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的沃野时光 > 第77章 1意孤行

第77章 1意孤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的沃野时光!

高速公路已恢复正常通行,满载各种蔬菜的卡车,因为绿通享受着免除高速交通费,将蔬菜源源不断运到了阳东。但因为这场暴雪,菜价从批发地源头就有了上涨,再加上阳东地区部分蔬菜冷棚,甚至包括少量暖棚,遭到破坏,受其影响,菜价只是略微回落。

来买菜的客户比昨天还要多,但李冰、王南送菜回来,有了休息时间。李响请来了十位村民来帮忙,一天一百五十块钱,管饭,工资日结。下午四点,方燕打印出明天清单,需要配送的蔬菜已增加到五万斤。

如果把公司成立后配送量做成曲线图,前面只是平缓的停在七千斤左右,与一家人合作后,增加到一万两千斤,后面增幅不大,依然平滑。但这两天,忽地向上拉出折线,并且从三万斤到五万斤,出现两连跳。这让李响感到措手不及,四辆轻卡一次也运不完了。

同时,也有些担心,把这五十万斤卖完,是否再出现向下的折线?答案是肯定的。

李冰、王南,甚至李大志都坚定地认为,肯定会下降,甚至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为啥呢,就因为人家图便宜才买的菜,等你价格恢复之后,谁还会接着买你的菜?“这是畸形的长不了的兴隆。”王南给出了他们的结论。

农贸市场小老板们也闻声而动,开车过来,两天时间,五十万斤菜呼呼啦啦,只剩下十万斤。除了李响和董倩,其他人并不高兴,因为按照他们想法,就是涨上百分之二十价格,依然好卖。

钱从手指尖上溜走,李响仍不在乎,却在考虑是否增加人手,并通过方燕请来五位职业学院的同学。这个操作,好像以后还有便宜菜能卖似的。可要再想继续便宜,只有二十座大棚蔬菜了。“那就让他卖吧。”李冰咬牙切齿地说:“等大鹏蔬菜卖完了,接着再低价卖秋葵,我看他就是玩,不想着挣钱。”

李响还真有这个打算。大棚水果黄瓜、小西红柿的采摘量每天能有四千斤,彩椒和西葫芦也已成熟,能采摘了。过年前,西葫芦预计能采摘三万斤。李响还就打算低价卖出去,以保证吸引住客户。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李响也知道,公司想要长久发展,必须有一定利润。但他更清楚,现在是发展阶段,也就是大力将双龙公司宣传出去的阶段,想要得到认可,必须让出一部分,甚至很大一部分利润。

想要被越来越多客户认可,除了价格,还有服务品质。虽然很多客户签订了供货合同,但如果出现问题,导致对方不愿合作,可以单方面提出中断合作,即便是对双龙公司赞不绝口的朱宏达,也可能会这么做。合同只是保证合作期间双方履行的义务和权力。对双龙公司来说,必须及时配送蔬菜,而且要保证质量。而客户们必须在一定时效内支付双龙公司货款,不得拖欠。同时上面已写的明明白白,甲乙双方因对方过错,可随时解除合同,并保留追责权力。

李响如此大方地让出利润,李冰、王南是敢怒不敢言。李大志是敢说,却不愿当面说,李响好像已经变成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不想搭理他。从镇上开会回来,他在村委办公室,冲刘光明发起了牢骚:“你说这家伙怎么想的呢?至少少挣二十万,二十万啊!”

对此,刘光明却含糊其辞。他也不支持李响这么做,你可以让利,但也不能一让到底,搞得好像双龙公司的菜卖不出一样。但他似乎又不反对,至少五十万斤蔬菜,李响还能赚上七八万。

这两天,他几乎用全部精力关注着双龙公司。双龙公司的变化,让他认为绝不会只有这两日繁华,很可能一撅而起。

所以他觉得李响即便是在赌博,但赢的概率也不小。他劝李大志不要着急,再观察观察,谁说李响不是细水长流,把这二十万分流到以后再挣呢,而且还可能细水变成东面的包河,一年四季,经久不息。

李大志挥挥手,又使劲挠挠头:“行了,您不用在这儿给俺咬文嚼字了,俺就看看以后效果。”

“行吧,咱就看效果。”刘光明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是笑给李大志看的,想让李大志相信李响。但至于双龙公司能否从此走上坦途,其实他心里也不托底。谁都不是诸葛亮,即便诸葛亮又如何?六出祁山,最后一次在五丈原上,给后人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哀叹。

没有人保准成功,但可以避免最大限度失败,刘光明找到李响,提醒他,还是小心些,再多了解行情,了解客户需求,步子不要迈的太大,要考虑公司员工水平能力,还有公司财务等状况。

李响点点头,似乎采纳了刘光明建议。但转回头,刘光明下班刚回家,李大志就打过来电话:“李响让李冰去进菜了,还要十二万斤,还说啥,宁可多,不能少。什么不能少,卖不出去,我看你怎么办?我的天,他不是疯了吗?”

现在李王集地里只有普通的白菜萝卜菠菜香菜,又因为地里的雪还没融化,只有存在家里的萝卜白菜,想要公司运转,必须要从外面批发进来,这属于正常。但这次李响的胆子是越来越大。

库存的九万多斤,价格低,能卖得出去,可再运来十二万斤,都是雪后的价格,不涨价往外卖就会血亏,涨价了,还能好卖?他想给李响打电话,劝他还是稳妥一点,想了想,又忍住了。

好不好卖只是猜测,不能断定李响做的是对是错。刘光明想着,即便错了,对李响也不是坏事,吃一堑,长一智,会让他清醒过来。以后会经历的更多,还都由李响来决断,不能一味依赖别人在旁边提醒他。

这段时间,刘光明也觉得李响在处理事务上,太过随性。虽然这貌似符合年轻人性格,但生意场上不能完全按着性子来,不然早晚会吃大亏。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他提前来半小时来上班。双龙公司门口仍停着不少批发蔬菜的车辆。这几天,李王集村北头几乎成了批发市场。

他提前半小时,还是心里忍不住,想找李响聊聊,等了解仔细客户需求,再行动也不迟。

李响正带员工装车。

五万斤菜,一次运不完,李响不想再找车,于是重新规划了送货路线。早上五点半,他和王南、李智,先给兴隆大卖场和两家蔬菜店送了第一批。随后回来,再装车,争取在九点半之前全部送达。

看李响这么辛苦,时间又这么紧,刘光明也只简单说了几句:“你最好多了解一下客户,也别着急进菜,还一下子又搞来十二万斤。”

昨天李大志已经说过了,还当着面拨通了刘光明电话,李响抬起胳膊,用手背擦擦脸上的汗:“嗯,如果十二万斤不好卖,以后会注意。”

刘光明看着李响,小心地说:“要不,给李冰打电话,少进一些。”

李响吐吐舌头,也露出了担心:“晚了,估计这会已经装车了。”

“行吧,反正就十二万斤。”刘光明只能在心里埋怨几句,看着李响上了轻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