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的沃野时光 > 第89章 最关键问题还是钱

第89章 最关键问题还是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的沃野时光!

参展问题解决了,李大志却发了愁。如果把参展难度指数定为十的话,土地流转或承包难度指数,李大志感觉要上百,甚至更多。

从去年秋天,区里、镇里都宣传种植秋葵,还专门下发补贴补助文件,事到临头,差点让他和刘光明崴了脚。现在想想,让李大志都心有余悸。这一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大部分村民看着李响一步步走向成功,心里面也拱起了火。但大部分并不代表全部,不足千人的村子指定会出现几个想不开的人,已经有人放话出来,他的地贵贱不租。说这话的不是外人,正是老贵爷的儿子王继成。

还有就是,到底是轮转还是入股,村民们也各有各的道理。

现在李大志有些后悔了,不该出幺蛾子整两套方案,就直接给出轮转或者入股,只有一个选项,然后让村民点头yes摇头no就行了。而且以现在村民的反应来看,都会说行。但方案已经公布,有了选择,也就有了比较,村民也在热烈讨论。谁家都不是富得流油,能多挣些钱才是正理。

因为儿子王继成,老贵爷心里很烦闷。之前种秋葵,吃了瘪还没地方说,李响种大棚前邀请自己来帮忙,自己还装孙子,若不王福海到家里一顿龇,现在哪能一月就挣一万二,还成天小酒不断。难道你老子走过的路,你还要重走一遍?仔细想想,熊孩子精着呢,不会诚心当拦路虎,心里肯定憋着坏。

可他想作啥妖呢?老贵爷也想不明白。正在绞尽脑汁,村民们纷至沓来,当着李响父亲的面,询问他是流转好,还是入股好。

这还真难住了老贵爷。

若是用来种大棚,哪怕是种一季秋葵,纯利润百分之六十分红,肯定远超过租金。可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地都必须种大棚,或者种秋葵。蔬菜不仅有贵贱之别,还分季节和年份,夏天的黄瓜西红柿,连秧子都卖了,扣除各种投入,也挣不了多少钱。如果赶上菜价不行,很可能赔钱。这也就是说,几亩地可能分文不取。

但如果让老贵爷来选,肯定是选后者,因为他相信李响,而且他现在也不在乎那千儿八百的了。不给地租,不给分成,每年帮李响种四个月大棚,就已经很划算。何况,真是全村都种了菜,只要你干的动,还想干,能闲得住?每月都能领工资。就是赶上菜价低的年份,就凭李响每天配送蔬菜,也不会亏待了大伙。

以前老贵爷是村里的小诸葛,大事小情都喜欢来问问老贵爷。不管多难,老贵爷肯定给出满意答复,再不济,也能想出招来。可现在老贵爷觉得自己老了,不是身体,身体还行,干活啥的都不耽误,就是脑子,跟不上形势了。但是,老贵爷必定是老贵爷,不会没有答案,哪怕是给村民出选择题,也带有偏向型的答案。

他告诉村民,很简单,如果相信李响就入股,不相信李响就流转。村民们肯定相信李响,不然也不会痛快地答应明年种蔬菜。可到底选前者还是后者,还是让部分村民拿捏不准。

村民在犹豫,刘光明建议李大志先不要着急开会,继续了解村民情况,同时和李响一起研究对策,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想要做成事,少不了曲折和坎坷,这两年经历让他深有体会,心智也一天一天成熟。所以眼前困难不是困难,他想起了那句话,天上飘来五个字,啥都不是事。

晚上,他来到大棚,和父亲、老贵爷坐在了炉火旁。明天再盖大棚,就不用这样的炉火了。

李响和董倩已商量好,按双龙公司实力,还大概盖不上玻璃大棚,用不起电加热器,但可以用锅炉和散热器取而代之,这样省煤又省力。

坐了一会,有才叔和世俊伯也巡视回来,坐在李响旁边。老贵爷脸上带着些许的尴尬,低头不好意。他已问过王继成,到底为什么不愿意。王继成说了,不管是流转还是入股,至少一半以上的钱让李响赚了,那还不如自己种,到时收入多少都是自己的。而且王继成还说了,到时李响不会不收他们的菜,因为他的主要业务还是蔬菜配送。

