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机生人 > 第十四章 职业选择

第十四章 职业选择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机生人!

六字哥听从了大野虎老师的建议,按他的说法做了,离开了绘画工作室去了电子竞技实习。完成了实习六字哥开始职业游戏玩家的工作。

他每一次游戏比赛的积分都不高,联赛积分排名一直在中下游。两年后,他渐渐产生倦意,对电子竞技越发失去热情,至少是将游戏作为工作的热气是散得很干净了。新赛季开始,即他经历的第三的职业赛季,在赛季初的一次组队对抗中,六字哥被对方阵营的新手——一个实习生碾压,队友对他发起激烈的责备,他恼羞成怒退出了这个行业。

事后他并不后悔,即使是意识到他可能同时切断了他的同学人脉关系,因为他那届其余的十九名学生都在电子竞技行业里做着职业玩家。

机生人没有什么生活压力,社会生产都由智能程序操控着产业机器来工作运行。机生人负责生活就好了,没什么比玩游戏更好的职业选择,毕竟没有淘汰机制,大部分职业玩家积分在怎么惨淡也不会劝退失业。

所以六字哥是特殊的一个,但是站在他自己的角度,奇怪的不是他自己这一个人,他理解不了的是那些已经白发的机生人还守着游戏设备刷积分,和自己一样菜的玩家还在坚持。六字哥心里一直有疑问:“这些人是真的那么痴迷游戏吗?他们怎么都不会玩厌倦吗?智能程序对机生人的社会保障那么到位,这些机生人就从来都不想玩点其他的职业?不想出去看看?”

这些困惑可能别的职业游戏玩家也有,甚至也认真思考过,但是付出行动选择离开游戏行业的就只有六字哥一人。

六字哥失业后短暂的迷茫了一两天,想看一下手环里的娱乐片放松放松、结果看到了几年前的聊天记录,这份记录是自己特意保存在手环的语音聊天记录。他自己都忘了是什么宝贵内容让当时的自己特意去保存这份对话。

打开来之后发现,就是他和大野虎老师最后的那次谈话,谈话的后面建议他可以去纪录片行业试试。

“手环,你帮我联系一下纪录片行业,看看那边的业务要不要23岁的实习生。”六字哥用手环向纪录片行业发出申请。

申请通过了,机生人社会里的工作就是给机生人打发时间的(至少从机生人自身的角度是这样的)。所以各方都没理由、没必要阻碍他。

纪录片行业接纳了六字哥,安排他实习,带他的实习老师叫大野豹,看名字就知道是和议员大野狼、绘画老师大野虎一起的。

两年后大野豹接待了六字哥,纪录片行业的从业人员相对较多,但也只有十几个——六字哥前去报道的那天看到工作室里就十几个人,他没仔细数,给他的感觉这个行业比绘画要吸引人,不过从事纪录片的人里少有年轻人。

“这些是在做策划、设计文案,还有很多人在户外拍摄”大野豹发现六字哥在好奇地看着工作人员,他先介绍了这些人的工作,随后带他进了一间空的会客间。

在会客间里大野豹说:“先面试,不用紧张,面试就是和你聊聊,看看你对纪录片有什么看法。面试不是考试,不要有压力。”大野豹觉得六字哥有点焦虑,想继续说些让他放松放松:“我们巴不得有新人来呢,这几届的机生人都去玩游戏了,就盼着你这样的新鲜血液……”

六字哥离开游戏行业后就显得很焦虑,其实机生人的基本生活都是有保障的,社会生产都由智能程序操纵的机器来应对,机生人一生躺平也未尝不可。也正是因为这样,六字哥躺平了两年,再次工作已经25岁,新兴文明510年了,但六字哥在此时的纪录片行业里还算是年轻人。

两年的时间里也不能说什么都没干,六字哥看了很多影片,包括过去文明和新兴文明的。因为大野虎建议他从事纪录片工作,他离开游戏行业后第一时间就联系了纪录片工作室,在报道前他想看看过去文明的纪录片是什么样的,就用手机查了相关资料。

