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 第316章 重用于谦斩杀密探

第316章 重用于谦斩杀密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太初二年一月十七。蔡京与蔡邕去世。这更像是一个时代的凋零。于谦、张居正、丁渭、谢安等一众年轻官吏。开始步入朝堂。二月初。嬴渊将自己关在殿里许久。最终,悟出一个道理。这些年来,将蔡京都给熬死了,却还没有完成昏庸亡国的目的。多半问题,是出现在了用人上面。不能因为他是女干臣,就毫无保留的认为,他能够帮着自己昏庸败国。而有时忠臣用对地方,也能起到昏庸的效果。比如像是于谦这样的人。如果让他担任言官,凭借他的本事和性格,肯定搅和的整个国朝都不得安宁。当到了那个份上,百官还会有心思处理政务吗?没有处理政务的心思,不就间接帮自己完成了昏庸亡国的目的?想到这里的嬴渊,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就召见了于谦。宣政殿里。他看着略显拘谨的于谦,笑着问道:「朕听曹丞相说,你最近一直在工部帮着司马懿?」「怎么?不去养马了?」闻言。于谦也丝毫不惧嬴渊皇威,笑呵呵说道:「臣当初养马,是因为陛下颁了圣旨,臣不想养马,臣想做事。」他固然是有些恃才傲物的。可没办法,谁让他的才,是大才呢?「想做事还不简单?朕是认可你能力的,眼下朝中倒是有个职位一直空缺,你要是感兴趣,明日便去上任。」嬴渊缓缓开口道。于谦很是好奇,脱口而出道:「陛下,不知是何职务?」嬴渊直言道:「自从郭开被晋国俘虏后,御史大夫一职,便再无人担任。」「这个职位的重要性,朕想,应该无需再去强调了吧?」听到这里。于谦愣了愣神。这御史大夫,可是比各部尚书的官衔都高。乃是正二品。仅次于左右丞相。如果按照当前的政治架构来说,这御史大夫,相当于国家的四把手或者五把手。可谓权势滔天。「陛下,臣为官不过数载,便就担任这么重要的位置,臣担心无法服众,还望陛下收回成命。」于谦连忙作揖。以他现在的威望,的确还不够资格担任那个位置。但是嬴渊可不在乎那些东西,「朕说你可以胜任,你便可以胜任,此事无需再议。」「明日朝殿之上,朕会昭告天下。」于谦皱了皱眉头,又道:「听说陛下之前囚禁了很多来自晋国的密探,为何不试着用这些密探,来换回郭开郭大人?」嬴渊轻笑道:「你认为郭开有能力有资格担任御史大夫一职吗?」「更何况,那些密探,朕早已决定,要在各国使者到来之后,全部斩杀。」于谦心里一惊,沉默了片刻。首先,在他看来,郭开无论德行还是能力,都配不上那个职位。其次,要杀密探这件事情,他是听说过的,没想到,居然是真的。心中便是有些诧异。不过,像是那样的事情,他不好表态。见对方默不作声,嬴渊便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你是有能力担任御史大夫一职的,你要努力,朕看好你。」身为皇帝,都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以于谦的性格来说,又岂会推辞?他深呼吸一口气,作揖道:「臣,多谢陛下厚爱。」听到回应,嬴渊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他已经幻想到,于谦怼天怼地怼空气的一幕了。只要对方能将朝廷搅乱,就不算辜负了自己的一片心血。「这一次,朕连忠臣都开始用了,就不信无法昏庸亡国!」嬴渊在心中暗暗说着。他已经改变了固有思维,开始逆向发展,要是连这还不行。那么这皇帝爱谁当谁当。翌日。朝殿里。嬴渊将有关于谦的任命颁布。顷刻间,便就迎来百官的种种议论之声:「于谦?他才为官几年?又非科举出身,他何德何能啊?」「于谦的文章我看过,当个状元还是绰绰有余的。」「他是陛下从江南带来的人才,早就想过他肯定会升迁,但是没想到竟这么迅速。」「一跃成为御史大夫,当真了不得啊!」「...」嬴渊耳聪目明,自然是听到了他们的议论。当即便就开口道:「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朕不希望你们当中有任何人对此事存疑。」散朝后。曾经于谦的那些同窗们,比如丁渭等人,都陆续来到他的面前恭贺,「于兄,切记,苟富贵勿相忘啊!」「还望日后能得于兄提点一二。」「...」一朝得势,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这些来献殷勤的人。当然,在朝中,也讲究一个团结,尤其是这同窗之谊。必须要去重视。不然以后犯了什么事,想要在朝堂上狡辩,都没有人帮着说个话。......太初二年三月初旬。各国使者均已来到咸阳。他们开始向嬴渊提出要赎回密探的筹码。不过...接下来发生的那一幕,让那些使者们,终生都难以忘怀。只见。嬴渊带着百官,将他们都请到了皇宫里的一处空阔广场前。然后,就有不少侍卫,将那些数以百计的密探都带了过来。有燕国使者向嬴渊作揖道:「我大燕一定会感激陛下您的仁慈。」闻声,后者皱眉道:「朕有说要将他们放掉?」下一刻。数百密探人头滚落。各国使者,在这一刻都给看傻了。随后,他们纷纷指责起嬴渊。还声称要派遣大军,讨伐秦国。听到这句话后,嬴渊显得很是激动,「如果你们的军队,不出现在大秦的边疆之外,那么,朕就看不起你们燕国。」「还有你们,回去之后,都告诉你们的皇帝,密探,朕杀了,想来报仇,朕随时欢迎。」.z.br>「你们现在不走,依旧可以选择继续指责朕,但是杀使这种事情,朕不是没有做过,你们可以尽管试一试。」听到这番话以后。各国使者都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随后就以最快的时间,灰溜溜的离开秦国。然而,待他.们将嬴渊杀密探这件事情,禀报给

自家国主后。各国皇帝的态度,却是令人感到十分惊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