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此间江湖君何在 > 第3章 借马的公子

第3章 借马的公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此间江湖君何在!

驿馆的大门吱呀作响,本就是个省钱省料的做工,经了几年风吹日晒,这门愈发老的吊挂在门楣上摇摇欲坠,像极了杨老头即将辞官的门牙。

还好这深山里的日头昨夜尽忠职守并未宿醉,一大清早便精神百倍的窜出了林间,跟着门缝悄悄顺进了驿馆。那三个人自然是没有这般劲头,四仰八叉的躺在床榻上蒙头大睡。篝火早已熄灭,黑色的焦炭上面有一些灰烬悠闲的悬在半空,被光束照见的那部分尘埃则明显看起来有些许仓皇,有点儿乱。

驿馆里不知道何时出现了第四个人的脚步声,这样一个安逸静谧的早晨,如此不解风情,着实大煞风景。

陈三望猛一睁眼,整个身体警觉的收缩,双腿极力向后一蹬拉开与那人的距离,他直直的坐立起来挡在纪公常和老杨身前,狠狠盯着那人,头也不回的大喝“有贼!!公常快起来!”

纪公常和杨老头同时被陈三望的一声大叫惊醒,两人被惊得浑身机灵,连滚带爬的翻身下床,纪公常弯腰半蹲紧紧攥住酒瓶,杨老头则是双手抱头死死揪住头发。四只眼睛惊恐的八方乱窜一遭,最后才并作一处,直愣愣的盯着眼前这个笑嘻嘻的白净公子哥,带着哭腔齐声大喝“谁谁谁?谁啊你是?”

年轻公子哥面容俊俏,笑起来双眼犹如弯月,一身提花锦缎束腰黑衣,更显得身材修长英姿飒爽。这若是随便换个放松点的场景,此人必然是会招来无数艳羡的目光投射。

“莫慌,莫慌,路人而已,路人而已”公子哥连忙摆起双手,反复安抚三人不要害怕

“在下只是刚好路过此地,见这里有驿馆,所以才进来歇息片刻,多有叨扰,海涵海涵”公子哥双手抱拳,极力望向三人祈盼不要开打,诚意十足。

“哦.........这样.........同是路人,误会误会啊”陈三望松了口气,极力缓解着尴尬的气氛,说着便走到旁边钻进被窝,自顾自的闭目养神去了

“大早上的,瞎叫唤什么,叫你昨夜栓上大门,你肯定是给忘了”纪公常一屁股坐在地上,没好气的数落着陈三望

“在下就是这里的驿丞,适才多有失礼,公子见谅啊”杨老头一边匆忙整理衣衫,一边向公子哥谄媚的笑着

“公子此路是要南下,还是北上啊?”杨老头问道

“在下自苏江府北上而来,赶去雍城拜会家师”公子哥答道

“雍城?我们也是去那哎!”陈三望突然坐了起来,望向纪公常

年轻公子哥听完,也没有搭话,只是向陈三望笑着点点头。这搞得本来还有些热情的陈三望很是尴尬,他低头看看身上满是破洞的粗麻布衣,再偷偷瞥了下眼前这个公子哥的精致装扮,愣了一会,转头顾做忙碌的起身走了出去。

纪公常倒是识趣很多,他搓了搓脸遮挡住陈三望的目光,低头瞄了一眼这个公子哥满是泥泞的官靴。

“苏江过来可得有八百里路啊,公子想必是行走了多日,这里叫黎民道,距离雍城也只有一日的路程了,来来来,公子赶紧歇歇脚,我来去烧点热食给公子暖身”杨老头殷勤的向灶台跑去。

公子哥笑着连声道谢,目光不时投向纪公常。

纪公常和陈三望见杨老头忙碌起来,便也自知没趣的起身整顿,收拾行李准备出发。

门外马桩上几匹高头大马整齐的排成一列,陈三望扛着行李布袋随手丢在马背上,走了两步又转身回来挨个给马匹点了下数,

这才放心的去抱草料来喂马。

纪公常站在驿站门口大大的伸了个懒腰,心里盘算着最晚下午就可以进城了,时间掐的是正好啊。刚向马队走出几步,后面就传来了年轻公子哥的声音。

“敢问这位小哥,此地附近有没有个叫百杨镇的地方”

