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汉末之我来了 > 第三十章 华大忽悠

第三十章 华大忽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汉末之我来了!

朝会后,一道道诏命出德阳殿、经尚书台,飞向大汉十三州。

午时将至,华耀已经亲自写完四道重要诏书,交给了二位将带领羽林郎卫去凉州、并州边军营的小黄门。

然后带着张让、左丰溜溜达达地去往长乐宫,准备去长姐处蹭顿午饭。顺便,好好会会以往的大将军、现今的骠骑将军,窦武。

四月末的阳光明媚温暖而不灼人。皇宫内苑的花花草草在光照之下越发的生机勃勃。

长乐宫,骠骑将军窦武看着女儿“窦太后”似乎更亮丽的脸蛋,不解问道:“妙儿,无事否?”

“无事。”太后不解:“阿父何意吔?”

窦武仔细打量女儿:“吾见汝比以往康健甚多。”

太后大方的对父亲莞尔一笑,半点也不忌讳的道:“先帝去了,儿不必挂念他夜晚宿于何处,能够得以美眠,能够食之有味。

又报了该报的仇,喜得这一段睡好,吃好,无甚烦恼的时光,女儿自是比往日更健康。”

窦武思量着点点头:“汝能放下过往旧事,喜乐度日,阿父甚心慰也。”

“小皇帝如何?其对汝依旧孝敬否?”

“甚好!只偶尔要闹闹孩子脾气,嫌吾拘着了他矣!”

“窦太后”喜笑颜开道:“宫里有了一个会哭会闹又会哄人开怀的孩子,有了生气。女儿时而烦时而乐,有了为人母的喜乐烦忧。”

她顿了顿道:“为此,女儿也懂了阿父阿姆昔日对兄弟们与吾的辛劳付出。”

说到这里,窦太后起身,敛容而恭敬地对父亲盈盈一礼,哽咽着道:“儿昔日让阿父多有操心烦恼,今在此谢过父亲矣。”

窦武心里感动,觉得不陷情爱中的女儿终于懂事了,赶紧扶起女儿道:“吾儿快请起!汝今贵为太后,当知上下尊卑有别。”

太后又是明媚一笑,“吾乃是阿父的乖女,纵使身为太后,拜谢父亲也不犯天条矣!”

“汝呀!”窦武摇摇头,又对女儿宠溺一笑,“竟似回到了昔时模样。”

那时的女儿活泼美丽,又口舌伶俐,犹喜说哄人的言语逗自己与她阿姆开怀大笑。

“太后,陛下来了。”翠枝在门帘外禀报。

太后看一眼父亲,笑道:“昨日下晌,他言有话与父亲讲矣。今见了父亲到长乐宫进午膳,故巴巴地来了。阿父且听听他说甚!”

窦武点头。

华耀进殿先与太后行了礼,待骠骑将军与他行礼后,他又与骠骑将军行个后辈礼。

“陛下!”窦武来不及阻止华耀的行礼,意外受礼后被惊的嗓子都破了音。

“母后、外祖不必惊讶!”华耀扶着装模作样惊乍而起的长姐。

“外祖受得起的。吾既承嗣先帝,太后为吾母后,将军自是吾的外祖。吾虽还年少,却懂礼法。”

“甚善也!”窦太后拍掌欢喜道:“既如此,吾也当汝亲生。”

“父亲…”窦太后一双妙目看向骠骑将军,里面无限期盼。

窦武对上了女儿殷殷期盼的眼神,恍惚地点头,转首对华耀豁达一笑,意味深长道:“既如此,吾便愧受陛下的一声外祖了。”

“外祖言重。吾与外祖的身体里流着一丝相同的血脉。”华耀说的是刘宏也是出自太宗文皇帝和窦皇后的血脉一事。

窦武的高祖是那位幸运儿窦皇后的唯一的弟弟。

窦太后(华昭)闻言,若有所思地看着华耀点头。看来阿耀在背后还是做了许多功课。

窦武则是惊讶意外中又有一丝感动,没想到这个少年皇帝还念着那一丝微薄的血脉。

华耀跽坐在锦席上,转头对太后撒娇道:“母后,吾早饿了,汝唤人摆午膳吧?”

“行。汝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易饿,是当多食些。”

窦太后答应着去帘外吩咐了翠枝,回转时方笑对父亲解释:

“宫里如今奉行一日三顿,顿顿少食三五几啖。如此,女儿觉得身体更为舒适。”

“父亲回府,可使母亲吩咐家里也如此安排。父亲母亲的身体,更要善自保养才是。”

窦武点头:“为父知了。”

“外祖,彬舅舅和舅母可是有个表妹?”华耀脑中思索着收集来的窦彬的信息资料。

“嗯。”窦武意外地点头,不知道这个便宜外孙想干什么。

遂不解问道:“陛下何意?清儿年方六岁。”

“六岁?”华耀在心里计算,“我十二岁,那等十年,才二十二岁,娶个十六岁的皇后,刚好!”

“吾先父的身体不大好,是以早逝。为保身体康健,吾是欲晚婚晚育。故十年后,打算娶表妹清为嫡妻,正为皇后。未知外祖意下如何?”

“嗯?”窦武仔细打量皇帝,发现他的神态认真,又转头看向女儿,见女儿微微点头。

他便以为是女儿与皇帝商量好了的,便开始思量事情的可行性。

宫内有女儿坐镇,宫外有自己与伯达。使妻子、儿媳再好生教养这个孙女,清儿倒是也当得后位。

“行。”窦武点头认可,“吾回府与伯达夫妻言道。”反正是先口头约定。若陛下中途改了主意,吾的孙女也不愁嫁。

难怪他在朝会上擢升伯达为羽林中郎将。

他抬眼再看对面席上的便宜外孙,莫名就觉得更亲切些了。眉清目秀,肤白若敷粉,仔细瞧着,身体是有些单薄。

再想想他在上午朝会上下达的一系列诏命,倒也能够理解。他压一压吾,提一提伯达,不让朝臣其他派系紧张,也算不得已的善举。

华耀对不断打量自己的便宜外祖灿然一笑,似乎全然忘记了他前天晚上方降了人的职位,又罚了人的奉禄。

“外祖,叔外祖和勇舅舅、彪舅舅,汝要严厉些教育他们。

家族兴哀,在于子孙后辈能否出息。一个能干的子孙,可以兴旺一个家。”一个败家仔儿,也可能会毁掉一个家几代人的努力。

华耀说的也是意味深长,“皇后和皇子,都需要有正当、有功于朝廷社稷的外戚家族势力作依仗,否则,容易被人生吞活剥。

朕不排斥外戚,也不会忌惮功高震主的朝臣。朕读《史记》,最喜欢,欣赏,敬佩卫大将军青。”

华耀望望窗外,想像着孝武帝时的朝堂景况,“卫大将军可堪为万世的外戚表率,将军模范。”

窦武也是学者,士人,也了解孝武帝时的那段历史,当然懂得皇子、太子需要有力的外家支持。

想想太子据,先失去了骠骑将军霍去病这个表兄,最后又失去大将军这个强有力的舅舅,再加上他自己也少谋,少警惕之心。导致最后的结局,让人唏嘘!

窦武看着华耀一副心向往之的神色,有些明白了他降职自己的缘故。也明白了自己应该如何做,如何教育三个子侄!

~~~

三人和乐地吃过简单但美味的午食,华耀愉悦的携着心情很好的窦武返回德阳殿。

他召了太傅、太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司隶校尉奏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