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大明后,我被朱元璋穿越了 > 第15章 新盐法(求追读

第15章 新盐法(求追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大明后,我被朱元璋穿越了!

这两日,朱高炽真是被那本奏本难住了。微胖的身躯都瘦了两斤。翻阅洪武留下来的、关于计口盐法的典籍,试图看看计口盐法的弊处,可高皇帝的过失和弊政,谁敢写?因此。看到的,都是寥寥几笔,或者史官称颂的记载。恍恍惚惚回到东宫,朱高炽面上似是陷入深思,连朱瞻墉怎样出现在身前,也没瞧见。“瞻墉啊,父王今日无暇,你吃些糕点便回去吧。”说着,轻叹一口气,把面前的锦盘推到朱瞻墉面前。朱瞻墉是来告诉朱高炽,他被人坑了,朱棣还不知盐法的事,这本疏奏阅不阅,皇爷爷都不会高兴。可朱高炽还不知他拦截解缙的马车,所以,朱瞻墉还需装出茫然的样子。“父王有心事?”朱高炽似是觉得压在心里不舒服,于是点点头:“父王本是想,趁着观政的机会,替你皇爷爷分忧,如今一本疏奏,就难了三日……”他长吁短叹时,奉天殿的老太监大步进来传:“太子殿下,陛下问那疏奏,何时送去奉天殿?”朱瞻墉把那本疏奏递过去:“这本疏奏,东宫不阅了。”朱高炽楞了楞,震惊地看着这个胆子很大的儿子,不过现在想阅,也只是无能狂怒,阅奏不是打勾打叉,背后牵扯许多百姓。听着朱瞻墉的话,老太监心里有些生气,但也算有了答复,转身回去禀报。朱高炽深深地吸了一口凉气,侧过头有些生气:“混账!怎能说出这样的话,完了,你皇爷爷定抽你的皮……”“子不教父之过,皇爷爷要教训我,会先教训谁?”朱高炽面上一紧,感觉后背发凉起来。“咋办?”“一会儿皇爷爷召父王,父王如实说便是。”朱高炽轻叹一声:“你可知,计口盐法的难处?”“儿臣当然知道。”“如今江南各府百姓的民怨很深。”“父王知晓,为何吗?”查遍典籍,也没找到原因,朱高煦茫然看着朱瞻墉,一副想听他接下来的话的模样。朱瞻墉早就和老朱商量过了,言简清晰地说:“按户口卖盐,百姓吃不完,朝廷每月仍按家中人丁,强行给百姓卖盐,增加了百姓的负担,如同一种强制的赋税。”朱高炽面上恍然大悟之状。他是体恤民情的人,从北平府南下京城时,见了许多荒凉之地。“难怪,难怪啊,难怪江南各地民怨如此深,百姓活不下去了啊。”“每月规定买固定数量,对百姓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负担。”朱瞻墉道:“计口盐法该废止了。”“可……可是户部的账目如何算?”“儿臣想了一个办法,若是皇爷爷问起来,父王就这么说吧。”朱高炽疑惑,听完后表情渐渐精彩起来,还不等他问朱瞻墉,奉天殿的老太监,又来传唤了:“太子,陛下召您去奉天殿。”朱高炽整了整常服,跟着老太监来到奉天殿。迈入殿门,便看见朱棣端坐在高位上,蹙着眉峰

,这是来京城后,第二回在奉天殿见朱棣。大殿中,还有都御史陈瑛。“儿臣见过父皇!”朱棣眯着眼睛,冷然问道:“朕听,观政三日,你便不想阅奏了?”“父皇不知,松江府上的计口盐法疏奏,属实难断。”朱高炽一脸为难的样子。“难在何处?”“当初奉行计口盐法,是因为百姓多次买盐,小钱太多,户部难以核算,才改为如今的计口盐,按照人丁,每月按固定数目卖给百姓。”“可百姓未必能吃完,朝廷每月强卖,如同徭役,加重百姓负担。”朱棣听完解释,虽然理解,但眉峰仍旧蹙着:“朝中每天,都有这样的事,天下难事,何止这一桩。”“儿臣已想到对策,只是想与父皇商议。”朱高炽抬头。都御史陈瑛转头,这盐法,起初是他向朝廷提议,要让朝廷控制盐的贩卖,又要方便户部清算,当初想了许久。因为朝廷当时没有办法,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他倒是想听,还有什么对策?“说来朕听听?”朱棣声音压得很低,注意力全在朱高炽身上。“儿臣想到的办法是,盐仍然由朝廷贩售,但来买盐的人,由百姓变成商人,贩给他们固定的数额,再由商人卖给百姓,百姓想买多少都是自由,买卖账目的核算,也从朝廷,转移到了商贾身上。”这是朱瞻墉和老朱多次探讨的结果。朱棣轻笑一声:“这不是,高皇帝早年奉行的开中?”“是,恕儿臣未说完。”“高皇帝早年实行开中盐法,是让商人运输粮食,到边陲换取盐引,再运到各地贩售,但儿臣想,改一改,由用粮食换盐引,改为用银两换盐票,在各地设盐司,领票买盐。”朱棣眸子微微一凝,粮食运到边陲,屯田时,边军吃不完,屯在仓库里也是腐烂,变成银两,就能收入国库,充盈国力。心思回转,便知是善政。朱高炽又补充:“此外,朝廷需立盐法,公候、宦官和文官大臣,不得向朝廷请乞盐引,朝廷也不得以盐引,折色为俸禄,发给官员。”虽然不知目的是什么,但这是朱瞻墉让他说的。这套盐法,从开中法,到明中期叶琪变法,再到清朝的票盐法、盐律,一步到位。其实,开中法很好用,让商人运粮到边陲,当军饷,节省朝廷一大笔靡费。但它被垄断了。明中以后,公候甚至太监,都向皇帝要盐引,因此,需颁布这样的盐律。陈瑛心头一颤,目光在朱高炽身上许久没移开,本想第一次观政,给朱高炽下马威,可是,眼下他也挑不出毛病来。朱高炽缓缓抬起头:“不知父皇意下如何?”朱棣也不由心里震惊,从交易到律法全都考虑到了,他简直有点不太相信,是朱高炽想出来的,侧过头看向老太监:“去,将文渊阁的大学士,六部部堂全部召来,朕有要事与他们商议,等等,去一

趟鸡鸣寺,把姚广孝也召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