“那你算问对人了,我们就是百杨镇来的”陈三望抱着草料迎面走来,抢着搭话道

“你不是去雍城吗?打听百杨镇干嘛?”纪公常皱了皱眉

“哦,家师信中命我路过百杨镇时去顺道办点小事,事毕再去雍城复命”公子哥道

“驿站向西南有条下山的岔路,你顺着岔路一路向西骑行,戌时便应该能到,如果步行的话那条路泥泞崎岖,估计明日午时都够呛”纪公常说着低头看了看公子哥的靴子

“哦,这样...........时间是够紧张的”公子哥缩了缩脚,神情踌躇

双方随即陷入了沉默

“公子时间紧张的话,倒是巧了,我这里多带了几匹马,是要送去雍州官衙挑选的官马,反正也不可能都卖掉,要不挑一匹借给公子先用?”纪公常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旁边的陈三望被惊得目瞪口呆

年轻公子哥被纪公常突如其来的雪中送炭弄的不知所措,连忙推辞道

“这可不行,小哥你我萍水相逢一面之缘,我怎能冒然借你马匹,心意领了,感谢感谢”

“哎哟,我见你这人相貌堂堂一身大家气派,怎么办起事来如此迂腐。我们这些都是通商行走多年的实诚人,我借你马,方便你行走办差,你押个值钱信物,五日后雍州城内再换回便可。到时如果办好差事得了赏钱,说不定你还得再请我们兄弟两喝上一杯好酒,何乐不为?”

年轻公子哥听完沉思了片刻,要不是在京师河的堵船上输光了盘缠,差点没被几个恶奴扒光了扔江里,怎样也不会落到如此境况。这小哥两看样子也就是个小本商贩,想借机挣点快水而已,倒也不是不可,大不了差事办完进了雍州城,那还不是跟自家地界一样,怎么着也吃不了亏。盘算一番,实在不想步行了,公子哥打定了主意望向纪公常。

“那......敢问小哥尊姓大名住处哪里,我也好记下,三日后一定归还”

“我叫纪公常,公道的公,常来常往的常,敢问公子大名”

“在下李谨言,苏江府人士,只是我这身上也没有多少银两,不知道够不够押金”李谨言尴尬的摸着衣口

“这样啊.......你这腰间的玉牌我看也还可以,不知道你放不放心......”纪公常故作为难的打量了下李谨言,突然眼前一亮

“哦,这个是把,这是家师府上的令牌,的确价值不菲,但是今日纪兄弟能如此大方相助,想来都是爽直之人,谨言也无以为报,你若觉得此物可信,我便押给你”李谨言连忙取下令牌,拱手作揖。

李谨言此时心里已经乐开了花,还真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小贩,一块进出大门的令牌你也看得上,再者我若不说是那家府上,凭你、尔等的寻常见识,偌大一个雍州城只怕你这辈子也找不到大门的朝向呀,赚了赚了。

接过玉牌的纪公常掂量了一番,轻松说了声好,便领着李谨言挑马去了。目睹全过程的陈三望,眼珠子都差点掉了下来。平日里两人办事都是纪公常拿主意,所以即便是心里再怎么着急上火,当着外人面陈三望从不多嘴。但今天这事他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啊,陈三望边喂马边琢磨,等人走了我再跟他问个究竟,话说这玉牌能值个一两百两银子?真价值不菲的话,也的确是笔好买卖,大不了到城里给当了,再去买他一匹老马,还能赚个差价。

京师河上的商船穿梭如鱼,南来北往匆匆相望。

朝阳下,山道边,三位年轻人就此作别,两人向北,一人向西,各自骑乘而去,彼此相约五日后午时,雍城北大街红柳巷青松客栈再见。

杨老头依然蜷坐在驿馆的石阶上,望着三个远行的年轻背影,笑眯眯的自言自语

“上道”

关上吱吱作响的大门,驿馆再次沉寂在崖口边,默默守望国渠。

老头吟唱着听不懂的山谣,大摇大摆的向山林深处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