这一查发现,过去文明在娱乐方面的记录比他以为的多太多了。课上的很多学习内容,原来都是过去文明用来娱乐的。比如说诗歌在课堂上是用来背诵的,在过去创造诗歌的人那里是被用来抒情搞气氛助兴的——是用来玩的……在课堂上腐化的文章、故事、绘画、电影等等,这些艺术形式在诞生之时都是给人带来愉悦……

六字哥推迟了去纪录片工作室报道,在接下来的一年半里他看了很多过去文明的视频,他发现除了课堂上教的电影这种视频艺术,还有一种艺术形式叫做综艺真人秀,特别搞气氛,而且电影、网剧、电视剧、综艺、短视频、长视频这些视频艺术在过去文明里还有鄙视链。

一年半的时光六字哥在艺术欣赏中度过,主要是欣赏视频艺术。接下来三个月他接触过去文明的电子游戏,由于游戏交互设备不如新兴文明的互动性强,游戏体验不好。玩了一段时间,六字哥觉得过去文明的游戏似乎种类更繁多。

剩下的三个月,六字哥也是主要在看视频、玩游戏中度过,但是那时他感到焦虑,别人也能从他的神情中感到这一点。

六字哥焦虑的原因主要是他开始胡思乱想,他怀疑起了机生人价值。跟议员大野狼那次吃饭交流后他就得知有所谓的阴谋论,第一次接触阴谋论那时没想太多,仿生人班主任是不会在课上教阴谋论的。在看视频玩游戏无聊之余,他好奇,或者说是手贱——用手环搜了机生人阴谋论,看到了很多对与机生人的说法……两年里的最后三个月他的主要兴趣移向了阴谋论。

阴谋论里有这样的一条聊天记录:

“机生人被封在智能程序为其打造的钢筋水泥里,你想想有多少机生人走出过自己生活的社区,就在那么个‘巴掌大的’地方度过一生。”

“这样的一生不是很安逸吗?”

“那时机生人的角度,从智能程序的角度,或者说从智能人的角度来说呢?为什么要在新兴文明社会养一堆闲人,机生人对智能程序来说有什么利用价值?”

“机生人顾好自己就行了。”

“你自己的安危需要你自己来顾吗?机生人的安危、吃穿用度都是智能程序在操心,你不觉得吗?你不觉得这很奇怪吗?智能程序到底图什么呢?有收益就会有成本,机生人如此安逸,恐怕什么时候要承担可怕的成本!”

……

类似的阴谋论有很多,看多了自然就想的会多。“有收益就会有成本”六字哥脑子里好像被烙上了这具话,正是这个想法引发了焦虑,总不自觉地想眼前的安逸是不是承受得起。

六字哥焦虑得还不是很过分,他还有和别人聊天的倾向,没焦虑到自闭。他和自己的同学聊天都聊不到什么深刻的话题,也就是聊聊电子游戏,时下最火热的游戏联赛——狩猎模式的积分赛,但这也算是一种缓解焦虑的良好途径。

六字哥想到大野虎、大野狼这样的“老年人”,他们应该深刻得多,而且六字哥和同龄人的聊天都极力避免涉及阴谋论内容。六字哥的焦虑来源是阴谋论,聊天不涉及阴谋论,他的焦虑源怎么能解决,所以他很自然地找大野狼议员、大野虎老师来聊。

一次和大野虎老师聊天时谈到了让六字哥印象深刻的阴谋论聊天记录——“有收益就会有成本”、“巴掌大的地方过一生”、“一生不出社区”……这些话。

大野虎说:“不是建议你去纪录片行业里试试吗?外出记录一下野外的风光……真好成为少数走出社区的机生人,走出去了就能去探索你焦虑的‘成本’是什么。”

六字哥在那次和大野虎老师交流过后,纠结了半个月,决定去纪录片工作室报道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