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大明后,我被朱元璋穿越了 > 第4章 超能力—天工造物

第4章 超能力—天工造物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大明后,我被朱元璋穿越了!

“郑和啊,你用漕船船图做宝船,遇上大风浪定然翻船。”朱瞻墉道。“瞻墉殿下,如何知道?”“我就是知道。”朱瞻墉这才转过身:“我帮你画出能出海的船图,不过本皇孙有一个条件,你下西洋,带走宫里的所有大监。”他译的史料中,就有郑和下西洋部分。大船按漕船所做。漕船容易侧翻,所以朝廷南北运输粮食只走河运,而少走海运,一旦走海运,那肯定是发生了不能走漕运的特殊情况。他对人前显圣没兴趣,不想一辈子当备胎,眼下需在京城站稳脚跟。至于他展示出的能力?以后有老朱等人,谁知道会发生什么,谁知道会在他们身上提取什么能力?还不如一开始就展示出来,混了年少聪颖过人的名头,所有事都能往这推。郑和目光疑惑看着朱瞻墉,他不相信朱瞻墉能画出船图。朱瞻墉想了想许久,能一次带走大批大监的只有郑和,见郑和不信,只能先博取他的信任。“宝船吃水不深,易在浪中翻船,故而你的计策是,沿着大明的海岸行驶,我说的可对?”郑和僵住了,浑身微微颤抖一下,他缓缓抬起头,看向朱瞻墉的目光完全变了。“这个计策,卑职还未告诉陛下,绝对无人知晓!殿下是如何知道的?”朱瞻墉译这段史料时,当时他还在想,与哥轮布发现新大陆,相距不过几十年,为何不是郑和?郑和船队浩浩汤汤,云帆蔽日,却如不敢出深水区的孩童,沿着海岸耍耍。所以没发现新大陆。总而言之,还是造船技术不支持。见郑和神色猛然变化,朱瞻墉停住了,让他自己领会。我不理解,但大受震撼,这就是郑和此刻的心情。郑和拜伏在地上,大声:“不知瞻墉殿下为何造访,若真能画成,卑职便将宫里的大监,一同带下西洋!”交易达成。“拿炭笔来!”朱瞻墉挽起袖子,他方才在这里琢磨好一阵了,不由暗自思忖起来。他陷入沉思:“我要改的话,应改船身比例,让船底吃水更深,光靠龙骨和首柱支撑不行,需设多道横舱壁稳固,阻止船身进水,两船舷之间装披水板,减震抗飘,阻绝深海中汹涌的风浪。朱瞻墉咬着毫笔,努力回想看过的内容:“我光做到这些不够,确保船身能抗住大浪,还需要改进木板拼合的结构。”脑袋一想全会了,手上却不配合。朱瞻墉倏然想到,能在朱元璋等人身上提取能力。似是有了感应,那道稍显年轻的嗓音响起,他是肆。肆:“在下擅长督造,兴许能助你完成。”朱瞻墉问:“你擅长督造什么?”肆:“农事,纺工,冶炼,铸造,兵器,火药,制盐,凡经过在下手的,无一不成。”朱瞻墉问:“我能随意提取你们的能力吗?”肆:“不能,需我等允许。”朱瞻墉狐疑:“你为何帮我?”肆:“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总之,在下身陷窘境,需要些银两。”朱瞻墉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倏然,他能感觉到来自肆的某种信号,或者说像倏然学会了某种技能。成功提取能力【天工造物】!朱瞻墉感觉,一栋高楼大夏的设计图纸,他现在都能给你撸出来,更遑论,宝船的图纸。这能力,并不限制于肆的朝代。而是强化无数倍!郑和看着朱瞻墉,许久不见有动静,可下一刻,却见朱瞻墉拿起炭笔,他手速很快,却有条不紊。慢慢地,郑和面色疑惑转为诧异,诧异转为震惊,下巴张到脱臼的程度!一条清晰碳线,出现在泛黄图纸上,紧接着,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这些线连接起来。徒手!画出大船的笔直龙骨!目不转睛。炭笔仿佛流水般。丝滑,令人窒息,第一条,第两条,第三条,第四条……这次是横舱壁。线条越来越多,船身,龙骨,内部的支撑结构,披水板,铆合结构……长宽高比例截然不同,一艘大船,渐渐有了雏形!郑和下巴脱臼了,可他顾不上这些,朱…朱瞻墉怎么画出来的?他不是没有搜寻过,也派锦衣卫寻找会制图的匠人,除了工部,很难有人能画出来。因为他们都没见过船图。郑和低头,看了眼自己因握笔满是老茧的双手。………奉天殿中。朱棣正眯着眼睛,伏案翻看典籍,时而思索,时而露出笑意,朝中很多忧心的事,也只有看史料,才能有片刻清闲。老太监托着云展凑过来:“陛下,郑和求见。”旋即,郑和快步进入大殿中。“陛下,臣有事禀报。”小太监小心翼翼展开一张泛黄的大纸,乱七八糟的线,待到完全展开,一副恢弘庞大的船图,跃然纸上。朱棣愣住了,双眸渐渐明亮,看了许久,才抬头看向郑和:“朕从未见过这幅船图,前朝留下的?”“陛下,这是方才画的。”郑和摇头。“这…能出海吗?”“臣还不知,但臣想试试,如今松江府还有木料剩余,本欲督造十艘这样的宝船。”郑和没把话说满。这艘船最大的特点,便是长宽高的比例变了,底部加固许多沉重的大木,郑和虽未试过,心中却隐隐预感。此船能出深海。朱棣眯着眼睛,沉声道:“命松江府的舱工督造!”“臣遵旨!”郑和略一躬身,抬头:“臣此番下西洋统率万余人,拜谒各国,需通晓大明繁文缛节,才不失礼仪。”“有屁就放!”朱棣不悦。“臣想带走宫里八十个大监!”郑和继续:“海上风浪大,疫病盛行,一旦发生传染,便要死许多人,臣多带些人稳妥些。”朱棣眼神渐渐冷了下来:“去大内挑人吧!”郑和正欲转身退出去。朱棣看了眼船图,突然好奇问道:“这船图谁画的?”“是瞻墉殿下。”……此刻,汉王府。一个火急火燎的管家进入正堂,对着主位上的威严男子说:

“汉王,宫里刚传出消息,郑和要带宫中八十个大监下西洋!”“什么?”朱高煦懵了下。喝到嘴里的茶,差点噎出来,这些大监,他打点了许多钱银,其实也是学当年的朱棣。朱高煦很快冷静下来。“郑和不会无故带走八十个大监,宫里出了何事?”“郑和给陛下一副船图……”“小的打听到,是瞻墉殿下画的,前两日,盛公公克扣他的用度,被瞻墉殿下赏了一耳光,您说会不会是瞻墉殿下有意……”那管事道。朱高煦眯起眼睛,脸上似是陷入了疑惑,他从未正视过这个色厉胆薄的三侄儿,一个受宠的朱瞻基就够难受的,现在又来个朱瞻墉。那管事急道:“汉王,不如去宫里觐见,让陛下换一批人?”“父皇下西洋,决心昭然,满朝文武劝谏都无用,本王去也是徒遭训斥。”朱高煦摇摇头,不想反对朱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