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逐北鹿 > 第一百零八章 补天(六)

第一百零八章 补天(六)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逐北鹿!

此将行走陡峭之间却好似如履平地。

仔细瞧去,他举手投足间似乎有着股奇特的节奏,总能够巧妙避过坑洼,沿着岩壁快速前行,转眼间已至跟前。

“大都督,再往前十五里便是涞源!过了此处再往东行半日可至故安。”

“那今日便在故安扎营。”

张宁微微颔首,随即鼻子轻一抽动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血腥气。

后者见状笑道:“有些杂奴很是不懂规矩,末将便好好教训了一番。”

此人正是先前临危受命,前往灵丘接手吴朗残部,以应对匈奴豪酋的右毅卫幢将、高句丽人郑士良。

他虽说性格桀骜,曾自持有功而当众顶撞张宁,可确也有手段。

在军令传到后他变卖家财起族人百名进入飞狐峪,先在西甸子梁与灵丘郡东的温县接连汇合,后趁着豪酋曹可任松懈之际以重金贿赂一部,看似是要再行里应外合之举,实则在两军对阵时忽然将此事公开!

曹可任顿时大怒,一刀斩了那部落头人,可乱势已起,再加上安北军趁势冲杀竟直接杀得叛军大败,连败数寨。

兵败无路的曹可任遁入本寨,准备收拾细软潜逃,不料郑士良却遣派士卒以大火将其本寨点燃,死伤者数千众,一度雄踞西甸子梁、灵丘、涞源三地的赫赫豪酋就此灰飞烟灭!

在这之后郑士良行事可谓狠辣果决,他尽斩各部头人,迁其族人于东代郡,又逼迫其剩余青壮组建起两千仆从军听后调遣。

张宁东行至昌平后听闻飞狐峪已定,当即拔其为虎威将军。

继而张宁又决定全军从飞狐陉而过,一方面是比起从昌平至武阳的路程,如若从飞狐峪而过可快上近两日。

二是,他要亲眼看看飞狐峪以及这位高句丽将领是否桀骜依旧。

尽管吴朗昔日部将如褚君义、季贯之都曾参此人行事狠辣、无所顾忌,更不以威德服人,令安北军在三地多失人心。

可前番经卢景祚提醒后,张宁意识到如今的自己再不是当初那个兵微将寡的镇将,而是治下已达八州的大都督、定北侯!

随着军府的不断壮大,自己的地位也必然会再度水涨船高,这自然也意味着手下会出现形形色色的人才。

若以常而论郑士良桀骜无礼,甚至有当众质问自己之举,实当岂用。

可如今看来他果断狠辣,在知晓自己需要飞狐峪速定的情势下不惧骂名行事,是一把能够斩断乱麻的快刀!

更为可贵的是郑士良迁出三地部民以示自己并无私心,既是知进退,自己便当不吝赏赐才是。

对于这等人张宁很是清楚,自己强时他们便是忠诚的奴仆,弱时则当立杀之!

也正因如此,此番虽使其为虎威将军,统领那两千仆从军,可对于其卫军中的军职并未更进一步。

郑士良自然也知晓这一点,此番率部与张宁汇合后主动请缨往定州应战。

全军稍作修整后一路向前,当晚宿于故安,次日奔至武阳城。

军府中早有部将僚属在此等候,待张宁赶至立时送上卢奴城消息。

稍早几日集结于此的右毅卫军主尉迟俟兜、左毅卫军主阳季伦、右翊卫军主曹宗庚、穆阶四部合计一万七千人已由此前行至唐县,而随着他们的逼近,尔朱荣也终于露出了他的獠牙。

一日之间,尔朱氏大军齐出,宁远将军、虎贲中郎将窦泰忽然率部汇同元修三将,对卢奴城中的斛律金部发动猛攻,与此同时冀州刺史高欢陈兵于城东北,意在阻隔乐阳城中的卜苏牧云部。

窦泰乃是典型的鲜卑武人,本姓纥豆陵氏。

其初为帐内都将,后拜宁远将军、虎贲中郎将、前锋都督,常为尔朱大军锋镝,可见其勇猛。

他麾下自是汇聚着精兵强将,这股生力军对于正处在僵持中的卢奴城可谓一击重锤,顷刻间就打碎了两者间脆弱的平衡。

窦泰至城南而入,半日间连拔六处据点,竟直接杀至西城门下!

吕雄亲率甲士与其厮杀,虽然将之暂且逼退,却也再度负伤,更兼旧伤复发,其部数百人只能依靠着城门勉力支应。

只是如此情势下,城北斛律金本部与城西吕雄几乎隔绝。

是以斛律金在当夜遣部将领精锐艰难杀至城西,也不知其到底说了什么,但蛰伏在山脉中的两千骑始终未出!

待到次日正午,窦泰欲要再度提兵进攻时方才发现,昨夜尚驻于此处的吕雄部已是趁夜撤去。

窦泰遂得城西,并转攻城北。

两日后,尉迟俟兜四将进至城北三十里处,沿恒水浅儿沟扎下营寨。

此地水道纵横,扎营于浅谈前即可保水源无虞,亦可有效抵御敌方骑军的突袭。

也正是在当日尉迟俟兜与曹宗庚率部结阵前行,一路前压的同时广挖沟壑,从容接出斛律金残部后徐徐而退,至此卢奴城彻底陷落。

大军环卫下斛律金侧头后望,见这座昔日雄城如今已是残破不堪,浓郁的死气萦绕在其周遭,它就如同巨大的坟墓静静俯瞰着定州大地。

然而任谁都清楚此战并未就此结束,斛律金残部的撤出只意味着更惨烈的大军团正面厮杀、以无数勇士豪杰为前驱的大规模战争即将正式拉开序幕。

尔朱荣已然达到了他的目的,将安北军主力引至此处,与其对决。

相较之下己方残军是否安然撤出,倒是显得无足轻重。

无足轻重……

想必此时的尔朱荣正在紧锣密鼓地排兵布阵,以期一战而下吧!

念及于此斛律金一阵沉默,此刻他麾下仅剩下五千残兵,那些曾经气势慨然的军士都战死了,征发的青壮则随着战事的愈演愈烈而动摇、投降。

而接下来的每一刀,都将会直接捅在安北军这个正不断壮大、成长的青年身上。

可以料想此番纵然得胜也必然是惨胜,其后安北军在数年间不会踏过黄河,而是会深耕各州,恢复军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