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西晋二当家 > 第六十八章、玉碎

第六十八章、玉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西晋二当家!

贾充这句话的声音很高,在场的人都听的清清楚楚,但是效果却很差。

因为身边的那些将军,根本不为所动,纷纷把头扭向别处,似乎谁都没有听清贾充刚才的话。

他们可不是傻子,皇帝骂的人是贾充,他们才犯不着为了贾充去得罪皇帝。

虽然这个皇帝手里没有任何权力,但没有权力的皇帝,他也是皇帝啊。

在大街上杀皇帝,历朝历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后果未知;上去抓皇帝,假如皇帝用剑捅自己,自己怎么办?是还手,还是不还手?

不管怎么做,事后假如追究下来,功劳是肯定没有的,黑锅倒是大概率会有一个。

贾充看这些武将根本不搭理自己,很没面子,但是没面子归没面子,他自己也不敢上前,因为他的顾虑,和身边的那些武将们一样。

不过,有个脑子不太好的人,决定要富贵险中求了。

这个人,就是刚才问话的成济。

他看到贾充说完话后,根本没人理,其他将领依旧原地不动,他觉得,自己露脸的机会来了。

毕竟贾充说过话了,就算天塌下来,贾充这个领导也会顶着。

既然如此,还怕个球啊?不如直接搞把大的,替贾充大人狠狠的出口气,以后自己岂不是飞黄腾达?

于是大喝一声,拍马上前,径直冲向了皇帝的马车。

皇帝的马车周边,都是些小太监和小仆役,他们平时除了打扫卫生,就是端茶倒水,没有接受过任何军事训练,根本不知道如何去阻挡骑马冲过来的成济。

成济顺利的靠近了马车,他没有犹豫,将手里尖锐的长矛,狠狠的捅向了皇帝。

文弱的曹髦,今天敢于做出这样的举动,完全是一口气在顶着。

从小到大,他对刀枪棍棒,甚至连热爱都算不上,哪里是成济这种武夫的对手。

他甚至都不知道最起码的躲闪。

那把锋利的长矛,一下子直接刺穿了他年轻的身体,曹髦直挺挺的摔下了马车,“轰”一声,瘦弱的身躯,躺在了地上。

血噗噗的往外流,他的身体在不停的抽搐,只是双眼依旧圆睁。

贾充身边的那些武将,看到眼前这个景象,也都吓的目瞪口呆。

他们当初以为,成济只是冲过去把皇帝拿下,然后送回宫里。

就算这样做,已经是大不敬了,他们都不愿意。

想不到世界上真的有二傻子,竟然敢当街杀皇帝,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皇上”。围观人群里的王阿奴,看到如此惨像,眼泪顿时刷刷的往下流。

身边围观的人,也和他差不多,纷纷在抹眼泪,所以倒也没显示出他有多特别。

“司马昭大人到。”

王阿奴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踉踉跄跄的跑向了这里,一边跑一边嚎叫:“皇上,皇上,你还年轻,为何要这么想不开啊?你这样做,微臣怎么向天下交代啊”。

躺在地上的曹髦,已经永远听不见这虚伪的声音,他再也无需再面对这个人了。

随即,有三个老头子也陆陆续续跑了过来,一个八十来岁,一个七十来岁,一个六十来岁。

“是王太常大人、司马孚大人和陈泰大人”。周边的人议论纷纷。

他们抱着曹髦的尸体,当众嚎啕大哭。

司马昭看他们哭的声泪俱下,哪怕自己实在挤不出一滴眼泪,也只好在那赔着他们三个人干嚎,似乎心里有无限的悲痛一样。

人群中的王阿奴也认出来了,三个老人中,岁数比较小的那一个,正是几年前外出行医避雨时遇到的那位老人。

司马昭干嚎了一会,感觉差不多了,于是掉了个方向,跪在了那个七十多岁的老人面前:“叔父,您说,出了这么大的事,天下人将如何看我?”

这个被司马昭称作叔父的人,是司马孚。

司马孚好像没听见这个侄儿讲话一般,依旧抱着曹髦的尸体,哭声甚至更大了一些。

司马昭弄了个没趣,也只好继续在那装哭。

过了一会,他觉得自己嚎也嚎过了,在这个关键时刻,不能一直陪着这三位爷跪在这里,就这么无休止的嚎下去。

于是他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然后立马起身,对着身边的贾充吩咐了几句。

听了他的话,贾充刚准备走开。

这时,王阿奴避雨时遇到的老人,猛的站了起来,对着贾充大喝一声:“贾大人,请留步,今天你一直在现场,麻烦你告诉老朽一声,是谁当街弑君?”

这几句话刚刚说完,一口鲜红的血吐了出来。

这个问题,在场的所有人,没有一个人回答。

虽然他们都知道。

尽管离的比较远,但是王阿奴义愤填膺的站了起来,指着成济,刚准备说,就是这个家伙杀了皇帝。

他没有了说话的机会,因为士兵们已经开始踏着整齐的脚步迅速开始了清场,周边环境变的异常嘈杂,就算他说了什么,也没人会听见。

王阿奴也被撵的远远的。

那个院子自然是去不了了,因为整个京城立刻实行了戒严,所有的人都被要求回家,一律不允许出门,否则杀无赦。

王阿奴强撑着回到了住所,推开房门进屋之后,他一下子就瘫软在地上,怎么都站起不来。

想起自己和皇帝从相识到现在的时光,眼泪又默默的留了下来。

想到皇帝最后一次召见他的时候说过的话,皇帝让他把真相记下来,告诉后人,自己能做到吗?

当天夜里,他辗转反侧,根本无法入睡。

第二天清晨,太阳照常升起,朝廷开始处理皇帝被杀的善后事宜。

戒严还在继续,王阿奴还是走不了。

朝廷发布了公告,司马昭借郭太后的口,痛斥了曹髦的鲁莽,总而言之一句话,曹髦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活该。

不过皇帝当街被杀,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从未有过,很不体面,责任还是要追究的。

司马昭都没有思考太多时间,决定让当街刺死曹髦的那个莽夫成济,来背这个锅。

判决下达的很快,也很简单:成济,诛三族。

自己没脑子,就得有做替罪羊的觉悟。

不过这个觉悟,成济当然是没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