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小镇人家 > 第31章 油爆虾

第31章 油爆虾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小镇人家!

阿夏总是能被两个人的对话给笑到,  她放下筷子说了句,“想要个孩子还不容易,小九之后让浔哥开蒙不就好了。”

没有想到盛浔和三青齐齐看向她。

三青拍拍盛浔的肩膀,  憋笑,“我觉得未尝不可,  你在书院读得还挺好。”

盛浔确实在书院时读书还算不错的,但他根本不喜欢看书,更爱跟船,十六过后就没再继续读下去。三青和小阿七两个在上头更是一点天分都没有。

“吃你的面,少说话。”

盛浔心平气和地说完这句话。

阿夏也闭了嘴,专心吃自己的面,  最后她连汤都喝完了。

午后反而是海市最热闹的时候,  几人站在墙边上,  都没敢挤进去,廊棚底下小贩推着车到处跑,每个摊子前都围着一堆人。

他们坐在廊桥底的栏杆上,  阿夏抬头望见对面楼上的红封,随口道:“过了四月,  应当就出蚕月了吧?”

盛浔道:“嗯,  等立夏茧行又会忙起来。”

年年出蚕月后,  春蚕就会开始结茧,  到立夏时边,  这些蚕户就会拿茧丝到茧行里换银钱,纺户开始织新一季的夏布,  布庄里又会有花色精巧的夏衫。

全离不开蚕户这几个月的辛勤。

“一年忙这茬,  就指望蚕丝换点钱。”

三青对此感同身受,  赚点铜子不容易。

阿夏突然想到,  “那哥你们两个什么时候还要出海?”

“出海的话你得问盛浔,”三青手撑着坐到栏杆上,对这种事情他也不太上心,钱分给他就成。

“出海,秋后吧,”盛浔看着那些海船,他声音不大,“等过完端午我爹他们会去江城一趟,把那艘海船给买下来,请老师傅把船舵、桨还有其他的都换下来,隔舱也得重修。秋初跑新罗一趟,他们那里的棉花便宜。”

“新罗?”阿夏有点惊讶,那已经算是出了庆国,直奔海外了。

也是亏得庆国并无海禁,虽有榷场,只要交了银钱也妨碍不到什么,还能入场买卖。

“对,新罗离这里不算远,航程快一个月来回。”

这是盛浔主张去的,虽说新罗的航海图他还不算知晓,礁石水道也没有摸清楚。但那里的棉花价贱极,织物也便宜,运到大城镇里必定能赚上一笔。

他需要银钱,不然哪来的家当娶妻。

三青拍拍盛浔的肩膀,他知道得更多一点,为什么选新罗而不是旁边的平谷,新罗水道不好走,礁石横生,鲸豚成群,虽说近去的人却很少。更喜欢走水道宽阔的平谷,哪管棉价要贵上一倍不止。

所以这个决定下得并不容易,盛浔作为掌舵背的责任更重。

“还没影的事情,别说这个了,”盛浔转开话口,他并不想把这件事情说得很清楚。

“那很快你们就要有自己的海船啦!”

阿夏跟着大家往下走的时候,欢喜地说道。

“是喽,”小阿七怀里抱着小九,也笑嘻嘻地说:“到时候还得请我们吃饭。”

三青啧了声,“我说小阿七,你一天净想着玩和吃了吧。”

“那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阿夏,你说是吧。”

“你说的极是,”阿夏附和他。

“得了,一个两个的。”

三青已经完全懒得与这两人说,一个大哥有出息,有人还上赶着护,另外一个家里头六个哥,可不就只用享乐就好。

他只可怜自己。

一路逛,逛到船上后,天色也渐晚,划进芦苇荡,一丛丛倒映在湖面上,小阿七拔了根芦苇,抽芯后放到嘴里吹,声响跟船号似的。

小九也忙伸了手,“七哥,我要吹。”

“行,给你吹。”

小阿七又折了两根,一根给阿夏,一根给小九。小九忙不迭接过来,放到嘴里吹,憋红了脸也没有吹出哨声,完全是噗噗声。

阿夏也不成,难听地要命,自己吹着吹着就笑起来,和小九笑成一团。

试了一路,从芦苇荡回到明月河,霞光橙亮,等船靠岸后,阿夏才看见等在桥上的方觉,她站在船头招手,“大哥。”

盛浔在后头扶了她一把,跟过来的方觉对上视线,他露出一个笑。

“大哥。”

显得十分有礼的样子。

方觉也笑,他走过来拍盛浔的肩头,压低声音道:“晚上别出门,找你有点事情。”

“好。”

两人心照不宣地告辞,等盛浔划船走远后,方觉的眼神从阿夏头上的簪子瞟过,他好似随口一问,“这簪子今日去海市自己买的?”