这个想法不止王继成有,相当一部分村民也这么想。老贵爷很是无奈,又很内疚,好像做了对不起李响的事。

李响却觉得没什么。其实他开始也想着,菜就让各家各户去种,公司只负责做配送,但转念一想,又好像不成。各自为战,品种肯定不齐全,而且村民都会集中种植好管理好卖的菜,到时李王集充其量只是某几种蔬菜的种植基地,产量也会超出配送需求。

还是集中起来好,可以统筹种植,而且还可以集中力量种植效益高的蔬菜,比如秋葵。统筹的不止是种植,还有分配,大家齐心,到时按最后纯利润进行分红,才能更好推广大规模蔬菜种植,避免过于集中的单一。

包括老贵爷和父亲,都在思考,也都在进行分析。其实问题已非常明晰,如果入股,将会按照所有土地产出,也就是纯利润进行平均分红,并不是你家土地用来建大棚,所得就高,他家只是种了普通的菜,所得就低。流转和入股还有差别,就是流转的钱固定,不论李响是否赚钱赔钱,都是那么多,一亩地一千块钱。

世俊伯扶扶眼镜:“说句俗气的话,最关键问题还是钱。”

这个是肯定的。王继成放弃包工,还有很多村民决定等麦收后就回来种菜,也都想着和李响一样,能挣到更多的钱。李响点点头:“除了俗气的钱,还有管理问题。”

这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不管流转还是入股,种菜的人手主要还是本村人,可都在一个村里住着,上工不卖力气,也不好拉下脸批评教育,甚至直接用扣奖金和提成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和约束。

李响看看老贵爷。老贵爷拍了一下大腿:“还反了他们了,李响,这事交给我来管,只要你制定好制度,咱就认真执行。”

世俊伯使劲点点头:“我觉得老贵叔行,咱们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肯定没啥问题。”

李响高兴地挥舞了一下拳头:“我要的就是您二位的态度,到时生产管理这一块,就交给老贵爷和世俊伯您俩了。”

有才叔笑了:“那你得给老贵叔封个官当当啊,要么就叫生产队队长?”

“都啥年头了,还生产队。”父亲哭笑不得地说:“就叫经理啥的,好听一些。”

老贵爷也觉得好听,但还是谦虚地摆摆手:“我这都一把年纪了,还当啥经理啊。”

李响挥手:“就这么定了,到时成立生产部,老贵爷当经理,主抓管理,世俊伯副经理,协助老贵爷管理,还主管工具劳保之类,有才叔也是副经理,忙碌和天气炎热的时候,提供饮食保障。”

有才叔哈哈笑了:“我这个副经理还时有时无。”

“那多好,还能歇着。”老贵爷开玩笑地说。

“我还想把福海爷爷请来。”李响说。

老贵爷差点没鼓掌:“那更好了!”

“但有一点,老贵爷,生产部一定要在技术部指导下工作,也就是严格按照技术部的安排。”李响说。

老贵爷挥挥手:“这个不用你说,咱现在就是听董倩的,人家是能人,是真正的专家。”

“这就妥了,你们老几位早点休息吧,我也回去睡觉喽。”李响站了起来。

老贵爷睁大了眼睛:“不对啊,你找我们爷几个是说流转还是入股的事,咋就光给我们封官了呢?”

“您说过的,该吃吃该喝喝,有事明天再解决。”李响说着,走出了大棚。

老贵爷挥了一下手:“这孩子,现在还不算晚。”

世俊伯笑笑:“我觉得李响已经有答案了。”

“答案?他又没考试。”有才叔不解地说。

世俊伯笑了笑:“就是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

有才叔刚才是在开玩笑,现在又很认真地点点头:“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