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与他共处三百天 > 第18章 坠楼案

第18章 坠楼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与他共处三百天!

白舒和陈哲在车上等了足足两个小时,都觉得十分无聊,于是给队长发了条短信:队长,需要我和白舒来帮忙吗?可队长压根没回搭理他们。

两人只好闲聊起来,白舒想起出发前自己的一个疑问,于是请教陈哲:“有个问题我想不明白,我们的调查员都是老兵,都没有查案的经验,根本帮不上忙吧。”。

“至少有一样东西能帮助我们找出弑者。”

“我们还有这样的东西?”白舒瞪大了双眼,一脸的不可置信。

“双鱼行动是怎么预警的?”

这话让白舒猛然醒悟:“对喔,能量潮天基侦察系统!”

“这个系统是由18颗轨道卫星组成,几乎覆盖全球90%的陆地面积。但你知道,什么是能量潮吗?”陈哲问。

白舒摇了摇头。

“我专门请教过技术院的同事,所谓能量潮就是异常的辐射,特点很明显,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相互规律涨落,此消彼长,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总和不变。具有这种规律的辐射就被称为‘能量潮’。”陈哲解释说。

一堆专业名词听得白舒一头雾水,但大概意思是听懂了:“如果案发时这个区域的能量潮有异动,就可以证明这是一起超自然事件?”

陈哲点了点头:“除此以外,其他的物理指标诸如温度、湿度、气压、地表阳光反射率等都可能有异常。”

“可我记得能量潮是多国合作的太空项目,我们小队有权限查询吗?”

“查询的权限已经下放到小队了。”

“那真是手到擒来!”

“这方法也有限制,卫星只有18颗,没办法24小时全天候覆盖我国全境,案发当天不一定有卫星过境。但其实还有其他办法,例如弑者和圣器都是在一起的,可以秘密安装人体扫描仪;例如安装大量摄像头,通过人脸识别建立大数据,筛选出弑者的异常举动。”

“真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方法。”陈哲的睿智让白舒折服。

这时,李平锋的电话来了:“白舒、陈哲,按我发给你们的路线,把装甲车开过来,专案组的办公楼有个车库,大小正合适,距离校区也更近。”

专案组的办公楼其实就是海洋大学教学区的办公楼,校方将整个第四层都腾了出来,作为专案组的办公区。车停好以后,两人和队长汇合了,也跟专案组见了面。

许长志是一位看起来十分瘦削的男人,黑眼圈十分明显,一双炯大的眼睛有些突出,整张脸就像被抽了真空一样,皮肉紧紧贴着骨头。他对白舒第一印象似乎非常好,赞了句:“很有精神的小伙子!”再握陈哲的手:“幸会。”

看了一些材料,两人对案件才有了大致的了解。

最近两个月,海洋大学发生了4起自杀案件,都是在读的男大学生坠楼自杀。临湖市治安署对这件事情十分重视,成立了专案小组,组长就是许长志。许长志精明能干,很快就查出了这4起案件的相同点:

一、死者都是男大学生,家境优渥,最重要的是感情生活都很丰富;

二、死者都选择在宿舍楼顶结束生命;

三、死者自杀前都曾多次找前女友要求复合,都遭到了拒绝;

四、都没有留下遗书或遗嘱;

五、他们的家人、同学、朋友都表示,依照死者平日里的性格和行事作风,根本不可能为爱自杀;

六、除感情外,都没有其他自杀的理由。

本以为从共同点入手,通过交叉比对、排查,案情很快就会被突破,可调查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之后是半点实质性的线索都没有。许长志才开始开始寻思,会不会有超自然力量的因素在里面。

然而,经过一上午的调查,李平锋并没有查到任何的异常。4起案件里,只有第1、4案发时有被能量潮天基侦察系统扫描到,但能量潮数值并没有明显变化。李平锋不心死,要来了覆盖4起案件前后共20天的能量潮数据,足足有200多页,排查以后还是找不出异常。

李平锋只好召集大家开会,集思广益,确定下一步的调查方向。

就在这时,许长志突然开门进来,急匆匆地说:“又有学生自杀了,跟我来!”

