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昔日相逢 > 第七十五章 逆袭的语文

第七十五章 逆袭的语文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昔日相逢!

北山每一届的期末考试标准都是简化的高考标准,于是晚上八点多回到寝室后,萧骁才急冲冲地找到李果拿准考证,紧接着惊奇地发现,他竟然和沈听澜头一次破天荒的同考场了。

一夜无话......

当萧骁坐在考场指定的位置,拿到语文试卷的那一刻,仅仅才只是粗略地瞟了一眼试题,他的心就咯噔一下沉了。全市语文统考,超纲?华阳的教育部领导们疯了么?于是一时间他忍不住抬了抬头,朝和他离了三张桌子的沈听澜望了过去,视线碰撞间,两人都在彼此的眼神中读出了些许凝重。

考试铃响后,萧骁轻微地晃了晃脑袋,排掉了脑子里某些杂念后,从选择题开始做起。

花了部分时间,做完选择题后,萧骁一时之间都有些恍惚了。如果不是环视了一圈考室,见着某些同学手腕上还戴着一些类似卡西欧,依波表。他都严重怀疑,他是不是在高考了?

字音(形)辨析题,用一般的排除法根本做不出来,两个对于高一学生而言的生僻字注音,一堆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如果不因为他刚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他都只能猜!

词语运用题中规中矩,熟语(成语)辨析题却同样难到爆炸,正常状况下,熟语辨析题的正规答题流程应该是这样的—先逐字解释熟语,通过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第二,体会熟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情色彩,关注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最后权衡四个选项......做出选择!

是了,这题也能这样子做,但是这成语?他们这一帮高一的学生真的学过?

错误选项A,这些作家用他们火一般的激情,为社会主义歌功颂德。有多少高一的学生知道歌功颂德这词是多用于贬义的?萧骁简直无力吐槽。

错误选项c,参赛歌手的素质良莠不齐,在过“文化”关时,着实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大跌眼镜。莠:类似谷子的杂草。好苗和野草混在一起。常比喻好人和坏人难以区分!良莠不齐和参差不齐?

错误选项d,今天还有不少教师通过给学生留大量的作业以达到取得高分的目的,显然与素质教育南辕北辙。萧骁只想说,关于南辕北辙,即使是前世的他,高考语文成绩还算拔尖的他,见了十次,也错了九次。

选择题后的诗歌鉴赏,同样是满满的恶意,萧骁赌五毛钱,有80%的人都会被迷惑。选的都是些什么神仙文本啊?范成大的重阳后菊花二首(其一)都来了?

寂莫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这注释都不打一个?出题老师就这么看得起他们这一届高一的学生?99%的人都不知道金靥是菊花好吗?

诗歌鉴赏最难的是什么?非意象莫属了吧!什么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落花流水传愁绪,别时长亭柳依依。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但是不同的诗人因为个人性情和际遇的不同,对同样的意象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在抒写心灵时力求“意”与“象”,“我”与“物”的完美结合。其实哪怕是同一位诗人,境遇不同,对同一对象也有不同的感触。萧骁记得范成大的配套的另一首重阳后菊花—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就和此考题赋予的情感不一样!

第一首,起句先写重阳后的菊花无人观赏。“寂寞”,无人到来;“东篱”,特指菊花栽种之地;“湿露华”,菊花带着湿露,犹鲜嫩可爱。后三字与前二字对照,以见无人见赏的可惜,七字之中,自为比照,词意充实。第二句又申述菊花之美,与重阳前比较,进一步比照。“依前”,不异重阳之前;“金靥”,形容金黄色的菊蕊;“照泥沙”,光彩照地,然只独照泥沙,有伤叹之意。第三四句“世情儿女”指世俗之人;说他们没有超脱的情趣,即“无高韵”,所以只能应着节日故事,“看重阳一日”之“花”,实际上意在求福求寿,不解赏花。所以此诗借看菊事刺世人庸俗。

第二首,起句写过了重阳登高节后,菊花尚新,也即第一首前二句的意思。第二句写酒徒与所谓的诗客,都没有声息了,不再来赏菊花了。第三四句说菊花在节日与节后受人们的不同对待,恰好像当官的人辞官之后,亲交都不再到门探访一样。范成大做过大官,这时致仕家居,大概也尝过世人这种冷淡的况味,故见重阳后的菊花有感而一发之。这首诗借看菊事刺世人的势利。

所以萧骁觉得其实要么两首诗结合起来,要么单独考第二首,难度都会骤降。但是......一群高一的孩子,连金靥都很难猜出是什么,呵呵,还意象物象?这题便陷入了无解的死循环!