“不是,”阿夏有点心虚,“盛浔哥给我买的。”

方觉道:“挺好的。”

他也没问花多少钱,这件事就这样轻飘飘地过去。

起了另一个话头,“今日盛姨送了不少河虾过来,爹说你之前馋油爆虾,这虾做着正好。”

“那我要赶紧回去尝尝。”

阿夏特别馋她爹做的虾,尤其春末夏初边的河虾最为鲜,壳薄肉满,母虾籽多,不用其他做法,只入水清汆,蘸点酱油味道都特别好。

等回到家,方母坐在院子一隅的石桌上,手在盛满水的木盆里摸索,捞出一把虾籽放到旁边的竹筛子里。

这些洗虾时留下来的虾籽,她都舍不得扔,用盐水焯熟,寻几个日头好的时候,放到竹匾上晾干,再把干虾籽装罐,用来做菜那味道真是一绝。

方母听到声响,手上动作不停,往后头看了一眼,见阿夏两手空空回来,就问她,“怎么都不买点东西。”

阿夏凑过去帮忙,她小心捞出虾籽,低着头回道:“没什么好买的,海市的东西最贵,小一件都得要个百文一两的。我没舍得买。”

“确实贵,”方母附和,“不过你要是真想要,那百文一两,买也就买了。”

阿夏是个财迷,她只在吃的上头会毫不犹豫花钱,其他时候钱还是攒得多,她摇摇头。

方父从灶房走出来喊,“阿夏回来了,快点来尝尝我的虾。”

“哎,来了,”阿夏一把将虾籽放到筛子里去,拍拍手赶紧进门去,徒留方母对方觉说:“你这个爹哟。”

她进了灶门,虾香扑鼻,方父冲她摆手,“我刚炒好,赶紧尝尝。之前那河虾味道不好,今日你盛姨送来的不做都可惜了。”

炒好的油爆虾色泽红润,壳紧实油亮,虾肉蜷缩,几点小葱。方父做油爆虾喜欢嫩爆,只等油热将沥干的虾放下去炸,等虾炸好,皮与肉又分连,再调酱料煸炒挂汁出锅,这样的虾肉很嫩。

老爆的做法是虾得过三遍热油,反复炸,炸到虾皮酥脆才好,撒点粉,虾皮连着肉一起进嘴,虾壳咯吱响,虾肉有韧劲。最好用小河虾,可以连壳带肉一口一只。

阿夏看到这盘虾忙去净手,她吃虾就喜欢用手剥壳,主要是拿嘴剥她也不会,弄得乱七八糟,她喜欢吃整虾。

刚出锅的虾还有点烫手,连壳剥下,虾肉橙黄,虾很大,一口咬半只,虾肉是咸中带些许甜,卤汁完全裹住虾。吃完一只手就顺势想剥下一只了。

不过阿夏遗憾停住,她在吃饭上还是知礼数的,大家没来吃前拿只尝尝味就成,一人独占不行。

她不舍地从虾上转移视线,去洗手时不忘问,“阿爹,你锅里煮的是什么呀?”

方父撤出一点柴火,边看灶眼边回她,“烤虾干呢,你盛姨拿来的虾太多

了,一时吃不完,给做成虾干。”

他说的虾干跟那种特别小的虾皮可不一样,一只只晒干后也老大了,专用这种大河虾去晾。晒之前还得用盐、花椒、姜片和葱加水放锅里煮,再倒虾慢慢焖煮,直到水干虾烤熟为止。

明日就能捞出来晾在竹匾上,一只只晒到壳扁下去,虾肉失水后,肉还显得饱满为止。这样的虾,阿夏都能直接拿来吃,咸口的,有嚼劲。

她听到方父说的点点头,不过还不忘叮嘱一句,“那阿爹你晒得高些,小心年糕和汤圆去偷吃。”

这两只现下带着小圆子都混得不成样子,捉弄完小圆子后,就跳到墙头甩尾巴。

“你看那,”方父笑呵呵地指着门后。

阿夏望过去,年糕嘴里还叼着蒸好的一只大虾,拍了一爪子凑过来的汤圆,而小圆子则使劲啃着猪骨头。

这三只在方父的投喂下都肥了一大圈,感受到她的视线,三只忙着吃东西没空搭理她。

阿夏嘴里念了一句,“小没良心的。”

