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的沃野时光 > 第九十八章 喝水不忘挖井人

第九十八章 喝水不忘挖井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的沃野时光!

董倩坐上了公交车,车门关闭,扭头看了一眼李响,怅然和委屈又填满心头。现在的快乐源自李响,还有南面不远处李王集的那片土地。在老爹极力反对下,董倩也不得不思考着。曾几何时,她觉得自己心理出了问题,为何就喜欢泥土的芬芳,还一心想着种植花卉?

这或许就是代沟,在和老爹之间,还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父辈那一代有他们固有的观念和传统,并且不可轻易打破。而年轻的他们经历着时代之光的热烈,学会了发散性思维,不再拘泥一格。正在实现理想的李响证明了,他们的选择没有错。

是呀,我们遵从自己内心选择,喜欢着自己的喜欢,并且愿意付诸努力,何错之有呢?董倩平静下来,整理好口罩,望着前方。

看着公交车远去,李响才骑上摩托三轮车,往回走。来到公司,李大志等的正着急。

已经说好,这会应该去慰问了。之前村委经费不足,每家也只能买上几斤肉,代表全体村民聊表心意。今年李响拿出三万块钱,买了小半车箱年货,并把范围扩大到留守老人儿童。

李大志看着李响,埋怨地说道:“你去哪儿了?”

李响不想说董倩来了。即便董倩没说,毫无疑问,她和老爹肯定又起了冲突。大过年的,就别提这些不高兴的事,尤其是父亲,心里由不舒服。他没解释,叫着李冰,开上轻卡,按事先定好的顺序,和刘光明、李大志、赵梓昕一起,在村里转开了。

开着轻卡慰问,村民哪里见过如此场景,纷纷竖起大拇指。王福海也乐开了怀,笑意盈盈,但只收了两箱礼物:“行了,我啥也不缺,不收,怕又让李响生气。”

福海爷的儿子女儿都想接他去城里过年。他果断拒绝:“你们城里过年没意思,还是村里有年味。你们三十也不用回来,初一来给老家们拜年就行了。三十晚上,我去李响公司吃饺子。”

一圈转回来,也把老人和孩子们请过来,齐聚在公司院内。刘光明妻子和儿子也来了。小家伙很是高兴,和小伙伴们燃放着小鞭炮,这还真是城里见不到的景象。

院子里已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厨房里,有才叔主勺,二奎叔和淑娟婶子打下手。二奎叔厨艺也不错,还时不时地调侃有才叔:“如果我跟你一样,学上五年,现在咋地也是一级厨师了,哪像你,就会做大锅菜。”

有才叔无言以对,只好拿二奎书儿子王南撒气:“你说你们,不回家过年,还在公司干啥,呆不腻啊。”

几个年轻人还就是呆不腻。白天一起高兴,晚上找时间吃鸡,也呜呜渣渣。他们还把赵梓昕拉进自己战队,过年也不让他回去,不然就绝交。赵梓昕不仅喜欢上这帮家伙,还惹得他准备放弃报考公务员,两年后就直接留在双龙公司,与他们并肩战斗到底了。

他们已经说好了,大家一起留在公司宿舍,一起守岁,并决战到天亮。现在他们和李响一起,布置年夜饭的桌椅碗筷。

他们还把方燕留下了,也说好了,吃过饭让赵梓昕负责送回家。大家的好意,赵梓昕自然心领,方燕也愉快答应。这也是李冰、王南几个把赵梓昕留下的原因。他们发现,两人已经好上了。赵梓昕想回家过年,又不舍方燕。犹豫之间,李冰、王南把他留了下来。

放好大棚保温被,父亲又回到公司。不一会,老贵爷和世俊伯也来了。他俩本不想凑热闹,但村里五保老人在,也就放弃了和家人一起吃饺子的机会。老贵爷和王福海坐在一起,两人已完全没有隔阂,变得亲密无间。

李冰点燃了年夜饭前的鞭炮,哔哔啵啵,响了好一阵。有才叔亲自端菜,以显摆自己并没有长进多少的厨艺。没想到,世俊伯又给他当头一棒:“今天大团圆,天好地好人好,就是菜味可能稍显逊色。”

气的有才叔直眉瞪眼:“我说你这个当过老师的,说话也这么损吗?”

一阵大笑后,福海爷说话了:“都放开吃,放开喝,不要辜负李响心意。”

村里老人坐在餐厅里,两张桌子。年轻人围坐在办公室,两张办公桌拼成一张大方桌。老人们小口抿着白酒,忆过去,看今朝,高兴又感慨。年轻人端着啤酒红酒,挨个给刘光明、嫂子和李响敬酒,呜呜渣渣。李大志更像主人,端着酒杯,拎着白酒瓶子,拉着刘光明,挨个桌的敬酒。

一圈回来,李大志又举杯,和年轻人一起碰杯。刘光明笑着表达了不满:“你看你慌的,搞不清状况的,还以为你是双龙公司老总。”

旁边妻子赶紧拉他胳膊:“这么说刘主任,你喝多了呀。”

李大志却哈哈笑了:“不碍事,习惯了,刘书记一周能怼我八天。”

刘光明装作吃惊地问:“谁家一周有八天?”

“夸张,还本科生呢,连这修辞都不会。”李大志终于抓住机会,反杀了一把刘光明,接着又举起酒杯,不容刘光明开口,借着酒劲,大声说道:“今天非常非常高兴,也非常非常感谢李响和在座的每一位。明年咱们再接再厉,事业更上一个台阶——对了,咱们村明年将成为区级秋葵种植示范园,五百五十亩秋葵,厉害啊,来,喝!”

区里已拟定李王集村为秋葵种植示范村的事,刘光明知道,但种植五百五十亩秋葵的事也有待商榷。董倩也跟刘光明说过,担心价格会有起伏,不要种植太多,等确定好销路,也就是和大型蔬菜公司签订长期供给合同后,再大规模种植也不迟。

他看看李响,又看看李大志:“这事定下来了吗?”

“定下来了,我已经报到镇里了。”李大志忽然猛然一愣,看着刘光明:“这事不是说好了吗?”

“不是等年后再上报吗?”刘光明说。

“昨天你去开会,镇里打电话催,我就给报上去了。”李大志说。

这事也不全怪李大志,之前刘光明也同意种植五百五十亩秋葵。可专业人干专业事,这事还得听董倩建议,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再次商量。也没什么,这也只是计划,春节过后,还可以进行调整。刘光明也没放在心上。

老贵爷和二奎来了,给刘光明敬酒:“刘书记,我俩以前有对不起的地方,您就别放在心上。俺们现在明白了,咱李王集有今天,您和李响功劳一样。您放心,我们都说好了,明年就下力气干,先把五百亩秋葵种好。”

“这个——”刘光明想说别着急,到明年再说。老贵爷又说话了:“参加合作社的人都说了,明年谁也拦不住,就种五百亩秋葵。”

“是五百五十亩。”二奎说道。

刘光明只好笑着点点头:“好,那咱们一起努力!”

“对了,不管您以后当多大官,只要还看得起李王集,过年时候就回来一趟。李响,千万别忘了,刘书记可是你大恩人啊——”老贵爷说着,眼泪都下来了。

喝了两杯白酒,李响已经迷离了,赶紧点头:“必须的,喝水不忘挖井人。”

“行了,你就别在这里拽文了,再说,我都不好意思了。”说着,刘光明拍了一下李响的肩膀:“继续努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