萧骁眼都不必抬一下,他都能大概知道他的一众同学们是什么情况了。

一众同学:只有你个牲畜已经做到诗歌鉴赏了,我们选择题都还没做完呢。

一路从选择题,诗歌鉴赏,文言文翻译,萧骁的心情渐渐从疯狂吐槽,轻微吐槽,已经变换到无力吐槽。于是走到最开始看到的阅读理解时,他已经波澜不惊了,虽然这阅读理解是一篇小说,虽然他们这一帮学生连小说三要素都拎不清,但是这重要么?这期末出题的老师要的不就是这效果么,旨在告诉他们,只要题出的够偏,语文一样是可以当爸爸的!

于是萧骁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按照自己的节奏,过完了第一遍读文工作,第一遍读文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读文是否认真仔细会直接影响答题效果,正常状况来说,在第一遍读文过程中至少要获知文章的内容,及可能包含的意思等。

可萧骁读完了一遍后,丝毫,丁点儿收获都木有。只萌生出了,我是谁,我在哪儿,发生了啥的三连!

选择题,还算中规中矩,是关于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第二小问的结合文章,对小说主人公的特点进行分析,萧骁也觉得不算特别离谱。

但是第三小问?这是人做的?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是萧骁头一次靠蒙来做题,他能怎么办?他也只好靠着自己的逻辑来勉强理解所谓的叙述方式的好处了诶。

做完了作文,萧骁看了眼笔袋里的电子表,显示时间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小时+,于是他强忍着自己准备去翻作文的行为,再度花了十来分钟,涂了机读卡,检查了一遍前面的题。直到时间来到离考试结束还有50分钟......

作文......是这样的:

浩浩历史长河五千载,多少文人骚客的诗赋,多少民间流传的辞章,宛如珍珠般在华夏的阳光下闪耀。侧耳倾听,伴着历史的车轮呼啸而来的,是经典回响的声音。

根据对上诉段落的理解,不定文体,自主立意,完成一篇八百字的作文(诗歌不少于40行)。

萧骁已经习惯在考语文的时候,有人站在他身后了,不是他自傲,他现在这一首字确实算得上养眼,不说在年级上线独占鳌头,排进前十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所以监考老师站身后,那不是很正常么?如同下棋一般,是高手,周围总会围绕那么几个人。至于说是臭棋篓子......

因为灵感伴身,所以即使是在这么难的试卷的掌控下,萧骁却破天荒的头一次达成了语文试卷提前十五分钟做完的成就。

在考室内无所事事,伸着脖子像个土拨鼠一般,俯视着一众同学奋笔疾书,这就是萧骁的状态。

“萧骁同学,试卷答完了是可以提前交卷的,务必不要影响其他同学答题。”先前站在萧骁身后,注视着萧骁写作文的某女老师实在是忍不住了,虽然她也知道萧骁不会且不需要作弊,但是某人在教室里东张西望的动作,确实是很扎眼啊。

“啊,好咧。”萧骁从善如流地答道。

交完试卷后,悠闲地收拾完了笔袋,文具后。在讲台上拿了书包,给沈听澜了一个眼色和动作,给其示意着他在门外等他后,萧骁便跨出考场了。

才一出门,就好巧不巧地就看到了他们语文老师从旁边楼道出现......

“萧骁?”

“陈老师......”萧骁虽然是认真做完了试卷,可提前交卷这行为,还是让他生不出底气来。

“这次题这么难,你还提前交卷了?”陈姝傻眼了,要知道,她也才做完整套试卷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