又说:“我等会儿就拿绳子遛你们去。”

方父最后一盘菜也出锅了,他喊,“阿夏,你拿碗筷去饭间。”

“好。”

等碗筷全部摆放齐全后,方父把菜给端上来,除了油爆虾外,还有一盘醋鱼、肉沫蒸蛋和虾皮汤。

阿夏爱吃这虾,其他人还成,吃了几个后,大半都进了她的肚子。吃完还没多久,她就说:“大哥,陪我去遛小圆子几个,我都抱不动它们了。”

“怪你爹,”方母坐那里抬头瞥了一下方父,“一天给它们吃几顿也不晓得。”

方父也不生气,连连应声“都怪我,都怪我”,脸上挂着笑,转头找出太婆缝的绳子,套在三小只的头上,让阿夏和方觉把它们牵出去。

小圆子要是想去哪时,是拉也拉不住它,干脆让方觉牵,她拽着年糕和汤圆,还道:“出去给我老实点。”

等出了门,眼下日头渐长,天还没黑,有好些人家坐在门前的石墩上,捧着口碗正吃饭。

见了他们出来,对门老太太顿时笑起来,“阿夏,阿觉,遛狗呐,吃了没,没吃阿婆家里还有饭,给你们盛点。”

“阿婆,我家吃了的,吃饱说消食,顺便拎着它们出来玩会儿。”

阿夏笑眯眯地回她。

正说着话,远处又过来熟人,第一句话就是,“哎呦,阿夏你家这猫狗养得好,出来逛呀,饭要没吃去我家再吃点。特意去买了肉,给我家这小子解馋。”

“三姑,吃了吃了,让小海多吃点。”

“小孩家就是见眼馋,看到别家有吃的也想吃,姑不说了,再晚得摸黑吃了。过来玩啊。”

阿夏拖长音,“哎——”

一路逛一路应,小圆子见到什么都好奇,看到别人家门口长得花,都想啊呜一口全吃下,差点没叫刺给扎着。

方觉拉着它,不让它乱跑,还能有闲心跟阿夏说话,“阿夏,过两日送春会,你拿什么去换?”

“这么快就到送春会啦,”阿夏日子过得都有点迷糊,方觉不说真的要忘记。

送春会以前不是这个名头,那时只是临水书院趁着每年春末以物换物,初时只有书院自己换,换的人一年比一年多。

现下变成镇里人家全过来书院里换,每年谷雨前几日,拿着自家用过半新或根本没用不到的春物,换夏日要用的东西,不能拿银钱买,只能换。

书院的山长还说这叫以春换夏,送春迎夏。就有了送春会的名头。

其实每年到春末,镇上就一日喧闹过一日,除了送春会,谷雨还有新火节、品茶日,把春热热闹闹地送走。

阿夏抱着汤圆,她想不出来自己要换

什么东西,只能说:“我回去看看再说,等我去问问晓椿她们。”

逛着逛着就到了晓椿家门前,阿夏立即说要进去。

方觉指指远处,“那我去找盛浔去,有点事。等会儿你待在这里,我晚点过来接你。”

“好吧,那大哥我就在晓椿等你。”

“好。”

等阿夏进门后,方觉才牵着小圆子往后面的走,一路走到桥边,盛浔手撑桥栏在那里候他。

“大哥。”

盛浔语气热络地喊他。

“吃过没?”

方觉走到他旁边,客气地问了一句,把小圆子的绳子拴在桥边,让它自己在这边晃。

“吃过了,”盛浔有问必答,其他的一句话也不是说。

“这狗买来不便宜吧,”方觉看着在一旁到处乱窜的小圆子,倚在石栏问了一句。

盛浔说:“不算贵,大哥有话还是直说。”

虽则知道方觉要说什么,不过他还是不习惯这样说话。

“那我直说了,”方觉手撑在石栏上,低头去看河水,声音悠悠,“我之前就为阿夏过生的失礼跟你赔罪了,你现如今是何意?”

自从盛浔回来后,他在阿夏嘴里听到盛浔的次数逐渐增多,偶尔从她的话里还能猜到过于亲热。

他同为男子,又不是不知道这是何意,也就只有阿夏不开窍。

“大哥,可那晚我当真了。”

盛浔侧过头看他,脸边叫霞光打上一层亮色,目若悬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50331.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