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昔日相逢 > 第52章 奏箫

第52章 奏箫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昔日相逢!

家长会后,好似众人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却又好似什么都变了。

在萧父和胡舒通了一次长电话后,萧父和萧母对萧骁的教育事业,已经完全放开手,任由萧骁自由发挥了。不放手?就连萧父这个稍微有些自负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对于萧骁,他确实也不知道该从哪个地方插手了。

周末一大早,萧骁在胡舒的默许下,按例旷掉了数奥的课,来到了唐清家学箫。美其名曰学箫,实际上,萧骁就是到唐家做客,蹭吃蹭喝。享受着不似亲孙子,胜似亲孙子的待遇。

唐余二老都是知道萧骁此次的成绩,自从将萧骁列入门墙后,每次高一月考出成绩张红榜了,

二老总会给自己找个理由,到教学楼下面转一转,看一看的。

“早上在家练箫,中午吃完饭后,午休完。下午陪我去一趟市里的音乐协会?我去见个老朋友。”唐清征求似的问着萧骁。

“中午给你做好吃的。”余映红补充道。

萧骁会拒绝么?他又不傻。应下后,他摸出了他的大宝贝,开始......

“上次是怎么给你讲的?这才一个星期不到,就又忘了?”如果萧骁在非练箫时间,唐清是和蔼的,反之则很严厉。“来,你给我重复一下,上次我给你讲的吹箫的指法。”

“一般来说,吹箫分为正手和反手两种手法。”萧骁默默地回答道。

“那正手是怎么执箫的?”唐清追问道。

“首先,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的大拇指按住背面的孔。前面五个孔从上往下依次由—左手食指,左手无名指,右手食指,右手的中指,右手的无名指或者小指按住。”萧骁继续回答道。

“你自己也说了是右手无名指或小指对吧?上次我说过吧,最下面的那个孔用哪根手指是要根据个人手指的长短来决定的。”唐清看着萧骁说道。

“嗯,讲过。”萧骁大方地承认道。

“你继续。”

看着类似爷孙的二人,渐渐进入了状态,余映红悄悄地关上了门。她可还得出门去买菜呢,不是承诺了给萧骁做好吃的么?

“另外四根手指只要负责把萧抓紧就好,诶,对!不要太死......”

余映红走到楼,还能听到唐清在教育萧骁的声音,以及弥漫而出的箫音,笑了笑,摇了摇头。刚开始她还在跟唐清讲,让对萧骁的要求稍微放低一点,他害怕唐清的这个态度把萧骁给吓跑了,毕竟人的精力和心理承受上限都是有一个限度的。萧骁不仅正常的高中课程并没有落下,还在数学奥赛方面十分拔尖......她下意识地便主观认为,萧骁学箫可能只是为了放松一下了。所以弄个业余爱好,还要被严厉对待?

但是唐清就给她说了一句—“你不懂,他学箫可不是什么业余爱好。”

事实证明了,老唐好像说的是对的?至少萧骁表现出的,是一种能静下心来,细细聆听的态度,并且做一行爱一行!

所谓严师出高徒,在多了唐清这个领路人后,在箫这一方面上,萧骁吸收的很快了。从最开始杂乱无章的执箫方式,气息不稳的吹奏节奏,将各种级别的曲子演奏地断断续续。到如今相对正规地演绎一首曲子,萧骁已经很满意了。

不说萧骁,其实唐清对于萧骁的学习进度,都是感到十分吃惊地。虽然嘴上好像对于萧骁在各种细节上的处理,仿佛都十分地不满意,但实际上?

学乐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西洋乐和民乐都不例外,是需要下苦工和持之以恒的。并且民乐相对西洋乐来说,对于初学者来说,是还要更难的。钢琴键盘上,什么地方什么音,只需要按下就能反馈出来了!但是箫?需要你自己摸索,就算师父告诉你了,怎么按怎么吹?你能快速记住?

在唐清的印象里,萧骁绝对称得上是天赋出众的人,最开始走野路子,靠着不稳定的气息都能吹出梅花三弄。

所以唐清一直心里暗赞着萧骁,却从来不会从嘴里明确地说出一句“你做的很好。”也有这一方面的原因。他不希望萧骁浪费了他的天资,辜负了上天交由他的天赋!虽然这事只有极小的概率发生。

余映红回到家后,萧骁还在房间里练箫,而唐清已经出来了,正在摇摇晃晃的藤椅上,带着半边老花镜看报纸。

“上次是怎么给你说的?”余映红放下了一袋子蔬果和肉肉,就开始模仿着唐清先前教育萧骁的语气吼起来了。

“啊?”唐清迷惑了。

“让你不要边晃椅子,边看报纸。你每回都偏要这样,你以为你还年轻啊?本来人老了,眼睛就不行了,再这么晃下去......以后你瞎了,我可不服侍你。”

看着识趣儿的老伴儿,默默地从藤椅上下来,坐到了沙发上,余映红也停下了碎碎念模式。

练箫的某人,在听到第一声吼起来的时候,就停下来了。他还以为二老吵架了呢,正准备出去看看......

“好好练你的箫,没你的事儿。”

声音传进了门内,萧骁停下了脚步。但是这一瞬,他突然有了一丝想法,此情此景,不如高歌......呸呸。

萧骁所知的古琴,是有几大经典名曲的,不仅具有很高观赏性的同时,还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

《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曲中高山流水之意。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主要是琴曲和筝曲两种。

《胡笳十八拍》又名《胡笳鸣》,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一首汉族古琴名曲,属于古代大型琴曲,它最早出现在汉代。其内容向来说法不一,但最多的是将它与《聂政刺韩王》琴曲联系起来。《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汉族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

箫,也是一样。

《凤凰台上忆吹箫》乐曲是根据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篇谱写的曲子,充分表达了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用标准的动作执箫,萧骁缓缓地吸了一口气。

当箫音越过房门后,钻进了唐清的耳朵,透进厨房......

唐清手中的报纸放下了,余映红也放下了手里切菜的刀。

“你竟然都教他这首曲子了?”余映红随意地在围裙上,蹭了蹭水,出来一脸茫然的问着唐清。

“我......应该没有吧。”唐清仔细地回想了一下,他好似没有在萧骁面前奏过《凤凰台上忆吹箫》吧。

“那又是自学?”

夫妻二人,刚开始还在小声交流着,后来慢慢地跟着曲子开始吟诵了。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婚姻历来为人称道,二人志趣相投,门第相当,是古时难得的神仙眷侣。唐清和余映红同样如此,两人志同道合,琴瑟和鸣。

萧骁并不知道,而且这首曲子,在唐清两人之间有着十分特殊的含义......只知道,他刚奏完,唐清就推门而入了。

“本来的计划,变了!从现在到你期末,给你定两个目标,剩余两个月的时间,必须掌握正反两种手法......”唐清拿了一张纸,走到萧骁面前,严肃的开口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