大哦。”

“孩子气呢,没有一日不闹腾的,”方觉站起来整整衣衫,“我跟他们去一趟,不然跑到哪里去都不晓得。晚上再聊。”

“成。”

阿夏兴冲冲迈出门去,浅绿的衣衫飘扬,后头跟着两个蹦得很高的小孩,方觉脚边紧随着年糕,几人一起走出篱笆。

午后的乡间小道上,插秧的都收工了,只有零星几个人影和屋檐底下筑巢的燕子吱吱声。

山林里传来哗啦哗啦的响声,是风过竹林。

松岭山脚底下有一块空旷的平地,两旁的树木稀疏,嫩草刚冒芽。

阿夏把悬在纸鸢后面的绳线给拆解开,握在自己的手里。方觉将她的纸鸢给拖住,山间正好有风。

她一边放绳一边往前跑,衣衫也随风晃荡。紧接着纸鸢从方觉的手上脱离,缓缓飞起来,像刚学步的孩童,磕磕绊绊。

小温和生冬连大气都不敢喘,双眼牢牢凝视着起步飞升的纸鸢。

看它划过树梢,从树顶飞过,最后悬挂在半空中,年糕咪呜咪呜直叫,边仰头看边在地上追。

“飞起来了,小表姐的纸鸢飞得好高啊!”

“表哥你帮我一把,我也要飞起来。”

两个小孩喊着,过不久,他们手头上的风筝也缓缓飞了起来,见风筝飞起,越跑越起劲。风筝翱翔在云层之下,发出一阵悦耳的哨子声。

无声的为纸鸢,有声为筝鸣谓风筝。

哨声引得山林里栖息的鸟纷纷发出叫声。

咕——咕咕咕——布谷

哗——咴儿——啾啾——哜

此起彼伏,是山林的曲调。

玩到额头出了不少细密的汗水,阿夏收回自己的纸鸢,坐在石头上,看两个小孩满场打转放风筝,哨声悠扬。

好像吹诵春的脚步,万物枯黄到葱青。

她摸摸窝在旁边的年糕,哼道:“燕、燕,飞上天,天门关,飞过山…”

生冬喘着气接上,“山头白,飞过麦,”

“麦头摇,飞过桥,”小温摇头晃脑。

方觉冷不丁唱了句,“该回家了。”

“表哥,不是这么唱的。”

“回家回家啦。”

阿夏拽着纸鸢慢慢走在回去的阡陌小道上,此时天边卷起橙粉的云。炊烟升起,鹭鸶低低从稻田飞过,年糕踏着猫步,晃荡长尾巴。

而生冬和小温要让自己的风筝飞得很高,跑在最前面,哨声一会儿扬一会儿落,最后全都兜进风里。

到了小院门口,太公坐在那跟大伙喝茶,瞧见阿夏几个满脸通红进来,哎了声,“我的好阿夏呦,你这又跑哪去了?”

“太公,我去山头放纸鸢了。”

阿夏晃晃自己的纸鸢,跟旁边坐的几个老丈一一问好,而后跑进屋子里。

方母没好气地瞧了她一眼,“又去哪野了,你瞧瞧你们几个身上的汗。阿觉你也不晓得拦着点,快去给我擦擦,换身衣裳,可以吃饭了。”

往回走语气还在数落,“你这样的呦,我都不晓得让你自个儿待在这几天,会疯成什么样。”

方觉不吭声,阿夏偷偷拿眼觑她,一句话都不敢说,而后跑到楼上自己的屋子里换了件衣衫下来。

与午时只有自家人吃饭不同,饭间摆了两张大花桌,上头都坐满了人,基本上都是之前来帮忙的邻舍。

桌子上放了好几罐开坛的黄酒,一摞白瓷碗和一叠小盏,有穿着围布的人端着方盘来回穿梭,边吆喝,“上菜喽,小心烫。”

阿夏还在找霜花姐的身影,正碰上大姨母过来,见她站在这里不动,用手指指边上的小间。“你姐在那呢,阿夏你也去坐那间,等会儿我叫你大表哥把菜给端上来。”

“好,那大姨母我先过去了。”

她也不用在自家人面前客套,说完后直接从侧道推小门进去。

屋子里生了个暖炉,山里晚上那邪风吹来是冷到骨子里的。阿夏在外头手都拢到袖子里,却还是指尖发凉。忙伸手去烤火,就听生冬在那里比划,“小表姐放的纸鸢有那么高,都要飘到云上去了。”

十分夸张,小温在旁边也附和,“很高很高的,可惜姐姐你没去。”

见霜花真有些信了,阿夏搓搓手掌过去坐下,晃晃头,“没有这样的事,我跑的都快跌倒了,这纸鸢才放起来。”

“你们下午还能一道出门去玩。可我生生被拘在屋子里,”霜花努嘴,“你们几个小没良心的,还要拿这些趣事来激我。”

三个人你看看你我,我看看你,嘿嘿一笑。阿夏拿过茶壶,给她倒了盏茶,“来,喝茶。”

“少给我来这一套。”

霜花装作板着脸,不过一会儿又笑了出来,抿了两口茶水,就不再谈起此事。

“上菜啦,快瞧瞧今日吃什么。”

大表哥端着好几碟子的菜过来,进门声调就拉高不少。

“什么菜,哇,今日有,有…”

生冬会吃,也能认得,可嘴上却叫不出名字来。

“有毛豆腐,定是二姨母的手艺。”

阿夏很笃定,大表哥哈哈一笑,“可不是,二姨也就做这个最拿手。那你再猜猜这两道?”

他把两碟子菜放到小桌上,语气促狭。

“香糟田螺,大姨母做的,韭黄蛏肉,”阿夏有些犹疑,“小姨父的手艺?”

“怪道,说你在吃的上头就没有输过别人。”

阿夏得意,“我也是吃过不少东西的。”

又拌了几句嘴,大表哥才把菜全都端到桌子上,掩上门出去了。

桌上摆了六碟菜,除了上头说的三道,还有焖水蛋和炒笋丝,阿夏见着最后一道菜,有点兴奋,“你们赶紧尝尝这道狮子头,我闻着味就知道我爹的手艺。他在家都不做这菜的。”

她话才刚落,三只小勺齐齐往中间滚圆的狮子头伸去,各挖了一块肉。

这样嫩的狮子头,用筷子是夹不起来的,顶多夹点碎屑,抹到嘴里尝个味。

用勺子挖着吃,连滚下来的汤都全落到勺里,一股扑鼻香。吃到后更香,肉本来就细嫩,煨好后的汤头一浇,葱再搁一点,美得阿夏想一人独占一个。

眼见点碎末和汤底都叫两小孩拿去吃光了,她只能把筷子转向,夹起一个香糟田螺来,田螺在稻田里养的肥大肉多,吐沙后煮熟后,倒上王家庄自个儿酿的香糟煨着煮,酒香气浓郁。

阿夏吃田螺不用挑出肉来,对着剪口一缩,肥嫩的肉滑进嘴里,嚼几下,汁水爆出来,咸香可口。紧忙再夹第二颗,这味真够好的。

吃了几粒后,她又舀起一勺松嫩的焖水蛋,尝着好了,吃了不少,肚里全叫这些填的满满当当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