专案组和调查员们一起驱车赶到海洋大学生活区男生宿舍9栋,只见一位男学生站在10层楼顶的围墙上,他站得笔直,身体微微前倾,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跳下来。

许长志二话不说从车尾箱里拿出一个大箱子放在地上,一拉箱子外的绳子,箱子立刻从中间打开,自动充气膨胀,10秒内就变成一个16平方米的气垫;许长志来不及多说,打了个手势,留下两位同事负责移动气垫,两位同事负责驱散围观的学生,剩下的都随他上楼顶。

白舒他们也想上楼去帮忙,却被李平锋拦住了,他命令道:“上楼的人已经够多了,别添乱,车尾箱有光电摄像头,你和陈哲用它做好记录,隆多、周勇君、陈广田在楼下帮忙拉气垫,唐娟、谢永飞和我一起帮助驱散围观的学生,同时注意观察!”

可没等许长志赶到楼顶,自杀男就有了动作。

只见他突然张开双臂,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笔直地慢慢向外倾,任由自己像个十字架一样向地面坠去,接着,残酷的重力打破了所有人的幻想,这具鲜活的**在空中来不及做太多的动作就划出了死亡的直线,朝着地面狠狠地一坠到底。这样的高度、这样的姿势,他的头部大概率会先着地,就算地面上有气垫,颈椎还是会被撞断。

只听“噗”的一声,自杀男深深地陷进了气垫了,新型的缓冲式气垫起效了,大家担心的反弹并没有发生。众人一拥而上,一探他的脖子竟然还有脉搏,马上将人抬上车送去医院。

宿管说,自杀男叫熊众晟,家境优渥,感情生活很丰富。自从第2起自杀案发生以后,所有宿舍楼的楼顶都被锁上了,但熊众晟自带了老虎钳剪断了锁,直接站到了楼顶围墙边上,却没有立刻往下跳,大概等了8分钟以后才跳下。

“已经是第5个了,这下真没人敢回来了,大家都说这所大学的男生宿舍被诅咒了。-”陈广田穿得是便装,宿管以为他是老师,忍不住向他抱怨说。

之后,调查队又在附近转了很久,确实没发现什么线索,这才回了办公楼。午饭后,大家一起观看了由光电望远镜拍下来的“自杀视频”。光电望远镜有着20亿像素的夸张性能,连熊众晟坠楼前脸上的微表情都看得一清二楚,反复观看几遍后,陈哲看出了端倪!

站在楼顶的熊众晟,他的眼神十分迷离,仿佛被情绪蒙蔽了心智,一直看着楼下的某个方向,似乎那里有些什么东西让他迟迟没敢往下跳。当警察开始驱散围观人群的时候,熊众晟的目光也随着人群一并移动,没过多久他就跳了下来。

前后犹豫了接近5分钟,而前4起自杀案,死者到顶楼以后几乎没有犹豫。

“他一定看到了什么!”陈哲说。

李平锋也觉得这是个突破的好方向,随即分配任务,一部分队员通过光电望远镜的视频,标记出围观的学生;另一部分队员搜集案发现场周围监控摄像头,调取视频,同样标记围观的学生;两边交叉比对,将结果上报学校,让学校确定身份,再注意逐一请来询问。

陈哲和白舒负责到现场找用得上的摄像头,刚想动身,却见白舒拿着一份口供正看得出神,原来是何雪的笔录。

何雪今年20岁,海洋大学汉语言与文学专业的学生,今年读大二,是第二位死者蔡思怀的前女友。很多人都怀疑,正是因为何雪拒绝了蔡思怀的复合请求,蔡思怀才选择了跳楼,而笔录里详细地叙述了两人的感情故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